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比较公共政策

涂晓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作者:

涂晓芳  

页数:

411  

内容概要

公共政策的比较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这一比较研究领域开始逐步成熟和完善,成为政策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涂晓芳编著的《比较公共政策》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理论部分与实际政策比较。理论部分,包括比较公共政策导论、比较方法论、全球化与新制度论、治理理论、政策网络和政策工程。实际政策比较,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农业政策、教育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公共住房政策、环境政策。
《比较公共政策》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学者参考阅读,也可供对公共管理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作为社会读本参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比较公共政策兴起的背景
第二节 比较公共政策的概念
第三节 比较公共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比较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
第五节 比较公共政策的方法论
一、比较研究方法
二、比较方法的运用
三、如何比较
四、分析架构
第二章 比较研究的理论
第一节 全球化理论
一、全球化的概念
二、全球化的三个解释流派
三、全球化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治理理论
一、治理理论的提出
二、治理理论的思想内涵
三、治理的发展趋势
四、治理理论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
一、制度的功能
二、新制度主义的主要流派
三、新制度主义对制度概念的发展
四、新制度主义与比较公共政策研究
第四节 政策网络
一、政策网络的概念
二、政策网络理论的发展脉络
三、政策网络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第三章 财政政策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公共支出制度
一、公共支出的规模
二、公共支出的结构
三、各国财政支出制度的特点
第三节 公共收人制度
一、公共收入规模
二、公共收入结构
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四、各国税制的特点
五、各国的税收管理体制
第四节 政府预算制度
一、预算组织形式和程序
二、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预算管理体制)比较
第五节 公债制度
一、美国的公债制度
二、德国的公债制度
三、日本的国债制度
四、摩洛哥的债务管理
第四章 金融政策
第一节 金融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介入
二、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金融体系中政策性金融的出现
四、政策性金融的经济功能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组织体系
一、美国的金融组织体系
二、英国的金融组织体系
三、德国的金融组织体系
四、日本的金融组织体系
五、法国的金融组织体系
第三节 金融模式
一、关于金融模式差别的解释
二、金融模式的比较
三、关于金融模式的三种观点
四、金融模式的历史及现状
第四节 金融监管体制比较
一、现代金融监管的形成与演变
二、有效金融监管的制度前提
三、金融监管模式比较
第五节 金融体制与金融危机
一、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银行主导型金融模式与金融危机
二、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市场主导型金融模式与金融危机
第五章 产业政策
第一节 产业技术政策
一、产业技术政策基本理论
二、美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三、日本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四、韩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五、德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第二节 产业结构政策
一、产业结构政策基本理论
二、美国的产业结构政策
三、日本的产业结构政策
四、韩国的产业结构政策
第三节 产业组织政策
一、产业组织政策基本理论
二、美国的产业组织政策
三、日本的产业组织政策
四、德国的产业组织政策
五、英国的产业组织政策
第四节 中小企业政策
一、日本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二、法国的中小企业政策
三、英国的中小企业政策
四、德国的中小企业政策
五、美国的中小企业政策
六、韩国的中小企业政策
第六章 农业政策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一、日本农业协同组织
二、美国的农业合作社
三、法国——公众性的服务机构
四、印度——政府惠农政策的有效执行者
第二节 农业支持政策
一、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二、直接支付政策
三、一般服务支持政策
四、农业金融支持政策
第三节 土地保护政策
一、澳大利亚的土地保护政策
二、南非的土地保护政策
三、美国的土地保护政策
四、日本的土地保护政策
第四节 农产品流通体制
一、荷兰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二、巴西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三、印度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四、韩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
第五节 土地制度
一、印度的土地制度
二、美国的土地制度
三、日本的土地制度
四、英国的土地制度
五、加拿大的土地制度
第七章 教育政策
第一节 教育体制
一、英国的教育体制
二、法国的教育体制
三、美国的教育体制
第二节 教育投资
一、教育投资概况
二、教育经费的来源
三、教育投资的重点
第三节 教育改革
一、教育思想改革
二、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章 社会保障政策
第一节 导论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保障制度理论范式的演进
第二节 社会保障模式
一、社会保障的模式分类
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三节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管理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制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方式
第四节 社会保障制度
一、养老保障制度
二、医疗保障制度
三、失业保障制度
第九章 公共住房政策
第一节 公共住房与住房政策
一、住房与住房市场
二、公共住房的概念
三、住房政策概述
第二节 公共住房保障制度
一、公共住房保障制度概述
二、英国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
三、美国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
四、韩国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
第三节 公共住房发展计划
一、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
二、香港的公共房屋发展计划
第四节 公共住房金融政策
一、美国的住房抵押金融系统
二、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
三、日本公私合组的住宅金融体系
四、瑞典的住房合作社制度
第十章 环境政策
第一节 环境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环境问题的迫切性
二、两种观点的论战
三、环境保护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四、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节 各国的环境政策
一、防治大气污染的政策
二、防治水污染的政策
三、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政策
四、控制噪声污染的政策
第三节 各国的环境管理体制
一、美国的环境管理体制
二、日本的环境管理体制
三、德国的环境管理体制
四、韩国的环境管理体制
五、国外环境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四节 生态环境问题的国际公共治理
一、美国关于环境问题的国际公共治理政策
二、日本关于环境问题的国际公共治理政策
三、欧盟关于环境问题的国际公共治理政策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德国政府为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反对企业垄断和不公平交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前联邦德国反垄断、反不公正交易政策的执行机构,有联邦经济部、联邦卡特尔局和州卡特尔局,以及垄断事务委员会。联邦经济部有批准成立特殊卡特尔和出口卡特尔以及决定是否发给合并许可证的权限。联邦卡特尔局在业务上属于联邦经济部的一部分,但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该局主管不属于联邦经济部分管的卡特尔事务、价格束缚和价格推荐事务,以及联邦邮局和联邦铁路的有关事务。卡特尔局主管本州内的竞争限制性事务和卡特尔事务。垄断事务委员会负责报告企业的集中发展情况。前联邦德国在反垄断方面的法令有三个:(1)《不正当竞争法》。该法的任务是保护竞争的公正合理,它既保护竞争者不受对手不正当行为的损害,又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法禁止一系列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欺骗顾客;模仿其他企业的标志;在广告中做比较地批评他人的产品和劳务;断言和传播有关竞争对手的无法证实的情况;联合抵制或不买第三者的产品劳务;为了击垮竞争对手的压价等。(2)《调节一般商业条件权力法》。该法是对《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其任务是调节和规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防止处于有利地位的一方享有更多的权利,使对方承担更多的风险和义务。该法总条款规定:如果使合同伙伴处于不利地位,可宣布合同无效;如果合同的部分内容不合惯例地忽视了合同伙伴的利益,它便不能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如果合同中没有规定或限制了因疏忽造成的严重践约,没有收到或晚收到产品,或单方解约而必须承担责任时也可宣布合同无效。(3)《反对限制竞争法》。该法于1957年7月颁布,1958年1月1日生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禁止垄断。“禁止垄断”主要是“禁止卡特尔”,德国认为一个市场只有当竞争在不同的商品供应者之间展开而不被排斥时,才能实现其功。而卡特尔是互相竞争的企业之间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协定限制竞争。因此,《反对限制竞争法》严禁企业缔结限制竞争的各种协议或协定。二是控制兼并。前联邦德国认为,兼并行为对企业的决策自由、多样化以及市场权利的非集中化分布都有可能造成比卡特尔行为更为严重的威胁,因为企业兼并能够比卡特尔更加顺利地形成价格、销售地区以及生产安排等方面的协议,以致在原本独立的企业之间可能出现类似的竞争限制。《反对限制竞争法》规定:如果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已达到20%或者企业职工人数超过3万、销售额达到5亿,那么兼并必须首先向联邦卡特尔局履行申报义务。


编辑推荐

《比较公共政策》是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比较公共政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