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花开见禅

王溢嘉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王溢嘉  

页数:

201  

字数:

1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 生命的颠覆与再生有个和尚问:“我为什么不能悟?”夹山禅师答:“就是为了这个悟,迷却多少人。”禅,是要人“悟”的。过去有些禅师为了让人“悟”,有的用“棒”打,有的用口“喝”,无非是想震聋启聩,让迷途的羔羊清醒一点。但更多的禅师则是在问答间展现凌厉的机锋,让你的脑筋急转弯,心灵为之柳暗花明,七上八下,然后绝处逢生,“悟”出以前未曾察觉的道理。这是禅宗里最值得称道的部分,也是现代人仍需借鉴、学习的地方。从现代的观点来看,禅师们这种活泼奔放的“另类思考”,大部分属于当代思考学家狄伯诺所说的“水平思考”。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解释,“水平思考”是指“通过非传统的方式为棘手问题寻找解答的思考模式”,它是科学家或艺术家在从事创造活动时,或是一般人在理解幽默时,最常运用的思考方式。这也是为什么禅师间的问答总是充满创意与幽默的最主要原因。当然,他们运用“水平思考”,并非想发明或创造什么,而是要“颠覆”旧有的、僵化的思维和观念,挣脱它们的束缚,让我们看到新的方向、新的契机,让我们沉闷而彷徨的生命获得再生。对一般人来说,这远比创造发明器物重要得多。禅宗源远流长,留传下来的典籍相当多,如《景德传灯录》、《指月录》、《五灯会元》等,但大抵都属于“语录体”,言简意赅、自由挥洒,无脉络可循。为了方便现代读者的阅读、理解与吸收,笔者以禅所触及的领域为脉络,以禅门公案、故事、法语为材料(多译为白话),添头加尾、引申联想,特别是和现代西方心理学、哲学、思考学等作比较或相互印证,期使读者能有更大的收获,也更了解中国禅宗的特殊价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期待读者在读后,除了对博大精深的禅学有个基本认识外,更能为自己的生命追寻、身心安顿带来启发、提供指引。但这似乎是个矛盾,因为禅的神髓在于“不可说”,不可拘泥于文字,所以还是要提醒读者,像其他禅学著作,本书只是一根不得不伸出来的“手指”,只是在提供一个方向、一个途径,你应该看的是它所指的“月亮”。“月亮”在哪里,你看了本书自然会明白,如果你只是把眼光逗留在书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能“悟”的,一句话就已经足够,甚至什么都不说,打你一棒即可;不能“悟”的,说得越多只是让人越感迷惑。所以,大家还是怀着轻松的心情来看这本书。就真正的生活来说,文字说得再天花乱坠,也只是次级的赝品。最后,再说一则公案:有人问:“什么是玄妙?”洪荐禅师答:“没问以前。”问了,说了,就不那么玄妙了。人生有很多东西,的确只能靠自己意会,而难以言传。王溢嘉二○○六年十一月

内容概要

  《花开见禅》是王溢嘉关于“禅”的一些小感悟。中国的禅宗源远流长,而“禅”,是要人悟的,在一问一答间展现凌厉的机锋,让你的脑筋急转弯、心理为之柳暗花明,七上八下,然后绝处逢生,悟出以前未曾察觉的道理,这是禅宗最值得称道的部分。本书以“禅”所触及的领域为脉络,以历代禅师们奔放跳脱、幽默而富有创意的问答及特立独行的举止为材料,添头加尾,引发联想,打破人们对人生百态的虚妄执着,解开世人闭塞的心灵,为生命带来了另一种可能。

作者简介

  王溢嘉,一九五〇年生于台湾。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弃医从文,专事文化工作。著有《中国文化里的情与色》《中国文化里的魂魄密码》《中国人的命理玄机》等作品三十余种,涉及人文、艺术、文学、心理等多个领域。其融知性与感性、冶人文与科学于一炉的写作风格,在台湾独树一帜。有人这么评价王溢嘉:他比医生懂更多的心理学,比心理学者懂更多的生命科学,比生命科学学者懂更多的精神分析。

书籍目录

拿起狗来打石头
麻三斤,睡不着
想一回就伤心一回
晶莹剔透与污染
丰富的空无
性命在哪头
只加一个字
就是要让你怀疑
答案不一样
死人与活汉
不打这破鼓
幡动 风动 心动
谁“还有这个在”
从驴子观井到井观驴子
地狱与天堂
原来是地不平
能为小事烦恼真幸福
行脚僧与独眼龙
多么干脆
你怎么能让我死
我不明白
什么是我自己
自家有个宝藏
那个人是谁
有一个我,挡在你身前
谁要你教坏他
自家狗子走失了
解铃还需系铃人
掷骰子与拉磨
我不思,故我在
心里的石头
瓶中鹅与无缝门
黑的是墨,黄的是纸
多少菩提多少树
父死,子死,孙死
请衣服吃饭
我这里屎一拉便完
谁知道你是女人
替你矫正过来
好个寸丝不挂
你听到音乐声了吗
何必那么小心和偏心
空手把锄头,欢喜来造反
好手不雕琢
抖擞精神透关去
没有一个是有智慧的
怕人家笑
梅子熟了
人人各有X指禅
我只是随俗
云在青天水在瓶
你说得对
看戏只管看戏
你今年几岁
得到的会失去
这边高,那边低
哪个不是精的
不要让老太婆知道
什么是三宝
须弥山与芥菜子
悲伤从哪里来
有伎俩与没伎俩
晴天也烦,雨天也恼
你妻子陪别人睡觉吗
用不着消除烦恼
不是为生气才种兰花
亡妻鬼魂的控诉
人生好比在泡茶
什么是解脱
月落寒潭,云生天际
空杯与去粘
随手捡起心中的落叶
蛤蟆与老茄
专心吃饭睡觉
不欺之力
磨砖做镜
深拨生命的火苗
到哪里修行
依而不赖
触目菩提
临川方觉取鱼难
教人做贼
被一场霜冻了
先礼拜这条狗
世尊您竟在这儿
发出吼声,翻个跟斗吧
请水牯牛洗澡
冷时给它穿袜子
因为没有人出价
何必钻他故纸
竹影扫阶尘不动
母亲就是佛
平常心是道
这是什么意思
理财与弹琴
不知道最亲切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还有一两个在
味道真是鲜美啊
我没有隐瞒你什么

章节摘录

拿起狗来打石头这是怎么一回事?唉,就是“拿起石头来打狗”的另一种说法嘛!德山禅师上堂说法:我这里佛也无,法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粪汉,等妙二觉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槃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点鬼簿、拭疮脓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墓鬼。这段话一定会让很多心地纯洁而又虔诚的人听在耳里,痛在心里,而忍不住皱眉嘀咕:“为什么要如此呵佛骂祖?如此亵渎三宝?”德山这样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固然有打破世人迷信权威、崇拜偶像心理的用意,也在强调“凡圣无两”——佛、法、僧三宝看似高贵,其实跟低贱的东西没有两样。但主要的作用还是在思考上头。禅门有一首偈子:不为奇来鸡咬狗,拿起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法,阴沟踏在脚里头。把狗咬鸡、拿起石头打狗、一脚踏进阴沟里寻常现象颠倒过来说,却又说“从来不说颠倒法”,正是很多禅师惯用的手法。德山的那段话“颠覆”了我们惯常的想法,我们当然也可以“颠覆”他。将他的话“颠倒”过来,那就变成:我这里有佛,也有法,老臊胡是达摩。担粪汉是十地菩萨,破戒凡夫是等妙二觉。系驴橛是菩提、涅槃,点鬼簿、拭疮脓纸是十二分教。守墓鬼是四果、三贤、初心、十地。你看!原本恶心、低贱的物与人,都因此而露出庄严宝相,金光万道,成佛成法了。而那些心地纯洁、虔诚的人,原本被践踏得快要粉碎、痛苦不堪的心也一下子愈合,豁然开朗。人生的很多困境、很多苦,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只会开不会想。麻三斤,睡不着思考就是求异,就是在你昏昏欲睡时,为你提神醒脑。有人问:“达摩面壁九年,到底是为什么?”永禅师答:“因为睡不着。”真是出人意表的答案,但却让人眼睛为之一亮。中国禅宗的祖师爷达摩,在嵩山面壁九年,是何等特殊、坚毅的修为,依常理,必然有“深奥而高贵”的原因。“因为睡不着”这个答案,却让人感到惊讶,让我们的思路在瞬间脱离常轨,但又觉得它好像要提醒我们什么。有个和尚问:“释迦拈花,迦叶笑个什么?”大宁禅师答:“只是忍不住笑。”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说法,迦叶尊者报以会心的微笑,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佛禅两界的美谈,而大宁禅师却似乎有意作弄我们,他的答案同样有违常理,但也让人真的忍不住想笑。有人问:“如何是佛?”洞山禅师答:“麻三斤。”佛法高妙,被很多人视为人生臻于圆满境界的不二法门,但“麻三斤”的说法却相当怪异,塞得我们的脑袋有点发麻,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又好像在暗示我们,其中另有深意。如果人生让你昏昏欲睡,提不起劲,那可能是因为你的思考方式太古板、太寻常、太沉闷了。上面的三段问答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有一共同的地方:问题很平常,答案很怪异。而它们也具有相同的用意:希望我们能从僵化、狭隘、死气沉沉的思考模式中跳脱出来,打破对圣与凡、高贵与庸俗等等的执着,用一种比较轻松、活泼、另类的思维,重新来观照这个世界和自己。这样,人生才不会再显得那么沉闷、苦闷与空洞。禅,历久而弥新。在这个时代,禅最值得称道的是,它那活泼而又有创意的思考方式,能为我们带来生活的改变。想一回就伤心一回禅师把你搞糊涂,是想让你的脑袋在撞墙后,能换个角度重新去思考。这个或那个和尚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布水禅师答:“想一回就伤心一回。”香林禅师答:“坐久了就会感到劳累。”云盖禅师答:“古寺碑难读。”南台勤禅师答:“一寸龟毛重七斤。”仁王钦禅师答:“闹市里耍猴子。”兴善禅师答:“刚才还记得。”利山禅师答:“我看不到什么。”以上,只是历代禅师对“祖师西来意”(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到中国的用意)的一小部分回答而已。和尚喜欢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跟一般人喜欢问“什么是生命的意义”类似,你的“生命的意义”就是他的“祖师西来意”。每个答案都不同,而且都答非所问,让人如坠五里雾中。传统的观点认为因为“祖师西来意”是“不可说”的,所以禅师在“非说不可”时就故意放烟幕弹,把你搞糊涂,无非是想截断问者的心思。但从现代思考学的观点来看,这些答案都是非常活泼的“转移式思考”。因为如果改问“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回答“想一回就伤心一回”、“古寺碑难读”、“闹市里耍猴子”、“我看不到什么”等,似乎也都能曲径通幽,提供另一个思考角度,而得到非常有创意的答案。和尚问:“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澄远禅师答:“谁在这里踏步?”这个反问式的答案就很不错。它不是要把你搞糊涂,而是要开示你:“祖师西来意”也好,“生命的意义”也罢,都是“问不出来”的,而必须靠你自己去发现、去追寻、去领会、去实践。光用嘴巴问,只是在那里“原地踏步”。晶莹剔透与污染悟,就是发现一个新观点:发现我们都被晶莹剔透污染、被光明污染了。有人来向洪谨禅师请教关于污染的问题:“像霜雪一样洁白,如何?”洪谨禅师答:“还是污染!”又问:“那什么才是不污染?”洪谨禅师答:“五颜六色!”不管是皮肤或人格,“洁白似雪”都是很多人追求的理想目标和境界。在电视里,每天都可以听到下面这两句令不少女性羡慕的广告词:“为什么我总是这样晶莹剔透?”“我就是有办法白回来!”屏幕里的漂亮明星的确很晶莹剔透,很白。看似纤尘不染,令人心生羡慕。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晶莹剔透”和“美白”,就像洪谨禅师所说,其实是一种严重的“污染”。我们常以为只有肮脏、黑暗的东西才是污染,其实,洁白、光明的东西也可能是污染。马祖禅师上堂说法: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凡是以人为的方式“造作”出来的,都是污染。靠人工化妆品七涂八抹搞出来的“晶莹剔透”和“美白”,更是莫大的污染。真正的不污染应该是天然,是“五颜六色”,也就是一个人或事物的“本来面目”。但这不是说我们脸脏了,也不必洗。洗脸是“洗”,不叫“染”。同样的,在黑夜里由电灯所带来的光明,也是人为造作。所以,这种光明其实也是污染。大体而言,人类的所有文明都是人为造作,也都是污染,即使不“污”,也是很“染”。当然,这个意思不是说我们就不要文明,而是在接受文明洗礼时,也要接受禅的思想洗礼,了解这种人为造作污染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模糊了我们的生命视野。想要还我本来面目,看清人生方向,眼睛和脑袋都要好好“洗一洗”。……


编辑推荐

一抹轻风,一句一抹轻风,一句禅话。身形未动,心已分明。——禅语悟人生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花开见禅 PDF格式下载



花开见禅—— 一百个顿悟瞬间在新华书店时我都想要,现在还用说吗。


在春天里读寻禅语心中处处花开


花开花落可见禅,山高流水也可见禅,顿悟在一瞬间,也在任何地方。无处不可顿悟。


给了我很多人生的感悟和做人的道理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好书一本。


很有感悟好书


看完很有启发,值得一看。


不错的一本书,闲暇之余读读蛮不错的!


一个问题,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也就容易走出那些误区,很喜欢。


熄灯前三分钟看两个小故事 其实这也是作文素材的很棒的书


还没看完,但是单看封面就觉得不错。


很喜欢的哦,印刷各方面都不错。快递一般


别人推荐的,还没来得急看


不太喜欢……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禅理深透。读之咀味。


短小精悍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一个顿悟,禅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挺好的一本书,读起来也很轻松。


刚得到,但是我相信一定很好


公司活动一起帮同事买了9本,书本包装不好,外壳感觉很旧,我那本封面还感觉被尖的东西戳了个洞,书还没看,不作评价。


不知道为什么,书比预定时间晚到了8天,快递员的电话也打不通。主要是书皮还给弄破了!


没什么特别的感触,纸质还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