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电子标签技术

饶运涛,邹继军 编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作者:

饶运涛,邹继军 编著  

页数:

325  

内容概要

  《电子标签技术》介绍了当前基于电子技术的几类主要电子标签的原理及其应用开发技术。其中包括历史久远的穿孔卡、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非接触ic卡,以及条形码、磁卡和接触式ic卡等。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是从底层剖析这些标签系统的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原理及组成,每类标签系统都包括标签(卡)和阅读器(基站)两大部分。对于应用开发中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尽可能地提供实例供参考。
  《电子标签技术》适合于高等?校电子信息工程类的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参考,也可以供一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或业余爱好者选读。

书籍目录

第1章 穿孔卡的标识技术
1.1 电子计算机出现前的穿孔卡技术
1.2 穿孔标识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1.3 穿孔卡的衍生——光学标记卡(光标卡)
第2章 条形码技术
2.1 条形码的发展历史
2.2 条形码基本结构
2.3 常用的一维条码
2.4 二维条码
2.5 国家标准与应用实例
2.6 条码阅读与制作设备
第3章 磁记录与磁卡
3.1 磁记录原理与磁记录方式
3.2 磁 卡
3.3 磁卡读写器
第4章 接触式ic卡
4.1 概 述
4.2 接触式ic卡的分类
4.3 实例——at88sc1608卡
4.4 读写器的设计
4.5 实例——逻辑加密卡sle4442
第5章 射频识别与非接触ic卡
5.1 射频识别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5.2 rfid系统的耦合与工作频率
5.3 rfid系统的编码与调制
5.4 数据校验和多重访问过程及防冲突
5.5 rfid系统数据安全
5.6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与超高频的rfid系统
5.7 1比特的rfid
5.8 低频rfid系统
5.9 高频rfid技术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1.1.1编织机上的穿孔卡说到穿孔卡的起源,不得不追溯到两个多世纪前的一种编织机的发展。提花编织机具有一种升降纱线的装置,能编织图案花纹绸布。提花机最早出现在中国,在战国时期的墓葬物品中,就有许多用彩色丝线编织的漂亮花布。据史书记载,西汉年间的纺织工匠已能熟练掌握提花机技术,这种机器配置了120根经线,平均60天即可织成一匹花布。明朝刻印的《天工开物》一书里,也印着一幅提花编织机的示意图。当西方人对“丝绸之路”运来的花布赞叹不已时,提花机也沿着这条路传人欧洲。不过,用当时的编织机编织图案还是相当费事。所有的花布都是用经线(纵向线)和纬线(横向线)编织,若要织出花样,织工必须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用手在适当位置反复提起一部分经线,以便让滑梭牵引着不同颜色的纬线通过。因为机器不可能自己“想”到该在何处提线,所以只能靠人手提起一根又一根的经线,并且不厌其烦地重复这种操作,编织效率很低。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想出了一个“穿孔纸带”的绝妙主意。布乔首先设法用一排编织针控制所有的经线运动,然后取来一卷纸带,根据图案打出一排排小孔,并把它压在编织针上。启动机器后,正对着小孔的编织针能穿过去钩起经线,其他则被纸带挡住不动。于是,编织针自动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去挑选经线,布乔的“思想”“传递”给了编织机。


编辑推荐

《电子标签技术》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电子标签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