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

刘向文 编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作者:

刘向文 编  

页数:

221  

前言

经过郑州大学俄罗斯法律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终于与大家见面了!本书所选文章大多出自俄罗斯较具影响的学者之手,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使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俄罗斯人对世界的看法。一、生活在这个复杂嬗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听取不同的声音。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地球上的资源在不断减少,世界各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势头的推动下,国家间的交往逐渐频繁,各种利益相互交织,纷繁复杂,因此导致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白热化。这种竞争不仅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而且逐渐波及社会舆论领域。一些国家为了给自己对他国的行动——无论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寻找更多的舆论支持,便开始利用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宣扬符合自身利益的理念和价值。这些信息有时候是客观的,但由于它经常受到各种力量的干涉,其客观性总是遭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陷入偏听偏信的误区,对当下的国内外形势作出错误的判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面对西方世界的舆论攻势,我们不必惊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被世界所认可和接纳的程度也不断提高。此时的我们更应该关注他国对我们及世界的评价,这样不仅能够使我们对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关注世界时事。此外,我们在制定国家战略时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无法明察我们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而国外学者的一些评价与观点无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不足,促使我们不断反思,避免出现“当局者迷”现象。二、在大量听取西方观点的同时,也应当听听俄罗斯人的说法俄罗斯与中国是亚欧大陆最大的邻国,在国际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两国在历史文化上有着深厚的渊源,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民族关系,在现时期又展开了更为广泛的交往和合作。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态度相比,俄罗斯人对我国存在较大的认同感,他们希望与我国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除此之外,中俄两国在发展模式上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尤其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日,两国出现了很多相似的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俄罗斯学者对中国抱以热忱的关怀,注重对“中国经验”的学习,试图从中汲取更多的强国策略。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由于对自身生存条件的不满,开始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总体战略产生怀疑。一些学者也对西方模式盲目崇拜,动辄拿西方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能够在近年来出现高速的发展,皆源于其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成熟的经验。这种经验不是对西方模式的盲目照搬,而是建立在对我国现实的深刻了解之上的独创经验。俄罗斯学者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对中国的发展关注有加。但是,我们不应为此而沾沾自喜,因为中国模式也存在很多缺陷。如不对其加以改进,我国的发展必然会遭遇挫折,甚至失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果。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面对的问题也大不相同。没有哪一种发展模式能够成为国家治理中的“万能灵药”,能够根除各种弊病。经历过东欧剧变之后的俄罗斯更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俄罗斯学者不但注重对中国模式和中国前进道路上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这也许受俄罗斯“双头鹰”战略的影响,也可能是俄罗斯人开放的民族性格的一种体现。俄罗斯人对世界的认识正是建立在这种广泛研究基础之上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俄罗斯未来的战略抉择。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机遇和困难并存。在这一关键时期,我们也应当广泛地从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的经验和理念,其中便包括从他国对世界的认识中寻找能够为我所用的智慧。中俄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但是,在发展好我国同俄罗斯之间良好战略关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认识,也要了解俄罗斯人对其他国家的看法。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俄罗斯人的利益诉求,了解俄罗斯人在国际上所处的立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宏观上把握好国际局势,作出最为有利于我国发展的选择。三、本书的编辑目的和文章的翻译俄罗斯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且是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俄罗斯学者对世界的看法。但是,由于在我国现阶段教育中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使西方学者的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而曾经风靡一时的俄语却逐渐被冷落,俄罗斯学者的思想经常因此而不为多数人所知。为了使中国人,尤其是那些掌握着国家命运的国家机关干部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声音,为国家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基础,为了改变美国等西方国家媒体政治时事信息充斥我国网络、严重影响我国舆论氛围的状况,为了使中国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避免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郑州大学俄罗斯法律研究中心拟在有选择性地翻译俄罗斯专家政治时事评论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俄罗斯人看世界》丛书。《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刊登的文章,均由郑州大学俄罗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向文教授选自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主办的《东方新观察》电子杂志(第38期至第65期),大多由郑州大学俄罗斯法律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以及刘向文教授指导的俄罗斯宪法与行政法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翻译。另外一些文章,则由刘向文教授邀请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进行翻译。上述翻译人员普遍接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他们具备法律人应当具有的宽阔的视野、严谨的态度和缜密的思维。除此之外,他们绝大多数都有在俄罗斯学习与进修背景,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功底,能够较精准地翻译原文文章。该辑由副主编王森教授负责校对,刘向文教授负责统稿。正是有了他们的参与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本书才能够最终得以出版。四、本辑文章的特点在本辑中,编者所选文章具有下述特征:1.具有现实性书中文章涉及面较广。我们将它分为五个栏目,分别是“俄罗斯人看中国”、“俄罗斯人看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人看中美关系”、“俄罗斯人看世界”和“俄罗斯人看恐怖组织和毒品”。这些文章的涉及面虽然较广,但均为当前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因此,这些文章具有现实性,能够为我们提供来自俄方的最新资讯。2.具有客观性虽然俄罗斯联邦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在涉及国内外政策方针的大事上,俄方明确地支持和声援中国。但是,俄罗斯人在谈及中国问题时往往能够站在第三方的客观立场上,不仅能够指出中国国际战略的优势,而且能够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在谈论世界其他国家时,也同样能够反映出这种客观性。因此,我们能够通过俄罗斯学者的分析,不断反思自我,及时调整国际战略决策。3.具有新颖性在选择我们所要翻译的文章时,我们注重选择那些与我国当前所面对的,或者国人比较关心的世界性问题。《东方新观察》中的文章在刊登时间上,比国内媒体刊登相关题目文章为早;相当数量文章的题目,在国内很少见或者无法看到。本书及时地对这些文章进行翻译,并在短时间内出版,保证了文章内容的新颖性。4.具有批判性本辑收录了大量评析国际热点问题的文章。俄罗斯人或者通过事实有力地揭露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行径,或者通过细微地观察预测或评析某个国家的动荡局势,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应当指出,本书中的文章大都笔锋犀利,掷地有声,能够引起人们的警醒和反思。5.具有政治性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元首会议前夕,《东方新观察》电子周刊的文章及时、直接地指出上合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与不足,并直接地说明俄方立场。还有文章用犀利的笔锋明确地告知中国,应当考虑到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在其他文章中,俄罗斯学者也普遍表明了俄罗斯的政治利益诉求。基于以上特点,我们认为,本辑中的文章值得国人阅读。同时,我们应当承认,本书中所选择的文章虽然大都来自于俄罗斯知名学者的笔端,但文章中难免出现疏漏。有些疏漏或许是因为原作者的粗心大意,有些疏漏则可能要归咎于本书翻译人员的能力。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此外,由于俄罗斯学者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和世界的,没有接受中国文化的浸染,没有体味中国人的民族性情,有些文章难以触及中国问题的实质。因此,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我们不能盲目地附和,即使这些观点是对中国的赞许或认可。“尽信书不如无书”,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们应当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仔细地斟酌作者原意后再下结论。同时,我们应当明白,了解俄罗斯人如何看世界固然重要,但找出俄罗斯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自我认知之间的差异,进而反思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五、真诚地感谢本书能够顺利出版,离不开学界同人的支持。在此,我们真诚地感谢丛书编委会顾问对本书的贡献。他们是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静杰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韩大元教授、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田土城教授、郑州大学法学院党委会安立民书记。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成立了丛书编写委员会,委员们对本书的出版作出了很大努力,他们分别是栾景河教授、李雅君教授、王奇教授、童伟教授、丁佩华教授、靳会新教授、戚文海教授。在此,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俄罗斯人看世界》丛书编辑委员会2012年6月20日

内容概要

  《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所刊文章,均由俄罗斯著名国际政治时事评论专家撰写。分为“俄罗斯人看中国”、“俄罗斯人看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人看中美关系”、“俄罗斯人看世界”和“俄罗斯人看恐怖组织和毒品”五个栏目。俄罗斯人常对世界发出独特的声音。听听他们的声音,看看周边的世界,或许会有一种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刘向文,1943年9月生。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苏联列宁格勒国立大学法学副博士)。现任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郑州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大学俄罗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顾问、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曾兼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负责独联体和东欧国家议会研究方面的特约研究员。副主编简介王森,1964年生。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俄罗斯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语言学博士。先后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和俄罗斯奥廖尔国立大学研究生部。曾在俄罗斯教育部最高学位评定委员会核心期刊?Русская
речь?、?Русская словесность?、?Вестник Тамб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аспирантский вестник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за рубежом?,
以及国内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俄语教学》、《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继续教育研究》等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和译著2部。

书籍目录

1.Китай глазами русских
第一编俄罗斯人看中国
Китай:новый пятилетний план социальн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中国:新的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А.В.肖明 荣舒译
Китай:быстрое развитие не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ектора экономики
中国:非国有制经济成分的快速发展 А.В.肖明 王红艳译
Китай в ожидании《нового завета》
中国期待“新的遗训” С.Г.卢贾宁 韩劲松译
Станет ли Азия《Большим Китаем》?
亚洲将成“大中国”吗? С.Г.卢贾宁 王红艳译
Новое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е Китая в мировой
геополитике
中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新定位 С.Г.卢贾宁 王森 景茂译
РФ демонстрирует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ую ориентированность на КНР
俄罗斯向中国表明能源方针 《东方新观察》编辑部韩劲松译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России и КНР в сфере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етики
中俄在电力领域的合作 К.А.片泽夫 韩冰译
Китай?колонизатор или партнер?
中国是殖民者还是合作伙伴? С.Г.卢贾宁 荣舒译
Интересы КНР в Африке
中国在非洲的利益 А.久舍巴耶夫 王森 王红艳译
2.ШОС глазами русских
第二编俄罗斯人看上海合作组织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развития Шанхайской Организации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 Р.Ю.伊济莫夫 韩劲松译
Юбилейный саммит ШОС в Астане
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纪念峰会 Л.Ю.古谢夫 杨飞译
10 лет ШОС?итоги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Часть 1
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成就与展望(一) С.Г.卢贾宁 韩冰译
10 лет ШОС?итоги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Часть 2
上海合作组织十年——成就与展望(二) С.Г.卢贾宁 韩冰译
Нужно ли расширять ШОС?
上海合作组织是否需要扩张? А.В.卢金 王森 耿玉娟译
Афганистан вступает в ШОС:кому это выгодно?
阿富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对谁有利? П.В.贡恰罗夫 耿玉娟译
Азиат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 России:от В.Путина до Д.
Медведева (2004-2011гг.)
俄罗斯的亚洲政策:从普京到梅德韦杰夫(2004—2011年) С.Г.卢贾宁 耿玉娟译
Факторы 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ого《крена》 России в
сторону Восточной и Южной Азии
俄罗斯外交向东亚和南亚方向“倾斜”的因素 М.А.阿加贾尼扬 王森 王红艳译
Евразийский союз:новая интеграция и культурно?
этнический фактор
欧亚联盟:新的一体化与文化、民族因素 О.Б.涅缅斯基 韩劲松译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я Китая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中国在中亚的能源战略 В.В.帕拉莫洛夫А.В.斯特罗科夫 荣舒译
Роль ЦРУ в американской политике в Средней Азии
中情局在美国中亚政策方面的角色 Н.А.缅德科维奇 袁艳萍译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стран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и России 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коммуника
ционной сфере:основные рекомендации для ЕврАзЭС и ШОС
中亚各国与俄罗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前景——给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建议
В.В.帕拉莫洛夫А.В.斯特罗科夫 王森 齐婉华译
Три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х проекта в Средней Азии
中亚的三个一体化方案 Г.Ю.西特尼扬斯基 耿玉娟译
3.Китайско?американ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
глазами русских
第三编俄罗斯人看中美关系
О современном состоянии американо?китай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美中关系的现状 В.Ф.捷列霍夫 聂亚杰译
“Твиттер?война” Госдепа с неугодными странами
美国国务院与不受欢迎国家的“推特战” В.В.特鲁哈切夫 刘向文译
Азиатс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регион: США уходить не собираются
亚太地区:美国不打算离开 А.В.肖明 杨飞译
США опасаются космического оружия КНР
美国担心中国的太空武器 С.С.巴尔马索夫 王红艳译
США всерьез укрепляют…российско?китайское партнерство
美国“认真地加强”俄——中伙伴关系 А.伊利亚申科 杨飞译
Китай и логика конфронтации
中国与对抗逻辑Ф.А.卢基扬诺夫 韩劲松译
Роль Китая в неформальной структуре БРИКС, или новая попытка
создания《неамериканской》модели мира
中国在非正式组织“金砖国家”中的作用及创建“非美国”模式的新尝试
С.Г.卢贾宁 王森 杨云斐译
4.Мир глазами русских
第四编俄罗斯人看世界
О “Большой стратегии” в новой “Большой игре”Часть 1
新的“大角逐”中的“大战略”(一) В.Ф.捷列霍夫 王红艳译
О “Большой стратегии” в новой “Большой игре” Часть 2
新的“大角逐”中的“大战略”(二) В.Ф.捷列霍夫 王红艳译
《Арабская весна》 и глобальна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система.Часть 1
“阿拉伯之春”与全球国际体系(一) В.В.瑙姆金 韩冰译
《Арабская весна》 и глобальна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система.Часть 2
“阿拉伯之春”与全球国际体系(二) В.В.瑙姆金 韩冰译
《Арабская весна》 и глобальна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система. Часть 3
“阿拉伯之春”与全球国际体系(三) В.В.瑙姆金 韩冰译
《Арабская весна》 и глобальна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система.Часть4
“阿拉伯之春”与全球国际体系(四) В.В.瑙姆金 韩冰译
Арабская весна, европейская осень…
阿拉伯之春,欧洲之秋…… К.А.片泽夫 杨飞译
Конкуренция глобальных акторов вокруг налаживания тесных отношений
с Индией
全球干预者围绕与印度建立密切关系的竞争 М.А.阿加贾尼扬 韩劲松译
Кому нужна сильная Россия? И какая?
谁需要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一个什么样的俄罗斯? Г.Ю.西特尼扬斯基 韩劲松译
Последний мираж несменяемости. Часть 1
终身制的最后幻影(一) А.Ю.杜布诺夫 李雅君译
Последний мираж несменяемости.Часть 2
终身制的最后幻影(二) А.Ю.杜布诺夫 李雅君译
Монгольский 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ий Союз вновь за революцию
蒙古民主联盟重新革命 М.И.戈利曼 韩劲松译
Проблема редкоземельных металлов в японокитай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ях
日中关系中的稀土金属问题 А.В.肖明 王森 位敏译
Обама сделал шаг навстречу Путину
奥巴马迈出了迎合普京的一步 О.索博列夫斯卡娅 王森 王红艳译
К вопросу о “базе НАТО” в Ульяновске
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北约基地”问题 Н.А.缅德科维奇 韩劲松译
5.Террористические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и
наркотики глазами русских
第五编俄罗斯人看恐怖组织和毒品
Современные террористические организации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中亚的现代恐怖组织 Л.Ю.古谢夫 王红艳译
Ош?“столица” наркотранзита.Почему власти Кыргызстана не могут
справиться с этой угрозой?
奥什——毒品过境之都:为什么吉尔吉斯斯坦当局无法应对这种威胁? В.穆拉维约夫 王森 景茂译
Афганские наркотики.Вчера и сегодня
阿富汗毒品的昨天和今天 М.Р.阿鲁诺娃 韩劲松译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二、组织的扩大问题 暂停接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期间至2011年快期满了。因此,扩大接受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将成为哈萨克斯坦担任主席国期间的一个现实问题。对此,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专家们普遍认为,现阶段不宜扩大组织。特别是出于对每个申请国的动机考量,任何扩大都将给该组织带来新的问题。 同时,应注意到在组织存续期间,并不排除新增成员。根据《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第13条的规定,接受本地区其他国家加入本组织,但要求遵守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通过的其他国际条约和文件的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承认组织扩大的必要性,但上海合作组织每个成员国对该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例如,俄方有时表示希望接收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特别是在塔什干峰会上,梅德韦杰夫提出,上海合作组织吸收大国加入,有助于提高本组织的威望。 在这方面,上海合作组织塔什干峰会上通过的《接收新成员条例》已开始形成规范的程序,为扩充组织提供法律依据,申请加入该组织的所有国家均应遵守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目前,国家协调员理事会正在详细拟定一个示范备忘录以及其他文件,以严格规定申请国成为本组织成员资格的法律、组织和财政方面的事项。 应注意到,已通过的《接收新成员条例》明确了该组织接收新成员的程序,对成员资格的要求及标准,自动撤销了接收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议程。众所周知,由于联合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近期将不能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这项规定是上海合作组织申请国的八个条件之一。 这样,由于暂停接收新成员加入组织的期间快要期满,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讨论的一个主要议题就是商讨扩大的问题。因此,现在应该启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扩充问题特别专家组。启动该组的工作,特别是为了综合分析扩充问题,按时敲定《接收新成员条例》的最终方案,以及候选人获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地位的标准和义务的备忘录。 三、上海合作组织中俄罗斯和中国存在利益冲突 在评估上海合作组织选择进一步发展道路的问题时,必须考虑到俄罗斯、中国和组织中的其他成员国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例如,在谈到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前景和优先事项时,大多数研究人员都会提及两大成员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竞争。他们都根据自己的利益,去构想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远景,特别是该组织的未来发展。有两个备选方案: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深化经济合作(中国版),增强组织应对现代安全威胁的能力(俄罗斯版)。 目前,在选择组织未来发展道路的立场上,俄罗斯与中国的分歧显现出加剧的趋势。对此,一些著名专家表示,既不希望俄罗斯和中国的立场趋同,也不希望它们之间的关系恶化。 现阶段,中国正利用其跨国公司(THK)的投资能力,加紧扩大在中亚国家经济中的参与份额。俄罗斯也同样尽力调用各种资源,防止中国企业对该地区各国的经济统治。这两个区域大国长期隐陛的竞争终将演变成公开的角逐。 这种假设情形即便可能,但这样下去仍是大家最不希望的,因为那样的话该地区各国必须在俄罗斯和中国之间作出选择。


编辑推荐

《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中,编者所选文章具有下述特征:1.具有现实性书中文章涉及面较广。我们将它分为五个栏目,分别是“俄罗斯人看中国”、“俄罗斯人看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人看中美关系”、“俄罗斯人看世界”和“俄罗斯人看恐怖组织和毒品”。这些文章的涉及面虽然较广,但均为当前中国和世界的现实问题。因此,这些文章具有现实性,能够为我们提供来自俄方的最新资讯。2.具有客观性虽然俄罗斯联邦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在涉及国内外政策方针的大事上,俄方明确地支持和声援中国。但是,俄罗斯人在谈及中国问题时往往能够站在第三方的客观立场上,不仅能够指出中国国际战略的优势,而且能够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在谈论世界其他国家时,也同样能够反映出这种客观性。因此,我们能够通过俄罗斯学者的分析,不断反思自我,及时调整国际战略决策。3.具有新颖性在选择我们所要翻译的文章时,我们注重选择那些与我国当前所面对的,或者国人比较关心的世界性问题。《东方新观察》中的文章在刊登时间上,比国内媒体刊登相关题目文章为早;相当数量文章的题目,在国内很少见或者无法看到。《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及时地对这些文章进行翻译,并在短时间内出版,保证了文章内容的新颖性。4.具有批判性本辑收录了大量评析国际热点问题的文章。俄罗斯人或者通过事实有力地揭露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行径,或者通过细微地观察预测或评析某个国家的动荡局势,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应当指出,《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中的文章大都笔锋犀利,掷地有声,能够引起人们的警醒和反思。5.具有政治性例如,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元首会议前夕,《东方新观察》电子周刊的文章及时、直接地指出上合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与不足,并直接地说明俄方立场。还有文章用犀利的笔锋明确地告知中国,应当考虑到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在其他文章中,俄罗斯学者也普遍表明了俄罗斯的政治利益诉求。基于以上特点,我们认为,本辑中的文章值得国人阅读。同时,我们应当承认,《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中所选择的文章虽然大都来自于俄罗斯知名学者的笔端,但文章中难免出现疏漏。有些疏漏或许是因为原作者的粗心大意,有些疏漏则可能要归咎于本书翻译人员的能力。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此外,由于俄罗斯学者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和世界的,没有接受中国文化的浸染,没有体味中国人的民族性情,有些文章难以触及中国问题的实质。因此,对于书中的一些观点,我们不能盲目地附和,即使这些观点是对中国的赞许或认可。“尽信书不如无书”,在阅读《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的时候,我们应当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仔细地斟酌作者原意后再下结论。同时,我们应当明白,了解俄罗斯人如何看世界固然重要,但找出俄罗斯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自我认知之间的差异,进而反思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俄罗斯人看世界(第1辑) PDF格式下载



局外人视角看世界大势,都是经过编译者优选的文章,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