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李逵日记2之忠义堂

仓土 中国书店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中国书店  

作者:

仓土  

页数:

208  

字数:

1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李逵日记之忠义堂》以李逵的官场升迁经历为蓝本,写出了梁山中的人性百态与人情翻覆。水浒人物不再是一个个劫富济贫的好汉形象,而是各自戴上了一副“看形势、观局面”的面具。李逵给我们勾勒了在“梁山”这个权力机构中,大家为了权力勾心斗角、相互制衡的官场形态,并给我们讲出了在这样的形态下各级干部如何站队,如何送礼,如何织就关系网,如何处理同事、兄弟、上司的关系等官场秘籍。
《李逵日记之忠义堂》中,晁盖中史文恭毒箭命在旦夕,众兄弟观望情况,晁天王身体稍显好转,立刻一帮人争先恐后去探望送礼,一旦晁盖像是扛不过去了,众人就各自冷眼观望。晁盖死后,众人为了拍宋江马屁,导演一出“黄袍加身”的闹剧,大家卖力地向新的一把手表示自己的忠心,唯恐稍有不慎断了升迁之途。梁山泊上人人都在谋着升官,堂级干部升地级,低级升厅级。众兄弟不再是意气相投、肝胆相照,而是各自攻讦、落井下石。一部《李逵日记》写尽官场百态。英雄如武松、憨直如鲁智深、蠢钝如李逵这些人也都每天打着小算盘,变着法儿的拍领导马屁。

作者简介

  仓土,八零后,毕业于某二流院校,混迹于沿海某二流城市,数次公考,均铩羽而归,小康无望,勉强温饱,后入国企,英雄气渐消,有老气横秋之感,冷观沉浮,看淡纷争,去职,创业未果,闲暇读书写作为乐。

书籍目录

第一章:人要人品,赌要赌品,病也要病品
我突然发现一个规律,病的越重,看望的人越多的,那生病的肯定是领导亲戚,病的越重,看望的人越少的,那生病的肯定是领导自己。我突然发现一个规律,病的越重,看望的人越多的,那生病的肯定是领导亲戚,病的越重,看望的人越少的,那生病的肯定是领导自己。
第二章:人生最无奈的是,礼刚送到,人没了
人生有许多无奈,柴进曾抱怨说,最无奈莫过于,老子是皇帝,孙子却是百姓;吴用曾叹息说,最无奈莫过于,十年寒窗,考试时却看错题目;王矮虎曾哀叹道,最无奈莫过于,娶了漂亮娘子,肚子里却怀着他人孩子;如今大家一致认为,最无奈莫过于,礼刚送上,人没了。
第三章 :世间兄弟有三种:酒肉之交、义气之交、生死之交
世间所谓兄弟,大抵可分三种:第一种是酒肉之交,是你无聊时陪你喝酒的;第二种是义气之交,是你困难时肯借给你银子的;第三种是生死之交,是你死后肯给你随礼的。
第四章:领导的话是世界上最精奥的语言
在官场混,领导三种话不能信:故作谦虚的客套话;暗示提拔重用的朦胧话;掏心窝子的心里话。领导天生是虚伪动物,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他谦虚,是因为知道有下属不容他谦虚,你要真当真了,等着挨削吧。
第五章:领导换了,事情就变了
晁天王刚当了寨主,宋万立马就把石碑砸了,改成天王路,这名字也凑活,没想到没叫多久,晁天王归天去了,宋大哥当了寨主,王伦二话不说,一溜烟跑去,又把石碑砸了个稀巴烂,改成宋氏路,这名字不吉利,乍一听还以为是“送死”路,兄弟们都是刀剑上滚下来的,有些忌讳,私下里都叫马屁路。
第六章:要么会两面三刀,要么会忘恩负义
在官场上,没人能做成好人,别人花一百两银子办成的事,你花五十两办成,你把人得罪了。一起去干事,别人收礼,你不收,你不但把送礼的人得罪了,还把收礼的人得罪了。哎!做人难,做一个好人难上加难,做一个好官难于上青天这个世道,混的差的全是好人,混的如鱼得水的,都有特殊本事,要么会两面三刀,要么会忘恩负义,要么会落井下石。
第七章:永远不要生气,人生是出悲剧
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生气,人生是出悲喜剧,天天骑在你头上的人,说不定哪天就摔个四蹄朝天,那些叱咤风云的人,不要羡慕,他们往往死在你前面,那些百无一用的,也不要瞧不起,他们总会傻呵呵的死在你后面。人生很难说,得之何欢?失之何怜?高兴一天是一天。
第八章:中层干部最难当
中层干部不好当啊,上级不能得罪,下级也不能得罪。得罪了上级,升官没你啥事,发财也甭指望,时不时还会有小鞋穿,但得罪了下级,也是大大的不妙,甚至比得罪上级还危险,得罪了上级,上级会立马给你脸色看,你好歹知道哪里做错了,还有补救机会,下级不一样,哪怕心里恨的牙痒痒,不停的问候你八辈祖宗,脸上还是笑的跟花似的,一口一个领导英明,等哪天趁你不注意,冷不丁就敲你一棍子,山上头领吃这亏的海了去了。
第九章:不怕你没本事,就怕你没特长
他们都说是因为我蠢,我深以为然,因为除了这点,我实在找不出其他特长了。在梁山,不怕你没机会,就怕你没特长,天资差也无所谓,别人装正经时,你可以假装不正经,别人都在装聪明时,你可以装糊涂,那会让你捡很多大便宜。
第十章:有些人成功,并不是靠自己努力
有些人的经历,是不可复制的,有些人的传奇,是难以被超越的,有些人的成功,并不是靠他自己努力的。这下好了,宋大哥首先攻破东平府,天意难违,坐了头把交椅,卢俊义坐了第二把交椅,吴用坐了第三把。
第十一章:用有限的酒量,应付无限的人情
酒桌上是拉近关系的大好时机,领导平日那么忙,日理万机,难得见一面,喝酒时你抓住机会上去敬两杯酒,拉拉感情,表表忠心,当然别忘了自我介绍,领导记住你了,日后才好提拔重用。这样的场合,喝酒也有讲究,不能来者不拒,不然大罗神仙也受不了,毕竟酒量是有限的,人情是无限的,在酒场上要用有限的酒量应付无限的人情。
第十二章:有一种能力:功归领导,过归自己
山上能得到三人同时称赞的,唯有公孙胜一人,谁都把他当自己人,晁天王把他当心腹,宋大哥把他当兄弟,吴军师把他当知己。公孙胜平日里闷头干活,任劳任怨,从不与人争长短,也不出风头,功归领导,过归自己,从不乱搞小动作,三人很放心,都觉得他忠诚可靠,足以托付大事。
第十三章:好人之所以是好人,不是因为他好,而是他成功了
土匪成功了,那叫伟人,写在史书中,流芳千古,若失败了,那叫强盗,被人争相唾骂,遗臭万年!好人之所以是好人,不是因为他好,而是因为他成功了,坏人之所以是坏人,不是因为他坏,而是因为他失败了。社会就像个大船,众人在船上厮杀,掉河里的人,不论是谁,全是坏的掉渣的坏蛋,永世不能翻身,而能留在船上的人,则是清一色白璧无瑕的圣人,自然有人塑庙立传,成为圣君贤相,让人代代膜拜。
第十四章:当官其实就是一场踢球
当官和踢球是一回事,当皮球踢给你时,你只要位置好,不要传,赶紧射门,射正了,大功一件,当官亦是如此,公文批转下来,看情形如何,好解决就顺手解决,捞个“青天大老爷”的好名声,不好解决的,做做样子,批个“已阅,望酌办”一脚踢出去,别人解决了,那是自己转手的功劳,没解决,那是他能力不行,反正不论结果如何,自己总立于不败之地?
第十五章:官场论事:从来不就事论事,而是就人论事
这年头,强盗就像韭菜,割了一茬又来一茬,没几年功夫,各地强盗并起,闹得大宋朝乌烟瘴气,如此下去,总不是办法,皇帝老儿临朝,开会商讨对策,无非和与战两条路,和即招安,战就征剿。但官场论事,从来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人论事,众人表态,也无是非之分,只有站队之别,当年赵高指鹿为马,玩的就是这一套。
第十六章:利益面前,人真的可以六亲不认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纷争,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因为人都是自私的,感情是靠不住的,历史上有太多的夫妻分飞,父子成仇,兄弟反目,也许真如老话所说,人世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而在利益面前,人真的可以六亲不认的。
第十七章:想当官三条路:好爹、有文采、被招安
这年头要想当官,无非三条路:一是有个好爹,上面有人提携,自然万事无忧;二是有文采,走科举之路,也能混的不错,但这两条路都忒慢,得一步步来,估计熬上个知府也得四十开外了,混上上节度使估计黄土都埋半截了,等坐上太师那个位置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该开追悼会了。最快的是第三条路:杀人放火受招安,俗话说的好,要想升得快,杀人放火金腰带,这个可以一步到位,朝廷里很多节度使都没有基层工作经验,都是先当强盗后受招安而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李逵日记2之忠义堂 PDF格式下载



李逵日记2之忠义堂(一本梁山式关系的教科书,一部逐层讲透梁山官场形态的日记体小说,最具智慧的古代官场原生态刻画


李逵给我们勾勒了在“梁山”这个权力机构中,大家为了权力勾心斗角、相互制衡的官场形态,并给我们讲出了在这样的形态下各级干部如何站队,如何送礼,如何织就关系网,如何处理同事、兄弟、上司的关系等官场秘籍。


这本书其实就是李逵在梁山肆无忌惮横冲直闯、最终阴差阳错的升官史,包含贪污受贿,逼上梁山,喋血战场,受屈招安等一系列事件,以及梁山众兄弟,包括宋江晁盖等互相倾轧、钩心斗角、两面三刀等,简直就是一副当代的“官场现形记”,以古讽今,快意酣畅。


李逵以亲历者的身份向我们讲述了当时在晁盖、宋江为领导的权力机关里,“党内有派、派里有帮、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表面和谐”的官场形态,以及在这样的形态下各级干部如何站队,如何送礼、如何得到晋升,如何平衡与上司、同级之间的关系等官场智慧。


用现在的行话说李逵这个屌丝,在梁山这个大官场里、在晁盖宋江两大巨头明争暗斗中、在通向厅级干部的路上耳闻目睹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完整地诠释了官场各种规则,人们在津津乐道、口口相传此书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把它作为教科书、作为“葵花宝典”。


梁山的官场分四级,依次从下往上,分为地级、堂级、厅级、山头级。地级为低级干部,堂级为中级干部,厅级为高级干部,山头级自不必说,为最高级。山头级只有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四人,梁山将领都知道那是不能企及的,只能在其他三级上下功夫。


以李逵的官场升迁经历为蓝本,写出了梁山中的人性百态与人情翻覆。


该书的副标题是“厅级干部李逵的官场笔记”,简而言之,就是仓土透过李逵的眼,借李逵的口,用第一人称的日记形式刻画了梁山泊这个大官场里的众生相。


逵是跟着宋江上梁山的,在晁宋明争暗斗的过程中,从朴素的感情角度出发,他无疑会倾向宋江,不可能站到晁盖一方。李逵是个菜鸟,不懂官场潜规则,他不满意宋江招安的政治纲领,几次三番当众吵闹,让宋江下不来台。在宋江的点拨下,战功显赫却得不到重用的李逵终于有所领悟,敞开心胸向宋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跟着宋大哥干革命。


《水浒传》为《李逵日记》提供了一个蓝本:北宋年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于是各路英雄草莽揭竿而起,108好汉聚义梁山。《李逵日记2》在这个基础上,从独到的角度出发,透过梁山上一名“厅级干部”李逵的视角,来解读梁山的官场文化。


在仓土的笔下,那个晁盖、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表面看起来一团和气,但是背地里却是钩心斗角,拉帮结派,站队、送礼、贪污、腐败、拍马屁、走后门,世俗官场的陋习在那个高喊“替天行道”的梁山泊里一样不缺,半个不少。


那么多网友在追捧《李逵日记》,在赞叹仓土的幽默天才之中,也一定发现了李逵生活的那个官场——梁山泊与自己的现实处境有着多么高度的雷同,是多么的“于我心有戚戚焉”。


李逵的堕落过程告诉我们,绝大多数干部素质是过硬的,踏上官场之处是想做好官做好事的,可是种子再好,也需要好的土壤,他们所处的官场环境,尤其是班子的第一把手,对李逵们的影响至为重要,好环境和第一把手能带出一支好的团队,反之,只能成为梁山一样的腐败窝案。从这个意义上讲,《李逵日记》具有极其重要的警示作用。


看了十多页,便被《李逵日记2深深吸引——十多页就能抓住读者,除作品饱满的故事元素外,批判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技巧更是给人一种贴近“梁山”生活,贴近真实梁山“官场”的感觉


李逵的首席老师无疑是宋江。《李逵日记》中的宋江不仅仅是山寨的第一把手,更是一个官场老大,他与晁盖的明争暗斗的活生生案例,给李逵上了为官之道的第一课。


李逵日记》把形形色色的梁山“官场”人的本来面目不断暴露出来,很深刻


一本梁山式关系的教科书,最具智慧的官场原生态刻画小说


《李逵日记之聚义厅》为我们描绘了梁山充满航脏气息的官场。


洞悉梁山官场中的通变智慧,全景揭示梁山高干 的升迁密码


书中的李逵在梁山泊这个大染缸、大官场之中的表现绝不是如同一块未经锻造的生铁一般,生猛刚硬,不撞南墙誓不回头,反而更像是一块精钢,刚中带柔,柔中有刚,任你四面八方来风,我自太极圆润周旋。


文中以李逵的视角,展示了“梁山泊”官场的争斗,心思巧妙,在幽默中有读出了深意!值得一看!


身处梁山小官场,李逵看清自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大愚若愚”的人。


如果说大师的作品,是能让人在平凡的文字读出深刻的内涵,那鬼才仓土的《李逵日记》,便是在嬉笑怒骂的文章中,让人学会一项混迹官场的本领


《李逵日记2》依据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情节框架,讲述李逵跟着宋江反上后上了梁山,由此认识了一大批兄弟,并展开了爆笑生活


谗言、虚言、拍出水平、拍出艺术、拍出境界——官场“二言三拍”


过去,我们只知道梁山人都是重情重义的好汉,但《李逵日记》却揭示:即使在张口闭口都大讲忠义的梁山,封官进爵、金钱利益照样成了无底的大海,淹死了梁山官员的人格、良心和情义


从该书扉页上的介绍来看,作者仓土是一个经历颇为丰富之人:下岗、经商、炒股,目前正在做着公务员,且级别不低,已位至厅级。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番历练,有了对官场生活的切身体验,仓土才能够窥透梁山泊的逻辑与秘密,用笑的语言写下哭的体验。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李逵日记2似乎是想告诉世人:指导官场的不是情感,而是权力和利益。官场本无情,大家玩儿的都是虚情假义。


《李逵日记》通过李逵的眼睛来观察、记录梁山上的人物,这些梁山人物不是传统名著中的好汉形象,而是市井面孔,冷静阴狠的武松,粗莽憨厚的鲁智深,色胆包天的王矮虎……


一本梁山式关系的官场教科书,一副入木三分的官场原生态浮世绘。


也许,《李逵日记2》这部具有诙谐讽刺的现实主义特色的谴责小说不能被许多《水浒》迷所接受,也许有人会认为此书描写梁山的世态炎凉是在给重情重义的英雄好汉抹黑。但我觉得这真是本好书


古代的杨广、李世民、朱棣、雍正为了权力和利益杀兄弑父;我国的导师斯大林清党干掉了跟他浴血奋战的70%的军长、60%的师长、50%的团长,领导十月革命的29名中央委员他毙掉15人,71名中央委员处决得只剩19人……所以,你就别以为梁山官场那些好汉们不至于如此绝情寡义了。


一部极尽戏谑搞笑的官场小说,听李逵讲述自己从屌丝到厅级干部的别样官场人生。


《李逵日记2》把官场智慧和水浒故事融合在一起,同样用幽默的方式表现,势必引起新一轮的畅销。


《李逵日记2》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一本屌丝逆袭、玩转官场的圣经还要再加上羊皮卷。


作者果然是有高手。连李逵日记都写出来了。与烟草局长的日记比起来,也是各擅胜场。江湖恩怨未必就能涉及到官场,但官场恩怨一定会涉及到江湖


《李逵日记2》中,很多水浒中设定的坏人和虚伪的角色到了作者的笔下都变了个样。吴用会接受采访谈谈梁山的改革,扈三娘会跟宋江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苦。真的有意思。


书中的李逵深悉官场为人处世之道,对领导、同事、下属都有准确的认识,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能把准脉,下好药,该精明时精明,该卖萌时卖萌,颠覆认识


李逵日记,超一般的好看,透析官场


梁山泊有一百零八条好汉,我最喜欢的好汉不是智勇双全的武松,也不是直爽的鲁智深,更不是腹黑的宋江,而是“黑旋风”李逵。他长相丑陋,性情莽撞,胸无点墨,武艺也稀松平常,更别说什么神机妙算了。那我为什么还喜欢他?一个字,真!


李逵,一介莽夫,是如何在这趟浑水中,摸爬滚打,翻转腾挪,最终成为梁山泊上厅级干部的呢?仓土给我们做了最细致,最幽默,也最权威的解释。


幽默的文笔,戏说的形式借梁山一帮好汉揭露了官场的黑暗和各种纷争。


仓土的《李逵日记》抓住了李逵的这种“真”性,用他的“懵懂无知”折射出梁山泊的“人心似海”。


虽然李逵、武松与鲁智深被称为梁山三大猛人,但是李逵一直觉得与鲁智深齐名简直是对他的侮辱。因为在李逵的眼里,他们完全是三个等级的人。武松做事想了再做,自己做了再想,鲁智深那厮做了都不想。虽然都比较鲁莽,但是自己实在,鲁智深就是蠢。


这里的梁山泊,以宋江,晁盖为首,表面上一团和气,彼此兄弟,识英雄重英雄,背后却互相诟病,相互算计


这是一部当代的官场现形记:从省级到厅级再到地级,小说涉及主要高层干部108位,家庭30多个,造反、升迁、调动等官场事件60多起,直接关系人物命运几十万人。


战场上的李逵是个英雄,论打仗冲锋陷阵,李逵绝对是一员猛将,两把板斧抡起来,对手只有哭爹喊妈的份儿,恨老妈没有给自己生出三只脚,躲闪不及。而在官场上,李逵绝对是一只菜鸟,对他来说,官场潜规则就是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进了清华园,摸不清东南西北。


不错的书,描述梁山官场的百态,学习一下,


社会处处是梁山,从古至今,我们的历史多是在重复中轮回,越往后看你就越能感受到,作者想要透过现象讲透本质的良苦用心。而这正是《李逵日记》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李逵日记2》颠覆了原著《水浒传》中,人们对梁山好汉的认识。


一开篇便让人咀嚼出了梁山官场那种与中国历史同样渊远流长的世态炎凉,好书   


以喝酒杀人为乐事的粗人李逵都知道说好话送礼才能当上厅级干部,这个时候,梁山不灭,天理难容。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人不容易,做强盗更不容易,究竟梁山上的人情世故水有多深,且看《李逵日记2》。


看了《李逵日记》你就会发现社会和梁山没什么差别,真应了那句: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晁盖先于宋江到梁山,在兄弟们中间也有一定的威望,在条件不具备的前提下,宋江不可能后来者居上。描绘壮丽愿景,笼络各位兄弟,事必躬亲,逢战抢功,这些都是宋江的手段。


在李逵看来,官场上就两种人,一种是禽兽,一种是衣冠禽兽。尽管李逵觉得自己这两种都不是。


读完这本《李逵笔记2》,我有了新的看法,原来官场也可以写的更加精彩,更加贴近人心


本书名义是戏说李逵,其实是一部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很精彩,作者透过梁山对官场的潜规则描述得很生动


官场放在梁山上,其实无处不梁山


每个故事都只要两三句话就能开门见山地把梁山“官场”的世态炎凉凸显了出来。


官场上总是少不了派系斗争,梁山上也是一样。


官场,靠的不是战场上的龙精虎猛,而是生活中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功


李逵官场笔记真实反映了当今中国官场,一直都是这样


看到当当书评一天天的堕落下去,看着豆瓣上的书评一天天的装比评论,不得不跳出来说一下。仓土的书,目前就出了两本,一本是聚义厅,这个已经有黑背的漫画配图了,另一本便是忠义堂,里面结合了很多段子,基本上是从一个小公务员的角度来描写真实或者作者想象中的官场吧。值得一看。


作者借李逵的思想表达了很多官场的忠告。


在你的眼中,李逵或许是一个只知道杀人放火赌钱喝酒的莽夫?如果你还是这样认为,你就大大的out了。因为李逵进了官场,早已不是昔日的江州黑厮了。


领导的事,一定要当回事,不是事也得当回事,李逵那厮就说:梁山的事,天大的事,也是小事,宋大哥的事,屁大点事,也是大事。要想领导所想,急?导所急。


小说将水浒人物与官场智慧融合在一起,运用夸张的手法,颠覆了水浒故事的人物形象却写出了形态万千的官场生活


在水浒中,108好汉无疑是英雄!他们劫富济贫、打击贪官、反抗暴政,虽然也有武松灭人满门、李逵滥杀妇孺这样的事情,也都大可看做是英雄不拘小节、大丈夫快意恩仇。而在《李逵日记2》中借李逵的心理活动,很明确了点出了这种观点的片面和虚伪。


仓土大才,好书一本,枕边放,哈哈,书中的朱武最有内涵,李逵最有外延,整一个水浒大乱炖,好看得不得了啦,坐等第二部忠义堂啦!


拍马是一门很高的艺术,拍得好,升官、发财、成名,拍不好惨死蹄下


笑过后会有茅塞顿开、确实如此之感,突然觉得李逵你哪里是梁山好汉啊,你丫就是我朝的公务员嘛。


官场之道,在于台上奉承,台下拍马


应该说,许多为官者初入官场都是抱着这样的理想和抱负的,但是时间不长,他们就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原因在于官场有潜规则,强烈冲击着正常的考评和升迁途径,为了升迁,不得不随波逐流,跑官买官,明争暗斗,当面把酒言欢,背后万箭穿心。


面对官场中如何送礼,如何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必看的书籍。


看了一小半了。生活处处皆梁山,处事人人是李逵。看的是李逵想的是自己,李逵犹如一面镜子。很不错的一本书,看似调侃实则很有深度。


哈哈,很现实的梁山岁月,这个重点不是李逵是宋大哥呀!


我喜欢话痨,因为我不爱讲话,也讲不出恰到好处的话,就跟鲁智深那家伙一样,在黑厮儿眼里都是stupid级别的。那咱还说啥,看看这话痨作者在这给你叨叨,顿时觉得心情畅快!整那么正经干嘛,活着玩儿呗!这书有趣,通读中富含着官场学,通过梁山伯众多好汉的调侃,谈论着何为高雅?如何做官?找靠山学问?等等


山寨是官场也是职场。这些呼啸山林的好汉们,在打家劫舍之余也得学会溜须拍马、揣摩上意,还要学会互相算计、彼此攻讦


水浒在我的眼中是江湖,在仓土的眼中却是官场,虽然一样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但是在仓土的眼中,水泊梁山上却少了一份义气,多了一份算计,108条好汉之间没有肝胆彼此相照,多的只是两肋插你几刀。


在这里,众位英雄好汉不再是因为意气相投、情义相许而聚在一起。大家上山的原因各不相同,在此间也各有追求。李逵眼中朴素的强盗文化——“众兄弟聚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不再适用。大家都揣着一把小称,希望能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值得一读的官场小说,人物刻画淋漓尽致,内容起伏,.不错的一本书


中国人历来就是如此,说得,做不得;做得,说不得。任何未窥此门道的人,准保在现实生活中碰到头破血流,在官场则只能任人宰割了。宋江确是此道高手,谙熟套路,轻松收复一大批人为其卖命,仁义道德只是拿来利用的。与刘备同属一丘之貉。不过稍微有点资质的,可以从此书窥到许多门道,可以拿来一用。


借古之小说喻今之官场,官场之事皆列于此书,实乃干部升官发财之必读读物。


一部全民追捧的官场现形记,引发千万网友爆笑的“乱炖水浒”,官员看智慧,草根图“荒唐”。


仓土利用一个接一个短小精悍、笑料百出的段子,为全天下有志进入官场的抱负之士撰写了一部攻略,一部带你玩转官场的攻略。


作者就无疑是一位好厨师,用乱炖的手法给我们制造了一盘“东北乱炖”,看似简单却营养丰富、其味无穷,或许也只能用“乱炖”的方式才能把官场写得更具体、更明白,把官员写得更深、更透、更活。


语言诙谐幽默,很有时代感,写出了从古到今官场上的最真实的丑恶人性。


李逵日记一路看来,仓土的笑料多出草就,讽刺日渐浅薄,我不要求仓土每句都能拿出这种深度,但起码不要混同码字爬格之辈,笔下千言,言之有物即可。


把官场写得更具体、更明白,把官员写得更深、更透、更活


语言诙谐,幽默,玩味中体会当今世态以及官场百态


仓土无疑是开创了一种新的书写方法,摆脱了官场类作品严肃、拿捏的惯有套路,以一种轻松愉快的笔调,在捧腹大笑中引导人们进行深思。这无疑是一种创举


很多年前,作家柏杨曾提出“酱缸文化”的概念,他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在经历过一个长时期的沉淀后,其中有许多无用的、有害的东西沉淀了下来,成为民族的糟粕,影响着这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官场文化自然也属于“酱缸文化”的一种


打算哪一天,天气清明时候,便把它寄给仓土先生,因为他曾答应要给我签名。李逵日记1已经度过了,现在在柳先生那里,期待仓土先生的第三部《李逵日记》。


晁天王,有勇无谋,任用裙带,早早的挂了,丢下妻儿老小的,没享上福;军师吴用,人如其名,拿把破扇子,冒充诸葛亮,关键时候掉链子;公孙胜装神弄鬼,朱武阴损狡诈;林冲唯唯诺诺墙头草,武松冷酷无情不解风情;鲁智深脑子进水了,属狗熊的,生了气就去拔大树;阮家兄弟不孝,王矮虎色鬼托生。老李看人,准着呢。


我是一个很讨厌历史的人,尤其是高中历史书上的那些东西,写的一点也不清楚。但是读完《李逵日记2》之后,蓦然发现,其实水浒历史很有意思,只是我们没有发觉罢了。


满嘴忠义的梁山官员照样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的主。他们照样免不了“领导的表情就是我们的心情,领导的嗜好就是我们的爱好”的俗套。


和一般的官场小说不一样,不是教你大道理,而是让你在阅读中感悟出来


最近调侃四大名著的书不少,写得最好的还是李逵日记系列,仓土还有其他作品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