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疑难杂病中医治验录

郑伟达//郑东海//郑东梁 中国中医药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作者:

郑伟达//郑东海//郑东梁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临床疗效是中医学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提高临床疗效,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之一。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学术发展最基础之工作。郑伟达医师将其恩师郑孙谋、汪其浩的临证经验整理之同时,又整理出自己20多年的临床经验,汇集成本书。本书集内、妇、肿瘤、杂病于一炉而不乱,对每一病案的诊断观察、病理分析较为明晰,辨证立法严谨,对方剂的运用、药物的配伍都有独到之处。对每一病例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系统性、规律性说理较强。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内科、肿瘤科疾病的治疗经验,但也收集了少量其他科的疾病,绝大部分是疑难病症,叙述深入浅出,对于中医、西学中医师在临床、教学、研究工作上都会有较好的帮助。

作者简介

  郑伟达,出生于中医世家,福建省闽清县人。毕业于北京光明中医学院,是全国名老中医专家郑孙谋教授及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奠基人、中医泰斗吕炳奎先生的关门弟子。历任福州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福建省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间中医药开发协会副会长,全国民营中医院院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福建省委常委,农工党中央医药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卫生部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三十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郑伟达教授注重整体治疗,讲究辨证论治,对肿瘤、肝硬化、风湿病、前列腺病、冠心病等疑难杂病颇有研究,尤其擅长于肿瘤的中医防治,提出“以人为本,科学抗癌”的先进理念,总结并创立了“治癌新十论”和“四位一体抗癌疗法”,为众多患者解除疾苦。发明了国家级抗癌新药“慈丹胶囊”、“参灵胶囊”、“甘芜逐水胶囊”等十六种系列药物,并获得国家众多奖项和专利。著有《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疑难杂病中医治验》、《肿瘤的中医防治》、《八名方临床应用》、《前列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慈丹集》、《养生药膳集苹》、《郑伟达医文集》、《郑伟达医论集》等十八部医学著作。先后在福州、深圳、北京、香港创办了中医肿瘤防治研究所,中医肿瘤医院,中医药研究院及深圳药业公司等防治肿瘤机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一百多家新闻媒体对其医疗相关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郑东海,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中国医促会中医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福州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在线总编、郑伟达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祖上六世行医,大学毕业后随父行医,勤奋好学,潜心研读中医经典,同时悉心总结其父治疗疑难病症的经验。现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教授进行原发性肝癌术后中西医结合的抗复发课题研究。主编《郑伟达中医肿瘤治疗学》、《四位-体疗法治疗肿瘤》,参与《八名方临床应用》、《疑难杂病中医治验》、《前列腺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等13部著作的编写工作。  郑东梁,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福州大学、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现攻读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现任伟达药业集团总裁、深圳市伟达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慈丹堂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州副辉医院董事长、九三学社福建经济委员会委员、郑郑桓公源流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为中国诗词协会会员。郑东梁先生自幼随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郑伟达教授学习中医临床,耳提面命,对中医具有较深的认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2009年,由主持研究的“伟达慈丹四位-体抗癌康复疗法”课题,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并协助郑伟达教授-起撰写《肿瘤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肿瘤经验》、《郑伟达医文集》等著作。参与了国家级抗肿瘤新药“慈丹胶囊”的临床研究,慈丹胶囊成为福建省建国以来第一个被批准的国家级抗肿瘤新药,并荣获1998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金奖,2000年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第十二届全国发明博览会金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学术探讨 一、阴阳人格体质学说之浅议 二、对中医“七情”的认识 三、怎样整理与提高中医心理学这一学科 四、谈陈修园治疗妇科病的特点 五、运用“十纲辨证”治疗肿瘤 六、慈丹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七、肝病中医用药的原则与方法 八、慈丹胶囊配合参灵胶囊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 九、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思路第二章 经方验方的临床应用 一、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二、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三、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四、四逆散的临床应用 五、逍遥散的临床应用 六、温胆汤的临床应用 七、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 八、真武汤的临床应用 九、甘草附子汤的临床应用 十、生脉散的临床应用 十一、荆防败毒散的临床应用 十二、增液汤的临床应用 十三、阳和汤的临床应用 十四、少腹逐瘀汤的临床应用 十五、麻杏苡甘汤的临床应用 十六、六味地黄汤的临床应用 十七、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十八、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临床应用 十九、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 二十、木防己汤的临床应用 二十一、防风通圣散的临床应用 二十二、黄连阿胶汤断临床应用 二十三、四妙勇安汤的临床应用 二十四、枳术汤的临床应用 二十五、小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二十六、大黄甘草汤的临床应用 二十七、芍药甘草附子汤的临床应用 二十八、大黄廑虫丸的临床应用 二十九、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临床应用 三十、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 三十一、健胃消炎宁汤的临床应用 三十二、茵陈双白汤的临床应用 三十三、栀子豉汤的临床应用 三十四、芪怀六君汤的临床应用 三十五、橘味麻黄汤的临床应用 三十六、益气养阴汤的临床应用 三十七、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三十八、当归芍药散的临床应用第三章 疑难杂病治验 一、冠心病治验 二、鼓胀病治验 三、肝胆湿热治验 四、急性病毒性肝炎治验 五、胆结石治验 六、慢性胃炎治验 七、癫痫病治验 八、急性前列腺炎辨证论治 九、慢性前列腺炎辨证论治 十、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辨证论治 十一、精囊炎中医辨证论治 十二、肾病综合征治验 十三、辨证治痢 十四、中药周期疗法治疗不孕症第四章 肿瘤治验 一、脑肿瘤治验二例 二、鼻咽癌治验二例 三、舌癌辨证论治 四、甲状腺癌辨证论治 五、肺癌辨证论治 六、纵隔肿瘤辨证论治 七、乳腺癌辨证论治 八、肝癌辨证论治 九、食道癌辨证论治 十、胃癌辨证论治 十一、贲门癌治验 十二、胰腺癌辨证论治 十三、大肠癌辨证论治 十四、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辨证论治 十五、膀胱癌辨证论治 十六、前列腺癌辨证论治 十七、宫颈癌辨证论治 十八、子宫内膜癌辨证论治 十九、卵巢肿瘤辨证论治 二十、恶性淋巴瘤辨证论治 二十一、多发性骨髓瘤辨证论治 二十二、_白血病辨证论治 二十三、骨肉瘤辨证论治 二十四、皮肤癌辨证论治 二十五、恶性黑色素瘤辨证论治第五章 疑难病医案 一、头痛治验十二例 二、眩晕治验六例 三、晕厥治验一例 四、痰厥证治验一例 五、中风治验二例 六、心痛治验一例 七、胸痹治验二例 八、胸膜炎治验三例 九、腹胀治验二例 十、腹痛(肠梗阻)治验_例 十一、腰痛治验五例 十二、痹症治验七例 十三、湿痹治验一例 十四、热痹治验一例 十五、痿症治验二例 十六、高血压治验三例 十七、哮喘治验七例 十八、胆囊炎治验二例 十九、肝硬化治验四例 二十、痢疾治验五例 二十一、癫疾治验一例 二十二、输尿管结石治验一例 二十三、瘴邪治验一例 二十四、缩阴症治验一例 二十五、不育症治验一例 二十六、黄疸治验六例 二十七、奔豚气治验三例 二十八、狐螯病治验一例 二十九、心悸治验五例 三十、胁痛治验八例 三十一、肺痨治验一例

章节摘录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其反映了机体阴阳的偏盛偏衰。凡阴盛或阳虚者即为寒证,凡阳盛或阴虚者即为热证。在肿瘤病人的辨证中,寒热辨证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及治疗用药,首先当辨清寒热之属性,特别是肿瘤患者在临床上寒热表现较为复杂,有寒热错杂、寒热转化及寒热真假。  1.寒证  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即为寒证。肿瘤患者之寒证常表现为里寒、虚寒或实寒,其临床表现共同证候为:恶寒喜暖、面色灰白、肢冷蜷缩、口淡不渴、无汗或自汗、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1)阴寒内盛证此证即《伤寒论》太阴病证,主要是脾阳亏虚、阴寒内盛所致。太阴病证属里虚寒湿证,其病因为中阳不足、脾不健运、寒湿内阻、升降失常。消化系统肿瘤病人多见此证,临床表现为,纳差食少、腹胀隐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周身浮肿、大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如胃癌、大肠癌。  另外真寒假热证,亦是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其表现为内有真寒而外见假热的证候。如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似属热证之候,但身热反欲盖衣被,口渴喜热饮而不多,脉大而无力,伴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  (2)少阴寒化证  即《伤寒论》少阴病证。属于心肾阳气亏虚,机能衰退、抗病能力减弱所致。特别是肿瘤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常出现此证,临床表现为:恶寒蜷卧、精神萎靡、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苔白、脉沉细等症。亦可出现阴寒极盛证,如脉沉微欲绝,反不恶寒,面赤之“戴阳”假象。  2.热证  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所出现的证候。肿瘤之热证常表现为里热、虚热和实热。临床表现共同证候为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热目赤、烦躁不安、痰涕黄稠、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疑难杂病中医治验录 PDF格式下载



疑难杂病中医治验录,很好呀


工具书值得收藏,经验方可供借鉴。


在日常生活中方便解决许多困难,不错


因为旧书和作者名气不小,所以选择购买,还不错


有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郑伟达的其他书籍就不用看来了,都是推广他的药品的,治疗的病例也是用的他的药品。对于提高临床技术水平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有用经方的心得体会,又有很多治疗癌症的经验,不错!


有可鉴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