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天津海滨新区成长的机理与发展策略选择

江曼琦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

江曼琦  

页数:

309  

内容概要

  《天津滨海新区成长的机理与发展策略选择》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分析厂商选址的微观行为人手,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厂商聚集某地的因素,用滨海新区发展的实践检验和论证了增长极的理论,从而拓展和深化了城市新区形成成长的机理与动因研究,丰富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案例。
  第二,根据滨海新区的发展定位,创新型的研究了国际航运中心、制造业研发基地、宜居城市形成所需的产业支撑体系,这对于国内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制造业研发基地、宜居城市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既利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站在投资者的立场,了解滨海新区的投资环境;又采用数据包络方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滨海新区投资环境的问题,提出改善投资环境的对策,建立可持续和特色投资环境的评估指标体系,保证了研究成果和对策措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及科学性。
  第四,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改善环境、集聚发展;优化结构、科学发展;借力发展、合力辐射;改革创新、率先发展”的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策略,并详细地阐述了这四大策略的内涵、实施路径和措施,对于指导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江曼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983年获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城市规划专业工学学士;1989年获南京大学地理系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理学硕士;2000年获南开大学经济系区域经济学博士。出版过《区际经济运行机制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等专著,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和重点项目,多次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思路
三、主要观点
四、创新点及可能的贡献
第二章 天津滨海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与发展战略
二、天津滨海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历史使命
第三章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及与发展目标的差距
一、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历程
二、天津滨海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三、天津滨海新区与发展目标的差距分析
四、天津滨海新区差距形成的原因
第四章 新区(城)成长理论与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城市新城(区)成长的机理与动因
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路径及对增长极理论的验证
三、促进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聚的因素检验
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面临的发展环境与挑战
五、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发展策略
第五章 天津滨海新区投资环境的评价与改善
一、投资环境概念与评价方法
二、投资者对天津滨海新区投资环境的评价
三、天津滨海新区投资环境建设的绩效评价
四、天津滨海新区投资环境改善的政策措施
第六章 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一、国际航运中心的产业支撑体系
二、研发转化基地的产业支撑体系
三、宜居城市的产业支撑体系
四、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
第七章 天津滨海新区与京津冀联动发展的构想与实施对策
一、天津滨海新区在京津冀联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天津滨海新区与京津冀联动发展的路径
三、天津滨海新区与京津冀联动发展的实施措施
第八章 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制度创新
一、天津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驱动力与路径
二、天津滨海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向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制度创新
三、天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制的建设
附录:《天津滨海新区投资和发展软环境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其服务性,即依附于其他产业,在其他产业职能活动的衔接间隙中开设服务项目。企业要求的生产性服务和居民要求的生活性服务构成了第三产业的两大部分。以生产者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和信息服务性部门。它的发展显然依附于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果失去了制造业的支撑,将迅速枯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制造业的支撑。但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建成区的城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高达1万多人,土地资源制约着北京的发展。从区域经济分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北京不宜发展制造业。而从北京现有的发展环境来看,尽管北京近年来加大了环境整治的力度,但是,2009年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仍然达到11.88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9.88万吨;全年共监测有水湖泊22个,Ⅱ类、Ⅲ类水质湖泊11个,Ⅳ类、V类水质湖泊7个,占监测水面面积的15.3%;劣V类水质湖泊4个,占监测水面面积的12.6%;全市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285天,其中1级天数只占12.9%.但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仍超过国家二级标准。①北京市城市环境改善仍然需要限制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北京的商务成本已经相当的高,这样将会有一批生产成本指向性强烈的企业主动向外搬迁。因此,北京城区不宜发展制造业。而北京郊区县相对落后的技术和人才水平,也制约着承接先进制造业的能力。  天津(包括滨海新区)作为中国制造业历史最悠久的工业基地,是我国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而天津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区域在滨海新区,2007年滨海新区第二产业产值占天津总产值的比例就已超过70%。、与浦东新区不同,滨海新区一直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区域,工业比重高,未来发展中,滨海新区仍然将先进的制造业作为其发展的方向。滨海新区相对于京津具有明显的制造业优势,目前已经形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以及装配制造、石油和海洋化工、现代冶金、生物制药、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等六大产业群。京津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合作,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的合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破解北京研发与制造环节的脱节问题。另外,滨海新区的发展为北京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技术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因此,京津合作更有可能以滨海新区为连接点和突破口,通过滨海新区,将多年的京津合作落实到实处,并提高京津冀区域协作的水平。  另一方面,滨海新区发展中虽然可以依托天津的中心城区,但相对于浦东新区所依托的是上海这一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深圳依托中国香港这一世界城市,滨海新区所在的天津虽为全国三大直辖市,其经济实力远不如上海和香港。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天津海滨新区成长的机理与发展策略选择 PDF格式下载



此书是南开大学城市经济学丛书之一,写得很详细,包含了多个研究层面。第4、5、7章尤为精彩,对滨海新区的研究较为透彻,为同行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