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阿含经校注(全九册)

恒强,梁踌继 注 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

2012-12-1  

出版社:

线装书局  

作者:

恒强,梁踌继 注  

页数:

1572  

译者:

恒强,梁踌继  

Tag标签:

无  

前言

  汉译《阿含经》比较完整的有四部,即《杂阿含》、《中阿含》、《长阿含》与《增一阿含》。阿含,梵语、巴利语为āgama,又音译作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僧肇在《长阿含经序》中说:“阿含,秦言法归。法归者,盖是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道无不由,法无不在;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 又如无著在《瑜伽师地论》中解释说:“如是四种(指四阿含),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经。” 所以,阿含意为传来的圣教集。  据南北传经律的一致记载,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佛陀的上座弟子大迦叶发起、组织僧团大会结集佛陀生平所说法,大会中由优波离诵出律藏、阿难诵出经藏,同时有佛陀亲传的诸大弟子共五百阿罗汉(包括前面三位尊者)参与审订,最后结集出《八十诵律 》、四阿含(南传说为五部)等经律二藏 。至百年后的第二次结集,现存诸部广律皆一致记载只是重诵第一次结集的经藏与律藏,以确认十事非法。  关于四阿含的成立,诸部广律说法一致,如《摩诃僧祇律》中说“文句长者,集为长阿含”,“文句中者,集为中阿含”,“文句杂者,集为杂阿含”,“随其数类相从,集为增一阿含”。 此四阿含分别与南传的《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大致相当。另外汉传佛教所说的《杂藏》与南传第五部——《小部》大致相当,但是《杂藏》没有系统、完整的翻译过来,而只有零星的单经。关于四阿含的宗趣,说一切有部认为:“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集为增一,是劝化人所习;为利根众生说诸深义,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说种种禅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破诸外道,是长阿含。” 另一方面,南北传声闻二藏经历了部派佛教时期而各自多少带有不同的部派色彩。如巴利语经典在阿育王时代由摩哂陀传到锡兰,属上座部系的分别说部。由北印度经中亚传到中国的经藏——四阿含,其中《长阿含》属法藏部,《中阿含》及《杂阿含》属说一切有部,《增一阿含》属大众部。不过日本学者平川彰认为“汉译的《增一阿含经》似乎不是大众部所传持的”, 英国学者渥德尔则倾向于把《增一阿含经》归属法藏部,“因为它很符合法藏部的理论特点”。  《分别功德论》中说:“上者持三藏,其次四阿含,或能受律藏,即是如来宝。” 可见《阿含经》即原始佛教之经藏。所谓原始佛教 ,是指早期原汁原味的印度佛教,即自释尊初转法轮至佛教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之前的二百余年为原始佛教时期,大致由释尊到阿育王时代。后来基于上座部与大众部,又从中分裂出大约十八部,这是部派佛教时期。此阶段虽然部派林立,但都一致尊崇佛说的根本经律:四阿含(南传说为五部)与声闻律。  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方广经大量出现后,独尊四阿含的局面才开始改变。公元二世纪以后兴起的龙树中观派,立足于《般若经》性空思想,对尊崇原始经律、思想保守的说一切有部多有批判。从此以后,甚至有说原始佛教为不了义、不究竟,而斥为小乘。虽然《阿含经》较早在中土翻译,但是汉地僧人严重受到后来居上的大乘经典与大乘行者的影响,认定四阿含为小乘,所以一直以来将其束之高阁而无人问津,汉藏两地更没有依阿含而立宗。  近现代由于与西方佛教学者、日本佛教学者及南传佛教的交流,中国佛教界开始注重佛教史的研究,从而发现汉译四阿含的原始性与根本性,而不再以小乘来看待。如印顺法师认为:“佛陀时代,四五(或说四九)年的教化活动,是‘根本佛教’,是一切佛法的根源……佛灭后,到还没有部派对立的那个时期,是一味的‘原始佛教’……‘原始佛教’时代所集成的圣典,大概的说,有两部分:一、‘经’(修多罗)──‘四阿含’,或加‘杂’而称为‘五部’。二、‘律’(毗奈耶)的重要部分。各部派所公认的‘经’与‘律’,就是‘原始佛教’时代所集成的,代表着‘原始佛教’……所以如不从‘原始佛教’时代所集成的圣典去探求,对于‘根本佛教’,是根本无法了解的。” 又如杨郁文居士说:“《阿含》是佛世流传之‘教法’,是佛灭后所结集之‘圣教集’,师弟之间代代传承,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绝无理由可贬损‘根本佛法——阿含经’为‘小乘经典’。” 从此,研习阿含、重视阿含的风气开始显现。  本人虽然研习阿含至今有十来年,但此《杂阿含经》校注能得以完成,还是借助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然后自己再努力向前走了一小步。同时,因为汉传四阿含均缺梵文原本、译文艰涩、无后人注疏等,加之本人水平有限,这次校注难免会有错误、偏颇之处,在此敬请方家指正,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沙门恒强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内容概要

  汉译四部《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结集出来的,忠实地汇集了佛陀自成佛以来至般涅槃前所宣讲的教法,由此说明了《阿含经》的原始性、根本性与权威性。在汉传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经》就代表着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所公认的“根本佛法”。  为便于广大信徒与学者更好地了解、学修原始佛教,《阿含经校注(套装全9册)》校注者以高丽藏为底本,尽量保持原本整体风貌,将四部阿含经文转为简体字,加上现代标点及分段。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考《南传大藏经》、《碛砂藏》、《大正新修大藏经》、《正仓院圣语藏本》等不同藏经,纠正原经文部分错漏之处,就经中出现的地名、人名、法相名词、艰涩文句及其它译本的不同翻译作出注释,方便读者更为精准地把握根本教义与修行原理。本书有较高的学术、实用、版本和收藏价值,是广大佛教信徒与佛学研究者难得的学习、研究参考书。

作者简介

恒强法师,字小山,戒幢佛学研究所2008届阿含专业研究生。1995年大专毕业,2000年礼上延下佛法师剃度出家,2003年受具足戒。自2002年至2008年求学于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分别完成了两年的预科、五年的研究班阿含专业的学习。期间在各类专业刊物上发表佛学论文及弘法文章数万字,参加多次佛学研讨会与佛教夏令营。参与研究所教学安排宗教实践,先后于定慧讲堂、西园弘法部、教学部开设讲座,担任课程教。

书籍目录

《长阿含经》目录: 第一分 长阿含经卷第一 一、大本经 长阿含经卷第二 二、游行经(初) 长阿含经卷第三 二、游行经(中) 长阿含经卷第四 二、游行经(后) 长阿含经卷第五 三、典尊经 四、闲尼沙经 第二分 长阿含经卷第六 五、小缘经 六、转轮圣王修行经 长阿含经卷第七 七、弊宿经 长阿含经卷第八 八、散陀那经 九、众集经 长阿含经卷第九 一〇、十上经 一一、增一经 长阿含经卷第十 一二、三聚经 一三、大缘方便经 一四、释提桓因问经 长阿含经卷第十一 一五、阿尧夷经 一六、善生经 长阿含经卷第十二 一七、清净经 一八、自欢喜经 一九、大会经 第三分 长阿含经卷第十三 二〇、阿摩昼经 长阿含经卷第十四 二一、梵动经 长阿含经卷第十五 二二、种德经 二三、究罗檀头经 长阿含经卷第十六 二四、坚固经 二五、倮形梵志经 二六、三明经 长阿含经卷第十七 二七、沙门果经 二八、布咤婆楼经 二九、露遮经 第四分 长阿含经卷第十八 三〇、世记经·阎浮提洲品 三〇、世记经·郁单日品 三〇、世记经·转轮圣王品 长阿含经卷第十九 三〇、世记经·地狱品 三〇、世记经·龙鸟品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 三〇、世记经·阿须伦品 三〇、世记经·四天王品 三〇、世记经·忉利天品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三〇、世记经·三灾品 三〇、世记经·战斗品 长阿含经卷第二十二 三〇、世记经·三中劫品 三〇、世记经·世本缘品 …… 《中阿含经(上)》 《中阿含经(中)》 《中阿含经(下)》 《增一阿含经(上)》 《增一阿含经(下)》 《杂阿含经(上)》 《杂阿含经(中)》 《杂阿含经(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婆悉咤!由②此因缘,始有田地名生。彼时众生别封田地,各立疆畔,渐生盗心,窃他禾稼。其余众生见已,语言:‘汝所为非!汝所为非!自有田地,而取他物。自今已后,勿复尔也。’其彼众生犹盗不已,其余众生复重呵责而犹不已,便以手加之③,告诸人言:‘此人自有田稼,而盗他物。’其人复告:‘此人打我。’时,彼众人见二人诤已,愁忧不悦,懊恼而言:‘众生转恶,世问乃有此不善,生秽恶不净,此是生老病死之原、烦恼苦报、堕三恶道,由有田地致此诤讼。今者宁可立一人为主,以治理之,可护者护,可责者责。众共减米,以供给之,使理诤讼。’ “时,彼众中自选一人,形体长大、颜貌端正、有威德者,而语之言:‘汝今为我等作平等主④,应护者护,应责者责,应遣者遣。当共集米,以相供给。’时,彼一人闻众人言,即与为主,断理诤讼,众人即共集米供给。时,彼一人复以善言慰劳众人,众人闻已,皆大欢喜,皆共称言:‘善哉!大王!善哉!大王!’于是,世间便有王名,以正法治民,故名刹利,于是世间始有刹利名生。 “时,彼众中独有一人作如是念:家为大患,家为毒刺,我今宁可舍此居家,独在山林,闲静修道。即舍居家,人于山林,寂默思惟,至时持器入村乞食。众人见已,皆乐供养,欢喜称赞:‘善哉!此人能舍家居,独处山林,静默修道,舍离众恶。’于是,世间始有婆罗门名生。彼婆罗门中有不乐闲静坐禅思惟者,便入人间,诵习为业,又自称言:我是不禅人。于是,世人称不禅婆罗门⑤。由人人间故,名为人间婆罗门。于是,世间有婆罗门种。彼众生中有人好营居业,多积财宝,因是众人名为居士。彼众生 中有多机巧,多所造作,于是世间始有首陀罗工巧之名。 “婆悉咤!今此世间有四种名,第五有沙门①众名。所以然者,婆悉咤!刹利众中,或时有人自厌己法,剃除须发,而披法服,于是始有沙门名生。婆罗门种、居士种、首陀罗种,或时有人自厌己法,剃除须发,法服修道,名为沙门。婆悉咤!刹利种中,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身坏命终,必受苦报。婆罗门种、居士种、首陀罗种,身行不善,口行不善,意行不善,身坏命终,必受苦报。婆悉咤!刹利种中,有身行善,口意行善,身坏命终,必受乐报。婆罗门、居士、首陀罗种中,身行善,口意行善,身坏命终,必受乐报。婆悉咤!刹利种②中,身行二种③,口意行二种,身坏命终,受苦乐报。婆罗门种、居士种、首陀罗种,身行二种,口意行二种,身坏命终,受苦乐报。 “婆悉咤!刹利种中,有剃除须发,法服修道,修七觉意④,道成不久。所以者何?彼族姓子⑤法服出家,修无上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婆罗门、居士、首陀罗种中,有剃除须发,法服修道,修七觉意,道成不久。所以者何?彼族姓子法服出家,修无上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婆悉咤!此四种中皆出明行成就⑥罗汉,于五种⑦中为最第一。” 佛告婆悉咤:“梵天王颂日: 生中刹利胜,能舍种姓去; 明行成就者,世间最第一。” 佛告婆悉咤:“此梵善说,非不善说;此梵善受,非不善受。我时即印可其言。所以者何?今我如来、至真亦说是义。


编辑推荐

《阿含经校注(套装全9册)》编辑推荐:1、汉译四部《阿含经》,乃原始佛教第一部经,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2、由阿含经专家、教内沙门恒强等校注,其出版填补大陆汉传佛教的一项空白。3、《阿含经校注(套装全9册)》未对经文义理做过多注解,而是对其中的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等客观性词语进行简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阿含经校注(全九册) PDF格式下载



还没看完,只看了杂阿含经第一册部分,此套经书地名、人名、和佛教专用名词有恒强法师注释,就是初学者学习也没问题,阿含经不是小乘,是根本佛法,是万法之归,是大小乘的根,有心学习佛陀正法的,务必请购一套。


乐生起时苦同时生起。苦乐犹如一个人和他的影子,不可分开。在追求乐的时候,要知道自己也等于正在追求苦。有了智慧就不会贪着。一切不过是因缘的组合。……多看,多思维,真的能减少极大极多的痛苦。另推荐上网搜一个“庄春江工作站”,专门注解阿含经的,比这本书注得还清楚。极其值得参考。愿众生离苦!Plus, 离开痛苦,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还有就是精装版的书,邮购包装太次,书的硬质封面都折了。有些愤怒•••••


速度特快,及时送到,书的包装质量都特别好,店主是个有心人啊.书的文字特别严谨,好书!


真的非常好,殊胜因缘!


原始佛典,非常好,非常难得


很喜欢,还没看完,自信研读中.


加了气囊,有效防止碰撞。包装非常规范。


文字精审,注释如法,结构清晰,随喜赞叹!只有一点遗憾,若是保持繁体字,再与南传巴利三藏对比多些,就更好了。


买书的好地方。不错,朋友们都说很好的,不错的选择


终于拥有了这套期盼已久的书,书的状况良好,很开心,只待我慢慢读来了。能看到佛陀早期的教诲,该是多么荣幸!另外赠送的书我选的泰戈尔诗集也很精美,谢谢。


纸质比较厚泛白,部分张叶字迹油墨比较重!16开的书,9大本,总共三千多页。目前最佳的阿含经系列版本。


好书,虽为小乘佛法,但乃修大乘必修之路!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印的非常好,标注的非常实事求是


商品好,送货及时,服务态度好。赞


发现晚一步......买过其他版本的两种阿含后,才看到线装书局这套,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放弃配齐前面那家的,把线装书局这套请回来。前晚订货,次日就到......深感“相识太迟”!


阿含经校注(套装全9册)


书本身没的书,就是印刷质量不怎样!


佛教经典之必备


很满意,值


终于到手了,值得等


阿含经校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