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鲁迅读过的书

金纲 中国书店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中国书店  

作者:

金纲  

页数:

104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从鲁迅的阅读来梳理其思想精神的渊源,本书是第一次,有筚路褴褛之功。
本书收入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凡四千余种,分作“国学”、“现代”、“西学”、“综合”四编,其卷帙浩繁可以概见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
作者不是简单地将鲁迅读过的书进行编纂,而是祛除遮蔽深度解读,厘清了作为鲁迅思想之源的阅读史,从中发现了鲁迅的“光荣与漏洞”,确立了阐释鲁迅的新维度。

作者简介

金纲,原名李金刚、李作乾。下过乡、读过书,现为自由撰稿人,独立学者。
致思方向为中国思想史,自诩为现代士大夫。“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语常置座右。著作有《论语鼓吹》等。

书籍目录

鲁迅是现代士大夫(代前言)
编者说明
第一编:国学(1552 种)
 卷一 儒学部(101 种)
  经典类(51 种)
  后儒类(29 种)
  杂说类(21 种)
 卷二 史学部(277 种)
  正史类(66 种)
  野史类(66 种)
  传记类(59 种)
  史论类(8 种)
  地理方志类(44 种)
  杂史类(34 种)
 卷三 诸子部(244 种)
  前诸子类(52 种)
  后诸子类(158 种)
  杂纂类(34 种)
 卷四 文集部(206 种)
  诗词歌赋类(75 种)
  别集类(107 种)
  杂集类(24 种)
 卷五 小说部(340 种)
  神话传说笔记类(73 种)
  传奇志怪话本类(88 种)
  讲史演义小说类(137 种)
  杂剧弹词曲唱类(42 种)
 卷六 语文部(243 种)
  小学类(44 种)
  古字类(176 种)
  蒙学类(19 种)
  其他类(4 种)
 卷七 丛集部(141 种)
  丛书、丛刊类(73 种)
  合集、选集类(68 种)
  
第二编:现代(496 种)
 卷一 学术部(207 种)
  传统研究类(153 种)
  其他类(54 种)
 卷二 思潮部(61 种)
  新文化类(49 种)
  其他类(12 种)
 卷三 创作部(228 种)
  小说类(122 种)
  其他类(106 种)
  
第三编:西学(1189 种)
 卷一 思想部(134 种)
  马列学说类(72 种)
  经典思想类(52 种)
  政治思潮类(10 种)
 卷二 历史部(60 种)
  史论类(18 种)
  世界史类(29 种)
  考古类(13 种)
 卷三 文化部(172 种)
  人文类(65 种)
  自然类(107 种)
 卷四 文学部(822 种)
  文艺理论类(156 种)
  作家研究类(42 种)
  文学作品类(624 种)
  
第四编:综合(996 种)
 卷一 汉学部(124 种)
  思想- 社会类(24 种)
  文史- 文化类(81 种)
  游记- 杂录类(19 种)
 卷二 艺术部(595 种)
  美术综合类(152 种)
  中国书画类(157 种)
  外国美术作品类(165 种)
  木刻类(97 种)
  其他艺术类(24 种)
 卷三 宗教部(174 种)
  基督教类(5 种)
  佛教类(147 种)
  道教类(15 种)
  其他类(7 种)
 卷四 工具部(103 种)
  辞典类(23 种)
  语法类(7 种)
  目录类(50 种)
  类书类(15 种)
  其他类(8 种)
后记
书目拼音索引

章节摘录

  〔战国〕孟轲(前372-前289)和弟子所著。鲁迅多处引述《孟子》。  《坟·论照相之类》中说:“道学先生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的事,其实是全国,至少是s城的‘目不识丁’的人们都知道,所以人为‘万物之灵’。所以月经精液可以延年,毛发爪甲可以补血,大小便可以医许多病,臂膊上的肉可以养亲。”显然,这不是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本义、大义,鲁迅这里讽刺的是“道学先生”和“目不识丁”的愚夫愚妇,并不是孟子本身。这是儒学在流变过程中被道学家和民间崇拜庸俗化的现象,是“小传统”对“大传统”的“改造”。过不在孟子,原典无罪。这方面,鲁迅很像李贽。李贽一般被人们理解为“反儒学”,其实李贽是“批儒学”而不是“反儒学”;而且李贽所批判的也是伪儒、拘儒、小人儒。看李贽的书就知道,他对真儒、大儒、君子儒都是充满敬意的。鲁迅也一样。他所作的工作是“批判”而不是“反对”。对“中国的脊梁”,鲁迅也向来充满敬意。这个界限一出来,鲁迅面对传统的矛盾和真实姿态也便可以理解。  在小说《端午节》中,鲁迅借一位教师房玄绰的口批评官僚说:“然而官僚并不是天生的特别的种族,就是平民变就的。现在学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么两样呢?‘易地则皆然’,思想言论举动丰采都没有什么大区别……但中国将来之可虑就在此……”这里的“易地则皆然”就是《孟子,离娄》中的话。显然,这里是一种正面引用,用来说官场可以把平民改变为官僚,这是准确的,也是深刻的。  鲁迅主张现代教育应该教授新学,对现代学堂还在教授旧学是不满意的。小说《在酒楼上》就借与一个在太原教学的老师吕纬甫的对话,表示了这种不满:“‘你教的是“子曰诗云”么?’”我觉得奇异,便问。吕纬甫说:‘自然。你以为教的是ABCD么?我先是两个学生,一个读《诗经》,一个读《孟子》。新近又添了一个,女的,读《女儿经》。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我实在料不到你倒也去教这类的书……’鲁迅描述的历史真实直透社会底层。这样一个短短的对话,可以概见传统力量的深厚,也可以概见社会改革的艰难。当然,少儿该不该读《孟子》,现在来看,还是可以讨论的。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鲁迅读过的书 PDF格式下载



本书收入了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共四千余种,在严谨编纂之外更给出了独到见解,让世人看到了鲁迅思想与文学成长之路。 六十万字的皇皇巨著深度解读了鲁迅思想形成的源头,其精髓“国民劣根性批判”,来自《支那人气质》的启发,更多精彩独到的学术发现在本书中一一揭开……


《鲁迅读过的书——一个现代士大夫的阅读史》的出版,对于研究鲁迅和喜欢鲁迅的人都是一个福音。对于研究鲁迅的思想、文学创作和学术都是指南性的意义的。探讨一个人的精神踪迹和脉络,研究一个人的思想谱系,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追踪其阅读史。


金老师详细的把鲁迅先生读过的书都列出来,每本书的作者,来源,鲁迅先生在哪引用或提及都写得很详细,适合作为研究用。我们也可以了解下大师的思想,精神的来源。


鲁迅先生一生所读的书,多达4200多部书,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从一代大师所读的作品,看出先生的志向,


作者很细心,取材的角度也好。为我们梳理了鲁迅先生所有读过的书。赞。


其他地方不太能买到这本书了,即便可以买到,价格也不会像当当那么低,看看鲁迅先生读过的书,真是望洋兴叹啊~~~


鲁迅读过的书,只是可以作一个参考


对鲁迅先生读过的书大都有个概括,很好


书就象字典一样,列出了鲁迅先生读过的书目,虽然我们不可能跟鲁迅先生一样博学多才,但至少可以通过此书去选择自己想读的一些书。学习伟人,从伟人的读书开始!


从鲁迅读过的书了解鲁迅也是一个挺好的途径,他看的书太多了!难怪博学。


没想到鲁迅读了这么多的书,叹服!!!!!!


解读了鲁迅思想形成的源头,再现了鲁迅的思想谱系及其形成过程。


可以浏览一下,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虽然再也没有鲁迅这样的大家出现,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给自己一片净土,这本册子较为全面的收录的鲁迅先生一生所读书目,是一本较为全面的目录图书,可以拣择基本感兴趣的读一读,总体上说是一本工具书。


鲁迅的深邃思想,源于其长年不断地阅读与积累。值得所有人学习!


从一个很特别的方面研究鲁迅,写成此书也不容易。但《三字经》《千字文》就不要放进去了,鲁迅若没有读过那才能叫人大吃一惊。


是研究鲁迅很不错的工具书,大概可以知道鲁迅的主要涉猎范围,对研究鲁迅思想、文学都是很有价值的。


通过本书,可以知道鲁迅的阅读史,很好


这本书可以说是鲁迅研究者的必备书,但是我不是鲁迅的研究者,我只是鲁迅的爱好者。这本书就跟新华字典一样,是本工具书,书的质量非常好。


其实跟想象中的有点不同,但很是不错的,介绍了很多书,还介绍了鲁迅是如何引用的


书很好,罗列了很多鲁迅文章中引用的知识,只是有些需要自己去查。


不知道鲁迅先生是不是真的看了这么多书,不过这本小书也是我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希望把里面的书也都看了


鲁迅走过的书途,可以更陶冶我们,也可以更提升我们。


可以做工具书检索,也可以看看鲁迅对各种书的评价~


书的质量非常的好。是一本可以作为参考读书的书目。感受鲁迅的智慧来源。


该书观点中规中矩,有辑录之嫌,所列诸书鲁迅未必逐一精读,泛读是可能的。由此书单足见鲁迅的学问根基之扎实,能成为当代的思想家没有博古通今的知识储备,焉能享誉之高。
江左才子
2011、11、22


不错,真品,书皮由于运输有点小变形,推荐鲁迅控们火速购买。


这本书很厚里面列的也比较详细而且有鲁迅的语言值得推敲


这个题材太妙了。能让我们更加理解鲁迅。希望能再充实内容,支持这个工作。


算是看鲁迅的工具书吧。


内容很不错,对于了解鲁迅先生很有帮助。精装小本,比较厚,如果开本大一点薄一点更好。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崇拜的神级人物都已经倒下了,鲁迅不会倒下!


大师读过的书就是好啊!


要多读点书啊


读一读,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从何弥补,是很好的阅读指导性书籍


很好的书,跟随大师的脚步,看大师的阅读历程


哪些书对大师影响这么大 也来领略下 不敢奢求能对写作有帮助 这跟天分有极大关系


微博上关注多为学者,律师等,“老金曰”应该是大儒一枚。他编写的,踩大师的履,想是不错的。


新华书店的书太多了,但是真正经典不多,踏着大师的足迹前进,就算达不到这个高度,那也应该相差不远了!


那个时代的大家太厉害了,古书研究的非常多,现在很多人迷失在五光十色的社会中,有很多读不懂古书了


整理这些资料需要很多心思,对于以后读古书有指向作用。


普通人三辈子都读不完的。


大师度过的书还真多,有机会找来看看


对爱书者,尤其是书文化的爱好者必备书。


书是好书,就是字有点小,看着费眼


老金的成果,都很诚恳。
开本有点小哦,还以为是《论语鼓吹》那么大呢。呵呵


很好的书很满意


看什么样的书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诸多方面,包括个性、信仰等等


这书太辛苦了


书很厚,书名很多,精装本。


书很好,而且打折时候买的


简略的书的介绍,当书单用


听很多人推荐过应该看一下这本书,终于买到了,还没看,但觉的应该会不错


广泛阅读,无意品尝。


开本太小,不易阅读,纸张差,很失望。


支持当当!我很喜欢这本书!


作者下了一番功夫收集,可作工具书用,很好。


虽然里面只是列了一些大师在作品里提到的书籍
但是想一想把这件事做好也是很难的
尤其是在一个浮夸的社会


增强文学功底 赞


简单的堆砌,意义不大,作者需要更用心些


作者是下了大工夫的


学习大师的评判眼光.增长见识。


风格我很喜欢,纸张也超好。


本书可以收藏,列入一些书目,评论较少


这本书很有诚意,编辑的很用心,纸张非常不错,跟圣经的纸张一样好


这类书还有头次见,不过倒还有点意思


今天早晨刚刚收到,品相比预想中的好,大体翻了一下内容,也不错


在图书馆看了,抄了一些,手麻了,回来一查,才知道并不贵,买了不后悔


鲁迅读过的书,当工具书用吧


厚一本


物超所值!


帮别人买的 还行吧


一般,可有可無的書


学习 受益匪浅


这本是必须的


可以作为以后的读书脉络


全峰快递服务质量很差,远比不上特能快递!


好书,赶紧买,不买后悔


小开本,用纸考究


GFDGFD


内容好,有意思。


内容全,覆盖面广,解释精炼


本书收入了鲁迅寓目、阅读过的各类图书共四千余种,在严谨编纂之外更给出了独到见解,让世人看到了鲁迅思想与文学成长之路。六十万字的皇皇巨著深度解读了鲁迅思想形成的源头,其精髓“国民劣根性批判”,来自《支那人气质》的启发,更多精彩独到的学术发现在本书中一一揭开……鲁迅究竟读过哪些书?鲁迅最钟爱的书是哪一部?哪些书为鲁迅所推崇?哪些书为鲁迅所鄙弃?鲁迅读过的书,如何影响着鲁迅的写作?一代文坛巨匠鲁迅是怎样炼成的?本书将告诉你鲁迅文学之路背后的秘密!研究鲁迅者必读,喜欢鲁迅者会读,爱思考者更要读


作者金纲将《鲁迅全集》中提及或讲述的书分类出来,一共4233个条目,形成《鲁迅读过的书》一书,让读者大致了解鲁迅的阅读史及思想精神的根源,理解他的“光荣与漏洞”,可以做为工具书使用!


书全面的搜集了鲁迅读过的书,并注明鲁迅在什么作品里提过或引用过该书,包括国学1552种,现代496种,西学1189种,综合996种,作者对每一本书内容及其作者等进行了介绍,鲁迅不容易,本书的作者也不容易啊。


收集鲁迅读过的书,收得挺全,每部书有简要介绍,并说明鲁迅文章中的引用的情况,可以说是一部资料翔实的书。不足之处是图书的分类有点乱,每一类书中的排序也乱。比如史部的《史记》排得很靠后,翻前几页时不见《史记》,以为鲁迅没读过此书,但人们都熟悉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文集类首列清李慈铭的《白华绛跗阁诗集》,次为《长恨歌》,次黄遵宪《出军歌》,次《楚辞》,真不知是什么顺序。“前言”称《吴越春秋》作者赵晔,《鲁迅全集》注为赵煜,此书编者认为是“或为手民之误”,其实这是清人避讳,因康熙名玄晔,故改赵晔为赵煜,根本无关什么手民之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将此书署名为范煜,编者如未读《四库提要》,也来编书目么?


(ˇˍˇ) 想~了解大师的思想形成和文学造诣吗?请读“鲁迅读过的书”!


相信鲁迅先生所读过的书绝不止这些,这本书只是辑录了先生文章中出现过的书名罢了。不过这也不错,起码,我们知道那些值得看看。


这本书里积累了鲁迅先生曾经读过的书,对我们读书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看一个人的藏书是不容易的,是危险的,现在鲁迅的藏书公开了。唉,鲁迅公开了。


这本书很不错,内容较全,最好能把每个字标出来,而且具体说到读后的感想,有具体说到在那儿提到,很好的书,建议购买。


书一到就放在床上了,为的是深深领悟大师的渊博


粗翻之下,分析还是不够的,所以不能称为阅读史,而称读书是恰当的


书还不错了,希望还可以


书还没有看,内容应是罗列,不过还是很不错的。


书挺好,只是没有包装,内容很充实


书的内容还好,就是价格有点贵


  
  鲁迅出生于1881年9月,在他出生前的半年左右,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代表清政府与沙俄签署了历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条约》。在这之后的几年里陆续发生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伴随着这些战争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中国社会开始一步一步朝着殖民地的深渊滑行,从封建社会被迫过渡到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是一个写满耻辱,满含血泪的畸形发展的社会。与此同时,在“师夷长技”、“西学为用”、“民主科学”等社会思潮影响下,鲁迅及其同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注定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文化“杂交型”群体。在他们身上,鲜明地体现着传统与现代的顺应接洽与矛盾冲突。
  往溯历史,战国末年,“士”阶层的崛起代表知识分子作为一支独立强大的力量开始走进时代洪流,这时的他们心怀天下,游说诸侯,不惜以身犯险,合纵连横,著书立说,他们为后世文人树立起了光辉的典范。此后的汉末建安文人以“风骨”著称,更彰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他们慨当以慷,积极入世,以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功名和理想,尽管大多数人命多短寿,然而却也谱写出了可歌可泣的时代悲歌,开创了一代伟业。宋代文风更盛,文人从政,积极参与国家大事的盛况更是历史少有,他们“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以推行政治改革,国家强盛为己任……历史以不同的姿态重复上演,知识分子在每个时代都显示着独特风貌。然而,读书求学,以知识做为自己的武器,却是他们最基本的选择。
  正如金纲老师在前言中所提到的,鲁迅属于士大夫,与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个个都是学贯中西,通晓古今的巨擘鸿儒。水深火热的时代红炉,休戚相关的共同命运让他们有着太多太多的共同点。时代造就了他们,深厚的学养承载着与之相应的历史使命,他们应该比其他任何时代的知识分子都更为清晰地感受到自身前途与国家命运的一脉相连,努力勤奋,通过读书强国的愿望在此时显得如此渺小又卑微,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虽然最终让他们变革社会,改良政治的努力付之一炬,但仍然阻挡不了他们作为读书人所特有的求知求进取的精神以及积极入世的情怀。
   翻开稍微有些沉甸的《鲁迅读过的书》,书目式的编排不需要我们正儿八经、规规矩矩地从头读到尾,简介式的行文风格也不需要动用太多脑筋去思考文字之间的起承转合,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它并不能算是一部“史”,它没有史书的完整体例,更没有史书那样丰富翔实的内容,它更多的像是一份书单或是一本目录学著作。凡此4233种书目,都是鲁迅寓目、阅读过的书,于读者而言,光是浏览书目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轻易事情,更不用说去耐心研读,生发出另一番文字出来,念及此,更觉敬意倍增。在翻阅的过程中,甚至一度产生错觉,忘记了这是鲁迅读过的书,忘记了这仅仅只是一部私人的阅读史,而更愿意认为它是一部简体版的世界文化史,一部浓缩了的社科类大百科全书。
  惊叹于鲁迅拥有如此丰富阅读量的同时,突然忆及他的另一重身份。鲁迅常为我们熟知的身份标签是文学家、思想家或是革命家,另外他也是一名辑佚学家,这一点常常为我们忽略,金纲老师对其阅读情况的归纳整理正是从侧面展示了他在这一领域内的成就。他从少年时代就对辑录古佚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断断续续进行着古书的辑佚工作,翻开任何一部中国文献史,我们都可以看到鲁迅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成果。鲁迅所做的这些整理辑录工作,一方面为古代典籍的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方便他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对小说故事类和史书类典籍的整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写作经验。像《汉文学史纲要》、《古代小说史略》以及《古籍序跋集》等专业性学术著作的写作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此。除此之外,我们在《故事新编》等文集里面看到的古代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的再创作,正是鲁迅用旧瓶装新酒的成功范例,体现了这一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创新实验的时代特色。
  在所有列举的书目中,国学类和西学类的书目所占比重最大。这与鲁迅自身所受的教育是相关的,他早年接受传统的私塾教育,青年时代去日本留学进而系统学习西洋文化。中西文化的交汇,让他能够以更宽泛全面的眼光来关照现实,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对比,让他更为清晰地看到时代的弊病,他呐喊又彷徨,不为别人能够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只求能发出一番振聋发聩之声响。
  要感谢金纲老师做了这么琐细又繁重的工作,让鲁迅的阅读状况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这本《鲁迅阅读的书》应该反复浏览和阅读的,对于了解鲁迅的创作和思想无疑是很好的参考和补充。
  
  
  


  最初想要读《鲁迅读过的书》,很大程度是想要了解士大夫在成长过程中都读些什么,众所周知,士大夫是中国特有的产物,王维便是其中之一,诗书画工无一不精,少年得志分外风光,然名气在带给王维荣耀的同时也使他寂寞,士族出身的他身负家族前途,需用才华铺就仕途之路,他并非清高,只是在官路上,内心始终负重,于是不无意外,他的诗开始有了渊明之风,直至晚年陷入政治风波,王维彻底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变为自责老者。
  同为士族出身,鲁迅先生与王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除社会环境不同和性格使然的原因外,从《鲁迅读过的书中》也可窥得一二,除国学中儒学、史学、诸子、文集、小说、语文、丛集部共计1552种书籍外,鲁迅先生同时涉猎了现代学术西学思想、历史综合艺术部、宗教部等书籍,由于时间有限,并未能完整阅读《鲁迅读过的书》,但就目前看过部分而言,鲁迅先生在能力范围内,阅读了中西方几乎所有极具代表性的思想类书籍,这是王维没有条件阅读的,这也使得鲁迅先生不但能写,更能翻译,毛泽东评价他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同时也是思想家,士族阶层追求了数个朝代而不得人性独立,被鲁迅先生寻得——不为家族只为国为民,想来这与他深厚的思想不无关系。
  这是很难被读完的一本书,与其说是书,不如说书单更为贴切,内中所列的很多书籍都值得缓慢阅读,反复思索,更有金纲老师书写的鲁迅先生对各种书籍的看法,读过之后再翻阅鲁迅先生的文章,会更有体会。
  


  客观来说,作为鲁迅研究者和爱好者,此本书是必不可少的,阅读是思想的源头,知道鲁迅读过哪些书,才能更好的梳理清楚鲁迅博大精深的思想的来源和成长。
  个人觉得此本书大有裨益,鲁迅当时读的什么书?而我们现在又在读什么书?同日而语的话,令人汗颜。。。。。
  开卷有益,只是对好书而言


我们是跟江南七怪练,他们是跟五绝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