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的记者生涯
2013-4
伍海德、张珂、陈巧萍、 虞文心 线装书局 (2013-03出版)
伍海德
张珂
1902年11月4日,作为《字林西报》的助理速记员,伍海德登上了驶向中国的轮船。从此,他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旅居中国三十年,他在不同的领域都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被认为是这片丰饶土地上处理纷繁复杂问题的权威人物。他不仅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带来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而且还以一个英国记者的身份,描述了他在中国所碰到的困难、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面临的机遇。 伍海德以其独特的视野,聚焦彼时的中国故事,内容涵盖中国的海盗问题、鸦片走私、外国法院、布尔什维克力量、战争、运动、政治等等。若您想要了解这个古老的国度和那里的人们的心灵,这本书您一定不能错讨。
作者:(英)伍海德 译者:张珂、陈巧萍、虞文心、陈静
第一章 初到上海第二章 混合法庭第三章 外国法庭第四章 1902~1911年间上海之见闻第五章 奉天和北京第六章 《北京日报》和《北京公报》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八章 日本、中国及大英帝国第九章 吗啡和鸦片第十章 天津当地运动第十一章 新闻工作有趣的一面第十二章 芝加哥的讲座第十三章 “通州”号海盗事件第十四章 归还和减免第十五章 中国的布尔什维克运动第十六章 中国的司法第十七章 治外法权第十八章 中国人的个性第十九章 中国北方的民族主义者第二十章 在中国的美国人第二十一章 日常事务第二十二章 重返上海第二十三章 日本和满洲国第二十四章 中国问题第二十五章 结语(零碎的事件)
第一章 初到上海 小时候,我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工程师有可能是我未来的职业,但由于家庭不幸,快十五岁时,我被迫从布莱顿学院辍学。我的继父送我去市里的亚麻布工厂,继父的表姐是企业管理人之一,我一直在那儿工作了一年多,虽然工资很低,工作时间也很长。后来我同时担任了继父(继父是一名记者兼作家)和安东尼·特勒赫恩和合作出版公司的秘书。但是在家我过得并不快乐。正在这时,工作中出现了一次可以让我离开这里的机会,我作为一名在中国的英国报纸——《字林西报》的记者,在父亲的一位朋友的介绍下我来到了远东。 我于1902年10月4日乘坐德意志劳埃德·艾伯特号船从南安普敦(英国英格兰南部港市)出发了。此时正是我19岁生日的前几周,我签了一份期限为5年的协议,满怀着希望和雄心壮志。我的工资雇主也做了保证——足够买一匹小马。但我很快发现,我自己有很多不足。我没有职业资格认证,有的只是速记员的工作知识和年轻人的激情。被告知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是法庭报告,我每天都花很长时间在航程中来练习速记,当我到达目的地时,我的写字速度居然达到了每分钟130到140个单词。 现实中的上海和我想象中的上海完全不同,我曾读过已故的罗伯特·李德尔夫人写的几本书,书中主要涉及小港口的生活,虽然我被告知冬至左右才能到达,但我仍期望在中国找到一座运河交错的城市,有宝塔可以俯瞰,有竹林环绕。上海是一个特别令人讨厌的城市,它被像锯齿一样的城墙所包围,除非有事务在身,很少有外国人敢于迈人那墙内。那两处外国人居住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都是半中半洋的区域,虽然当时只有一部分已被开发,但是已经涵盖了许多中西风格的建筑。 十二月的一个特别寒冷的早晨,艾伯特号轮船驶向吴淞,这个镇坐落于上海黄浦江畔。那时候大型的轮船尚不能往黄浦江上行。乘客们须带着他们的行李转移到小船上——这么阴冷的早晨,让人很不舒服。小船行驶了两个小时才到达上海,小船行驶过后水变得很浑浊,像豌豆汤,河流也并不舒缓,后来我们到达了海关码头——对面即是我的新工作室。这是一个两层建筑,是当地典型的“买办”风格,这些大而高耸的房屋矗立在河岸边。在靠近这条河的近岸有四五条废弃的船,被用作贮存鸦片,河中心几乎全是英、法以及其他国家的军舰(轻巡洋舰和炮舰),港内}自满了滑行船、拖船、帆船、舢板。 《字林西报》是这一时期远东主要的英文晨报,虽然它的发行量每天只有1600份,但它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从1902年开始由现已故的李德尔先生担任主编,他和他的两个兄弟都已在中国功成名就。其中,一个兄弟即阿奇博尔德主要负责在长江流域航行的蒸汽船,另一个兄弟是一位在当地颇受欢迎的医生。 我记得,李德尔先生起初是位茶商,但经营不善。他的学识很渊博,并且有许多可爱的品质,但是他担任了主编之后并不讨人喜欢。一方面,在中国长期的工作负荷似乎已经剥夺了他的睡眠需要,他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一般到凌晨三四点才休息。他坚持在办公室里面至少留一名工作人员,直到报纸被印刷完毕。他把每天坚持9点上班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我想,他从来不认为年轻的编辑人员适应这样一个不健康的工作环境需要一个过程,要适应他的工作习惯很可能会出现身体劳损。我的工作不只是每周两到三次的值夜班,而且还被他推荐给万国商团(上海义勇队)和志愿消防队。李德尔先生从前也是消防队积极的参与者。我被编人商团甲队,为二等兵。同时我还加入了灭火龙钩梯队,成为一名消防队员。 后来的行动绝不是开玩笑的。在我工作的这一年中我们队有134次警报。有一天晚上竟然响了三次警报,有好几次我花了6到8小时在屋顶上观察情况,拿着软管在散发着难闻气味的小巷里巡逻。有时候到达火灾现场,各消防公司之间会有激烈竞争,他们用他们的马拉消防车。警报安在上海不同地区的钟塔楼。当钟响起时消防员奔向车站,因为他们当时可能在——办公室、教堂,或是剧院——他们要在车站门口紧急集合和整理他们的设备。 参与灭火,虽然耗时漫长,但要是消防任务结束了,即便你整个晚上都在忙着,人称“跳跳”的李德尔也不会认为你有权利不上班。 这段时期,中国的保险事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大部分火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中国的投保人认为花钱买这样的保险不值得。他们顾虑的是,如果他们连续的付了保险费,却没有得到什么回报,是满不划算的。他们真的感到不满——并认为这是不道德的——可能他们对火灾的起源和被保险财产的价值出现了质疑。春节前的两三周(中国叫尾牙节),火灾发生的频率很高,业余消防员也很难睡一个完整的觉。 几乎每天上夜班导致我睡眠严重不足,消防队的工作也严重地影响了我的健康。在我工作的第一年年底,公司的医生坚持让我暂时不要去上规定的夜班,并从消防队和万国商团退出。 但这是预料之中的。“跳跳”李德尔的手迹很差,只有两三个资深澳门排版工人可以读,办公室里人尽皆知,即便这几个排版工人也经常被难倒,他的那几篇最棒的文章不是他的成果,而是排版工人猜想编排出来的! P1-3
旅居中国三十年,他在不同的领域都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被认为是这片丰饶土地上处理纷繁复杂问题的权威人物。他不仅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带来了一些有意思的信息,而且还以一个英国记者的身份,描述了他在中国所碰到的困难、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所面临的机遇。 伍海德以其独特的视野,聚焦彼时的中国故事,内容涵盖中国的海盗问题、鸦片走私、外国法院、布尔什维克力量、战争、运动、政治等等。若您想要了解这个古老的国度和那里的人们的心灵,这本《我在中国的记者生涯》您一定不能错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