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世界伟人的最后忠告

罗渝民 罗渝民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01出版)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罗渝民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0-01出版)  

作者:

罗渝民  

页数:

184  

前言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一般,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的话绝不会白费,因为真理往往是在痛苦呻吟中说出来的。一个从此以后不再说话的人,他的意见总是比那些少年浮华之徒的甘言更能被人听取。正像垂暮的斜阳,曲终的余音和最后一口啜下的美酒,留给人们最温馨的回忆一样。”我们无法判断每个人的临终遗言是否都如此,但是,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高度智慧者的临终遗言或者最后忠告,值得所有人去聆听和学习,因为那些话语可以给人真正的启示,给人前进的力量。古今中外的悠悠岁月中,拥有高度智慧的伟人寥若星辰,他们的成就除了源自于天才的头脑外,必有一些常人无法企及的品质。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无法目睹伟人的言行,但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有故事、有忠告、有遗言在人群中流传。本书结合有关材料,经过再三斟酌,选定了二十位古今中外的伟人,他们或在哲学领域,或在科学领域,或在文学艺术领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忠告和遗言,不光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更能激发我们的干劲,促使我们为理想而奋斗。罗曼·罗兰有一段话:“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荒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愿与读者共勉。

内容概要

  《世界伟人的最后忠告:青少年人生启示录》结合有关材料,经过再三斟酌,选定了二十位古今中外的伟人,他们或在哲学领域,或在科学领域,或在文学艺术领域内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忠告和遗言,不光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更能激发我们的干劲,促使我们为理想而奋斗。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孔子不耻下问第二章 苏格拉底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第三章 布鲁诺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第四章 哥伦布我们的差别就在于谁更勇敢第五章 牛顿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第六章 达尔文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第七章 贝多芬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第八章 诺贝尔无私的奉献第九章 司各特不能做没有诚信的人第十章 劳伦斯宽容是一种美德第十一章 林肯这不过是滑一跤第十二章 爱迪生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第十三章 居里夫人更重要的是自立第十四章 爱因斯坦感恩的心第十五章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很忙第十六章 洛克菲勒耐心倾听他人的意见第十七章 拿破仑?希尔命运是由一连串的机遇连接而成第十八章 陈省身一生只做一件事第十九章 陈景润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小时第二十章 钱学森懂得拒绝后记

章节摘录

诺贝尔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曾先后立下过三份内容非常相似的遗嘱。第一份立于1889年,第二份立于1893年,第三份则立于1895年,最后存放在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也就是要以它为准的最后遗嘱。这份遗嘱取消了分赠亲友的部分,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用于设立奖励基金,于1897年初在瑞典公布于众。诺贝尔遗嘱公布之初,曾遭到瑞典国内一些别有用心者的反对,认为诺贝尔的这种做法是不爱国,不顾瑞典人民的利益。然而从来没有什么能阻止高尚的美德,诺贝尔无私的奉献精神不光为世界人民所称道,更深深地打动了瑞典国内上下民众的心。诺贝尔逝世后第二年,即1898年5月21日,瑞典国王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1900年6月29日,瑞典国会通过了诺贝尔基金会章程。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诺贝尔遗嘱贡献的不仅仅是巨额的奖金,更向世界人民传递了一种精神——奉献。“奉献”意味着“付出”,她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之一。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奉献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光耀人间,永远是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奉献的表现方式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论表现方式有多么不同,奉献精神是永恒的,也永远为人们所景仰。人类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文学艺术家,以他们自己的创造,作出了巨大奉献,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他们理所当然受到世世代代人们的崇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一直闪烁着奉献的光辉,屈原、孙中山、邓小平、雷锋,这些古代的圣贤、近代的英雄和当今的模范,他们之所以耀眼、醒人,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关爱他人,学会奉献,对我们中学生来讲,也是人际关系的一个支点。如果你赋予他人爱,你也定会获得他人回报。人际关系会朝着互爱方向前行,互相之间的情感也会跳出原有的层次,向精神层面升华。相反,如果你对周围的一切都抱着冷漠,那么你的人生无疑是苍白的,你的处境无疑是狭小的。“墙角之花,当你孤芳自赏时,世界也就小了。”关爱他人,学会奉献,是我们应该弘扬的精神。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盏明亮的灯笼。人们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同时别人也容易看到我,不会撞到我。这样既帮助了别人,也保护了自己。”同学们,听了这则故事,有什么感想呢?它告诉我们:遇事一定要为别人着想,为别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着想。有人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小我”“大我”“忘我”三个层次。“小我”者,利己也,只顾自己而不顾集体;“大我”者,热衷于为社会作贡献,但缺乏献身精神;只有“忘我”者,才能像一滴水溶化在大海里一样,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私奉献,要树立不为名利的价值观。要使自己能够真正地做到无私奉献并非易事。无私奉献的难点在于“无私”二字。正如布莱希特所说:“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要做到无私奉献,就要树立不追逐名利的人生价值观。只有树立了这种价值观,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无私奉献。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人的思想境界高一分,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会登上一个新阶梯。”人的生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就像划破夜空的流星,有的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有的会一闪即逝,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宇宙中。生命的长短要用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要用奉献来评价。彩虹的生命固然很短,但它瞬间的美丽却给人们留下永久的回忆。石桥虽貌似彩虹,却没有彩虹灿烂的美丽,它长久地、稳固地架于两岸之间,为人们提供方便。这是两种不伺的生命,虽然有长短的差异,但无论是瞬间的美好还是长久的奉献,都有着各自的生命价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留住它,也无法延长它,但我们可以珍惜它,使有限的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所追求,有所梦想,有所创造。用自己的行动服务于社会,在奉献中体现我们生命的价值,造就我们生命的永恒。生活中,有许多人像石桥一样,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在平凡中却孕育着伟大,体现着生命的价值。还有些人生命虽然短暂,但却为人类,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发出了生命的全部光和热。曾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唐代诗人王勃,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为中国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难道不是他不朽的生命价值吗?还有写下了“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裴多菲,虽然生命只有二十几个春秋,又有谁不知道他那闪光的语言和伟大的精神呢?在抗击“非典”中用生命奉献爱心的年轻护士们,她们的事迹和精神会永远激励着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反之,有的人整天碌碌无为,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不知道珍惜生命,不懂得生命的价值,这种人即使活上百岁,也毫无意义,这样的生命是很可悲的。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只有奉献才能使生命辉煌。无论是像石桥一样,还是像彩虹一样,只有奉献才会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一生如果不能为后世留下点什么,岂不枉来世上走一遭。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的是关于奉献与索取的。有两个人死后来到了阴曹地府,阎王查看过功德簿后说:“你俩前世未做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奉献的人和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过不断奉献、付出的人生,另一个人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甲呢,生前就是一个总想着偷奸耍滑、不劳而获的人,但天上掉馅饼的好日子他到死都没过上。没想到来到阴曹地府还有此良机,于是他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历代的皇帝过的不都是这种日子吗?哈哈,太舒服了!他生怕这种舒服日子被乙抢了去,于是抢先道:“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乙呢,生前就是一个老实木讷的人,见别无选择,就说:“只要能回阳间,我甘愿过不断奉献、付出的人生。”结果,甲因为选择索取、接受的人生,投胎转世后成了一个乞丐,每天都在索取和接受。而乙因为选择过奉献、付出的人生,转世后变成了一个富人,每天都在奉献和给予。这虽然是个小故事,但却反映出编者和广大读者的心愿: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愿意奉献的人都会得到幸福,只知索取的人必然不会有好的结果。最早发现杠杆原理的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他曾经对国王说:“假如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移动地球!”阿基米德不仅发现了杠杆原理,而且发现了浮力定律,发明了抽水机、投石机和聚光点火的方法,还发现了力学中重要的“浮力原理”。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偷袭叙拉古成功。一队士兵闯进阿基米德的家,他正在后院画几何图形,阿基米德斥责敌人:“别踩了我画的图。我得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一条没有证完的定理。”无知而残暴的士兵用长矛刺穿了这位年逾古稀的科学家的胸膛。阿基米德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我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不应科举,不入仕途,把全部精力都献给祖国地理学的研究事业。他从22岁出游太湖开始,直到去世为止,三十多年间都在旅行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名山大川,北至盘山,南及崇左,东到普陀,西抵腾冲。徐霞客是一个不畏艰险的人。他去的地方,常是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长年累月地跋山涉水,经常攀悬崖峭壁。他登山一定要登到最高峰,观察河流一定要追溯源头,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途中经常遇到危险。别人劝他回去,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带一把锄头走,何处不可以埋我的尸骨呢?”51岁那年他还要出游滇南,对儿子的劝阻,他回答说:“你们只当我死了。”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生前是一位热爱祖国和事业、蜚声海内外的名人。在旧社会她曾多次义演,赈灾济民,为家乡修筑堤坝。抗美援朝解放之初,她亲自率团义演150多场,捐献了一架“香玉剧社号”战斗机,极大地鼓舞了中朝人民的斗志。她的座右铭是“戏地天大”,这是父亲给她的教诲,她终生铭记。她常动情地说:“我这一生无所求,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唱好戏,让观众满意,这就是我的幸福。”她认为每个文艺工作者都应维护艺术的纯洁,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古名。歌德说,奉献过的人在追求中即使迷惘,也终将找到一条正途,也能在众多的路口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在恰当处施展自己的才能,绽放出他们无限的光彩。中学生朋友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展开翅膀,拼搏吧,奉献吧,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我们生命的真正价值。

后记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般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洞察世事的伟人。伟人总会因为他们的作为而留名于世。对于奋斗终生,看透人生的伟人来说,遗言就是他的人生感悟,其中,或是箴言警句,或是朴实无华,但都凝练了他们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对事业的看法。后人可以从伟人的最后忠告中得到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当然,伟人的遗言可能并不精彩,并不感人,也很可能无法看出其中有多少哲理。但是,我们不能仅仅看他们的字面意思,必须结合他们一生的作为、终身的追求、人生的关键片段一起解读,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中找到对自己人生的忠告。本书用伟人遗言为引子,结合伟人人生事业和主要作为,解读其中的真谛,用伟人人生精彩的故事,通过伟人遗言给出人生忠告,为青少年点明最有价值的人生指引。参与本书创作的人员主要有罗渝民、肖晖、钟蔚桦、侯立明、阚锋秀、张艳丽、薛慧欣、杨雪飞、赵光忠、赵维星、王利平、黄津津、董立建。大家如果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见解、对本书有什么看法和意见,请与作者联系,共同探讨。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一般,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到了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的话绝不会白费.因为真理往往是在痛苦呻吟中说出来的。一个从此以后不再说话的人,他的意见总是比那些少年浮华之徒的甘言更能被人听取。正像垂暮的斜阳、曲终的余音和最后一口啜下的美酒,留给人们最温馨的回忆一样。  ——莎士比亚


编辑推荐

《世界伟人的最后忠告:青少年人生启示录》是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世界伟人的最后忠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