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作者:

辜鸿铭  

页数:

198  

译者:

李若华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辜式所有著作中,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于1915年出版。辜鸿铭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此书一出,轰动西方,后被译为多种文字。《中国人的精神》中,作者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本书力阐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作者简介

  辜鸿铭(1857-1928),原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汉学的中国第一人。

书籍目录

绪论 
 良民的信仰 
中国人的精神 
 一篇在北京东方学社宣读的论文 
中国的女性 
中国的语言 
约翰?史密斯在中国 
一个伟大的汉学家 
中国学(一) 
中国学(二) 
附录 
 乌合之众崇拜教或战争及其出路 


编辑推荐

  辜鸿铭自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他精通九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他曾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他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翻译为英文和德文在西方传播;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人的精神 PDF格式下载



   读这本书源自于跟同学争论学贯中西这个词。
  
   宝越是有这本书的。不知道她看过没。这本书很好看。
  
   我来简单的回忆一下他的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没有什么逻辑,想到啥说啥。
  
   他大力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他提到中国人的最好的品德为一个“温顺”。
  
   前些时看了点国史大纲。钱穆也说,中国历史的发展,是缓慢滞后但是平和的,不像西方的发展,离不开激烈的战争。中国的改朝换代,很难有自下而上的激烈反抗所造成。中国文化决定了它的发展,就是以和平的方式为主的。就好比中国人喜欢用毛笔,初用难以驾驭,但是用好了就不是一般硬笔可以比拟的微妙。这很好的映射出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柔和但是成熟的文化,在高层次上如果能实现这种精髓,将能臻于完美境地。所以中国最好的文字是诗,西方最好的是戏剧。。。。
  
   再想想,记得梁漱溟的书里也是提到过,中国的文化有一种早熟的特质。
  
  ===================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