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学习题集
2012-3
经济科学出版社
仝自力,江金锁,易茜 主编
176
280000
《税务会计学习题集》是经济科学出版社财经系列教材《税务会计学》(肖光红、仝自力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的配套习题集。编写本书旨在满足普通高等院校经管类各专业学生和高职高专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学习“税务会计学”课程的需要,同时,也可作为学生复习备考、教师备课命题的参考书。
为了适应不同教学类型与教学形式的需要,本书与《税务会计学》教材的体系、结构保持一致。在编写体例上每章都包括习题和习题答案两个部分。在各章的习题部分中,根据各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按照目前普遍采用的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会计实务题和复习思考题等题型分别编写,并在题型设计及题量分布上,充分考虑各章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知识点,以便通过练习帮助读者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税务会计学》教材各章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达到融会贯通,并较好地提高应试能力。在各章的习题答案中,对每道习题逐一解答或演算,并力求准确、精炼,以方便读者学习。
习题部分
第一章税务会计概论
第二章税收制度概论
第三章增值税税务会计
第四章消费税税务会计
第五章营业税会计
第六章关税会计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概述
第八章所得税会计
第九章个人所得税税务会计
第十章资源税会计
第十一章财产税会计
第十二章行为目的税会计
第十三章税务筹划原理及其应用
参考答案部分
第一章税务会计概论
第二章税收制度概论
第三章增值税税务会计
第四章消费税税务会计
第五章营业税会计
第六章关税会计
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概述
第八章所得税会计
第九章个人所得税税务会计
第十章资源税会计
第十一章财产税会计
第十二章行为目的税会计
第十三章税务筹划原理及其应用
版权页:插图:要素的确认计量,如客观性、可比性、相关性、一致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而税务会计是融会计与税法于一体的特种专业会计,除要遵循基本的会计核算原则外,更着重于执行税收方面的原则,包括联合制基础、税款支付能力、收入和费用的确定性、公平(即公平纳税、合理税负)性、受查(即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性以及社会效益等原则。⑥计算损益的程序和方式不同。财务会计是按照“收入一费用=利润”会计等式来计算损益,并在计算时,是以资产的历史成本为基础,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遵循谨慎性原则等来确认和计量损益的实现;而税务会计是按照“法定收入项目金额一税法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损益,并按照资产的历史成本原则,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以此来确认和计量损益。两者区别表现在是否承认政府有权对纳税人的非营业收益的确认和征税问题。5.税收会计是指以税收征收机关为主体,以税法为准绳,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单位,对税收资金及其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旨在保证各项税款及时、足额地缴入国库的一种税收管理活动。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都是与会计和税收范畴密切相关的专业会计,两者既密切相连,又存在较大差别。(1)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的联系。①会计核算依据相同,即都是以国家税收法律制度为准绳。税收会计是税务征收机关依据税收法律制度对税金的实现、征收、上解、入库和提退等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而税务会计则是纳税人依据税收法律制度规定对税款的形成、计算、申报和缴纳等进行核算和监督。②会计核算任务和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保证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地缴人国库。税收会计通过核算与监督税金的实现、征收与入库来最终保证税金及时上缴国库;而税务会计通过核算与监督税款的形成、申报与缴纳来最终保证税款足额缴入国库。③两者同属于税收管理范畴。不论是税务机关的税收会计,还是企业的税务会计,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税收管理活动的侧面,实际上两者同属于税收管理范畴之中。(2)税务会计与税收会计的区别。①会计主体不同。税收会计的主体是直接负责组织税金征收入库工作的国家税务机关,税务会计的主体则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从税收法律关系的角度上看,前者属于征税权利主体,后者属于纳税权利主体,两者共同构成税收法律关系的征纳权利主体双方。②会计核算对象不同。从总体上讲,税收会计和税务会计都是对国家税收资金运动的核算与管理,但是,从具体运动过程来看,税收会计核算的是税金及其运动,主要属于国家税收资金的实现、征收、解缴和入库阶段;而税务会计核算的是税务资金及其运动,主要属于国家税收资金的形成、计算、申报和缴纳阶段。两者分属于税收资金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并且以税款的纳税申报环节作为连接点。③两者的性质不同。税收会计属于国家预算会计的范畴,是预算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税务会计属于企业会计的范畴,是企业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
《21世纪高等院校现代财会系列教材:税务会计学习题集》是21世纪高等院校现代财会系列教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