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陆放翁晚年的生活与思想

萧果忱 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作者:

萧果忱  

页数:

192  

字数:

130000  

内容概要

  陆游的晚年是其诗、词、文创作的大丰收阶段,也是其在著作中充分表现爱国主义思想和进德修身思想的重要阶段。《陆放翁晚年的生活与思想》是萧果忱先生的遗作。作者深入探讨了陆游晚年的生活和心态,同时也充分揭示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难时期,萧先生以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为榜样自励、自况的原因,适合当时人们的阅读,同时也对当前陆游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萧果忱先生(1908-1980)原名萧国臣,字燮,号廷襄。1908年1月6日出生于直隶(今河北省)安国县张乡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庭虽然贫苦,但他还是奇迹般地在本村读了小学,在直隶第八师范读了前后师范,在北平(北京)读了师范大学。他历任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相继在石家庄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主讲古典文学并任过教研组长。他一九六零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七三年在河北师范大学退休,1980年3月22日逝世于故里。

书籍目录

自序
一、爱国诗人
二、穷困生活
三、老尚贪书课
四、归休但力耕
五、只将闲送老(上)
六、只将闲送老(下)
七、养生有方
八、孜孜进德
九、解脱之道(上)
十、解脱之道(下)
附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们读了这一段以后,就好像看见他们父子二人互相谈论,及读书声琅琅相和的情形。站在读者地位的我们,对于这种人间不可多得的幸福,仅在纸上读了一遍,已经乐得不可开交,那么当事者的陆放翁,他是如何的愉快,那就更可想而知了。我想,这位白发萧萧的老人,要大喜欲狂,要“不须饮酒径自醉”,不会是没有原因的罢! 他们父子们一同读书,有时在白天,有时在晚上。最使我们佩服的一点,是虽在饥饿的压迫之下,父子们还要忍饥读书。再一点,是放翁虽届八十高龄,依然伴着儿子们在灯下苦读。 父子共读忘朝饥,此生有尽志不移。(《诵书示子聿》) 白发萧萧年八十,依然父子短檠灯。(《冬夜对书卷有感》) 父子常常共同读书,共同谈论,这样他们在父子关系以外,俨然又有了一种师友关系。 我钻故纸似痴蝇,汝复孳孳不少惩。父子更兼师友分,夜深常共短檠灯。(《示子聿》) 读了这首诗,就可知道他们父子间的关系,是如何的深厚和洽。“父子更兼师友分”,出自他个人口中,我们就更可知道他是充分享受了父子共读的愉快了。 放翁实际的读书生活,现在介绍完毕,由此我们已经知道他是一位喜欢收书,喜欢读书,而且很刻苦读书的老人。可是我们要问:推使放翁这样爱好书籍,喜欢读书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这一点放翁自己也有好多的说明,现在我把它归纳成三类,分别说明一下。


编辑推荐

  岳国文学史上、爱国诗篇、代有作者,然其诗豪放雄壮,感情真挚,千载之下,犹振奋人心者,惟陆放翁,人而已。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陆放翁晚年的生活与思想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