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疑案
2013-3
新星出版社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常禾
无
纵观世界侦探文学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如果说有谁已经超脱了这一类型文学的类型化束缚,恐怕我们只能想起两个名字——一个是虚构的人物歇洛克•福尔摩斯,而另一个便是真实的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她个人独特的魅力创造着侦探文学史上无数的传奇:她的创作生涯长达五十余年,一生撰写了八十部侦探小说;她开创了侦探小说史上最著名的“黄金时代”;她让阅读从贵族走入家庭,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畅销全球一百五十余个国家,作品销量与《圣经》、《莎士比亚戏剧集》同列世界畅销书前三名;她的《罗杰疑案》、《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都是侦探小说史上的经典;她是侦探小说女王,因在侦探小说领域的独特贡献而被册封为爵士;她是侦探小说的符号和象征。她本身就是传奇。沏一杯红茶,配一张躺椅,在暖暖的阳光下读阿加莎的小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惬意的享受,也是一种态度。午夜文库成立之初就试图引进阿加莎的作品,但几次都与版权擦肩而过。随着午夜文库的专业化和影响力日益增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版权继承人和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主动要求将版权独家授予新星出版社,并将阿加莎系列侦探小说并入午夜文库。这是对我们长期以来执著于侦探小说出版的褒奖,是对我们的信任与鼓励,更是一种压力和责任。新版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由专业的侦探小说翻译家以最权威的英文版本为底本,全新翻译,并加入双语作品年表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家族独家授权的照片、手稿等资料,力求全景展现“侦探女王”的风采与魅力。使读者不仅欣赏到作家的巧妙构思、离奇桥段和睿智语言,而且能体味到浓郁的英伦风情。阿加莎作品的出版是一项系统工程,规模庞大,我们将努力使之臻于完美。或存在疏漏之处,欢迎方家指正。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编辑部致中国读者(午夜文库版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集序)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一直在筹备两个非常重要的关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纪念日。二○一五年是她的一百二十五岁生日——她于一八九○年出生于英国的托基市;二○二○年则是她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问世一百周年的日子,她笔下最著名的侦探赫尔克里•波洛就是在这本书中首次登场。因此新星出版社为中国读者们推出全新版本的克里斯蒂作品正是恰逢其时,而且我很高兴哈珀柯林斯选择了新星来出版这一全新版本。新星出版社是中国最好的侦探小说出版机构,拥有强大而且专业的编辑团队,并且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极有热情,这使得他们成为我们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如今正是一个良机,可以将这些经典作品重新翻译为更现代、更权威的版本,带给她的中国书迷,让大家有理由重温这些备受喜爱的故事,同时也可以将它们介绍给新的读者。如果阿加莎•克里斯蒂知道她的小故事们(她这样称呼自己的这些作品)仍然能给世界上这么多人带来如此巨大的阅读享受,该有多么高兴啊!我认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首先它们是非常易于理解的。无论以哪种语言呈现,故事和情节都同样惊险刺激,呈现给读者的谜团都同样精彩,而书中人物的魅力也丝毫不受影响。我完全可以肯定,中国的读者能够像我们英国人一样充分享受赫尔克里•波洛和马普尔小姐带来的乐趣;中国读者也会和我们一样,读到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侦探经典作品——比如《无人生还》——的时候,被震惊和恐惧牢牢钉在原地。第二个特征是这些故事给我们展开了一幅英格兰的精彩画卷,特别是阿加莎•克里斯蒂那个年代的英国乡村。她的作品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间,不过有时候很难说清楚每一本书是在她人生中的哪一段日子里写下的。她笔下的人物,以及他们的生活,多多少少都有些相似。如今,我们的生活瞬息万变,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世界”依旧永恒。也许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提供了最好的范例:《藏书室女尸之谜》与《复仇女神》看起来颇为相似,但实际上它们的创作年代竟然相差了三十年。最后,我想提三本书,在我心目中(除了上面提过的几本之外)这几本最能说明克里斯蒂为什么能够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首先是《东方快车谋杀案》,最著名,也是最机智巧妙、最有人性的一本。当你在中国乘火车长途旅行时,不妨拿出来读读吧!第二本是《谋杀启事》,一个马普尔小姐系列的故事,也是克里斯蒂的第五十本著作。这本书里的诡计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最后是《长夜》,一个关于邪恶如何影响三个年轻人生活的故事。这本书的写作时间正是我最了解她的时候。我能体会到她对年轻人以及他们生活的世界关心至深。现在新星出版社重新将这些故事奉献给了读者。无论你最爱的是哪一本,我都希望你能感受到这份快乐。我相信这是出版界的一件盛事。阿加莎•克里斯蒂外孙阿加莎•克里斯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修•普理查德二○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金斯艾伯特村里坐落着两座豪宅,“皇家围场”是其中之一,而居住其中的弗拉尔斯太太刚刚过世。
此后不久,她的情人,也就是住在另一所大宅里的罗杰•艾克罗伊德先生便得知,弗拉尔斯太太一年前杀害了自己的丈夫,最终因愧疚而自杀。更重要的是,罗杰还发现她在死之前一直被一个神秘人敲诈。他展开她最后的来信,打算读出那个人的名字,可惜没有人听到。
因为一把短剑插进了他的后颈……
作者:(英国)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常禾阿加莎•克里斯蒂,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正式出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最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公演场次最多的剧目;而在影视改编方面,《东方快车谋杀案》为英格丽•褒曼斩获奥斯卡大奖,《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持续了五十余年,总共创作了八十部侦探小说。她的作品畅销全世界一 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她创造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和老处女侦探马普尔小姐为读者津津乐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尔之后最伟大的 侦探小说作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国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称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
第一章 谢泼德医生的早餐第二章 金斯艾伯特众生相第三章 种西葫芦的人第四章 芬利庄园的晚宴第五章 谋杀第六章 突尼斯短剑第七章 邻居的职业第八章 拉格伦警督胸有成竹第九章 金鱼池第十章 客厅女仆第十一章 波洛登门拜访第十二章 家庭会议第十三章 鹅毛管第十四章 艾克罗伊德太太第十五章 杰弗里•雷蒙德第十六章 麻将夜第十七章 帕克第十八章 查尔斯•肯特第十九章 弗洛拉•艾克罗伊德第二十章 拉塞尔小姐第二十一章 消息见报第二十二章 厄休拉的证词第二十三章 嫌疑人齐聚一堂第二十四章 拉尔夫•佩顿之谜第二十五章 全部真相第二十六章 云开雾散第二十七章 自白书
第一章 谢泼德医生的早餐弗拉尔斯太太死于九月十六日夜里至十七日凌晨之间,那是星期四。第二天是星期五,早上八点就有人请我过去,但已无力回天,她死去好几个小时了。九点刚过几分,我回到家,用钥匙开了前门的弹簧锁,故意在玄关磨蹭了一会儿,慢吞吞地挂好帽子和薄大衣。初秋的清晨寒意袭人,幸好我颇有先见之明,添了衣服。说实话,我那时相当沮丧,忧心忡忡。虽然当时我不可能预见到接下来几周的风波——我绝对不会那么做——但直觉却告诉我接下来的日子会麻烦重重。左边的餐厅里传来叮叮的茶杯叩击声,还有姐姐卡洛琳短促的干咳。“是你吗,詹姆斯?”她喊道。多余一问。不然还能是谁?老实说,我刚才拖拖拉拉好几分钟,就是因为卡洛琳。“出去把事情查个清楚”是猫鼬家族的座右铭——这是文学家吉卜林说的。如果卡洛琳长出鬃毛,我们家可就猫鼬成灾了。“出去把事情查个清楚”的前两个字大可忽略,即便卡洛琳安坐家中,消息也能送上门来。她的诀窍我猜不透,但效果一目了然。估计她的智囊团是由村里的各路仆人和小贩们组成的。一旦她出门,目的可就不是打听消息了,而是散播消息。在这方面,她的天才也堪称举世无双。正因为她这人尽皆知的个性,我才犹犹豫豫,能拖则拖。关于弗拉尔斯太太之死,无论我向卡洛琳透露多少口风,不出一个半小时,整个村子必将传得沸沸扬扬。出于一名医生的职业操守,我自然务求谨慎,所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任何消息都对姐姐留一手。虽然她到头来照样能查个一清二楚,但只要过错不在我,我也就心安了。弗拉尔斯太太的丈夫一年前刚去世,卡洛琳始终坚信他是被妻子下毒害死的,却又拿不出半点真凭实据。我一再表明,弗拉尔斯先生死于习惯性酗酒引发的急性胃炎,可她总是嗤之以鼻。急性胃炎和砒霜中毒的症状不乏相似之处,这一点我也认同,但卡洛琳另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你只要看看她就知道了。”这是她的原话。弗拉尔斯太太虽然青春不再,仍旧风姿绰约,而且她的衣着尽管简单,却总是非常合体。不过话说回来,去巴黎购买时装的女人成千上万,总不见得人人都会毒死丈夫吧。我在玄关盘桓了许久,思索着这些事。卡洛琳又喊了一声,语调比刚才更尖锐:“你到底在干什么,詹姆斯?怎么还不来吃早饭?”“来了来了,亲爱的,”我慌忙答道,“刚才在挂大衣。”“这段时间够你挂五六件大衣了。”她说得一点儿没错。我走进餐厅,照例吻了吻卡洛琳的脸颊,坐下开始吃鸡蛋和熏肉。熏肉已经凉了。“一大早就出诊呀。”卡洛琳说。“对,”我回答,“去了‘皇家围场’。弗拉尔斯太太出事了。”“我知道。”姐姐说。“你怎么知道的?”“安妮告诉我的。”安妮是我们家的客厅女仆,挺不错的女孩,可惜多嘴多舌的积习难改。沉默了片刻,我继续吃鸡蛋和熏肉。姐姐有一个又长又尖的鼻子,此时她鼻头微微一颤,这个动作一般表示她兴致正浓,或是情绪亢奋。“然后呢?”她追问道。“很不幸,我没什么可做的。她肯定是在睡梦中去世的。”“这我知道。”姐姐又说。这次我烦躁了起来。“不可能,”我厉声说,“连我也是到了现场才知道的,还没跟任何人提过。要是安妮连这都看得见,她一定是千里眼了。”“不是安妮,是送奶工。弗拉尔斯家的厨师告诉他的。”我说什么来着?卡洛琳完全不必外出探听消息,只要坐在家中,情报就纷纷向她飞来。姐姐又问:“死因是什么?心脏病?”“难道送奶工没告诉你?”我不无讥讽地反问。讽刺对卡洛琳是没用的,她把这当成一个认真的问题,老实地回答道:“他也不知道。”不管怎样,反正卡洛琳早晚都能挖出真相,我不如直接告诉她算了。“死因是镇静剂服用过量。她近来失眠,一直吃药,大概吃得太多了。”“胡扯,”卡洛琳立刻反驳,“她是自杀的。信不信由你!”说来也怪,一旦你心底暗暗坚信的事情被别人戳穿,就难免恼羞成怒、矢口否认。一气之下,一连串话脱口而出。“你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说,“无凭无据就胡乱猜测。弗拉尔斯太太究竟为什么要自杀?一个寡妇,年纪轻轻,又很有钱,身体也不错,只要享受生活就好。她为什么要自杀?荒谬。”“荒谬。就连你也该注意到,她最近很不正常。六个月以来都这样,简直像被女巫附体了。你刚才不也承认吗,她这段时间总睡不好觉。”“那你的高见呢?”我冷冷地问,“我猜是一场失败的恋爱?”姐姐摇了摇头。“悔恨。”她兴致勃勃地说。“悔恨?”“对呀,我早说了,她丈夫是被她毒死的,可你从来都不信。现在我更坚信不疑啦。”“你这话不合逻辑,”我反击道,“如果一个女人冷血到了胆敢犯下谋杀罪行的地步,肯定会心安理得地享受胜利果实,不会那么多愁善感,因为良心谴责而后悔。”卡洛琳摇摇头。“那样的女人也许有——但绝对不包括弗拉尔斯太太。她特别容易激动。她是那种根本吃不了苦的人,一时冲动就会把丈夫干掉。毫无疑问,做阿什利•弗拉尔斯这种人的妻子,肯定少不了要吃苦——” 我点点头。“然后她就整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担惊受怕。我真同情她。”依我看,弗拉尔斯太太在世的时候,卡洛琳可从未同情过她。既然她已去了再也不能穿巴黎时装的地方(大概如此吧),卡洛琳的态度也就有所松动,准备施舍一些惋惜和理解了。我明确告诉她,这些臆测纯属无稽之谈。其实她的观点并非毫无道理,至少我也暗暗赞同其中的一部分。但卡洛琳纯粹是在捕风捉影,只是碰巧遇到了真相,我决不能助长她的气势。要不然她会走遍全村散播那套理论,然后人人都会以为她是从我的诊断结果里得出这种结论的。人生艰难啊。“胡说八道,”卡洛琳对我的说教不以为然,“走着瞧吧。她十有八九留了封遗书,坦白交代了一切。”“什么书信都没留下。”我厉声澄清,完全没料到这句话的后果。“喔!”卡洛琳说,“所以你的确调查过?詹姆斯,看来你内心深处也和我有同感呀。你可真能装。”“自杀的可能性总不能不考虑。”我强调。“会举行验尸审讯吗?”“也许吧,看情况。如果我能够声明自己对误服安眠药过量这一结论完全满意,估计验尸审讯就没必要了。”“那你到底是不是完全满意?”姐姐精明地追问。我没答话,起身离开了餐桌。
《罗杰疑案》编辑推荐:全新版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集(内附阿婆遗产继承人手写序言),阿加莎•克里斯蒂奠定女王地位的神作,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作品集②午夜文库推荐:侦探小说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品,无法超越的里程碑在百大侦探小说榜单上力压《教父》和《沉默的羔羊》如果你没有读过克里斯蒂,请一定从这本书开始
无
如题,读起来十分顺畅这点比人文好,但跟人文一样出现了错别字。
虽然阿加莎的作品在影视作品中看过多次,其实读起来罗杰疑案算是第一本了。 故事情节紧凑,很喜欢然人意外的结局。 推理也很有逻辑。 因为印象很好所以之后也读了很多阿加莎的作品。
内容挺不错,后面比较精彩,真相到了最后才发现原来如此。如果能够有些心理描写更好。
和克里斯蒂的其他基本一起买的,新星出版社的这一套总体看起来不错,翻译、排版、封面都挺舒服。价格也算公道。可能因为钓获原因,物流有些慢。
比想象中薄,但很漂亮,希望会给我惊喜。
非常好看,翻译很流畅自然,更精彩的当然还是情节,一个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结局。
罗杰疑案不愧是阿加莎的成名之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凶手,也是作者大胆的尝试。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玄妙
真的被叙诡吓到了 结局令人震惊!
书刚拿到,外观不错。
这本书叙述清晰,人物个性明朗,情节的发展引人思考,最终给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内容吸引人,知道最后几页才隐约猜到谁是嫌疑人。
在同类侦探推理作品中开创先河。作者把案件作为一种智力游戏,挑戏读者,在结局时间读者都会对作者会心一笑。作者忽略了罪犯的心态,除非打算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