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蒋介石亲信爱将王耀武传奇

温相 温相 团结出版社 (2013-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温相 团结出版社 (2013-01出版)  

作者:

温相  

Tag标签:

无  

前言

别梦依稀 父爱如山 王鲁云 得知温相先生大作《王耀武传奇》一书即将印制出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父亲王耀武的音容笑貌转瞬之间映于眼前,仿佛昨日。 父亲一生戎马倥偬、军旅匆匆。我在1935年10月出生时,父亲还在江西前线。我出生的消息让父亲非常高兴,他虽然是老派人,但脑筋并不旧,尤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且又因为我是长女(其实也是唯一的女儿),让他格外钟爱。每逢我的生日,尽管他很忙碌甚至“过家门而不入”,但总要细心惦记,总要托人送回一两样小玩意哄我开心。这些东西因为济南城破之前行色匆乱,都已然散失了。1965年,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我带着小女黄惠珍回祖国大陆探望父亲,屈指算来已经十七年未曾谋面,父亲显然苍老了许多,但他对我的慈爱不容稍减,他压低了声音拉住年仅七岁的惠珍问长问短,舐犊之情溢于言表。虽然这次见面只有一周的时间,但它印刻在我心目中的记忆却是恒之久远。 父亲一生历史功过早已盖棺论定,这里不再赘述。我只是想借这个机会谈一谈我对他的印象。父亲功名早显,一路扶摇,入参庙议,手绾兵符,可谓炬赫人物。但他本人从来都是自持甚俭、洁身自好。旧社会的旧习气从无沾染。他与戴雨农(戴笠)私交很好,但私下里却对其人渔色、暴虐等负面颇多微词。他本人虽也不能免俗,广开财路,但从未骄奢淫逸、中饱私囊。有一次,我亲眼见到他穿着一双新布鞋在污水中踏来踩去,颇为不解,就问缘故。父亲告诉我,小时候家里很穷,我祖母一人操持全家,节衣缩食,一双新布鞋总希望它能延长寿命。因为鞋底是细麻绳纳的,干透了的麻绳耐力有限,猛一用力,很易折断。所以,穿了新鞋就要在水里踩一踩,让麻绳吸足水分,增强韧性,自然也就耐穿了。他为人讲求边幅,但平素办公,除非迎来送往、宴请宾朋,否则绝不穿皮鞋,只穿粗布鞋。他的饮食也相当简单,温相先生书中所述庐山那一段白文冰为他做“号筒子”(卷饼)一事至为逼真,他在家里最爱吃的就是这一口,每逢此时,他还告诉我说,少年时代如果能吃上这些就已经是过年了。 对于国共两党最后兵戎相见,父亲内心感受极其复杂。他不赞成陈诚那些人急于发动内战的想法,却又不能不服从于军令。他本来从不在家里谈及军务、政务,这次却也隐忍不住。据母亲郑宜兰后来对我说,父亲两次说过“这一腔热血竟洒何地”的话。父亲晚年曾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建设大业,惜乎早逝,未能贡献良多。所幸我们目前事业尚能为两岸三地经济良性互动略尽绵薄之力,或可弥补父亲些许遗憾。 父亲前半生事业中也有母亲郑宜兰的影子,他们两人素来相敬如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高级官员金屋藏娇者比比皆是,父亲却从不沾花惹草,对母亲的感情始终如一。济南城破前夕,他送走祖母、母亲和孩子们。之后,母亲带着我们九个孩子(六位兄弟和两位堂兄弟以及我本人)来到了香港,生活一段时间后,我们全家又去了中美,母亲终老于哥斯达黎加。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书刊包括互联网上流传着母亲后来同父亲的一位副官结成夫妻并背叛父亲一类的传说,令我深感惊诧,这完全是无中生有。对于这类不负责任的谣诼,我们家属已经在《大公报》上公开发表声明予以澄清,现在借温相先生大作出版的机会再度表明一下事情的真相,母亲郑宜兰在离开祖国之后没有做过任何一件对不起父亲的事情,她对父亲的思念一如既往,没有更改,只不过因为主客观原因,以至于他们始终未能聚首,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拉拉杂杂写了这些文字,不知所云,聊以表达对父亲的追思与追念之情吧。

内容概要

本书讲述了王耀武将军的传奇一生。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山东泰安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山东省政府主席,黄埔三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曾任54师师长、七十四军军长,第四集团军司令。王耀武将军的亲属王鲁云、黄惠珍女士为本书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作者简介

温相,长期从事国际金融工作,参与起草《中国资本市场十年发展纲要》,著有《当代中国资本市场纵横谈》、《中国国债市场面面观》、《毛泽东研究》、《晚年林彪》、《帝国杀戮—清代皇族政治斗争史》、《习仲勋》等。

书籍目录

掰梦依稀父爱如山(代序) 楔子 第一章投身黄埔 1.五耀武的小名叫“骡子” 2.“让”的哲学 3.绑匪来了 4.阴国人 5.“天津混混” 6.混迹上海滩 7.改名王耀武 8.巧识王文彦 9.“有心人”——何应钦 10.初露头角 11.东征 12.马前卒 13.王耀武办案 14.兄弟重逢 15.王耀武“请客” 16.恶鬼登门 第二章同室操戈 1.收留赵铁夫 2.“军旗事件” 3.黄雀在后 4.单刀赴会 5.江西老表熊式辉 6.宜黄生死劫 7.“俊才、俊才” 8.“主任好” 9.副旅长侯龙安 10.王耀武看病 11.血战谭家桥 12.较量 13.调查课在行动 14.读《明史》 15.一石二鸟 第三章抗战军兴 1.胡宗南摆酒 2.“无期徒刑” 3.“钦差大臣” 4.子午谷救驾 5.在庐山 6.罗店处女战 …… 第四章明争暗斗 第五章衣锦还乡 第六章兵临城下 尾声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天底下最好赚也最赚不完的钱就是从女人与小孩口袋中流出来的银子。至于在选料、配料上,王耀武更是动了一大堆心思,在马玉山糖果店当伙计时,王耀武经常帮着后面忙乎,所以,一般点心、糖果的制作流程,他都非常熟悉。就以糖果而言,王耀武让申六务必标明味道,比如草莓味的,话梅味的、柠檬味的、香草味的等等。由于王耀武、申六的种种努力,这家糖果店一直经营得不错,抗战后,王耀武出资进一步将其扩大,并且亲自巡视店内的管理。 由于有了这笔暗地里的资金来源,王耀武的手头宽绰多了。“钱壮英雄胆”,王耀武把这笔钱分成几部分,一部分用作抚恤,阵亡、伤残的士兵,除了上面规定的钱以外,王耀武自己还贴上一些。另外一部分作为赏功,有战功、战绩的士兵,经过举荐都能拿到一小笔额外之财。还有一部分用于恩惠,有些士兵家里困难,有些士兵渡过难关,这笔钱就派上用场了。西北军冯玉祥那里,也给当兵的钱,那通常是充当敢死队的时候,荷包里被长官给包上一两块或者两三块现大洋,士兵们叫它“纸钱”,也就是送死的钱。王耀武这笔钱则是上打珠,没死前就给用上了。既然说到主顾,那就是还有个客户服务的问题。王耀武是一营之长,也就是掌柜的,服务好不好不但在掌柜,还在于前台,谁是前台呢?那些个连排长就是前台。对于这些前台人员,王耀武除开用钱,还得用心。这个心就是不抢功、不诿过。 王耀武手下的这三个连长,最受器重的自然是一连连长罗明理,但最让王耀武眼下感兴趣的则是三连连长滕超(字子俊)。滕超是第一军上校谍报处处长刘夷的关系上过来的,有些后台,可没有那么狗仗人势。一到连队,很快跟士兵打成一片,平素跟这些人称兄道弟,颇受士兵们的喜欢。滕超是正牌的中央军校毕业生,按说这个资历的年轻人不会这么待见普通一兵,但滕超真是一个例外。其实,关注滕超或者说暗中观察滕超的不止王耀武,还有赵铁夫。而且,赵铁夫对滕超的观察已经超出一名营部书记官的责任范围。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些都没有逃过王耀武的耳报神——罗明理的眼珠子。 1930年3月,上峰传下话来,新任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即将莅临徐州校阅部队,要求各部务必做好准备工作。何应钦一向是比较体恤下情的,他把校阅安排在下午,要大家安心吃好中午饭,他主要看的部队也就包括王耀武所在的团。这次何应钦来进行所谓的校阅,毋宁说是战前动员。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与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为首的反对派的矛盾日益激化,必须通过大决战来一较雌雄。所以,嫡系部队的士气、军容乃至战斗力都成了关键。

后记

2010年有过一个想法,准备写个东西出来作为纪念辛亥百年的样品。地球人都知道辛亥革命的发动者是以中国同盟会为主体,所以,这也就自然牵扯到了同盟会的后身国民党。由此联系到国民党在中国大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现象,便觉得应该选择个把国民党阵营中的历史人物作为切入点。就这样,王耀武闯进了视野之中。 王耀武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也熟也不熟。说熟悉是因为一场济南战役,特别是那句口号“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说不熟悉那就是王耀武的事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不是满大街的人都能朗朗上口。在这点上,王耀武甚至不如他的下级张灵甫、李天霞那么“耳熟能详”,老电影《南征北战》中李军长那句脍炙人口的台词“看在党国的分上,拉兄弟一把”成了日后李天霞的某种代名词,张灵甫就更不用说了。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特赦的国民党战犯中,以王耀武留下的资料最少,他的五篇回忆文章加上自述尚不及十万字,而且内中很多细节都没有照顾到。加之他的早逝,这个人的历史陈迹已经很少有人过问了。这也就注定选择王耀武这个人物的巨大难度。 之所以用“传奇”二字,一则是王耀武本人的历史的确很有传奇色彩,较之小说更能吸引眼珠子,这是历史天然魅力所在;另一则便是写作过程中的“合并同类项”所致。什么叫“合并同类项”呢?举个例子,王耀武身边的亲信很多,要描写这些人,如果一一罗列出来,不但读者会时不时的搞错,就是作者自己也不胜其烦。索性将其共同点拿捏在一处,取一个相近的名字作为总代表。书中如安慧民、白文冰、孟记东、罗明理等人都是由此而来。另外,吴化成、吴化东、余书茵、沈北原、沈舒宁、赵铁夫、穆忠恒、侯龙安、陈凤举、严子庸等人物也是在名字上做了点手脚,原因有上述的理由,也有考虑到当事人家属的缘由。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于此处稍加留意。 这本不成样子的小书所以能这么快的同大家见面,首先要感谢团结出版社社长梁光玉先生和总编室主任傅雪莎女士,在编辑、出版这本书的过程中,他们的敬业精神始终令作者感佩。其次在本书收集、整理资料时,李含章、任岩、龙哲等同志的积极协助也不敢稍忘。2011年夏,在得知拙作接近尾声之际,王耀武先生的亲属王鲁云女士、黄惠珍女士专门从香港飞来与作者见面,并且提供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自然为本书增色不少,在此也一并谢过。 书稿虽然磨砺一年之久,但粗糙、错漏之处一定不免。敬请大家不吝赐教、指正为盼。 温相 2012年4月20日 winstonl118@163.com


编辑推荐

《蒋介石亲信爱将王耀武传奇》讲述了王耀武将军的传奇一生。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山东泰安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山东省政府主席,黄埔三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曾任54师师长、七十四军军长,第四集团军司令。王耀武将军的亲属王鲁云、黄惠珍女士为《蒋介石亲信爱将王耀武传奇》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蒋介石亲信爱将王耀武传奇 PDF格式下载



相比《蒋介石的王牌悍将张灵甫》这本书,本书虽然在外包装上极力模仿张书,但无奈作者手上史实资料显然太少,杜撰的成分太多,如果你是抱着看小说的心态的话不妨买一本看看,如果你想了解王将军的真实情况,建议就不要买了,指挥的几次大的战役都没有描写,王将军周边一群和他有着重要关系的人物如俞济时、施中诚、李天霞、冯圣法、周志道、李琰等人都轻描淡写甚至没有提及,杜撰一些什么特务之类的人物,显然的喧宾夺主!感觉如果写王将军的书一方面重点放在74军的成长方面;另一方面放在他与何应钦等高官的关系方面。另外说一句,亚马逊服务很好,打底分只是给本书的作者!


我们山东老乡,受以前宣传的影响,总感到王耀武先生是革命的罪人。作者完整地描述了王先生的戎马一生,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优异表现,完全推翻了我以前的印象。如此实事求是地描述历史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当事人自身都是负责的。作为兴趣读物可以购买


价格便宜,发送货快捷,在这购书方便,好评!


写的不错,类似金陵春梦的手法,使人有兴趣看下去。


是正品一口气就看完了,值得购买


这是一种类似于史记写法的人物传记


“济南战役”重要人物吴化文写成“吴化东”?竟然会出这么严重的错误?稍有历史常识人都能看出。


书中有大量错字、别字,严重影响团结出版社的声誉!


精彩的传记文学,历史的追寻者


总是在一些小事情上反复述说论证,要是关键的也行,罗嗦。


作者编写手法正面,文笔生动,内容紧凑,人物广泛。凭着丰富人物,时事背景,突显王将军主角形象,是一个独特传奇描述的技巧。


济南战役中投共的不是叫吴化文吗。怎么书中变成吴化成呢?在有传奇不是离奇,我想作者还是要尊重历史为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