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法学(第五卷)

许章润,翟志勇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1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许章润,翟志勇  

页数:

38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较为广阔与宏观的层面,自理论梳理和现实观照两维,回顾中西政体学思,比较古今政体优劣,省思现代政体的民主内涵、立宪体制、共和承诺及其道德期许,阐发大众政治向往、公民憧憬和邦国忧思之于优良政体的种种影响,特别是它们之于政制的政治选择、判断、责任和决断的复杂关系,期为中国当下的政体转型预为理念作业。
  这个时代不是别的,就是一个绵延超逾一个世纪的伟大转型的收束阶段,也是中国文明建设自己的现代政治秩序的攻坚阶段。无此优良政体,则建设“现代中国”、长逾一个半世纪的长程中国革命将顿失意义。

书籍目录

卷首语
以优良政体向时代交卷
主题笔谈
政体复合性的比较分析
政体模式与中国的改革
美国共和主义传统的再解释
英国政体“纵横”谈
只问政体,不问国体
布尔什维克的过渡政体
身份与政治:“人民共和”的法理解析
主题论文
“历史终结”背景下“中国政治”的重建
“兼天下”:缓解规模压力——关于西周天下体制及其政治意蕴
儒家宪政论纲
儒家的宪政主义传统:一个历史的论证
优良政体何处寻——西塞罗政体思想片论
现代共和:美国宪法中的政治科学
论西方多民族国家的宪制安排:英国、加拿大和西班牙
主题译文
什么是权威
旧文新读
修明政治与政治道德
人物·思想
立国语境下的政治建设
自由与和
自由:原则与调适
张佛泉版的“建国大纲”
作为建国之原则与方法的民主
国家或建国哲学的三维度:邦国、自由与人权
书评·评论
论独裁:希罗多德《历史》第3卷中的优良政体之辩
自由的可能性与“开创年代”的两难——对贡斯当《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的政治思考

章节摘录

  一、身份与共和  现代人几乎很难在民主与共和之间做出截然区分,也无意再做出截然区分。大多数国家自称为共和国,实行的是各种各样的民主制度,似乎共和与民主是同义反复,可以相互替代。但回溯共和与民主的历史传统,会发现两者曾经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法理路。共和以差异的存在作为前提,只有在差异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共和,无差异就无所谓共和不共和了。古典共和赖以存在的差异主要是阶级或阶层上的区分,国王、贵族和平民是三个主要的阶级,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共和理念和实践,都是建立在这种阶级差异之上的,是不同阶级之间共治的一种体现。而且,“共和”这两个汉字的原始含义,也是“共治”,《史记·周本纪》载:“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日‘共和’。”  与之相反,民主则是以同一性作为前提,并且追求同一性,当然这种同一性指的是人民或民众的同一性,且同一性的获得是通过消灭国王和贵族来实现的。因此在近代以前,所谓的民主,就是民众的统治,基本上是一个贬义词,意指极端的平民政治,常常被等同于暴民政治。只是到了近代,绝对主义国家衰落,封建制度瓦解,伴随代议制的兴起和普选权的扩展,民主借尸还魂,再次勃兴,并获得正名,从而成为极具普适性的政治模式。与此同时,共和仍在一定范围内留存,君主立宪制国家通常被视为一种共和政体,更主要的是在人人平等的民主政治之外,族群、阶级、性别这样身份差异仍然普遍存在并以各种方式介入民主政治中,寻求新的存在形式,基于新的差异而来的共和政治仍然具有生命力。由于绝对民主制被抛弃,普遍转向代议制民主,又由于代议制民主本身具有古典共和政体的遗风,因此可以说代议制成为古典的民主与共和在近代的融合以及新的呈现方式,这也是民主与共和很难做出截然区分的原因。  ……


编辑推荐

  编者有感于。旧邦新命。依然是当下中圄的主要问题,而就如青年马克思所言,问题是时代的格言,遂着意于《历史法学》的刊行,将长期积蓄的心事落实为编事,以法意演绎史义,藉史义揭示法意,而法意与史义者,人生与人心也。其基本命意在于,上接历史法学理路,由阐扬其思绪而践履其理念,通过省察民族国家法律生活的历史理性,揭示中国文明规范体系的比较文化意义,从而求稗于中国当下的艰难历史转型,下启汉语文明法律智慧的想象空间,以渐成汉语法学,为中国人世生活提炼和展现规范世界的意义之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法学(第五卷) PDF格式下载



前面已经忍了n次,注意保证书的质量,别再用次品来糊弄了,不然以后直接去亚马逊!!这几次买的书要不很脏,要不就有明显的质量瑕疵,记住忍耐是有限度的!!而且这本书明显就是实体店卖不出去的,质量太差了,根本就没装好,瑕疵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