第一图书网

司法物证鉴定学

李文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李文  

页数:

43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理论学说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抽象认知,是应时科技条件下的产物,故不存在绝对真理之说。除了宗教基本教义不容质疑以外,其他理论学说内涵理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应声修正。理越辩越明,理论学说在争鸣交织中前行。
但是,自从指纹、笔迹等物证可作为法庭证据以来,在跨度达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里,世人皆盲从这些证据鉴定理论自我宣称的科学性。偶有法律界的人士站出来挑战,往往会被认定为蚍蜉撼大树的狂妄举动,均被权威势力弹压下去,不服也得服。
李文的这本《司法物证鉴定学》正是破旧立新之作,不仅全面论证传统物证技术学理论的伪科学性,而且构建起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的系统化理论,成为一门新学说。
《司法物证鉴定学》最大的亮点在于两项理论创新:(1)哲学理论应用创新。运用辩证法哲学原理,创设特征与同一性联系的新概念,从而将原本晦涩深奥的认识论清晰化。(2)物证生成理论创新。运用最新科技成果,确立指纹、笔迹、工具痕迹等物证的科学本质,从而为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提供理论保障。

作者简介

李文,1966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滁州市,1989年7月毕业于中国刑警学院文件检验专业。先后在安徽省滁州市公安局、广东省揭阳市公安局、深圳市公安局等单位从事刑事案件侦查、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治安管理、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刑事照相、侦查教学等多警种业务工作。
现拥有文件检验高级工程师、痕迹检验高级工程师、影像技术高级工程师三项技术职称,2002年入选全国公安刑事科学技术青年人才库,2004年被聘为二级物证鉴定官,2008年被聘为深圳市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鉴定人。
发表文件检验、痕迹检验、刑事照相、法医、图书管理等专业论文58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省级科研成果各一项,2008年出版《笔迹鉴定学》学术专著,2009年出版《物证技术学导论》学术专著。

书籍目录

序言
引导篇
 第一章 司法鉴定渊源
  第一节 司法
  第二节 司法行政
  第三节 司法鉴定
  第四节 司法鉴定诞生历史背景
 第二章 司法物证鉴定学
  第一节 法庭科学
  第二节 物证科学技术发展史
  第三节 不同诉讼阶段的物证技术职能
  第四节 劳动构成与现代社会管理研究
  第五节 刑事技术执行主体再研究
  第六节 刑事科学技术与司法物证技术之法理区别
  第七节 司法物证鉴定学
  第八节 司法物证鉴定启动机制
  第九节 司法物证鉴定监督机制
  第十节 中外鉴定人法律地位比较
 第三章 司法鉴定改革展望
  第一节 司法鉴定实施进程中的羁绊
  第二节 商榷当前司法鉴定集体负责制
  第三节 推进专家证人制度改革
  第四节 集体司法鉴定机构之弊端
  第五节 推进独资司法鉴定机构改革
  第六节 建立健全司法鉴定反垄断机制
  第七节 现行司法鉴定统一收费标准之弊端
  第八节 设立议价制司法鉴定收费标准
  第九节 司法物证鉴定可受理范围研究
  第十节 商榷司法物证鉴定领域的实验室认可
基础篇
 第四章 物证技术学
 第五章 物证鉴定科学观
 第六章 辩证认识论
 第七章 同一性联系
 第八章 比较研究法
 第九章 物证同一鉴定
 第十章 物证同一鉴定具体方法
操作篇
 第十一章 司法物证鉴定基本程序
 第十二章 司法物证鉴定文书
 第十三章 司法鉴定人执业素质
 第十四章 司法物证鉴定的风险因素
专业篇
 第十五章 DNA鉴定
 第十六章 掌跖印纹鉴定
 第十七章 笔迹鉴定
 第十八章 摹仿笔迹鉴定
 第十九章 复制笔迹文件鉴定
 第二十章 表观痕迹鉴定
 第二十一章 微量物证鉴定
 第二十二章 法医类鉴定
 第二十三章 视听资料鉴定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章节摘录

  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系统论的指导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做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从系统观点出发看问题,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等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也是事物存在的物质条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之所以没有将一个事物或现象与其背后的时空系统发生频繁联系,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注意力局限  人类受到知识的有限性、认知的直接性、意识的简化性等因素制约,既不可能注意所有现象,也不可能全方位发掘所有联系信息。  二、功利性  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事物上,无须将精力和时间浪费在不需要的环节上,既不会瞻前也不会顾后。如同人们日常吃饭时,只会看到碗中的米饭,绝不会思考水稻如何栽培,更不会去推断后续的米饭消化结果。  三、习惯使然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是无意识的,自然而然发生的,惯性的,无须思考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做。  例如,幼儿吸吮母乳,他就会判断这个哺乳的人就是他妈妈,“有奶便是娘”,既无须通过DNA鉴定、证人证言等全面信息来甄别这个女人是否亲娘,也不能考究母乳的营养程度以及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等毒物成分。   ……


编辑推荐

  何为真理?真理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律。李文的这本《司法物证鉴定学》是《笔迹鉴定学》、《物证技术学导论》的递进性姊妹篇,不仅充分论证传统物证同一认定理论之伪科学性,而且更加清晰地阐明真理性理论成果——同一性联系定律。《司法物证鉴定学》充分论证了司法鉴定是调节社会关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特殊科技手段,是判断证据证明力的司法工具。《司法物证鉴定学》还成功地阐明司法鉴定这种特殊生产力对应的生产关系,为司法鉴定管理者与从业人士指明前进方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司法物证鉴定学 PDF格式下载



该书很实用,送货很快捷,很方便,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