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分析
2013-1
经济科学出版社
杨安富 编
《21世纪高等院校财经类规划教材:财务报告分析》主要阐述了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财务报告分析的概述,具体包括财务报告体系,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内容、程序、方法以及资料基础,财务报告分析的局限性;第二部分是财务报表的解读与分析,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及股东权益变动表分析和现金流量表分析;第三部分是财务能力分析,具体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财务综合分析。本教材结构简洁、内容精炼、分析深入浅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作为教材既便于教师扩展也便于学生自学。
第一章财务报告分析概述 第一节财务报告体系 第二节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财务报告分析的方法 第四节财务报告分析的信息资料基础 第五节财务报告分析的局限性 第二章资产负债表分析 第一节资产负债表的会计分析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的全面分析 第三节资产负债表的重点项目分析 第三章利润表分析 第一节利润表的会计分析 第二节利润表的全面分析 第三节利润表的重点项目分析 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第四章现金流量表分析 第一节现金流量表的会计分析 第二节现金流量的全面分析 第三节现金流量的重点项目分析 第五章财务能力分析 第一节偿债能力分析 第二节营运能力分析 第三节盈利能力分析 第四节发展能力分析 第六章财务综合分析 第一节财务综合分析概述 第二节财务比率综合分析 第三节财务预警分析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五)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企业在编制合并利润表时,除应当按照上述做法进行调整以外,还应当在“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下单独列示“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和“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其他综合收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也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部分。以及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计人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进行摊销或于处置时转出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减少。 (2)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 (3)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以及其后续的转出。 (4)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增加或减少。 (5)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针对不确认为当期损益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所得税影响。 其他还包括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以及处置时的转出。 (六)综合收益总额 综合收益总额为净利润加其他综合收益之和,该结果反映了企业所有的需要确认和计量的以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 三、利润表的作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利润表是一种动态的时期报表,它把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同一期间相关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计算出企业一定期间内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利润表在以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揭示企业经营成果 利润表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企业通过销售产品取得的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方面形成的收入,也反映了与其收入相互配比的成本和费用,并通过收支相抵计算出企业本期的经营成果。通过利润表及其附表还可以了解企业收入结构、产品产销结构、成本费用结构、利润形成结构,以判断其经营结构的合理与否。 (二)反映企业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通常体现了财务成果与其相关的一些指标之间的比率关系,利用利润表中的有关营业收入、成本费用以及利润等绝对数指标,或将利润与收入、成本等进行对比的相对数指标,来评价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利润表提供了盈利能力分析所需要的收入信息和成本费用信息,其他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的计算也离不开利润表提供的数据。
《21世纪高等院校财经类规划教材:财务报告分析》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专业、投资学专业等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财经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中发挥着升华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迅速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