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个地主的早晨

列夫·托尔斯泰 现代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现代  

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  

页数:

404  

译者:

草婴  

Tag标签:

无  

前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一生创作浩如烟海,他的俄文版全集初版九十卷,后又扩大为一百卷。全集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自传体小说、剧本、哲学论文、文艺论文、寓言、故事、政论、书信、日记,以及大量作品的异稿。 在托尔斯泰作品中,小说无疑占主要地位。而托尔斯泰成为世界文化巨人,影响最大的也是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三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俄罗斯文学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除了三部长篇小说,托尔斯泰还写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年》。这些小说,即使不包括以民间故事形式出现的作品,至少也有六七十篇。 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 文艺作品主要是以情动人,阅读优秀的文艺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益的熏陶,并由此产生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 托尔斯泰的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怎样使人间充满人与人之问真诚的爱,也就是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人格感动了并在不断感动着全世界一切正直人的心。难怪他的作品在全世界被译成最多种文字,在经典著作中印数始终占据首位。 中国在二十世纪初就开始介绍托尔斯泰的作品。《复活》早在一九一三年就出版了中译本,改名《心狱》;接着在一九一七年又出版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中译本,译名《安娜小史》。这两本书都由林纾译出,但林氏不懂原文,完全靠别人用中文口述,再由他用中文写出。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译本不能算翻译,只能说编写。 以后我国陆续有人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但大多由英文和日文转译,直接从俄文翻译的很少。新中国成立后,托尔斯泰的作品介绍过来的多了,而由俄文直接翻译的也增加了不少,但通常都是你翻译一本,他翻译一本,很难保留托尔斯泰作品风格的一致性。 我从一九四二年起开始翻译俄罗斯文学作品,五十年代主要翻译肖洛霍夫小说。我的翻译工作因“文革”中断了十年。“文革”结束后,我开始系统翻译托尔斯泰的小说,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九八年,前后花了二十年工夫把他的三个长篇、六十多个中短篇和自传体小说翻译过来。我翻译托尔斯泰作品,主要是想让我国读者更多地了解他的人格,欣赏他的艺术,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巴金极其崇敬托尔斯泰,称他为十九世纪世界的良心。他多次鼓励我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还把他珍藏的俄文版豪华插图本提供给我。这套托尔斯泰作品集出版于一九一六年,也就是十月革命之前,其中有两百幅精美插图,全都出自俄国名画家之手。这套作品集在中国只此一套,真正称得上是海内孤本,其中大部分插图在中国都没有介绍过。现在,《托尔斯泰小说全集》中译本出版,这些精美的插图都用在这套译文集里。我想,中国读者一定会跟我一样对巴金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草婴 二○○四年三月

内容概要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一生创作浩如烟海,他的俄文版全集初版九十卷,后又扩大为一百卷。全集包括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自传体小说、剧本、哲学论文、文艺论文、寓言、故事、政论、书信、日记,以及大量作品的异稿。

作者简介

  列夫·尼占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爵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等。此外还创作有剧本《活尸》等。托尔斯泰的创作长达60余年,作品深刻描绘沙皇俄国的社会生活,反映出以宗法社会为基础的农民世界观的矛盾,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草婴(原名盛峻蜂),1923年3月生,浙江镇海人。1941年开始翻译俄苏文学,20世纪50年代翻译尼古拉耶娃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肖洛霍夫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顿河故事》等。60年代后翻译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全部小说。2003年著有《我与俄罗斯文学》。1987年获苏联“高尔基文学奖”,2006年获俄罗斯“高尔基文学奖章”,2010年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1年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袭击——一个志愿军的故事
弹子房记分员笔记
伐木——一个士官生的故事
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五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尔
暴风雪
两个骠骑兵——献给玛·尼·托尔斯泰娅伯爵小姐
高加索回忆片段:一个被贬谪的军官
一个地主的早晨

章节摘录

版权页:1七月十二日,赫洛波夫大尉佩着肩章,带着马刀(我来到高加索以后还没见过他这样装束),走进我那座泥屋子的矮门。“我是直接从上校那儿来的,”他用这话来回答我疑问的目光,“我们营明天要开拔了。”“到哪儿去?”我问。“到某地去。部队奉命到那里集结。”“到了那里是不是还有什么行动?”“可能有的。”“向哪方面行动?您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法?让我把知道的情况告诉您吧。昨天晚上有个鞑靼人骑马送来将军的命令,要我们的营随身带两天干粮出发。至于上哪儿去,去干什么,去多久——那些事啊,老弟,谁也没问。命令你去,去就是了。”“不过,要是只带两天干粮,那也不会待很久的。”“哦,那倒不一定……”“这怎么会?”我摸不着头脑了。“这有什么稀奇!上次去达尔果,带了一星期干粮,结果待了差不多一个月!”“我跟你们一块儿去行吗?”我停了一下问。“要去也行,可我劝您最好还是别去。您何必冒这个险呢?”“不,对不起,我不能听您的忠告。我在这儿待了整整一个月,就是希望有个机会亲眼看看打仗,您却要我放弃这个机会。”“哦,那您就去吧。不过,依我看,您还是留在这儿的好。您不妨打打猎,在这儿等我们,我们去我们的。这样挺不错!”他的语气那么具有说服力,以致开头一会儿我也觉得这样确实挺不错,可我还是坚决表示不愿留在这地方。“您去那边有什么可看的?”大尉继续说服我,“您是不是想知道仗有哪些个打法?那您可以读一读米哈依洛夫斯基·达尼列夫斯基的《战争素描》这是本好书,什么军团摆在什么地位,仗怎样打法,里面都写得详详细细。”“不,那些事我可不感兴趣。”我回答说。“那么,什么事您感兴趣呢?您是不是光想看看人怎样杀人?……对了,一八三二那年,这儿也来过一个不在役的人,大概是个西班牙人吧。他披着一件蓝色斗篷,跟着我们参加了两场战役……这好汉到头来还是送了命。老弟,在这儿谁也不会把您放在眼里的。”大尉这样误解我的动机,虽然使我感到委屈,我却不想分辩。“他怎么样,勇敢吗?”我问。“只有天知道。他老是骑马跑在前头,哪儿交锋,他就赶到哪儿。”“这样说来,他挺勇敢哕?”我说。“不,人家不要你去,你却去凑热闹,这算不得勇敢……”“那么,依您说,怎样才算勇敢呢?”“勇敢吗?勇敢吗?”大尉重复说,现出困惑的神色,似乎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样行动,就怎样行动,这就是勇敢。”他想了想说。我记得柏拉图给勇敢下的定义是:“知道什么应该害怕和什么不应该害怕。”大尉的定义虽然笼统,不够明确,他们两人的基本观点倒并不像字面上那样分歧,甚至可以说,大尉的定义比那位希腊哲学家的定义更加准确,因为大尉要是能像柏拉图那样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准会这样说:“该怕的怕,不该怕的不怕,这就是勇敢。” 我很想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尉。我就说:“我认为,每逢危险关头,人人都得做一番选择:出于责任感的选择,就是勇敢;出于卑劣感情的选择,就是怯懦。因此,一个人出于虚荣、好奇或者贪婪而去冒生命的危险,不能算勇敢;反过来,一个人出于正当的家庭责任感或者某种信仰而避开危险,不能算怯懦。”我说这话的时候,大尉脸上露出一种古怪的神情瞧着我。“哦,那我可没办法向您证明了,”他一边装烟斗,一边说,“我们这儿有个士官生,挺喜欢发表高论。您可以去跟他谈谈。他还会作诗呢。”我是在高加索认识大尉的,但还在俄罗斯本土就知道他这个人了。他的母亲玛丽雅·伊凡诺夫娜·赫洛波娃是个小地主。她家离我家庄园只有两里地。我在动身来高加索之前曾去访问她。老太太听说我将见到她的小巴维尔(她就这样称呼头发花白、上了年纪的大尉),可一以把她的生活情况告诉他(好像“一封活的信”),还可以替她带一小包东西去,高兴极了。她请我吃了美味的大馅饼和熏鹅之后,走进卧室,拿出一只用黑丝带吊着的黑色护身大香袋来。“喏,这是庇护我们的火烧不坏的荆棘的圣母,”她说着画了个十字,吻吻圣母像,这才把它放在我的手里,“先生,麻烦您带去给他。您瞧,那年他去高加索,我做过祷告,还许了愿:他要是平安无事,我就订这个圣母像给他。哦,十八年来圣母和圣徒们一直保佑他:他没有负过一次伤,可是什么样的仗他没有打过呀!听听那个跟他一块儿出去的米哈依洛所讲的情景,可真把人吓得汗毛都竖起来。说实话,他那些事我都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我这个宝贝儿子,自己写信从来不提打仗的事,他怕把我吓坏。”(到了高加索之后,我才知道,大尉负过四次重伤,但也不是从他本人嘴里知道的,他也确实从没把负伤、打仗那些事告诉过他母亲。)“让他把这圣像挂在身上吧,”她继续说,“我拿这圣像为他祝福。但愿至高无上的圣母保佑他!特别在上阵打仗的时候,您叫他一定得挂上。亲爱的先生,您就对他说:是你母亲叮嘱的。”我答应一定完成她的委托。“我相信您准会喜欢他的,会喜欢我的小巴维尔的,”老妇人继续说,“这孩子心眼儿实在好!说实话,他没有一年不寄钱给我,对安娜,我的女儿,也帮了不少忙。可他这些钱全是从自己的饷银里节省下来的!我一辈子都要感谢上帝,因为他赐给我这样一个好孩子。”她含着眼泪把话说完。“他常常有信给您吗?”我问。“难得有,先生,大约一年一封,只有寄钱来的时候写几句,平时是不写的。他说:‘妈妈,要是我没写信给您,那就是说我平安元事;万一有什么意外,他们也会写信给您的。”’当我把母亲的礼物交给大尉时(在我的屋子里),他问我要了一张纸,仔细把它包好,收藏起来。我把他母亲的生活情况详详细细告诉他,他不做声。等我讲完了,他走到屋角里,不知怎的在那里装了好半天烟斗。“是的,她老人家实在好,”大尉在屋角里说,声音有点喑哑,“不知道老天爷是不是还能让我再见她一面。”从这两句简单的话里流露出无限热爱和伤感。“您干吗要到这里来服务呢?”我问。“一个人总得做点事啊,”他十分肯定地回答,“何况对我们穷哥儿们来说,双薪也很有点儿用处。”大尉生活俭朴:不打牌,难得大吃大喝,抽的是便宜烟草(不知怎的他把它称为“家乡土烟”)。我早就喜欢大尉了:他的脸也像一般俄罗斯人那样朴实文静,看上去使人觉得舒服;而在这次谈话以后,我更对他产生了衷心的敬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一个地主的早晨 PDF格式下载



很喜欢的版本。字很大,看起来很舒服,排版也专业。终于弄齐了一整套,原价购买,格外加上快递费,现在才觉得还是卓越价格优惠。当然是值得收藏的版本,找平装的线装书已经相当难了。托翁的作品,这个版本是最佳选择。好翻,好读,值得保存。


托尔斯泰的书,我很喜欢;特别是其三大小说,有三四个不同的版本,草婴的以前也有,但看它版面一般,看到这套就多买了一套。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其实也很好,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东西,感性十足,个性很强。大作家,精心的翻译家,不错的版本,读书就成了一种享受。


很感兴趣特别是书里的插图


还没看完,感觉挺不错,毕竟是大家之作,书的质量也不错。


很好的版本,很好的印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