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2

马谧挺 团结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团结  

作者:

马谧挺  

页数:

26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微历史: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的第二部,描述了18世纪末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大清王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描写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和各路人马的血腥博弈,以及从正面和侧面反映同一时期世界各个角落的历史、人文科技、市井风情。
  本部作品时间跨度五十多年,涉及同期英国的发迹史、西班牙的沉沦史、美国的崛起史、葡萄牙的奴隶买卖,东印度公司的发迹史,美国铁路与中国劳工,世界各地的工业革命,探索新大陆,海盗贸易,新事物萌芽等,内容宏大,意旨宏远,文笔犀利、柔美,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同时又不禁叹惜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历史车轮的生猛。

作者简介

  马谧挺
  祖籍陕西西安,“闪客作家”,公务员,研究世界历史的怪才。现为专栏作家,史学研究及考古者,研究明清历史十多年,发表论文200余篇,超过300万字,已出版《闪魂》系列等。

书籍目录

附图 鸦片战争人物群像
第一章 广州之战
  一群英军士兵在追赶着逃跑的清军,清军躲到了一间房子里,英军想都没想,就靠着房门开枪射击。伴随着一声轰隆巨响,数十名英军士兵被炸上了天。英军军官恍然大悟,这里原来是清军的火药库,竟然连个标志都没有。
 第一节 常胜将军的马桶阵
 第二节 靖逆将军奕山
 第三节 广州之战
 第四节 三元里抗英
 第五节 义律下岗
第二章 大清的主战派
  1841年8月25日晚上,璞鼎查率领的英国远征军,再次来到了厦门水域。整个英军10艘战舰,载炮310门,武装轮船4艘,运输船22艘,以及陆军18团、26团、49团、55团共2500人,在布朗底号舰长包祖的引导下,驶入了厦门的南水道。当天晚上他们就停泊在这里,只等天亮,就要进攻石壁炮台……
 第一节 英国的常胜将军
 第二节 史上最坚固的防线
 第三节 两江总督裕谦
 第四节 定海的土城
 第五节 裕谦之死
 第六节 宁波沦陷
第三章 五虎闹浙东
  英军架设好大炮,准备进攻。突然之间,他们发现冲上来的不是清军,而是一群虎头人身的怪物。当这些怪物冲到了英军身边时,英军才看清楚,原来清军所有士兵都戴着一顶虎头帽,各式各样的都有,像什么白老虎、黄老虎、黑老虎、飞天虎,各式各样,千奇百怪。这可怎么办?
 第一节 璞鼎查的困惑
 第二节 道光的决策
 第三节 台湾的鸡血
 第四节 扬威将军奕经
 第五节 五虎闹浙东
 第六节 浙东反攻
第四章 十可虑
  1842年4月3日,伊里布在穆彰阿的带领下,来到了圆明园,他有很多话要对道光皇帝说,我军的情况,英军的实力,江南的防守,条约的内容。一年多来,伊里布每天都在想着这些,他已经70岁了,经历了这样的一番波折,个人的荣耀他已经看的很轻了,但是和谈牵涉万家生命和天朝命运,再不趁机坚定道光皇帝的想法,事情恐怕就真的难以收拾了。
 第一节 十可虑
 第二节 耆英出山
 第三节 乍浦之战
 第四节 吴淞口之战
 第五节 第一次求和
 第六节 镇江的汉奸
 第七节 镇江之战
第五章 南京条约
  1842年5月14日,浙东反攻全面失败,道光皇帝一怒之下,下旨将台湾的“战俘”,除头目11人之外,其余139人全部斩首示众(部分俘虏在关押期间死亡)。当时道光皇帝的说法是“以纾积忿而快人心”。道光皇帝的积忿倒是纾解了,却造成了《南京条约》当中唯一的平等条款,根本无法执行。
 第一节 圣意回春
 第二节 临危受命
 第三节《中英南京条约》
 第四节 出让的主权
 第五节 《中英虎门条约》
 第六节 《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浦条约》
第六章 命运
  184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全世界的淘金时代就此开始。那里需要大量的苦力从事开采,而中国当时的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这里的劳动力严重过剩,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从香港走向世界,华工出口救活了香港。
 第一节 道光的遗命
 第二节 咸丰皇帝的政治清算
 第三节 林则徐
 第四节 琦善
 第五节 耆英
 第六节 其他人的命运
 第七节 城市的命运
 第八节 《海国图志》
参考资料
年表 1793——1842:中国与世界
小引历史正面与侧面里的那些人

章节摘录

  第一章广州之战  一群英军士兵在追赶着逃跑的清军,清军躲到了一间房子里,英军想都没想,就靠着房门开枪射击。伴随着一声轰隆巨响,数十名英军士兵被炸上了天。英军军官恍然大悟,这里原来是清军的火药库,竟然连个标志都没有。  第一节常胜将军的马桶阵  林则徐、琦善、伊里布,这三个人一直是大清朝的中流砥柱,也是整个中国最能干的官员,他们一个个相继倒下了,原因各不相同。  林则徐因为引发战争被革职,伊里布是因为懦弱无能,不能收复定海,琦善则是因为私让香港。现在问题摆在道光皇帝面前,如果连琦善和伊里布都没有能力,都会在英军的恐吓之下无能不堪,那么大清朝还有谁能够解决这场战争,还有谁会勇往直前一无反顾。  道光皇帝没有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在道光看来,和谈的旨意是自己下的,那也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在白河口时,英军距离北京不过数百里,天朝的防守还不够完备,暂示羁縻也是可以允许的。  道光自己一直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英军是否桀骜不驯。既然对方表现得非常恭顺,出兵征剿倒显得天朝小气。  可是一到广东,这些英军又要索赔,又要割地,全不将天朝放在眼里,那当然要大兵征剿,以示天威。可气的是,琦善竟然一一答应了这些无理要求。  琦善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还容易解释。伊里布却是老于行伍,接战无数,再加上浙江提督余步云,更是百战余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他们面对的,只是定海的千余英军,为什么不敢出兵大张伐挞,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怯战,难道真的像其他大臣说的那样,是因为意志不坚定,缺乏决战的勇气吗?  革掉了琦善和伊里布,还有谁,会有勇气与英军决一死战呢?  道光皇帝想了一个办法,他要用一整套阵容,一堆著名的大臣,去解决勇气的问题。一个人领兵容易怯战,如果是一堆人的话,特别是将一堆名臣放在一起,就会有一个相互鼓励的作用,总不可能所有人都在想办法抗旨吧?!  在这些人里,首先要考虑的是领兵大臣,道光皇帝想到了领侍卫内大臣奕山。奕山是自家人(道光皇帝的侄子),又是天朝最高级别的武将(正一品),爱新觉罗的江山也有他的份儿,他绝对会比琦善更加忠于大清。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参赞大臣,道光皇帝想到了隆文。隆文是军机大臣,又是户部尚书,用隆文负责军需供应,应当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这是一场战争,最重要的还是武将的配置。湖南提督杨芳是不二人选,他是天朝的常胜将军,打了一辈子的仗,整个中国没有人比他更懂得战争。  不过杨芳的年龄有些偏大,身体也不健康,需要一个活力充沛的年轻将领来辅佐他。道光皇帝想到了四川提督齐慎。齐慎也是百战之身,除了杨芳和余步云之外,他是天朝的第三号将领,年纪不小,但气力正盛,用他来辅佐杨芳,是最合适不过了。  除此以外,广州处理的是洋务,与洋人打仗,还需要一位洋务专家。原两广总督祁贡在广州多年,不但精通洋务,而且老于事故,有他在,这些带兵的将领,也不至于被洋人蒙骗。  那么整个广州的防务,就由这五个人共同组成一个领导班子,来全面负责。再加上刚正不阿的林则徐、在广州为官多年的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广州将军阿精阿、汉军副都统英隆、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整个广州一时间,名臣名将汇集。  为了解决经费问题,吝啬一生的道光皇帝紧急从户部调拨了三百万两白银,从七省调集四万援军,再加上广州行商的派捐,前期组织的水勇,无论是从经费,还是人员,都显得十分充沛。以这样豪华的阵容,这样的规模,对付数千英军,怎么看都是绰绰有余,简直可以说是小题大做。  当然,道光对这场战争,也是有严格要求的,他要让英军片帆不回。要知道这些洋人擅长海战,如果不能全歼,让他们逃遁的话,那么整个中国上万里海岸线,将受到无穷无尽的骚扰,后患无穷。  在这些官员当中,道光皇帝最看重的就是湖南提督杨芳,因为他是道光朝最著名的将领,大清朝的常胜将军。  在大清,杨芳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他十五岁参军,从一名小兵做起,打了五十五年的仗,绝对属于身经百战。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吴八月苗民起义当中,他只身深入起义地区侦察情报,立了重大军功,被破格提拔为守备。两年后,在川陕清剿白莲教的战争当中,他逢战必当先锋,大败起义军,受到了嘉庆皇帝的赏识。  他最著名的一战是在石笋河,当时他的身边只剩下九个人,遇到了上千叛匪,他让两人赶回求援,然后率领七人七骑奋力冲杀上千叛匪,勇不可当。他人生当中最辉煌的时刻,是跟随百战将军杨遇春征讨新疆张格尔的叛乱。这场战争一共打了七年时间,结果战败的张格尔逃到了浩罕国(今乌兹别克境内)。杨芳率领段永福、胡超等五百勇士,深入浩罕国上千里,终于在喀尔铁盖山全歼叛匪,生擒张格尔本人。  深入敌境,千里擒贼,槛送京城,杨芳声名大振。他被道光皇帝封为三等果勇侯、太子太保,绘像紫光阁,并特赐紫禁城骑马。从此之后,他带领军队走遍全国的各个角落,剿灭了一起又一起的叛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无后患,为大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是真正的戎马一生,也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除了已故的陕甘总督杨遇春之外,整个大清朝没有人比他更懂得战争。  如今广州战火纷飞,琦善又一意卖国,为了挽回这种颓势,道光皇帝急怒之下,重新启用已经退休的杨芳,就是希望用他的威望,以及他丰富的军事经验,提振士气,一举歼灭来犯的英国侵略者。  3月5日,就在英国军舰抵达广州城外,守军大溃,猎德、二沙尾炮台相继被攻陷的时刻,万民敬仰的杨芳来到了广州。  杨芳的到来,给这座恐慌的城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所以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这位70岁的老人身上,一时间百姓登城欢呼之声不绝于耳。  道光皇帝特意指示杨芳,不必等奕山和隆文到达,只要一有机会,就将所有洋人全部歼灭,穷追猛打,不使片帆回驶。  道光皇帝的这种盲目乐观,并没有使杨芳失去判断力,他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这些洋人。在他看来,对方既然敢攻击广州,肯定具备一定的实力,如果真能一举歼灭,琦善绝不会白白丢失这个立功的好机会,所以杨芳还没到广州的时候,就已经认定这些洋人并不容易对付。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在来广州之前,特意拜访了晚清名士包士臣,他的这个推断也得到了包世臣的肯定。包世臣告诉杨芳,所谓洋人不擅陆战,摔倒不能爬起的谣言,绝对不能相信。洋人也是生长在陆地,又不是生活在海里,怎么可能双腿不会打弯,更不可能不擅陆战。另外还有,洋人此次用兵,有火轮船的便利,一息之间就可以转战沿海万里,绝不是以往的盗匪所能比。再加上汉奸遍地,内地一举一动都难逃窥探,只怕这些洋人会比明朝的倭寇更加难办。  所以杨芳在离开湖南的时候,对英军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他只是想不明白一件事,这些洋人发动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他的内心里,有一些不太清晰的想法,这些洋人专为贸易而来,可是一旦打仗,贸易自然会受到影响。对洋人来讲,这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为什么他们还要一意求战?如果洋人真的是为了贸易而开战的话,大清只需要重开贸易就可以了,又何必兵戎相见劳民伤财。  鸦片战争是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结果,杨芳不具备这些知识,他当然无法理解。他不知道,他的这些想法,与琦善最初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果按当时的舆论,他已经误入了叛国的歧途。领兵的将军,不与敌人做殊死的博斗,却去探查敌人的意图,从封建理教的观点出发,这本身就是大逆不道。  可他还是想不通这件事,因为自古以来,战争的目的一直是开疆拓地,逐鹿中原。即便不能改朝换代,至少也会包含政治目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哪一场战争是纯粹为了经济企图。  英国跟中国相隔几万里,显然并不具备逐鹿中原的可能性。如果仅仅是为了贸易而打仗,岂不知,战争影响最大的就是贸易,难道还能指望两国开战,商贸照常进行?如果中国战败了,当然不会与仇敌开展贸易,即使中国战胜了,贸易重开的可能性也不大。想要在中国赚钱,只有成为伙伴一条路,这些情况英国政府不会不知道。但要说英国不是为了贸易,那他们又是为了什么?  杨芳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了道光皇帝,他很想知道皇帝的意图。他没料到,道光皇帝对他的这些想法异常气愤,直接给他下旨:  现在绝不准讨论重开贸易的事,你只需要给朕全歼逆夷,务令片帆不回,其他的事你不要插手。  杨芳带着满腹的疑惑,来到了广州。这道圣旨也等于给他划上了一道清晰的界线,除了领兵作战,其他所有事情,他都不能插手。  也就在他刚刚抵达广州的时候,义律下令英军,攻击了二沙尾岛的中流砥柱炮台。  这是广州城外一个重要的防守据点,共有三十六门大炮。当英军战舰轰炸这座炮台的时候,守军再次闻炮大溃,逃得无影无踪。  杨芳就站在广州的城墙上,目睹了英军的坚船大炮,看到了那摧枯拉朽的破坏力。他此时已经是71岁高龄了,由于长期的战场生涯,他的耳朵已经被炮声震聋了,但他还是站在城墙上,目睹了英军的整个进攻过程。  当满天的飞弹倾泻到炮台时,守军闻声大溃,毫无抵抗的勇气。不逃是不可能的,连洋人的踪影都没有看到,就已经被这些开花炮弹炸得人仰马翻,还有谁会有信心抵抗下去。  像这样一边倒的战斗,杨芳还从来没有见过。在这一瞬间,他明白了琦善议和的原因,也清清楚楚地看到了战争的结局。  炮弹从他的身旁呼啸而过,官员们拉着他躲避炮弹,他无动于衷。他是身经百战的将军,无数次死里逃生,这些炮火还不足以吓到他。但如何扭转战局,他却想不出一点办法。他看到了英军炮弹的威力,也明白了英军大炮的射程,他解释不了这一切。  杨芳觉得,不解决炮弹的问题,就无法打赢这场战争。于是他问了现场官员们一个问题,为什么洋人的军舰漂浮在江面上,打出的炮弹却比我军的更远更准,这是什么原因,难道他们的大炮就没有后坐力吗?  在场的官员们面面相觑,没有人可以回答他。  杨芳自己的回答把所有官员都吓了一跳,杨芳说出了意味深长的三个字:有妖术。  后世的学者们认为,杨芳跟白莲教那些号称刀枪不入的叛匪打了一辈子仗,所以耳濡目染,以为英军有妖术。实际杨芳所谓的妖术,就是能使炮弹更准更远的妖术,是能让炮弹落地开花的妖术,所指的是军事科技水平,只是他自己说不出个所以然罢了。  回到城里以后,杨芳陷入了深思,他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人,也知道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现在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波涛汹涌的江面,无坚不摧的大炮,铜墙铁壁的军舰和闻风溃逃的清兵。  这里没有千里戈壁供他驰骋,也没有近身肉博让他扬威,这里对阵的双方,谁都看不见谁。相隔数里距离开战,大清的守军连军舰都还没有看见,就已经被炸得粉身碎骨了。  如果没有相适应的军事技术,不解决这些坚船大炮的话,那么这场仗根本就不用打,败局已定。  他苦苦思索着,始终找不到破解的办法。江面又宽又急,没有水师支援,英军船体坚固,我军炮弹无法击穿船身,所以英军早已立于不败之地。而我军没有相匹配的防御设施,没有能够杀伤英军的武器,只能在敌方的摧残之下四散逃亡。  怎么办?  为了听取更多的意见,他找到了林则徐,希望林则徐能给他一个答案。在接下来的十四天里,他与林则徐见面十一次,最后干脆就住在了林则徐的家里,一住就是八天。  两位曾经的战友(林则徐曾任湖广总督,是杨芳的老上司),一起商讨着制敌方略,一起构思着破敌的办法。两个人看上去相谈甚欢,实质上,林则徐提供的所有办法,都没能得到杨芳的认同。事实是,连林则徐自己,对突如其来的战局,也是无能为力。他已经将家眷送到了城外,他对守住广州城也不再抱有幻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杨芳突然发现,自己与琦善一样,陷入到了战守两难的境地,因为他也收到了道光皇帝的严旨。道光皇帝对他说:  洋人已经驶入内江,正是痛歼的大好时机,洋人士兵不足三千,只需要断其归路,前后夹攻,一定可以扬威东南。杨芳久历戎行,受恩深重,是朕的参赞大臣果勇侯,若是杨芳都不能为朕解忧,试问还有谁能?朕日夜期盼,遥望东南,静待捷音。  这是一道严旨,也是一道催命符,战争不是儿戏,更不是道光皇帝的想当然。没有相当规模的战舰,不要说全歼,只怕连靠近洋人都变成了奢望。隆隆的大炮轰炸之下,清军根本连洋人的面都见不着,就已经闻炮而溃、丢盔卸甲了,又怎么去断其归路,前后夹攻。  可现在最难办的,竟然是如何去面对道光皇帝的殷切期望,总不能直言相告,说我军四万敌不过英军三千?那样的话,皇帝又会怎么看待自己这个常胜将军。  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没有见过洋人,没有见过大海,更加没有见过英国战舰。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三千英军,就会让意气风发的琦善畏首畏尾,定海的一千英军,就能让百折不挠的伊里布庸懦怯战。现在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杨芳的身上,虽然他一口气任命了五名大员,但军事的指挥权,实际是派给了杨芳,就是指望杨芳能够捷报东南。  一口气下拨三百万两白银,是道光一生为数不多的壮举,集结的四万大军,也是大清上百年来难得的豪迈,要是这样都不能克敌制胜的话,那就不是这些大臣无能,而是道光皇帝本人愧对列祖列宗了。  这所有的一切,杨芳的心里是最清楚的。封建帝国的信条就是主辱臣死,除了以身报国之外,并没有第二条路,虎门的关天培已经给自己做了榜样。保住广州是自己的责任,城毁人亡也是坚不可移的信条,难道万民敬仰的果勇侯连关天培都不如吗?  杨芳当然知道,中国历朝历代诿过饰败的将军数不胜数,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负不起战败的责任。大清朝立国以来,对战败的将军,从来不会宽恕。失城寨者斩立决,是所有将军必须恪守的纪律,这条铁的纪律已经执行了二百年,从来没有通融过。  杨芳心里十分清楚,绝不能把广州的实情汇报给道光皇帝,一旦上报,那就是怯战卖国,被革职抄家的琦善就是现成的榜样。但如果毕其功于一役,导致大败而归、广州沦陷的话,那损失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一世威名,而是大清朝百年未有的惨局。  战守两难摆在了杨芳的面前,开战绝不可能赢,广州也坚决不能失守,失了广州,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包括道光皇帝本人在内。  杨芳在万般无奈之下,用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招术,他除了继续设置木排铁链,横锁珠江,添船造炮,准备桐油火攻之外,还在广州城里大肆搜集女人用的夜壶,也就是马桶。他派士兵扎草人、设道场、祭天地、拜鬼神,祈求神鬼共施法术,一举破了洋人的“妖术”。  谁都没有想到,威名赫赫的常胜将军,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居然装神闹鬼,摇身变成了茅山道人,去做什么天灵灵地灵灵的法术。  当英军发现广州城里漂来的、浩浩荡荡的马桶阵时,着实还是惊慌了一阵子,他们以为是什么先进的化学武器。于是派人划着小艇小心翼翼地靠了上去,检查之后大呼上当。  实际杨芳的这一套动作无非是在作一场政治秀,他是演给道光皇帝,或者是演给满城官员看的。他甚至希望道光皇帝免了自己这个昏庸无能的将军,只要罪名不是投敌卖国。  同时他在等待一个机会,等待一个能使自己置身事外的机会。这个机会,很快就让他等来了。  3月16日,义律派出英军,划着一艘小艇打着白旗,给杨芳送照会,在途经凤凰岗时被清军一顿炮轰,这艘英军小艇仓皇逃窜。  当时清军已经知道了白旗规则,广州知府余保纯就曾经打着白旗去会见义律。但是驻守在凤凰岗的清军,是刚刚赶来的江西兵,他们并不清楚白旗的含意,以为英军要进攻凤凰岗,所以慌忙之间选择了开炮。  这本来只是一个小误会,但却给杨芳带来了大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把这次冲突,描绘成“凤凰岗大捷”。他对道光皇帝说:  我军在广州城外的凤凰岗,击败了洋人。当时我军奋不顾身,打了上百发炮弹,击沉洋人三板船一支,将许多洋人打落水中。洋人兵船材料坚厚,虽然没能将船击穿,但已经打的他们仓皇逃窜。  皇上,洋人进犯以来,仗着船坚炮利,攻破了广州城外的各个炮台。此次扑往凤凰岗,被我军击败,暂时不敢进犯广州,民心已经大定。只是洋人兵船太多,我军顾此失彼,如今只有激励将士,四处堵截,等大军集结,再与洋人决一死战。  在他的奏折里,最重要内容,并不是我军大胜的过程,而是最后这句,“等大军集结,再与洋人决一死战”。要知道等大军集结完毕的时候,负责广州防务的就将是奕山,不是他杨芳了。  看到了这份久违的“捷报”,道光皇帝十分兴奋,他说:  从这场战争开始以来,洋人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重创。此次杨芳调度有方,让朕十分欣慰,可惜我军不能完成集结,无法围歼这些洋人,真是让人焦急啊。  杨芳用了一套传统的把戏,先稳住了道光皇帝,成功地将攻剿大计丢给了奕山,使自己置身事外。  但另一边,义律却不肯善罢干休。  其实义律的困惑,也不亚于杨芳。他已经打到了广州城下,特别是当他站在复仇神号武装轮船上,看着清军弃台逃跑,全城百姓相继逃亡的时候,他的内心里,比已经革职的琦善更加难受。  当琦善被革职抄家的消息传来时,义律比琦善更加的伤感。他是来缔结和约的,以往他最害怕的结果,就是没有了谈判对象,这一次真的没有了。上百艘英国商船停泊在虎门之外,等待着进城贸易,可是当英军进攻到广州城外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仓皇出逃的难民,是一座空荡荡的广州城。  他内心里最害怕的事情,终于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了。琦善被撤了,行商逃跑了,据说大量的茶叶已经运回了福建,所有人都在想法设法远离广州。英国出动了庞大的军队,换来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广州城,条约无法缔结,打了胜仗又有什么用?万一这场战争长年累月地打下去,英国政府的损失,就不是惨不忍睹所能描述的了。他要的是和约,不是这座广州城。  3月6日,就在杨芳刚刚到达广州,英军打进内河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地发布了一则公告。他说:  本公使奉英国政府的命令,为了跟广州市民和睦共处,决定不再进攻广州城。但大清的官员必须保证不再袭击英军,否则英军将被迫应战。若官员们禁止商人自由交易,本公使就彻底封锁广州,谁也别想贸易。事情到了现在这种境地,责任全在皇帝身边的奸臣,希望广州的官员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种把责任推给奸臣的做法,十分符合中国的传统。这则公告表面上,是下发给广州百姓的,实际广州百姓并不能左右战局,只有政府才可以。义律想通过这则公告将自己的观点表达给广州政府。  他提出的内容一共有两点,一是希望与中方停战,他表示英军不再进攻广州,前提是清军不再袭击英军,只要清军不再进攻,他就视为停战。  二是他希望尽快开放贸易,所以公告当中就有了若官员禁止商人自由贸易,就将彻底封锁广州。  义律悄悄地给和谈留下了余地。  此时的广州城,已经变成了杨芳主事,琦善已经失去了权力,按道理来讲,他不应该再继续插手,但他还是派出广州知府余保纯,前来会见义律。他通过余保纯告诉义律,自己失去了所有的权力,新的钦差还在路上,现在再逼迫自己,也不会有任何作用,即便义律攻下广州,也签不了什么条约。  义律对余保纯说:  我知道琦善大人被剥夺了权力,这都是京城里的奸臣们干的。但是他得帮我排除通商的障碍,如果不能恢复通商,我就封锁广州,派兵驻守商馆。  余保纯说:  你也看到了广州现在的情形,老百姓和广州城里的高官们,都希望立即通商,结束这场战争,不过,皇上不批准,这件事根本不可能。  义律很无奈,他知道杨芳只是一名将军,在奕山没有到达广州之前,谁也不敢跟他谈判,谁也不敢答应他的要求。事情越来越复杂了。  此后的十天时间里,义律命令英军停止进攻。他把精力放在清理城外的炮台,他在等待奕山。  义律的心里还有另外一种想法,即使奕山还没有到达,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广州已经不可能缔结条约了,所以攻打广州的目的,只能是开放贸易。如果想要缔结条约的话,就必须把战火烧向北方各省。  义律不想用损失贸易的方法去缔结和约。事实上,短期之内签订条约,在义律看来,已经不可能实现了。那么,只要用武力迫使广州开放贸易,重新挥师北上,才有可能在保证商贸的前提下,签订这个“商贸”条约。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海军司令伯麦的认同。  就在这个时候,那只送照会的小艇,竟然被凤凰岗守军炮轰,这让义律十分气愤,在义律看来,清军当然知道白旗规则,而且清军也已经不止一次地使用过白旗,这种突然攻击白旗船只的做法,明摆着是一种挑衅。  义律当即决定报复。3月18日约11点,英军重新开始进攻。主力英军风卷残云般袭击了广东水师,于11点30分攻击了凤凰岗炮台,炸毁了30多门大炮和火药库。  接下来凤凰岗以北的永靖炮台,以及广州西炮台、海珠炮台和广州南面的沙袋炮台,也相继被攻破。所有炮台均遭遇毁灭性的打击,整个广东水师剩余的战船被一扫而空。到下午四点时分,英国人在时隔两年之后,再次进驻广州商馆,重新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  广州已经被笼罩在英军的火力范围之内了,只要义律一声令下,英军就可以一举攻破广州,整军入驻。  到了此刻,义律再也没有犹豫,他已经做好了攻破广州的准备。为了给杨芳最后一次机会,他派人送出了照会,要求杨芳在一个小时之内做出答复,如果不能开放贸易的话,那就只好兵戎相见了。  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可是在天朝的体制之下,杨芳却没有别的选择。他本身就是道光皇帝派来主剿的将军,根本就没有和谈的权力。以目前清军的实力,一旦跟义律作战的话,广州注定会失守,大清将遭遇二百年来最惨痛的局面。  摆在杨芳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战,广州失守,自己一世英名尽付流水,更将大清朝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要么和,那样一来,自己将变成著名的汉奸卖国贼,罪名绝不可能轻于琦善。  如何回复义律,变成了一道难题。  事实证明杨芳是大清官员里,最聪明的那个人,他给义律回复说:  你有战,我有守,我们都是领兵在外的将军,不方便面谈,你要有话对我说,可以给我写信。  这封信实在是太聪明了,你有战,我有守,大义凛然,实际上却是打开了和谈的大门,希望跟义律通过书信的方式,商讨重开贸易的事宜。  义律当然明白杨芳的用意,3月20日,他与广州知府余保纯,在商馆达成了停战协定。中断两年的广州贸易,终于重新开放了,广州的商馆大街又开始了人流熙攘,义律也终于达到了目的。他派出军队监管着整个商馆地区,用武力保证着贸易的正常运行。  广州暂时保住了,杨芳擅自开放了商贸,避免了这场战事。可是最难的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如何面对翘盼东南捷报的道光皇帝呢?  在这一点上,杨芳要比琦善高明的多。他本身并没有权力开放贸易,所以他强烈要求广东巡抚怡良,以及广州将军阿精阿,与自己一起联名上奏,以求分担责任。守卫广州本来就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于是广东所有官员与杨芳联名上奏道:  现在各国洋人在广东,都希望能够和平。英国人已经缴还了定海,还说不敢再有其他奢求,只求重新开放贸易。他们向天朝保证,如果携带鸦片,请求由官府严办。臣想目前军务为重,绝不能因洋人的请求而稍懈军心,但这些货船进入海关,正好可以牵制洋人,使他们有所顾忌,至于臣的这个想法是否得当,请皇上指示。  道光皇帝根本没有发觉杨芳的意图,他说:  这显然是洋人的诡计,用来松懈我军的士气,只是现在大兵还没有集结,你应当设法控制住洋人,不让他们逃回海上,为今后大兵攻剿争取时间。  杨芳觉得道光皇帝的口气有所缓和,他和怡良等人决定,再进一步试探,最好能把开放贸易的事情,通过道光皇帝的金口决定下来。于是广州城的官员,又一次联名上奏:  皇上,英国军队二十六日曾经闯进广州,之后立即退出,半月以来没有任何动静。而美国人对皇上开放贸易的事,交口称赞,都说这是皇恩浩荡,英国商人只能暗羡。臣查看广州现在情形,大兵将要集结,英军已经无隙可乘。此次英国人既不要求割地,也不请求赔款,只求能够尽快开放贸易。臣觉得,似乎应该开放贸易,让这些洋人有所顾忌。  由于道光皇帝的口气有所缓和,杨芳还大着胆子,用一份密奏,向道光皇帝详细汇报了广州的情况,他一口气说出了“八难”,希望皇上体谅他的难处。他说:  臣来广州之后,详细查看了现在的情况,虽然殚尽竭虑也不敢说此战必胜,不敢不向皇上汇报实情。  现在英军在广东,就好像强盗进入庄园。海战本是洋人专长,我军水师战船已经全被焚毁,大炮也已经全部丧失,根本没有能力与洋人决战海面。无力海战这是一难。  我军在岸上扎营,洋人在水面开炮,军营无法移动,而战舰来去自如,我军只能被动挨打。这是二难。  自从沙角炮台丢失以来,本地军队已经士气涣散,汉奸又混在其中煽动捣乱,妖言惑众。军心不振这是三难。  皇上调动七省大军,让臣统一调配,但这些外省士兵,虽然久经战阵,却对广东地形不熟,更加不熟悉水战,不加训练的话根本不能抵挡英军进攻。这是四难。  广东是富庶地区,尤其广州是贸易口岸,富人很多。一旦开战,这些富商纷纷逃跑,十室九空,整个广州就像一座空城,损失惨重。这是五难。  广州内城虽然坚固,但南面新城十分单薄,而且濒临河口,就算添兵添炮,也很难固守。无力防守这是七难。  浙江定海缴还之后,英军纷纷回到广东,现在英军兵多将广,船坚炮利,开花炸弹尤其猛烈,气焰嚣张,已经难以压制,这是八难。  臣受恩深重,恨不得灭此朝食,可是现在反复思量,欲速则不达。不如先准通商,只要不赔款割地,以后慢慢再做计较。这些洋人来中国,无非是为了谋利,只要诱导他们堕入术中,战争才能稍有把握。  杨芳的奏折里偷换了一个概念,义律曾经明确地告诉他,广州只求贸易,但战争并不能避免,英军为了达成条约,将把战火烧到北方各省。杨芳却在奏折里说,英国只求通商,不再要求赔款割地。  香港暂时被英军占领,清军全面陷入被动,根本无力收复香港。但这个条款是琦善答应的,跟杨芳无关。赔款和其他要求,英军将在北方达成,杨芳也不可能参与。目前的杨芳,只要肯求道光皇帝恩准通商,按照他和义律的约定,广州将不会再有战事发生,而他这位常胜将军,自然也就不用再打仗了。  相比之下,琦善显得冒失的多,他将所有的事都揽在自己头上,将卖国的罪名一力承担,不断提醒着道光皇帝,战败后条约内容将更加苛刻,丝毫不顾及皇帝的感受,也不在乎民间的流言中伤,终于将自己送进了天朝的大牢。  不过杨芳的这些小动作,也没能逃过道光皇帝的法眼,道光明白杨芳的把戏,他异常气愤,向杨芳和怡良下了一道严旨:  朕绝不允许开放贸易,现在广州已经大兵集结,只等奕山、隆文一到,就可以断其后路,收复香港。你们在这时候替洋人求请,要求开放贸易,朕看你们二人是想重蹈琦善的覆辙。要是能够开放贸易,朕又何必调派这些军队,又何必要逮捕琦善。  同时道光皇帝下旨将怡良和杨芳革职留任,让他们戴罪立功,大兵兜剿,克复香港。  如果这份严旨早一些到达广州,杨芳和怡良肯定难逃厄运。广州到北京几千里路程,救了他们两个人。当这份迟来的圣旨到达广州的时候,杨芳已经不需要再费心机了。因为广州的贸易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他已经顶着巨大的压力,背着道光皇帝擅自开放了贸易,暂时也不会受到惩处。新任的靖逆将军奕山已经到任,杨芳扛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他成功地把这负重担卸在了奕山的肩上。  第二节靖逆将军奕山  杨芳度过了他一生当中最危险的时刻,相比琦善,他多了一丝上天的眷顾。现在肩负重担的人,换成了靖逆将军奕山。  说起奕山的经历,倒让人有些意外。他是皇族,但却不是一般的皇族。他的曾祖父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四子,曾经威风八面的大将军王--允禵,也就是现在清宫戏里最让人叹息的十四阿哥。  这位大将军王允禵正是大清朝鼎定江山之后的二百年里,皇子当中唯一一位带兵打仗的统帅。自打康熙晚年九王夺嫡失败后,十四阿哥这一支皇族,就逐渐地衰败了下来,在乾隆朝受尽了屈辱。  上百年过去了,是道光皇帝又想起了他们,重新启用了奕山。从1821年开始,奕山扶摇之上,从四品宗室三等侍卫,历经御前侍卫、伊犁领队大臣、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伊犁参赞大臣一直当到了伊犁将军。他亲身经历了剿灭张格尔的战争,居功至伟,不但彻底洗刷了本族的屈辱,更一跃成为了大清朝的一品大员。  1840年2月,就在鸦片战争将要爆发的时候,他刚刚回到北京,成为了领侍卫内大臣,如果按照现代的级别,他就相当于军委副主席。领侍卫内大臣,是武官当中的最高官员,由于清朝军政大事都由皇帝亲自决定,所以奕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荣耀无比。  道光皇帝之所以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负责广州军务,看重的并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忠诚。要知道他本人的资历并不足以应付这样的局面,但他却是道光皇帝特意简拔的官员。道光皇帝替他洗刷了部族的耻辱,所以他那种感恩戴德的忠诚,也同样是其他官员无法比拟的。  在道光皇帝看来,军务最重要的是态度、是决心、是勇气,而不是技术。如果有技术难题的话,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隆文,可以协助解决粮草供应和军需物资问题;原两广总督祁贡,可以解决牵涉洋务方面的沟通问题;常胜将军杨芳,以及另一位绘像紫光阁的百战将军--四川提督齐慎,可以协同解决军务问题;那么奕山,这位坐镇中军的靖逆将军,负责的就是态度、勇气和决心。  1841年1月30日,道光皇帝正式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并且从湖南、江西、安徽、广西、贵州、四川、湖北,抽调了将近三万士兵,陆续开赴广州前线。又从户部下拨了三百万两白银,以及从京城各部官员里,抽调的三十五位能臣组成的参谋班子,一齐交付给奕山。道光皇帝对奕山期望之重,可以想见。  2月16日,奕山整军南下了。他对自己未来的命运,没有任何怀疑。他所领导的班子,是大清有史以来最强悍的阵容,仅仅用来对付不满三千的英国鬼子,实在是绰绰有余。在他的脑海里,自己俨然又成了一位大将军王。  可是他还没到广州,前方的战报就接踵而来,琦善的战败,广州的危局,杨芳的对策,重新开放的贸易,都让奕山突然惊醒。他突然觉得这场战争,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自己所带的这些参谋们,不但没有接触过洋务,连洋人的面都没有见过。现在连杨芳都在和谈,都在恳请皇上开放贸易,自己手里的这些参谋,又能发挥什么作用?  到底怎么样才能克敌制胜呢?  他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已经名扬天下,被民间宣传成战无不胜的林则徐。  按照当时乃至后世的舆论,林则徐是唯一一位可以扭转广东战局的人,洋人不怕别人,只怕林则徐。  于是奕山在刚刚抵达佛山的时候,就派人将林则徐请了过来,他要当面聆听林则徐的意见。  4月13日,林则徐赶到了佛山,向奕山详细汇报了广州的情况,并且献上了自己的计策。林则徐的计策一共有六项:  第一,应当在广州城外的江面上,重新构筑木排水链,以阻挡英国军舰行驶。如果木桩不足以阻挡的话,那就用巨石和木料阻断珠江,让英国军舰彻底无法驶近广州。  第二,重新整理广东水师,查明备用。  第三,将所有大炮全部试验拨用,命令佛山等地连夜赶造。  第四,对广州现有的清军、水勇、火船,进行重新整编。  第五,令沿海各省打造外海战舰,以备攻剿。  第六,打造一个过硬的间谍团队,以行商和广州知府余保纯为骨干,探听夷情。  整个计策的核心内容就是八个字,密为布置,准备火攻。  但是这六条计策却暴露了林则徐内心里的想法。重新整编广东水师、清军、水勇、火船、火炮等等内容,并不能挽回目前的颓势,只是给火攻打下基础。而另外三项,阻断珠江,根本就不可能实现,一旦实现的话,不等英军进攻,广州城就已经变成了一片汪洋,那将是一场生态灾难。更何况,英军已经驻守在黄浦了,所以木桩铁链也不可能实现,实现了,也只是让英国军队再一次费力拔除而已。  至于打造外海战舰,算是找到了中英之间的差距,回到了当年伊里布和余步云的老路上。但这项工作却不是一时之间可以办理完成的事情,就算是购买外国战舰,后世的李鸿章也用了数十年的时间,才打造完成北洋水师。所以这一条,也完全没有用,不能解广州的燃眉之急。  六条计策里只有一条可以用,那就是命令余保纯和行商们,诱骗义律上当,然后趁敌不备,突施火攻。  这条计策后面还潜伏着另一个阴谋,一旦战争失利,可以把责任推给余保纯,因为他没能骗使义律上当,才导致战争陷入被动。  可是奕山却不敢轻易使用这样的计策,因为这条计策与道光皇帝的要求明显不符。道光皇帝要的是大张伐挞,大获全胜。再加上,广州商馆附近只有少量英国军舰负责监管贸易,真正的大型战舰,都游弋在香港水域,根本不可能诱骗。只要商馆附近的英军受创,必将引发英军巨舰更大的报复。  六条计策没有任何的实用性,不过,火烧英舰是目前唯一的出路,也是与英舰作战仅存的希望,在这一点上,奕山跟林则徐不谋而合。  4月14日,奕山进入广州城。义律也就是在这一天,发来了照会,询问杨芳广州停战通商的协议,是否有效。  奕山知道杨芳迫于英军的压力,已经同意开放通商,实际上当他来到广州的时候,广州的战事已经停止了。  怎么办?自己是统兵大将,数万清军正在广州集结,不放一枪一炮,又怎么向道光皇帝交代。难道七省集结大兵进剿,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那样一来,道光皇帝绝不可能善罢干休,家族的荣誉,大清的国威,还有铺天盖地的声讨,都会把矛头指向自己。  在奕山看来,不战而降是绝对不可能的,虽然杨芳不断地向自己发出严重警告,万万不能开战,战则必败,败了就更加难以收拾,现在只能待机而动。  可是奕山本人看的十分清楚,杨芳所谓的待机而动,其实就是等着洋人自己退兵,那样的话,自己同样难逃道光皇帝的法眼,同样是万劫不复。  此刻奕山还面临着另外一种压力,各省集结的官兵们,不断鼓噪着要进军,要收复香港(外省士兵没有见过英军,想争立军功,报销军费),各地的官员也纷纷主战。自己的一举一动,已经处在了众目睽睽之下,绝不可能像伊里布一样,去等着英军自己退出广州。  为了先稳住义律,奕山派余保纯给义律送去了照会,他含糊地说,现在只能静等圣旨,圣旨到达之前,绝不失信。照会末尾没忘了安抚义律,十分暧昧地加上了三个字,令问好。  义律此时也是忐忑不安的,他拿不准奕山的态度,万一奕山重新开战,那么好不容易争取到的贸易开放,又有可能付之东流。可是奕山给他的回复,那种含糊的措辞,让他更加糊涂。于是他在会谈的时候,不断询问余保纯,万一皇帝执意要开战,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余保纯说,如果皇帝要开战的话,圣意不可违,战争将不可避免。但是开战可以在广州之外进行,通商也可以继续进行,不会因为战争而中断。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皇帝的圣旨大于一切,所有官员都不可能做违旨的事情。可是余保纯却说,开战可以在广州之外进行,商贸也可以不受影响。这等于是给义律指明了一条道路,如果你不想损失商贸的话,那就不要在广州开战。  义律要的就是这句话,义律知道在广州已经不可能缔结条约了,所以他要争取时间,完成贸易,然后带领远征军,北上厦门,攻击浙江,直到逼迫清政府同意条约。条约是一定要签订的,但前提是,不能损失广州这唯一的通商口岸。  义律把他的这些想法,告诉了海军司令伯麦和新任陆军司令郭富。两位领军的将军,也同意了义律的决定。但两位将军同时要求,必须再进行增兵,不然一旦战事开打,广州的贸易能不能继续,实在是未知之数。所以必须在广州驻守一部分英军,用武力保护口岸,然后才可以挥师北上。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以目前的兵力是办不到的,所以必须增兵。  伯麦当即(3月31日)出发前往印度,准备调集援军。在伯麦还没有回来之前,义律先行赶到商馆,亲自保护贸易顺利完成。一旦春季结束,英军完成集结,那就是战争重新爆发的时候了。  义律比伯麦想的更多,他把主攻的地点放在了浙江,而不是直接攻击北京,原因有很多。在义律看来,北京只是一个首都,纵然英军拥有攻下北京的实力,那里也没有英国需要的利益。要是皇帝逃出北京,难道英军就一直驻守在北京吗?或者率领着几千士兵深入中国腹地去追杀皇帝?  他拿不准攻下了中国的首都,会引起怎么样的反弹,会不会引发整个中华民族的仇外情绪,造成一场持久的抗战。  相对于北京,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正好集中在浙江一带。这里有英国需要的丝绸、瓷器、茶叶,攻击这里可以给英国带来既得利益,还可以给皇帝保留一丝颜面,为今后的和谈做好铺垫。  (鸦片战争过后,长江沿岸成了英国的利益区,导致整个近代各国侵略者,不得不把北京当成攻击的唯一地区,也是为了不招惹当时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从这一观点出发,英国把长江沿岸作为利益区,反而使当地百姓免受近代其他战争的摧残。)  跟余保纯的这次交谈,也让义律明白了一个事实,皇帝绝不会停止广州的战事,奕山也绝不敢抗旨不遵。所以,赶在交易季节结束之前,尽快结束贸易,是他现在最紧要的事情。所以他在4月17日,发布公告,宣称英军不会进攻广州,通商将继续进行。  中英双方,在整个四月,出现了少有的安宁,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份最终决定。  5月2日,道光皇帝的圣旨抵达了广州。  奕山等人接到圣旨之后,立即整军进剿,不得延误,定要让洋人片帆不回。倘若洋人提前得到消息,闻风而逃,致使此次大军集结,空劳兵力,没能痛歼敌人,朕惟奕山是问!  广州平静了一个月,让道光皇帝嗅到了奕山的动作,也洞悉了奕山的想法。他绝不容许再发生定海事件,也绝不允许洋人主动退出广州。  奕山知道了自己终究不能违旨,整个广州大约四万人的大军,军需已经基本就绪,每天光是耗费的军资,他就无法向道光皇帝交代。也就是在这一天,他终于甘冒奇险,决定在五月份攻击英军。  由于杨芳坚决不同意开战,所以这场战事必须先绕开杨芳。奕山与怡良等人秘密筹备战事,甚至把自己居住的贡院也拿出来,让工匠们赶制各种火器。所有的决策和军备,都瞒着杨芳进行。  奕山原本定于5月10袭击,但由于大雨毁坏了木排和火船,最后不得不推迟到了5月21日。  在5月17日的时候,义律已经发现了端倪。他发现广州城的富户们连日来纷纷出逃,心中明白奕山已经准备进攻了,所以他下令英军开赴前线,自己急忙赶到商馆,用最快的速度结束了商贸,撤退了英侨。他知道战争已经一触即发,蜜月期已经结束了。  5月21日当天早上,义律认定奕山很快就会发动进攻,于是通告所有英商全部离开商馆,他自己也在下午6点登上了英国军舰,严密监视着清军的一举一动。这个时候,奕山的进攻也已经布置妥当,只等黑夜的降临。  5月21日晚上11点,月黑风高,正是兵法上传统的奇袭之夜,奕山组织的一千七百人敢死队,驾着一百多艘火船,从广州出发了。  当所有的布置都已经停当,偷袭的清军也已经奔赴商馆的时候,奕山这才悠然来到了杨芳的住所,他把一切真相告诉了这位常胜将军。  杨芳猛然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吃一惊,急的浑身直颤。他拔出了剑,指着自己的顶头上司,大声喊道,此战必败无疑,你浪战取败,今后又如何收拾惨局啊!说完之后,明知道覆水难收,败后局面更加难以收拾,可是除了跺脚之外,他也是毫无办法。  当夜清军兵分三路,开始袭击英军。冲在最前面是火船一百多艘,每艘船上都装着桐油和火药,船与船之间用铁链相系,以防火船转向。在火船的后面是准备登船的敢死队,他们要趁火势一起,英军慌乱之际与鬼子近身肉博。这些清军勇士手中拿着钩镰枪,用于登上英舰。另外还装备了大量的火箭、火筒和其他火器,一旦登舰就先四处放火,再与洋人厮杀。  第一批火船顺利抵达了商馆西侧水域,点火燃烧之后,扑向了英舰摩底士底号,同时广州西炮台也开炮轰击英舰。  这一切,已经全部处在英军的严密监视之下,当这批火船点燃之后,英舰就开始启动了。英舰巧妙避开了这些火船,同时发炮还击西炮台。  第二批火船开始攻击,但由于风势水势,这批火船没能达到预期,而是被冲上了河岸。由于火船已经点燃,结果引发了岸上的大火。  火攻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让英军慌乱,所以火船一过,清军的勇士们就出动了。他们将船划到英舰附近,准备使用钩镰枪登舰作战。由于英军事先有备,英国军舰又过于高大,敢死队没能登上英舰,反而是英军士兵站在战舰的甲板上,居高临下,举枪射击江中的清军。敢死队员成了英军的活靶子,很快,这场登舰作战就演变成了一场大逃亡,英军几乎没有损伤,就将反攻部队打得四散逃亡。  整个反攻,宛似一场闹剧,在英军的一场屠杀当中落下了帷幕。奕山精心组织了一个多月,没有收到任何效果。  5月22日天明,英军集结了商馆区的所有战舰,彻底炮轰了西炮台,并且击毁了清军的保障炮台,以及清军准备再次火攻的43艘战船和32只火筏。  5月23日,驻守在香港区域的英舰驶到了广州城外,义律要进攻广州。  第三节广州之战  5月23日,英军清理了广州的外围,测量了水位,并且击毁了数艘清军巡逻船,做好了进攻广州的所有准备。  5月24日上午,奕山派来了余保纯,希望能够对英军的损失进行赔偿。奕山提议英方提供一份毁坏物品的价目单,以便清方照价赔偿,但是谁都明白,这只是缓兵之计。  下午2点,英军开始进攻广州。  按着义律的初衷,他并不想攻击广州,他已经制定了保粤攻浙的决定,毫无必要在这个时候,驱散广东的行商。但是事情已经容不得他再示弱,谁也无法保证今后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最起码,也要吓吓奕山,让他不敢再有偷袭的想法和举动。  义律也把英军分为三路,首先大量出动军舰,从正面轰击广州城,由东向西依次轰炸,彻底把清军打得蜷缩在广州城里,一动也不敢动。  另一路由三百六十人的小分队组成,从商馆登陆,重新夺回商馆区。  最后一路,才是真正的主攻方向。这一路由第18团、49团、马德拉斯土著步兵第37团、海军陆战人员组成,总共2393人,另有炮兵大队携带野战炮13门和两套火箭发射器。他们攻击的方向,是广州城北的越秀山,这里是广州的至高点,可以俯瞰广州全城。  从下午6点到晚上9点,复仇神号轮船拖着70多艘运兵船,在缯步登陆成功。清军没有对登陆的英军进行攻击,或者奕山根本就不明白英军要干什么,因为在他的脑海里,这些英军的特长是海战,而不是陆战。  第二天早上,英军向越秀山挺进。让英军大吃苦头的不是清军的阻击,而是泥泞的道路。连日来天降大雨,路面坑坑洼洼,而英军携带了大量的野战炮等重型装备,所以行进的速度非常慢。  在越秀山上,清军一共建有六座炮台,分别是拱极、保极、耆定、永康组成的四方炮台,以及东西两个得胜炮台。整个越秀山上驻守的清军达到了四千一百人,全部由百战之师组成。所以这一次驻守的清军没有后退,而是发起了奋勇的反抗。  早上8点,英军抵达了越秀山的西侧,他们在这里架设大炮,与保极炮台和拱极炮台进行了对轰。因为没有海军协同作战,所以英军的十几门野战炮并没有引起守军的恐慌,战事显得比较焦灼,双方的轰炸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谁也没有后退。  最后由第49团袭击了炮台北侧的一个高地,而第18团迂回到了炮台的后方,占据了另外一个高地。由于清军不熟悉野战炮的作战特点,所以对高地没有进行殊死争夺。最终当三个火力点形成交叉火力之后,守军再也没有抵抗的力量,英军彻底摧毁了四方炮台,清军大溃,逃回到了城中。  英军拿下四方炮台之后,开始在这里架设大炮,与广州北城墙的炮台开始对攻。双方的距离较近,英军的野战炮,远没有巨舰大炮的威力,所以双方的对攻看起来势均力敌。但清军火炮的威力有限,英军所受的损失很小。就像英军自己描述的那样,清军的炮弹打在地上,溅了将军一身泥巴。  渐渐的,英军大炮的穿透力显现了出来,毕竟越秀山可以俯瞰整个广州,在英军持续有效的轰炸之下,所有的抵抗都显得没有意义。分歧最先从广州本地军队和外省军队之间产生。据王廷兰致曾望颜书记载,外省军队与广东军队之间发生了斗殴,接下来溃兵对逃难的百姓开始抢劫,指责逃难的百姓是汉奸。而损失最为惨重的是行商,成百上千的人在行商的家中抢夺财物,背着这些财物逃跑。各省军营相继闹饷哗变,广州城内秩序大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杨芳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这一次挽救广州城的,是老天爷。  从25日中午开始,老天爷下了一场倾盆大雨,交战双方的大炮都哑了火,战事被迫停顿下来。虽然在越秀山的争夺战中,英军仅仅死了九人,但在整个英军当中,瘟疫再次爆发,上千人住院。  26日中午,雨停了,广州城里摇起了白旗,广州知府余保纯临危受命,充当了和谈的使者。  义律向余保纯表示,要想让英军退兵,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须要答应六个条件。  一、广州城里所有的官员和士兵,必须退到广州城外200里的地方;  二、限一周之内,交付英军六百万元赔款;  三、赔偿焚烧商馆和先前林则徐误烧的西班牙商船的损失;  四、清方如期交付赔款,英军可以退出虎门,逾期不交,每周加收一百万元利息;  五、以上各条必须由广州城内的所有大员集体签订;  六、奕山必须亲自与英军谈判。  奕山已经没有还价的余地了,除了亲自谈判这一条,其他的,他全部允可。广州如果失守,这里所有的官员,全部都要革职拿问。只有尽快答应义律的所有要求,才能保住广州城,保住这里所有的官员。  第二天一大早,就在越秀山上的英军准备进攻广州城的时候,余保纯带来了奕山的回复。  钦命靖逆将军奕山、参赞大臣隆文、参赞大臣杨芳、广州将军阿精阿、两广总督祁贡、广东巡抚怡良联衔通知广州知府余保纯,现在英国公使愿意罢兵停战,所有一切事宜,由广州知府余保纯妥善办理,不得推拖。  余保纯同时带来的,还有作为首付款的一百万元现银。义律没有过多强调与奕山的面对面谈判,他也知道这不太可能实现。两军对垒的情况下,奕山作为主帅,绝不可能把自己置入险地。义律接受了广州高官们对余保纯的授权。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授权,奕山并没有同意所有的条款,而是把这个黑锅直接扣在了余保纯的头上。一旦事情败露,奕山等人并不能逃脱责罚,但是余保纯却注定要被诛灭九族。  可怜的余保纯没有任何抗争的余地,因为广州城里的高官实在太多了,他谁也惹不起。在大清朝,有些黑锅必须由他来背。  和谈了,广州保住了,奕山带着所有的官员,离开了广州城,他们在离广州60里的金山寺安营扎寨。  这是一个很滑稽的现象,负责守城的将士们主动退到了城外,侵略者可以肆无忌惮地进驻广州。前来侵略的鬼子们,收到了保护费,反而负担起广州的秩序。而负责驻防的士兵们,在劫掠之后,也得以全身而退,不用卖命打仗了。  5月31日,仅仅过了四天时间,奕山就交付了六百万元,比义律的要求提前了两天。当然这些钱将集体摊派在行商的头上,官府只是提前垫付,回头还要找行商们报销的。说起对付这些商人,清政府的办法实在是太多了,不怕他们不交。  6月1日开始,英军从越秀山四方炮台一带撤出,一周之内,所有英军退出了广州,连带广州城外的虎门各炮台,也一并交还给清军,广州和平了。  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应付翘盼东南捷报的道光皇帝。奕山万般无奈之下,编造了一个华丽的谎言,他说:  自从洋人驶入内河以来,已经在广州南面排列多艘战舰,控制了广州的天险,东西两路,我军再无险要可守。北路越秀山也被洋人所占据,洋人俯瞰城中,从初五开始,我军奋力抵挡。无奈汉奸假扮水手混入我军草船附近,纵火将我军柴草焚烧过半,又从陆地抄袭我军后方,我军三面受敌,河道梗塞,文报难通。  (奕山在这里,将英军已经包围广州的实情进行了上报。)  奴才在广州城里坚守多日,由于百姓惊恐,新城居民相继逃散到老城当中,民心动摇,形势已经不堪设想。广州是省城重地,稍有差池,各地匪徒必会乘机峰起,我军若在郊外用兵,自然可以诱敌深入,但广州省城绝无弃守的道理,奴才一身责任,决定与省城共存亡。  初七这一天,省城居民纷纷请愿,叩请保全全城百姓。  (奕山隐瞒了自己退出广州的事实,但他强调了广州城内的窘境,希图用百姓来打动道光皇帝。)  据守城兵丁报,有洋人在城外招手,以手指天指心,像是有话要说。于是请来翻译,才知道这些洋人要请命。原来此次打仗,英国商人因为货物不能流通,已经负债累累,所以请奴才向皇上请命,只求追讨商欠,准许通商,他们就立即退出虎门,缴还各炮台,绝不敢再行滋扰。  (在这个杜撰的故事里,奕山强调了英军的要求,他指出英军的军事实力十分强大,战争难以取胜,但英军的要求也很低,只求恢复通商。)  奴才等通盘筹划,虎门天险已失,内河无险可凭,全城百万生灵,与其打仗胜败难测,不如准许通商,以保省城。现在广东一省,关税每年不下三百万两,如果战事持久,损失将非常浩大。奴才命余保纯妥善办理,先准英国通商,一旦军舰退出,汉奸解散,我军阻塞江面,重建炮台,增添大炮,洋人要是再敢挑衅,立即停止通商,大兵进剿。  (其实奕山已经同意了通商,他把自己面临的情况汇报给道光皇帝,实际已经指出了军事绝不可能成功,除了同意英军的要求,军事方面已无出路。)  道光皇帝终于明白了广州的情况,他终于知道,所谓的剿灭英夷,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实际大清朝并没有剿灭英夷的手段。道光皇帝并没有被奕山满篇的谎言误导,他已从各个渠道,得到了战事的反馈。  七省进兵也罢,巨额军费也罢,最强阵容也罢,所有的一切,竟然都换不回哪怕一次胜利。  他站在紫禁城的屋檐下,日夜企盼的捷报,永远也不可能出现了。他明明知道奕山在骗他,明明知道奕山犯了欺君之罪,但他却不能再追究奕山的责任。如果拆穿奕山的谎言,就意味着要与英军决一死战,就意味着必须重新派人前往征剿,可是重新派人的话,能取得战事的胜利吗?  他终于明白,失守广州的责任,其实是他自己的。他只能独自咽下这枚苦果。他对奕山说:  朕不跟这些洋人计较,朕相信,你一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


编辑推荐

  世界史学及考古者,“闪客作家”,研究世界历史的怪才,著名历史学者马谧挺倾力揭密尘封170年的鸦片战争发生的内幕!《微历史: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第一部上市首月,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等几十家媒体重磅推荐!  一部鸦片战争史,就是一部中国史!  1.《微历史: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第二部精心选取剑桥史学,历史学家笔记,不为人知的鸦片战争历史。作者参阅了一百多部中外史学资料、考古资料、大英博物馆近代史资料,历经三年时间著成。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说起,再到英国的工业革命,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整个过程涉及成百上千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场面宏大,规模空前!  2.揭密被尘封了170年的中国历史上最耻辱的对外战争,抽丝剥茧,一步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2 PDF格式下载



历史教材限于考试和篇幅的原因,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语焉不详,以至于我们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前因后果。英方远涉千里,攻城拔寨,截断江南漕运,调度大军如臂使指;我国耗费五倍于英国的军费,以逸待劳,却不能守住国家权利,仗打完了,精英阶层却依然对世界大势茫然无知。本书用小说化的语言,把这段反差巨大的历史描绘得酣畅淋漓。


写的很独到,向作者学习,本书深刻剖析了鸦片战争前后中外形势及中外统治阶级的思想认识,能够纠正历史课本引导我们的错误历史观,许多历史事实在带给我们唏嘘和愤慨外,还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以助于今人今事的成长,闭门造车不行,必须有开放自主的思想变化,这样既保存了尊严,又不落后于先进潮流,这恰恰是当下中国该做的。谁说中国人不行,五千年积起来的铮铮铁骨,就是一次次外侮入侵未能使我们沦为亡国奴的最好证明。喜欢这本书,最好1,2部一起买,为了不忘中华民族过去的屈辱,也为未来的中华复兴之梦!


让我对鸦片战争这段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


看了此书,当年学习悲惨近代史过程中的悲愤难抑以及不甘心不服气的民族主义情绪会减弱许多,更多的是理性的反思,公正的评价。清朝当时的科技文化军事政治全面落后,整个朝野对于世界的认识陷于一种惊天动地的愚昧和无知状态,对于西方文化,只能以知耻而后勇的心态来面对。


不错的一套书!值得研究!建议再买一本《天朝的崩溃》配套读,就更好了!


包装不错,到货也挺快的


霸气


换一个角度看鸦片战争,这很重要。


作者挺下功夫,可惜能看出他不是个善于考据的人,许多细节有错误,不够严谨,意识形态也有点浓了,和搞笑的网络语言凑在一起,感觉挺怪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