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父母性格决定孩子命运

李斓 李斓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1-10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李斓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1-10出版)  

作者:

李斓  

页数:

297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通过一个学生家长的视角,用非常真实的事件、非常感同身受的体会,细腻讲述了如何让自己的性格去给孩子造福,而不是给孩子添堵。这个讲述里既有作者自己和收集的家长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对孩子的伤害案例,也有一个眼神、言语、动作让孩子终生难忘的幸福案例,总之内容充满了对大量不同性格家长的日常言行、性格的精彩描述,且有对其掰开揉碎的分析,是一本对家长很有提示作用的书。 该书的特色之一是通过孩子们在网络上大量倾诉的案例,在读者眼前打开多扇窗户,从而给家长们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平时无法看到的孩子真实的内心,然后让读者既看到很多相似又不同的父子、母子、父女、母女之间的小事件,又看到作者给出的简单易行的行为建议,实用而不枯燥。 这本书想传达出的理念是,几千年的封建教育的熏陶,不知让多少家长成为孩子眼中的陌生人,不知让多少孩子成为家长眼中的窝囊废。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让看到此书的家长,开始对自己的性格做评估、做减压、做微调,想让家长通过此书知道:他们的孩子既是那么的独一无二,又是那么的脆弱,非常需要他们准确、适当的对待。 另外本书有一个贯穿全书的崭新特色,试图帮助读者(家长)微调自己性格的一本书,这种方式是作者自己经过多年尝试,见到实际良好效果的一种新办法。采用这法儿的起因是,我发现很多育儿书,多注重于告诉家长:什么事,用什么方法,怎么去做。很多办法貌似都不错,但是,不少人忽略了一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往往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就会轻易地处于愤怒状态,处于愤怒状态的爹妈们会把育儿书上的办法忘个一干二净,在那种情况下什么育儿书也没用了。相信但凡是做过爸妈的应该会同意我这观点,所以,这本书试着给家长读者们一些调节性格、性情的东西。我坚信只有改变了性格,才能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否则都白搭。我也曾经是个很急性子的人,也经常跟孩子急眼,但近几年通过自己摸索着阅读有关书籍,性情大变。所以,这本书的性格调节部分,应该是这本书的主要特色吧,对了,书末我还收集了一些北大学生介绍的具体学习方法。 书中我说过一句话:孩子将是你今生要相处时间最长的人,这个人非常特别、毫无价钱可讲地需要读者多下点工夫,琢磨如何去与他们相处,比琢磨如何与老板上司相处重要得多。只有这样,当我们一把年纪时,才会发现孩子真的有多爱我们,孩子的性格、做人有多成熟成功,否则,呵呵,看看这本书中孩子们的真心话吧。 相信我,请走进这本书,当您进来看到我飞着唾沫星子绞尽脑汁说的那些话后,您会发现,在这个时空中,我们虽没见面,但我们已经成为了知己。 李斓

内容概要

  本书通过一个留美学生家长亲身的非常真实、非常感同身受的体会,细腻讲述如何让自己的性格去给孩子造福,而不是去伤害孩子。该书的特色之一是作者通过大量网络上孩子倾诉的案例,在读者眼前打开了多扇窗户,从而给家长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平时无法看到的孩子的真实内心和简单易行的对待孩子的行为建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人格形成第一阶段(0—12岁)孩子父母的性格
请拿一本父母“驾照”再去“驾驶”孩子吧
1.用自己舒服的方式做个自我性格评估
2.盼望是枷锁,因为成功往往在“踏破铁鞋”之外
3.想要成功,请让阅读成为习惯
4.家长用于修身养性的选书小窍门
5.孩子是你这辈子交往时间最长的一个人
6.养孩子像做一次性实验没有重来的可能
7.胡乱早教会导致孩子患上“感觉统合失调症”
小学是父母宠孩子蜜糖时期的结束、施压的开始
1.父母是孩子智力生长的重要“环境”
2.考试失利时,父母的呵护、笑脸就消失了
3.只注重分数压制兴趣爱好毁了孩子的智商
4.掌握一种能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5.有效集中注意力特别重要
6.中小学时期的英语及其他
 7.父母经常性的情绪失控对孩子的害处
 8.家长的精神暴力将导致孩子成人后患癌症、心血管等疾病
 9.孩子在家长的强硬、暴力管教下变成了同性恋
 10.发泄式暴打孩子的家长当《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空气
 尊重孩子从小做起!渴望得到尊重的孩子才能有好成绩
 1.孩子在家里的尊严
 2.孩子在小朋友们中间的尊严
 3.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尊严
 4.从幼儿园起,家长就要留意教师对孩子尊严的打击问题
 5.你和孩子的态度决定着教师对待孩子的态度
 6.不打骂,孩子能否成为自爱的人
 7.孩子在没有尊严的家庭长大后,会质疑父母、质疑一切
 管教孩子要有原则
1.孩子被管束得太严的后果
2.生死观教育是造就孩子战胜困难的妙招
3.正确上网是扩大孩子眼界和增长知识的捷径
4.教育是比马拉松还长的长跑赛,所以起跑线不重要
 惩罚并不等同于体罚
1.惩罚与体罚的区别
2.不体罚不等于可以长时问辱骂
3.不能把父母的角色变成老师或领导的角色
4.家规执行不能一刀切
不重视12岁之前孩子的性问题,父母会终生后悔
1.从小让孩子知道性是自然现象
2.从小的性无知难以防止被性侵犯
3.孩子外出时爸妈要闪一下“危险指数”
4.肉食、发育期与孩子智商、性意识的关系
第二章 人格形成第二阶段(13—18岁)孩子父母的性格
当孩子已进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阶段(叛逆期)
1.孩子不是你的延续,他们是完全不同于你的另外一个人
2.除了违法的事,给孩子抉择的权利吧
3.当咒骂成为习惯,孩子肯定变成“问题学生”
4.初中阶段既是孩子的叛逆期又是心理教育关键期
别太拿家长权威当“干部”
1.请家长自查心理是否“成年”
2.所谓家长“权威”是靠爱和影响力营造的
3.想想自己有生以来的正确率有多高
4.暴力权威下的孩子有的会一生记仇
宽松的家庭气氛才是提高成绩的最根本元素
1.培养呵护孩子理解力是一切的前提
2.给孩子灌输打好基础可以梦想成真的理念
3.爸妈如果总说这些话,会让孩子成绩很差
4.在不顺中找顺利,不让孩子在烦躁抵触中读书
5.对孩子的心理控制将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
如何帮助孩子减缓来自学校的压力
1.问题家长造就了问题学生,部分学校压力来自家长
2.孩子在学校受到压力回家却闭口不谈,家长怎样应对
3.问题老师“整治”学生,家长怎么办
4.了解一些教师职业的“内幕”,有助于家长以平常心去面对老师
5.如何帮助孩子回避校园暴力
6.如何指导孩子应付校园里同学之间的“小政治”
7.对付小霸王“实战”案例——小霸王“实习课”练习
8.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最敢自杀、最敢死的
9.性的问题再不讲您就OUT了
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怎么考上的
1.确实有少部分人是凭着天赋进去的
2.他们都找到了非常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他们的努力和心态大部分都是很到位的
4.名校本科生毕业后冲到高峰后的失落感
留学孩子的家长能帮上什么忙
1.早帮孩子做打算比较好
2.留学,家长在孩子英文准备上的建议
3.在孩子的专业问题上家长能给出的建议
4.家长应建议孩子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5.在中介和选校的问题上,家长能给的建议
6.等待学校消息的日子及一些其他注意事项
7.留学申请过程的最后一哆嗦——签证

章节摘录

7.胡乱早教会导致孩子患上“感觉统合失调症” 我认识一个小伙子,他有个刚刚两岁的女儿,由于他本身是研究生毕业,当然认为自己的小孩一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结果,他就逼刚刚会说话的女儿背《三字经》,怎么逼呢,在女儿任何的生存需求前边加上背诵的“程序”,想吃饭吗?好吧,给爸爸背一段三字经才给饭吃;想喝奶是吧,来给妈妈背段《三字经》才能给喝奶…… 我觉得这样的家庭教育太可怕了!这对年轻的父母不知道,这是在毁掉孩子对知识宝贵的好奇心,而且还很容易使孩子患上感觉统合失调症。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症”?这是美国的艾乐丝博士在1975年提出的概念,他的原用词汇是“感觉系统功能失调”,大概意思就是说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导致孩子的整个身心不能协调运作,时间拖得长了以后,会使得小孩子在认知程度上有些障碍,从而导致他们适应能力很低,这就大大推迟了孩子将来融入社会的正常进程。 艾乐丝博士将人体的感觉统合系统分为视觉统合系统、听觉统合系统、触觉统合系统、平衡统合系统、本体统合系统等。前几年南京市对2486名6—11岁的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规范、系统的测试,结果发现有34.9%的学龄儿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 具体点说,有视觉统合系统失调的孩子,不论是上课还是卞课,在阅读时,经常会出现把书的页码翻错、读书看错行、算数学题时也会常抄错题目,这些都是发生在孩子视觉系统上的错误,结果导致在学习上有障碍。家长不知道的以为孩子是在故意不好好学习跟大人对着干,造成父母的愤怒,这下孩子就惨了。 有听觉统合系统失调的孩子,他们时常会在上课时,当老师在布置作业或者嘱咐同学们明天要记住带什么学习用具这些重要的话时,孩子不是赶紧想着怎么去听清楚,他们却总是处在茫然状态,或东张西望或自己玩手指、玩橡皮,完全把老师的话全当耳旁风,听不进去。在家里也是一样,爸爸妈妈喊他做什么,就像是在喊别人似的。这类孩子的记忆力很差,更不要说背课文了,会很费劲。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有这种症状,如果老师讲什么内容我听进去了,作业就不费劲,如果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听到,写作业时就很麻烦,那时我父母要是懂得感觉统合失调症该多好啊,虽然他们没有怎么骂我,但是,我多羡慕班上的成绩好的同学啊,老师是那么喜欢他们,那么不待见我这种笨人。 有触觉统合系统失调的孩子,往往对别人的触碰非常抗拒,比如害怕理发、洗脸、打针,他们在学习时好动,坐不住,干点什么事都瞻前顾后,总是感到不安,总有一种担心害怕的感觉。这样的孩子还容易被误诊为“多动症”。 有平衡统合系统失调的孩子,会在学习或生活中经常目测不准距离,做事情时协调能力差,比如穿鞋子时会经常将鞋穿反。我就见过这样一个小女孩,才5岁,她经常把鞋穿反,自己又无法辨别反正,就在每次出门时,认真地问大人:“反了吗?”很可爱的小女孩,她父母很有耐心,不着急,每每是心平气和地纠正她。 有本体统合系统失调的孩子,更有很多明显的表现,例如不会跳绳,跑步时动作不协调还很累,唱歌时,经常发音不准,有时与害怕的人交谈时结巴,上课发言时也会口吃等。 上面讲的这些都是各类感觉统合失调症的表现,孩子怎么会出现有这样的问题呢?排除了遗传因素和分娩因素外,就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失当的问题了。如果家长一门心思只注重小孩的背诵能力、认字能力、计算能力,却放弃了孩子各种协调平衡能力的培养,就会造成自己的宝贝得这种病。现在各种英语培训班、奥数班期期爆满,可是很少见到哪个家长愿意饶了孩子,让宝贝们把本就不多的业余时间用来享受自己的闲暇与爱好。 而且,这种过度的早期教育(除了背诵、认字还有像学钢琴那样的练习某项专业技能等),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虐待孩子。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儿童教育的专家们说的,他们认为过度的早期教育,会导致孩子性格变得抑郁或焦躁,有的会变得性格叛逆,对上课或学习形成条件反射式的反感……这种论点我觉得很容易理解,儿童被过分地长时间地限制自由活动,是违背他们天性的,就是对他们实施一种心理虐待。 从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自己就有感觉统合失调症(虽然我父母没有对我进行过早期教育,但由于工作原因,我从生下来就一直由奶奶带,很少与父母团聚,这也许是原因之一),老师讲课我很茫然,多年、长时间地听不进去,我根本不是老师讲的我听得懂听不懂的问题,我只要往教室里一坐,心思就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反正就是听不进老师讲的内容,那时我父母哪里懂得有感觉统合失调症这么回事。好在我虽然当不成尖子学生父母也没逼我。还有,我小时候不但上课茫然,平时大人说话、与小朋友在一起玩都处于茫然状态,感觉我那时脑子里的机器80%都不运转,按老人话讲根本不开窍,所以学什么都是应付大人的。小孩跟我玩,发现我木呆呆的,都喊我“傻兰”。我当时连生气都没有,好像觉得傻不傻无所谓。有一次去小学同学家,那个同学他妈见到我,也喊我“傻兰”。我毫无感觉,等从同学家出来,我们班的班长,一个小男生,他却愤愤不平地跟我说:“大人也喊你外号,真不怎么样!不像话!”我听了,心想:哦?是吗?是不对哈? 其实我小时候的傻已经到一定境界了,记得有一次,七八岁吧,我和另外两个小孩在我们家窗户底下玩,玩着玩着,有个小孩建议:“咱玩用小石头子扔窗户吗?”我和另外一个小孩马上表示赞同,然后就捡了很多小石头子就近往我们家玻璃上扔,我也不知她俩知不知道那玻璃是我们家的,我也没觉得往我们家玻璃上扔有什么不好,就欢快地扔了起来,结果我爸着急忙慌地跑出来,一看扔自家玻璃的小孩里居然有自己孩子,气得冲我吼了起来,我这才明白,哦,自家玻璃不能扔石头子的。我举自己的这些例子,是想告诉现在的爸爸妈妈,有不少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开窍的,甚至是“半傻”的(其实就是有感觉统合失调症),这时的家长不能着急。我很庆幸,我父母在我小时候很宽容。当然那个年代的父母之间也没有现在的攀比压力,那时他们左一个运动右一个运动地跟着挨整,经常自身难保,也顾不上自己孩子是“半傻”还是不傻了。 我想说的是,现在的父母,如果发现自己孩子没有别的孩子机灵,没有别的孩子成绩好,不用特别着急,况且急也没用。我有点点开窍是在大学时代,那么晚了,上一个普通大学,最后才变成不那么弱智的人,所以这是多么漫长的一个时间啊,估计对于我父母来说,等我清醒了,那简直是“划时代”的转变了。幸亏父母在我儿时没有因为我的笨和傻对我拳脚相加,也没有用挖苦的语言在精神上刺激我,他们让我自然成长,变成现在至少在性格上没有扭曲,人很开朗,使我有机会用自己刚刚变清醒的、不太傻的面貌去面对我的刚出生的小孩,让我用基本阳光健康的态度去让新一代的孩子自然生长,才会有今天我小孩自然形成的阳光性格。 所以在孩子年幼时,在孩子性格、各种基本能力形成的这几年的关键期,如果家长眼珠子仅仅盯着成绩,本书的后面会列举很多被那样家长对待孩子的倾诉,他们长大后非常惋惜自己失去宝贵的东西、惋惜因仅仅追求成绩而失去其他能力…… 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在自己的观念上努力做转变,不要紧盯一个目的就不看四周,“押解”着孩子直奔那个唯一的目标。:中国有句古话,“越想什么越没什么”,这句话一点儿都不迷信,绝对是有它的道理的,为什么呢?目标高挂在那里,奔它而去的人多着呢,一味地只用单一的笨办法带着孩子去挤、去拼,会拼到手吗?通常不会。中国还有句古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话中的道理就是指放宽心胸,让孩子有多个目标、多个机会、多种能力,这样的才会有不错的结局,试想现在有好多机会,有多少是需要孩子考前多少名才能获得的?很少。因此,早教内容抓能力比抓机械式的学习要强很多。 P24-27


编辑推荐

孩子是你今生今世相处时间最长的人,需要家长非常特别的、毫无价钱可讲的,多下工夫去琢磨如何与他们相处。 李斓编著的《父母性格决定孩子命运——留美常春藤学生家长的育儿体会》是一本收集了众多北大学生介绍的具体学习方法,并见到实际良好效果的指导用书。通过一个学生家长的视角,用非常真实的事件、非常感同身受的体会,细腻讲述了如何让自己的性格去给孩子造福,而不是给孩子添堵。这个讲述里既有作者自己和收集的家长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对孩子的伤害案例,也有一个眼神、言语、动作让孩子终生难忘的幸福案例,总之内容充满了对大量不同性格家长的日常言行、性格的精彩描述,且有对其掰开揉碎的分析,是一本对家长很有提示作用的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父母性格决定孩子命运 PDF格式下载



经朋友介绍头一次来这买书,做为家长操作网上买书不是很容易。买回后一口气看了几十页,发现不错,作者文笔诙谐,且没有自我吹嘘把自己和孩子说得很优秀,反而讲了自己与孩子在一起时遇到的很多问题,还有很多其他孩子的实例,作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觉得最实用的是作者通过自己北大毕业的孩子收集的众多学习方法,都是作者孩子同学提供的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我小孩看了后说很有用。还有留学申请、留学签证的很多经验,看得出都是作者和孩子一路走来亲身经历后总结出来的,我小孩几年后也要出国的,收这本留着有用。


父母性格决定孩子命运,还不错吧,做父母的看看无妨


看得出作者是从亲身经历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如何不被小霸王欺负”、“如何对付老师的不好态度”,那些内容看了后确实增加不少底气,回头可以教孩子了。楼下说的性教育图片看第一遍时还真没注意,看到评论就去看了,确实是适合家长教孩子的图片,看来我得和我家宝宝说那事了。该作者《28天懒人减肥计划》我也买了,正是因为见效了才又来买这本育儿书,感觉她文笔得都挺实在的,没有什么水分。


这本书作者倾力奉献了自己成功的培养孩子经验,特别是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说明问题,非常实用!推荐!


对于现在大部分奔忙的父母来说,孩子的教育既重要也容易被忽视。这本书告诉我一些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让你能对现在社会各种商业炒作消费误导等提个醒,自己要聪明一些。关键还是用心才会觉得这本书真好!谢谢作者分分享她的经验,有机会应该当面谢才诚恳!


妈妈先要改变才能影响孩子噢。是正确的。提升中……


喜欢李斓的书


值得好好体会的书!


正在看,挺好的,有实际案例,还不错


还不错,里边的案例挺好的


这本是我这次买的一批书中最喜欢的一本,值得一读,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作者务实的风格,还有里面实用的指导,让我很受用,原来买之前没想到的,没想到很不错,推荐


语言很亲切,说的很让人受用,一本育儿好书


有些事情做过了,现在看到书上说的,觉得有些后悔,多读书才有益处啊。


书很好,而且这才叫快递,一天就到了,服务态度也特别好!


内容很好,很值得购买的一本书,举了很多有用的实际例子,是一本好书


其实教育孩子的同事,父母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


内容有收获,纸张排版品质再高一些就好了,不会看起来这么累


我觉得看来还好


已经做了妈妈的和准备做妈妈的可以学习一下,普的天下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这个过程中更希望他们能健康的成长,所以这里面的一些方法可以借鉴和学习一下哦!共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