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化时代的经济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3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内容概要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文化时代的经济学》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参考文献,在人物介绍等方面加了注释。《文化时代的经济学》如果能够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文化时代的经济”,那将是笔者最大的欣慰;如果通过阅读《文化时代的经济学》,能够成为读者思考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将会使笔者感到分外的喜悦。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駄田井正 (日本)浦川康弘 译者:尹秀艳 王彦风 駄田井正,1944年出生,大阪府立大学大学院毕业。1970年至今任职于久留米大学,现为久留米大学经济学部教授。前期研究领域包括理论经济学、经济学史,近年来从后工业化社会的视角开始关注地区振兴问题,其后期研究领域逐渐转向文化经济学、地域经济学、旅游观光学等。由于后期的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经常参加振兴地区的实践活动。由此,从1999年起担任《NPO法人筑后川流域联合俱乐部》的理事长,又从2003年起担任《NPO法人九州流域联合会议》理事长等职。他坚信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政策的最终目的,环境和经济应该兼顾。著作有:《经济学说史的模型分析》(1989年)、《九州独立也不是梦想》(1999年)、《21世纪的旅游和亚洲:九州》(2001年)、《生态旅游——文化经济学的视角》(2003年)和《东亚少子高龄化和可持续发展》(合著,2010年)等。 浦川康弘,1953年福冈县出生,1982年福冈大学大学院商学专业硕士课程毕业,2005年久留米大学比较文化专业博士课程修满。现为久留米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有流通论、流通政策。著作有《现代流通的活力》(1997年,合著)和《日本流通体系》(1999年)。

书籍目录

绪论 1 0.1 什么是经济 0.2 经济发展与后工业化社会 0.3 关于后工业化社会的描述 第1章 工业化社会的特征 1.1 产业革命 1.2 工业化的六个原则 1.3 货币经济与城市的发达 1.4 经济的增长与循环 1.5 工业化社会的文化 第2章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电子技术革命 2.1 业化社会中第三产业的发展 2.2 生产率差异的通货膨胀 2.3 电子技术革命与服务业的生产率 第3章 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与产业结构 3.1 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 3.2 服务业和软件业的扩大以及第三产业的细分 3.3 第五产业 3.4 第六产业 3.5 地区自立和产业结构 第4章 后工业化社会的技术特征及其组织 4.1 后工业化社会的技术特征 4.2 金字塔型组织 4.3 网络型组织 第5章 环境与文化 5.1 与自然共生 5.2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与地区的自律和自立 第6章 从文化经济学角度看文化修炼的重要性 6.1 文化力与经济力 6.2 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的观点与其对文化因素的忽视 6.3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文化力提升 6.4 经济发展对于文化的负面影响 6.5 振兴文化增强经济的活力 6.6 文化力的上升与经济力的下降 6.7 幸福悖论的再思考 6.8 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第7章 非官方的多样化的社会组织 7.1 市场的失灵 7.2 政府的失败 7.3 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与组织形态 第8章 经济优先论的破灭 8.1 地方自治与国际本土化 8.2 工作分享制——纠正财富分配不平等 8.3 生产者与消费者一体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 8.4 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少子高龄化的对策 8.5 摆脱经济优先论 后记 译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通信技术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直到40年前,电话尚未普及到每家每户。推动电话普及的是同轴电缆技术,这一技术使得一根电话线能在同一时间输送多路电话信号成为可能。此后自动交换机系统被开发出来,使传统的人工接线转变为自动化接线,无须通过接线员,就实现了电话的转接工作。上述技术革新使得通信的功能和效率大幅度上升、成本大幅度下降。此外,通信的数据格式也从模拟信号发展为数字信号,显著提高了效率。 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手机不仅能传递声音,而且还可以发送文字和图像。但在40年前,这些只能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场景,谁也不会想到真有能实现的这一天。 最具有决定性的事件,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网络通信的开发与普及,随之而来的是通信革命朝着信息革命的方向发展。 在电力方面,高效能的小型发电机被开发出来。虽然其输出功率并不很大,但却使低成本的发电成为可能。至少在家庭发电的规模上,其成本已经降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此外,如果综合考虑太阳能、风力、水力等自然能源的利用情况,并考虑到从发电厂到用户的输电成本等因素,发电的分散化今后将会成为主流,高压输电线等就有可能会失去其使用价值。 同时,在家庭发电时,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可以用于取暖和烧水(热电联产),从而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编辑推荐

《文化时代的经济学》编著者駄田井正、浦川康弘。《文化时代的经济学》披露:通过对世界超过60多个国家的调查数据表明,人们的幸福感并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个人财富的增加而同步提高。我们通过纵观当代一些拉美国家的发展过程也会发现,当一些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往往会跌入社会矛盾激化的所谓“拉美陷阱”。在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同样出现了“幸福悖论”现象。由财产纠纷引发的案例,在中国各阶层人群中已屡见不鲜。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思考:为什么在生活清贫时人们能同舟共济,而财富增加时却分道扬镳,甚至反目为仇呢?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化时代的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引用作者的:“生活的幸福度=文化力*经济力。”期待学术的交流能带来我们生活幸福度的提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