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胡宗南大传

经盛鸿 团结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团结  

作者:

经盛鸿  

页数:

41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黄埔系是中国国民党与国民政府内部一个最重要的军政派系,是蒋介石及其政权的重要支柱,在中国大陆横行二十余年,1949年退居台湾后,仍在各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黄埔系的首领胡宗南,则是蒋介石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中国共产党的首府延安,转战西北,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但曾几何时,他随着国民政府的冰山崩塌,也迅速从其“事业”的顶峰上跌落下来,从陕北败退到关中、从关中败退到陕南,从陕南败退到四川,从四川又败退到西昌,最后,其部几十万军队土崩瓦解,烟消云散,胡宗南只身逃回台湾,遭弹劾,受冷落。但他又挣扎着站起来,先后出任大陈岛与澎湖岛的国民党军“司令官”,直至1962年2月油枯灯尽病死台湾。无疑,胡宗南是民国史,特别是民国军事史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要深入研究民国军事史、北伐战争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国共关系史乃至台湾近现代史,都不能不研究黄埔系,也不能不研究黄埔系的首领人物胡宗南。
《胡宗南大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胡宗南的学术传记。读后感到全书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大的优点,就是做到了“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胡宗南大传》由经盛鸿所著。

作者简介

经盛鸿
江苏盐城人。先后从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在社会上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太平天国史研究学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与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曾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表与出版《恶魔的吹鼓手与辩护士——战时日本新闻传媒与南京大屠杀》(上、下册)、《西方新闻传媒视野中的南京大屠杀》(上、下册)、《遮盖不了的罪恶》(上、下册)、《南京沦陷八年史》(上、下册)、《枷锁下的金陵》《民国大案》《武士刀下的南京》《詹天佑评传》《胡宗南传》《民国暗杀要案》《史海闲话》和《屠杀与抗争》(主编)、《南京通史(民国卷)》(参著)、《中华民国文化史》(参著)、《中华民国史》(参著)等著作,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透视》《论中国近代失去的机遇》等论文约200余篇。

书籍目录

实描写并无讳饰(代序)
前言
第一章 从小学教员到黄埔学生
(一)少年时代
(二)从孝丰县城小学教员到投笔从戎
(三)29岁的黄埔军校一期生
(四)东征中崭露头角的机枪连排长
(五)在左右派的斗争中向右转
(六)北伐军中的上校团长
(七)在四一二事变前后的上海与南京
第二章 征战南北军阀混战
(一)龙潭战役的生力军
(二)黄埔系军事集团的支柱
(三)“二期北伐”
(四)征桂、战冯、讨唐
(五)中原大战中的“天下第一师”师长
(六)复兴社“十三太保”中的第一号“太保”
第三章 “追剿”红军进军西北
(一)入皖“围剿”红四方面军
(二)第一支进驻西北的中央军
(三)遣部入川激战广昭
(四)与长征红军血战草地
(五)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第四章 在西安事变前后
(一)北上南下,升任第一军军长
(二)重回西北,收到周恩来密信
(三)山城堡之败
(四)在西安事变中的“主和派”
(五)移驻徐海,对日备战
第五章 在八年抗战中(上)
(一)血战淞沪
(二)豫东迎战土肥原师团
(三)防守信阳的功与过
(四)坐镇关中的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五)第七军分校与战干四团
(六)他精心选择的机要秘书竟是中共秘密情报人员
(七)筑起“防共长城”
第六章 在八年抗战中(下)
(一)再次跃升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
(二)未及实施的“闪击延安”
(三)接待周恩来——在酒会上的失败
(四)赶走熊斌控制陕政
(五)灵宝抗击日军稳定关中
(六)就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的闹剧与喜剧
(七)豫西、陕北两面作战
第七章 又一次走向国共内战战场
(一)郑州受降,晋加上将军衔
(二)“马前一卒”与“黄陆浙一”
(三)“直捣延安”的计划被蒋介石“暂缓”
(四)晋南痛失“天下第一旅”
(五)进攻“囊形地带”与西华池之战
第八章 从进攻延安到撤离延安
(一)蒋介石急令胡宗南攻取延安
(二)胡宗南的“攻延方案”被秘密送往延安
(三)攻占延安——“华而不实的胜利”
(四)踏上延安土地遭到的当头一击
(五)导演接待中外记者的闹剧
(六)陷入毛泽东的“蘑菇战”中
(七)52岁的新郎
(八)沙家店之败——陕北战场形势的逆转
(九)清涧被克——延安以北全部丢失
(十)保密局行动处处长来西安破案
(十一)整二十九军宜瓦丧师
(十二)胡宗南受到“撤职留任”的处分
(十三)逃离延安——“重点进攻”的彻底失败
第九章 兵败关中
(一)西府之战“围歼”彭德怀功败垂成
(二)渭北三败
(三)被中共宣布为“战争罪犯”
(四)不战而弃西安
(五)胡马“联合”反扑的失败
(六)被赶出关中的扶郿之役
第十章 汉中徘徊
(一)退守秦岭——“中国的马奇诺防线”
(二)与宋希濂密谋移军滇缅边界
(三)反扑宝鸡再遭失败
(四)蒋介石拒绝了胡宗南的撤军方案
(五)经营大巴山防线
(六)拒绝周恩来的说降
(七)“西北王”永别西北
第十一章 川康覆灭
(一)反对蒋介石的“川西决战”计划
(二)“西北王”变成了“西南王”
(三)镇压刘文辉与邓锡侯的“反叛”
(四)成都陷入重围
(五)胡宗南军事集团的覆灭
(六)徒劳的西昌挣扎
第十二章 海岛暮年
(一)败退台湾后的弹劾风波
(二)改名换姓赴大陈
(三)看海听涛守澎湖
(四)油尽灯枯病逝台岛
附:胡宗南生平简谱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他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于短期内爆发?胡、宋二人看法一致,认为短期内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在几年前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苏等国损失惨重,决非短期内所能恢复;美国损失较小,但美国政府也不会、同时也不可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各国人民更是厌恶战争。在这样的情势下,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胡、宋都明白,国民政府若将扭转形势的希望寄托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上,是不现实的,也是必然要失败的。他们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内部是否有分裂的可能?因为扭转形势的希望既不能寄托在国民党自己身上,又不能寄托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借助国际盟邦力量,那就只能在敌人身上打主意了。但宋希濂从抗战时期到国共内战期间,先后在滇缅远征军与新疆工作多年,极少与中共方面打交道,因而对中共方面了解较少,谈不出多少。胡宗南则同中共在陕西打交道与交战多年,自认为对中共了解不少。他认为目下中共内部有分裂的可能,理由是:一、中共内部过去并不团结,如1938年中共领导人之一的张国焘就从延安偷跑出来,经西安到武汉投奔国民党,就是一个实例;二、抗战时期共产党内部整风,听说斗争很激烈,许多人受不了,常从陕北跑出来,胡宗南在西安接纳了不少这种人;三、中共利用抗战的机会,发展了许多游击根据地,各个地区都是各自为政,现在这些力量壮大了,必然想造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互相摩擦,互争雄长,将是不可避免的。宋希濂听了半信半疑。他们讨论的第三个问题是,就目前形势,国民政府能否保有西南、华南与台湾等地?胡、宋估计当时中共军队正规部队约有四百万人左右,再加上地方兵团及民兵等组织,可能达到一千万人。中共拥有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必然很快就要向各地进军来统一全国。而当时国民政府军队仅存一百多万人,散布在新疆、甘肃、陕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鄂西、广东、广西直到台湾的广大区域内,无论就军队数量和战斗力来说,都无法在任何地区进行决战。因而,在大陆地区——无论是华南还是西南,都势将保守不住。但台湾、海南岛、舟山群岛等地,则可保持下去,或至少可以保存一个时期。因为中共军队要进攻这些地区,必须要有相当的海、空军力量。而中共方面当时还没有海、空军,若要建立有战斗力的海、空军,至快也要三五年。


编辑推荐

《胡宗南大传(2011)》:胡宗南是黄埔学生中的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多次公开宣布,抗战不胜利,他将不结婚,从此,胡宗南就成为一位著名而又神秘的“不娶将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胡宗南大传 PDF格式下载



好书,了解历史细节,不错~


未读,送给老爸,老爸说书不错。。。。。。。。。。。


非常欣赏胡三十五就已任中将师长了,正是由于胡对其下属从不吝啬官职,非常巧妙地不惜提到与自己平级的地步,使自己官运享通,平步轻云。


靠好看


国民党军政人物的传记在大陆太少了,能看到一本如实描述的也不错,尽管语言不怎么生动


都是人才,成王败寇。书的质量尚好,不错,喜欢


不生动,打发时间还马马呼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