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工程制图

山颖 主编山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主编山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2-05出版)  

作者:

山颖  

页数:

32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师范教材:现代工程制图(第2版)》采用最新《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将机械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并加入电气工程图,使其适用面更宽。《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师范教材:现代工程制图(第2版)》结合当今实用技术,着重介绍制图基本知识及计算机绘图简介、投影基础与三视图、尺寸标注、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三维图形绘制、零件图、标准件和常用件、装配图、展开图、金属焊接图、电气工程图、计算机绘图综合训练等内容。  本教材力求完全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要求,体现高职高专特色,增加实训力度,注重识图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教材适合各高职高专院校、中等职业院校及成人教育院校的所有机电类、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使用。

书籍目录

绪论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及计算机绘图简介 1.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基本规定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1.1.2 比例(GB/T 14690—1993) 1.1.3 字体(GB/T 14691—1993) 1.1.4 图线(GB/T 17450—1998、GB/T 4457.4—2002) 1.2 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1.2.1 等分作图 1.2.2 斜度和锥度 1.2.3 圆弧连接 1.2.4 椭圆画法 1.2.5 平面图形的画法 1.3 绘图的方法与步骤 1.3.1 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1.3.2 徒手画图的方法 1.4 计算机绘图的基本命令 1.4.1 认识AutoCAD 2007窗口界面 1.4.2 常用基本操作 1.4.3 设置线型、颜色和图层 1.4.4 图形绘制 1.4.5 图形编辑 1.4.6 综合练习第2章 投影基础与三视图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1.1 投影法 2.1.2 投影法的分类 2.1.3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2.2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2.2.1 三视图的形成 2.2.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2.3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2.3 点的投影 2.3.1 空间点的位置与直角坐标 2.3.2 点的三面投影 2.3.3 两点间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 2.3.4 画点和读点的投影图 2.4 基本体 2.4.1 平面立体 2.4.2 回转体 2.5 常见的截交线和相贯线 2.5.1 截交线 2.5.2 相贯线 2.6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6.1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2.6.2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7 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2.7.1 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2.7.2 用形体分析法看组合体视图 2.7.3 构型设计第3章 尺寸标注 3.1 尺寸标注的一般规定 3.1.1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3.1.2 尺寸标注的一般规定 3.1.3 简化注法 3.2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3.2.1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3.2.2 基本体上切口和凹槽的尺寸标注 3.2.3 截断体的尺寸标注 3.2.4 相贯线的尺寸标注 3.3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3.1 尺寸基准 3.3.2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3.3.3 组合体尺寸标注方法和步骤 3.3.4 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3.4 绘图软件标注命令 3.4.1 尺寸标注 3.4.2 文字标注第4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4.1 视图 4.1.1 基本视图 4.1.2 向视图 4.1.3 局部视图 4.1.4 斜视图 4.2 剖视图 4.2.1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4.2.2 剖视图的画法 4.2.3 剖视图的种类 4.2.4 剖切面 4.2.5 绘图软件绘制剖视图 4.3 断面图 4.3.1 断面图的概念 4.3.2 断面图的种类及画法 4.4 其他表达方法 4.5 第三角画法 4.5.1 第三角投影的基本原理 4.5.2 第一角投影与第三角投影比较 4.5.3 有关规定 4.6 看剖视图 4.6.1 看剖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4.6.2 看图举例第5章 三维图形绘制 5.1 轴测投影图 5.2 正等轴测图 5.2.1 正等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5.2.2 正等测图的画法 5.3 斜二等轴测图 5.3.1 斜二等轴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5.3.2 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 5.3.3 两种轴测图的比较 5.3.4 用AutoCAD绘制正等测图 5.4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5.4.1 轴测图的剖切方法 5.4.2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5.5 AutoCAD实体设计 5.5.1 启动AutoCAD实体设计 5.5.2 三维设计纵览 5.5.3 CAD实体设计快速入门 5.6.4 三维动态观察器的使用第6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6.1 螺纹 6.1.1 螺纹的形成、种类和要素 6.1.2 螺纹的规定画法 6.1.3 螺纹的标记与标注 6.2 螺纹紧固件 6.2.1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简化标记 6.2.2 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6.2.3 螺纹紧固件连接的画法 6.3 齿轮 6.3.1 圆柱直齿轮的名称及代号 6.3.2 圆柱直齿轮各部分尺寸关系 6.3.3 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6.3.4 标准圆柱直齿轮的测绘 6.4 键销连接 6.4.1 键连接 6.4.2 销连接 6.5 滚动轴承 6.5.1 滚动轴承的构造、类型和代号 6.5.2 滚动轴承表示法 6.6 弹簧 6.6.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尺寸计算 6.6.2 普通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标记 6.6.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6.6.4 压缩弹簧零件图示例第7章 零件图 7.1 零件图的内容 7.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7.2.1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7.2.2 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7.3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7.3.1 合理选择尺寸基准 7.3.2 标注尺寸的注意事项 7.3.3 典型工艺结构的尺寸注法 7.4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注写 7.4.1 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7.4.2 极限与配合 7.4.3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7.5 零件的工艺结构 7.5.1 零件的铸造工艺结构 7.5.2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7.6 读零件图 7.6.1 概括了解 7.6.2 分析视图 7.6.3 尺寸分析 7.6.4 了解技术要求 7.7 零件测绘 7.7.1 了解和分析零件 7.7.2 确定表达方案 7.7.3 绘制零件草图 7.7.4 绘制零件图 7.7.5 绘制零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8章 装配图 8.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1.1 装配图的作用 8.1.2 装配图的内容 8.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8.2.1 部件的基本表达方法 8.2.2 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8.2.3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8.3 装配图的主要内容 8.3.1 视图选择的要求 8.3.2 尺寸标注 8.3.3 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8.3.4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8.3.5 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8.4 部件测绘 8.4.1 分析和拆卸部件 8.4.2 画装配示意图 8.4.3 测绘零件草图 8.4.4 画装配图 8.5 用绘图软件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 8.5.1 零件图中技术要求 8.5.2 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8.5.3 综合举例 8.6 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8.6.1 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8.6.2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第9章 展开图 9.1 求作实长、实形的方法 9.1.1 分析空间线段及其投影之间的关系 9.1.2 作图方法 9.2 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 9.2.1 棱柱表面的展开 9.2.2 棱台表面的展开 9.3 可展曲面的展开 9.3.1 圆柱表面的展开 9.3.2 圆锥表面的展开第10章 金属焊接图 10.1 焊缝的表示方法和符号标注 10.1.1 焊缝的表示方法 10.1.2 焊缝符号及标注 10.2 看金属焊接图 10.2.1 焊缝在图样中表达的基本方法 10.2.2 举例第11章 电气工程图 11.1 电气工程图的种类及特点 11.1.1 电气工程图的种类 11.1.2 电气工程图的一般特点 11.2 电气图形符号的构成和分类 11.2.1 电气图形符号的构成 11.2.2 电气图形符号的分类 11.3 CAD绘制典型电气图 11.3.1 10kV变电所系统图 11.3.2 常用电动机控制电气图第12章 计算机绘图综合训练 12.1 布局、打印和输出 12.1.1 图样的规划布局 12.1.2 图样的打印输出 12.2 综合举例 12.2.1 平面图形绘制 12.2.2 立体与平面投影转换附录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山颖主编的《现代工程制图(第2版)》是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而编写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训力度,力求符合高职特色。在内容选取上,对偏而深的画法几何等内容,适当降低了理论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适当的删减,淡化图面质量要求,以适应生产第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全书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及AutoCAD 2007绘图软件,把计算机绘图与工程制图相融合,加入电气工程图绘制的内容,方便涉电专业使用。与配套出版的习题集相结合,增加改错、选择、补漏线、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一题多解、三维造型、构思构件等方面的训练,为培养学生手工绘图及计算机绘图的综合能力提供了保证。从教材体系上看,适当调整了一些内容及编排顺序,力求文字精炼,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方便教学,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工程制图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