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魏执真

魏执真//易京红//周燕青|主编:佘靖 中国中医药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作者:

魏执真//易京红//周燕青|主编:佘靖  

页数:

372  

字数:

259000  

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医家的遴选本着“著名”、“临床家”的两大原则。“著名”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为标准。“临床家”是指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丰富临床经验、有医疗特色与专长者。  本丛书正文主要分4部分,即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及年谱。  医家小传主要介绍医家经历,着重介绍从医的经历及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专病论治以中医的病证或西医的病名统医论、医话、医案几部分内容,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把与某一病证相关的医论、医话、医案放在一起,使读者对这一病证的经验有清晰全面的了解,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了解这一病证辨证、治疗的独特经验。  本丛书的最大特点是把笔墨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独特经验不厌其详、大篇幅地介绍,医家的用药、用方特点重点介绍。写出了真正临床有效的东西,写出了“干货”。

作者简介

  魏执真,女,1937年生,天津市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因在心血管治疗上有突出贡献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北京中医医院(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及内科副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央保健局会诊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心病学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胸痹病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顾问并曾任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委员会顾问并曾任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糖尿病学会顾问,入选北京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  魏执真教授1962年作为首届中医学学士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接受现代中医药学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在校就学期间,受教于秦伯未、任应秋、施今墨等当代中医大师。她潜心向医,孜孜不倦,问道解惑,从无懈怠,精研内难伤寒本草诸经,于诸家之言广有涉猎,以勤学好问、手不释卷而闻名于全院师生之中。毕业前因学习成绩优秀,特经选拔,拜师我国著名的现代中医学临床家、教育家、学者秦伯未先生。毕业至今,就职于北京中医医院(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从事内科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近50年。作为该院心血管、糖尿病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奠基者之一,其临床、教学、科研各方面均有突出成就,为医院发展、学科建设和心血管内科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魏执真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断求新、锐意进取的敬业风范被同道广泛称颂。魏教授虽已年近古稀,但她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新进展都及时了解并掌握,这就使她能一直站在学科的最前沿。多年以来,在临床工作中对待复杂疑难的病例,她必定深究其发病过程、诊治经过,用心思考,果断用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解决临床问题,总能得心应手。对于罕见病例,经常亲自查阅相关文献。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刻苦钻研,反复总结,因而在内科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疗效稳定而显著,深受患者信赖,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中央电视台对外广播《天涯共此时》、《中华医药》栏目以及北京电视台都做了魏执真教授的特别介绍。《中华英才》杂志对魏教授做了专访,并以“魏执真用心治‘心’病”为题全面介绍了魏执真教授的学术思想。台湾《大成报》发表了“魏执真半甲子钻研各类心律不整”、“调脉汤治心搏过速媲美西药”等两篇文章,介绍了魏执真教授关于心律失常和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治疗的学术成就。《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杏林女杰魏执真”的专访;《北京日报》以“我身边的王忠诚——魏执真中医克顽疾”为题介绍了魏执真教授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案例;《中国工商报》也刊登了专访:“用心治心——记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病专家魏执真”,详细介绍了魏执真教授用中医攻克顽疾的成功医案。  魏执真教授在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中,特别对心律失常、糖尿病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建立了心律失常独特的“以脉为主,四诊合参”的“两类、十型、三证候”的辨证思路和方法。魏执真教授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提出了“益气养心,理气通脉,凉血清热”的创新性的治疗方法。据该法研制之药物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曾以“调脉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为题列入北京市立项课题进行科研观察。该项成果属国内外领先水平,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该课题文章于国内外专业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后,深受同行专家重视并被引用。近年来由于抗心律失常西药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已被证实,给国内外心血管专家对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因此这一高效且无毒副作用的中医药新疗法的出现,确实对心律失常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起,心血管病临床中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逐渐增多。糖尿病性心脏病在心脏病中所占比例迅速增加,至今已占主要地位。魏执真教授及时抓住这一动向,率先进行了糖尿病性心脏病的长期而系统的诊治研究,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上,早在80年代初即以“糖心宁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为题列入北京市立项课题进行科研观察,结果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证实糖心宁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性心脏病的症状及冠状动脉和心肌及微血管病变,提高心功能,并有调节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功效,且无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魏执真教授为中医的现代化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早期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进行中医科研的先行者之一。她长期承担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等多项各级研究课题。魏执真教授投身中医科学研究几十年,成绩斐然,先后荣获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科委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颁发的重要科技成果奖项11项。魏教授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在大会演讲,介绍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受到同行的广泛好评。魏教授在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协作组分题组长期间,因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缜密细致的工作作风,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于1991年和1994年两度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科研工作突出贡献奖。  魏执真教授行医近五十载,临证之得,秘不自珍,笔耕不辍,以飨同道,故其著作等身。其文章别具意趣,阐精发微以明理,独辟蹊径以立法,遣方师古而不泥古,用药精专而意在周全。青年时代即作为主编之一出版了《中医临证备要》(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一直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对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1989年5月东京医齿药出版株式会社将此书译为日文出版。迄今为止,魏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文章多次获古籍出版社优秀论文奖。魏教授的专著共17部,她所著的《心律失常中医诊治》(协和医大中国医大联合出版社)一书,专门阐发了她对于各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诊疗规律的独特认识,是其毕生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该书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著作一等奖。  魏执真教授多年来在中医药学的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她在繁重的医疗和科研工作之余,不间断地承担中医内科教学任务,作为研究生导师和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为国内外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进行课堂讲授和临床指导,其高质量的讲授和优异的教学效果受到广大学生和中青年中医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对后辈中青年医师,魏执真教授严格要求,一贯强调疗效是硬道理,疗效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正是看到了魏执真教授运用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辨证论治取得了极好的临床疗效,才使得中青年中医工作者献身中医事业的决心更加坚定,并在临床实践中逐步提高了诊疗水平。魏教授还为历史悠久的中医药的国际化、为中华文明推向世界作出了贡献。她曾经荣获日本“星火中医研究会优秀教师”称号;于1992年被邀请赴日本都立丰岛医院讲学及指导临床和教学工作,其临床疗效、学术水平、教学效果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均受到日本学员及当地同行交口称赞,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魏执真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学会及内科心病委员会筹建人之一。她一贯热心于专业学会的工作,积极参与学会活动。她还不辞辛劳参与科普教育工作,长期身体力行,通过参加义诊活动,撰写科普文章,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进行科普讲座,使更多的患者和基层医务人员获益。  魏执真教授不仅医术高超,医德更足为后辈垂范。现已年届古稀,尚每日应诊患者数十人之多,辨证施治则四诊详参唯恐不周,遣方用药则增减损益岂止再三,对患者关切挚情溢于言表,或温言抚慰以安其心,或痛切直陈以规其失,自卯过午始终让患者如坐春风,足可谓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相得益彰。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魏执真教授通过运用中医药学的传统学术理论,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救治了数不胜数的患者。特别是大量现代医学认为即使接受复杂、昂贵的手术也难以缓解病情的患者,通过魏执真教授的精心治疗,获得了新生。  魏执真教授作为具有现代医学思维的一代中医学大家,在将蔚为壮观的中医学继承并加以合理运用的同时,主动结合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和研究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继往开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通过分析整理魏教授的临床经验,透视魏教授的医疗和科研的思考方式,既可以为同道借鉴,也可以启迪后学,使更多患者通过中医学的治疗而远离病患的侵害,这就是魏执真教授多年不变的心愿。

书籍目录

医家小传专病论治论心律失常证治一、辨证论治经验二、治验病案举例论冠心病心绞痛证治一、辨证论治经验二、治验病案举例论糖尿病性心脏病证治一、辨证论治经验二、治验病案举例论充血性心力衰竭证治一、辨证论治经验二、治验病案举例论心肌病证治一、辨证论治经验二、治验病案举例论脑动脉粥样硬化证治一、辨证论治经验二、治验病案举例论多发性大动脉炎证治一、辨证论治经验二、治验病案举例论原发性高血压病证治一、辨证论治经验二、治验病案举例诊余漫话心律失常辨证论治中常见问题心律失常常见脉象辨析心律失常辨证论治琐谈期前收缩与促、结、代脉窦性心动过速与数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疾脉房颤与涩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辨证论治过“补”致壅,久“活”耗气麻黄能治遗尿年谱附录

章节摘录

  其实,此时“肢凉”一症并非为心阳不振所致,乃是由于血脉瘀阻引起,脉促为瘀郁化热之象,若抓住本质,采用益气养心、理气通脉、凉血清热之法则疗效显著。结脉则为阴寒类,使用补气养心、化湿祛痰、温阳散寒、通脉散结之法,则可使早搏消失,若与促脉不分,而仍然使用前述之益气养心、理气通脉、凉血清热之法则不会获效。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快速心房纤颤等均属于阳热类,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多属于阴寒类。两型分清后还须根据其病机特点的不同,进一步详细地分析,以分出不同证型,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笔者认为阳热类中可分为五型,阴寒类中也可分为五型。其分型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引起心脉瘀阻因素中虚实的不同;②引起心脉瘀阻的病邪种类的区别;③心脏亏虚的种类不同;④病位方面除心脏外所涉及的其他脏腑不同。四、忽视证候心律失常除可分为两类十型外,常常会临时出现一些兼有的证候,当出现兼有证候时,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甚至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先治其兼证,方可取效。心律失常各型中常可见如下三种不同证候:①气机郁结;②神魂不宁;③风热化毒。其中风热化毒往往影响更大。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魏执真 PDF格式下载



学习老中医临床经验。


主要讲内科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诊治。但经验方保密,小缺陷。


有真货,有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