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溯源识真高古玉

韩军克 中国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4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作者:

韩军克  

前言

1978年一个偶然机遇使我能够前往新疆和田,由此开始了我与和田玉的不解之缘。和田玉造就于智者博大宽厚的胸怀,历练于仁者柔情似水般的洗礼。昆仑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地处西陲,却没有那种荒凉的颓废。也许是融雪的滋润,只见山川相缭,郁郁苍苍。也许是此处看苍穹格外地灿烂,于是有了西王母、蟠桃宴、昆仑剑仙这些与群星同样灿烂不朽的神话。和田——雄伟昆仑山脉之下一颗璀璨明珠。她,钟灵毓秀;她,灵气氤氲;她,幽幽情思。她造就了温润素洁的真玉。真玉来自大山仁厚的怀抱,隐逸于智者奔腾浩荡的衣襟,现世的那一刻就决定了它的辉煌。暮夜是昆仑为和田轻轻披上的一件外罩。他呵护在昆仑山的怀抱下,在苍茫林海中仰望苍穹,点点星光映射着他那靓丽深邃的眼眸,充满了忧悒和旷达。淡淡的迷雾蔓延在林间,幽幽的叹息在寂静的丛林中悄然闪现而又无声无息地飘过。随风扩散的雾幔将她裹藏,只留下一双如玉的眸子在星光下散发着温润。此时,她寻梦的身躯蜷曲于潺潺流水的波粼之中,遥望夜空,视野渐淡,朦胧似玉的眼眸,此时却显得格外明亮。当温润的玉与暗蓝的夜碰擦的瞬间,玉已生烟,缥缈朦胧,玉已化潭,波光盈盈。只因为她与他在千万年前已有这星辉作证中相约。暗蓝却逐渐茫然,暗蓝慢慢漠然,眼帘渐阖,长长的睫毛时聚时散。聚时,遮住了暗蓝的流光,容藏了光阴史诗的精华。散时,瞬息间思绪万千,她眼眸中的黛色欲语还休,最终归于一颗颗无言的幽静精灵,将一切深深埋藏。一声叹息,轮回千年,相思的泪水浸染出颗颗精灵的沁色,磨砺下难掩那道道暗伤。哀伤的幽灵依旧在林中萦绕。如玉的眼眸仍在一片轻雾中犹豫彷徨。大漠的风,浸润了昆仑氤氲的水气,也带走了和田的低语呢喃。风从他身旁呼啸而过,蓦然回首昨夜栖身的树林,莫名的惆怅压抑胸腔,不经意间,一丝寒光从他眼角一闪而逝,璀璨的精灵仍放射着闪亮。风沙掩盖了那滴泪珠,掩盖了过往的伤痛。他犹如剑客那把镌刻沧桑,游离残破不堪的佩剑,饱经了千百万年的风霜洗练。她却在等待,等待蕴藏已久,把爱和美来释放。等待汇聚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看来都是梅花树,个个春风玉佩环”。她在等待倾心爱玉者的造访。2007年第一次零距离地开始接触陌生而又熟悉的古玉,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就此,我感悟到,民族的记忆不能没有实在的证物,民族的感情不能没有实在的依托,民族的精神不能没有实在的内涵,民族的兴旺不能没有实在的力量。“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功”,以物言志,情物交融。为了学习和认知古玉文化,我便一头扎进了古玉这个深奥而又神秘的世界。始悟:“以玉为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早在数千年前,美玉的概念已远远超过了其本质意义。它在人们的心目中被敬畏、被仰慕、被神化。它成为了天地、神灵的载体和象征,它成为了非实用性的精神文化媒介与寄托。从而被推动演化成一种极致的,具有灵性的玉质形象。其中,一部分最有资格的实用工具,逐渐演变成了权势象征和崇拜的对象。我认为,这是原始工具作用发展进程中的一次最重要的分化,它意味着精神与物质、实际与神秘之间较量的混同,这一混同在工具演变进程中得到了最后终结体现。始悟:玉器来自于自然的赏赐,发展于生活、生产实践与灵感的启迪。她来自于许多追求空间的积淀与遐想,她来自于面对自然突变的无奈与抗争,她来自于点点滴滴积累的灵感与睿智。古代先人按照自己的丰富想象和聪慧创造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神。他们以祭祀的方式取悦神,于是稀少而又精美的玉石开始走上了玉石分化之路。古玉以其坚硬不朽的材质,成为了沟通神明祖先和世间万物的神器和载体。这种痕迹在历史的各个阶段,虽然有所变化和发展,甚至没落。但是,直至高度文明的当今世界,仍然有着潜移默化的特殊功效。这种传承和延续,可能因对象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可能由于各自的心态不同造成落差,也可能由于观念的改变不同左右了它本身的意义。可是,它的部分功效仍然令人迷惑和神往,令人如痴如醉,在现实社会中玉仍然以她的魅力,延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潜在作用。一种物质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仰慕,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物体的材料和外在形式会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二是物体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使人产生了认同和喜爱。古玉是我们祖先以深邃智慧创造的,他们将一块原本没有生命、坚硬而又冰冷的玉石注入了生命和灵魂,使之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玉文化。中国古玉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体现了人类对高于生存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和超越。具有人文观念的美玉,不仅体现了社会的尊卑有序,而且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新的内容,人们在对同一种玉文化信念的感受中,统一了意志,沟通了思想,陶冶了情操,无以复加地把民族的品德、智慧、情感、信念凝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当我们解读古玉文化的每一个细节的时候,在很多痕迹中都可以寻找到,古玉文化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反映的社会结构、哲学思想、审美理念、生活状况以及劳动生产力的演变过程中,在各个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中国玉器是材质的外在形式与内涵文化意义二者的完美结合。它在温润坚韧、晶莹剔透的材质上,在深具人文观念、感情祈求的内涵中,在民族精神至尊至上的结合下,将每一个历史的结点和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当我们看到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古人律动的脉搏。我们在把玩之中,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真与假的争论,而且在学术和民间评判中的诸种说法,显示了人们对古玉文化的多种认知和理解。当你身临其境观赏古玉时,会感到自己的肤浅。我彷徨而又无奈,感到自己的想法很幼稚,其中更有对古玉文化的亵渎。其实我很心痛,我在问自己:准备叩开美玉殿堂之门时,是否把理念端正?我在问自己:了解多少中国古玉文明的基本知识?我在问自己:是否有愧于那些凝聚了祖先智慧的博大精髓?作者2012年春于海上

内容概要

《溯源识真高古玉》内容简介:当我们看到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就会感受到古人律动的脉搏。我们在把玩之中,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真与假的争论。《溯源识真高古玉》不仅对古玉家谱、断代还原有细致独到的讲述,更从入市心态、市场概况等方面对古玉收藏爱好者给予了指导,也给他们指明了收藏投资的方向。

作者简介

韩军克,自由撰稿人。现任《国家艺术》杂志专题部主任,记者。发表了数百篇与古玉、和田玉相关的文章,是“和田玉网上博物馆”的创建人。

书籍目录

序 步入古玉天地 一、古玉器的魅力所在 二、古玉器的文化内涵 三、古玉器的艺术元素 初探玉市谈心态 一、自得其乐别玲珑 二、人品玉品拜明师 三、淡泊名利勿自负 若试身手悠着点 一、古玩市场千百面 二、拍卖绝非安心丸 三、浑水淘宝练睿智 读解玉界聊玉石 一、石玉千姿叙沧桑 二、真玉脱颖道史话 三、古玉情怀儒释道 入门先知玉家谱 一、西辽河流域玉器 1.兴隆洼文化玉器 2.赵宝沟文化玉器 3.红山文化玉器 二、环太湖区域玉器 1.河姆渡文化玉器 2.马家浜文化玉器 3.崧泽文化玉器 三、放眼远古寻辽阔 1.北阴阳营文化玉器 2.薛家岗文化玉器 3.凌家滩遗址玉器 4.石峡文化 5.齐家文化玉器 6.大溪文化遗址玉器 7.屈家岭文化玉器 8.石家河文化玉器 9.卑南、圆山文化玉器 10.大汶口文化玉器 11.龙山文化玉器 四、夏商奇葩梦帝都 1.二里头文化玉器 2.安阳殷墟玉器 3.三星堆文化玉器 4.江西新干大洋洲商文化玉器 5.山东滕州前掌大商文化玉器 五、极目环顾瞭两周 1.西周玉器 2.东周玉器 断代还原过去时 一、材质篇 1.和田玉的物质组成 2.和田玉的物理性质 3.和田玉的结构构造 4.和田玉的分类 5.和田玉的地质表现及资源概况 6.和田玉籽料的真假皮色辨别 7.和田玉围岩、成分杂质、玉色、玉质变化的对应关系 二、形制篇 1.玉礼器 2.玉兵器 3.玉佩饰 4.殓玉 三、痕迹篇 四、风化篇 1.饭糁与豆花 2.冰裂纹 3.牛毛纹的特征 4.蚂蚁脚 5.玉质的老熟通透 6.橘皮纹 7.古玉表面的氧化与灰皮 8.钉沁、蚀孔、蚀斑与蚀沟 9.水线与玉筋 五、沁色篇 1.沁色 2.玉器的封蜡 3.玉质结构与光的对应关系 六、神韵篇 1.“神韵”是境界美 2.写实美 3.写意美 七、辨伪篇 参考资料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古玉器的艺术元素 “神韵”一词,在古玉收藏界具有极高的使用频率。从形制来看,玉器将片形器,圆雕件的抽象、夸张、写实等艺术表现一一囊括。从纹饰来看,玉器将明喻、隐喻、修饰等意义运用各种碾琢方式有意识地表现,体现得酣畅至尽。无论是佩饰、挂件、把玩件还是摆件,其中的艺术元素均已深深地融入了每件具备器形纹饰物件的灵魂之中。这种带有崇拜、敬畏之意的图案线条最终升华为带有“神”韵的化象,成为了人们接受美学的一个新概念。这种古玉所具有的沧桑感,通常有经验的藏家将其视之为古玉鉴识的要旨或灵魂。一些老道的藏家,每每端详一件真赝未卜的玉器,如果最后得出的是“缺一口气”或“有一点味道”之类的结论。那么,这里所谓的“气”与“味道”,大致指的就是“神韵”了。这种气场中的气息升腾,需要感悟者在千万次的观察中得到点化而产生造诣。可见,如果要肯定或者否定一件古玉,没有比“神韵”两字更具有说服力的了。“神韵”在古玉的辨别和断代上,有时确实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点化作用。 那么,“神韵”是什么?如何去品味和把握古玉“神韵”的审美内涵呢?这是一个古玉藏家不能不去认真思考的问题。顾名思义,所谓“神韵”,“神”者,神态、神采也,这是一种表象对视觉的冲击;而“韵”者,气韵、韵律也,是属于在内心对器物的理性感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在对某件器物的表象特征观察审视之中,能够体味出器物本身由内而外,由外至里内自然散发出来的那种用艺术手段和意识形态所组成的韵味与气质,以及那种承载沧桑磨砺的老道与内敛,我们也就等于抓住了该件物体的“神韵”。因此,“神韵”只是一种传神,它是一种气场的凝聚,但却又属于含蓄的审美范畴。只有称得上“形神兼备”的古玉,才算具备“神韵”的特质。但是,如果我们想用文字对“神韵”二字进行概括的话,即便是学富五车的才子,恐怕搜肚刮肠也难以表述明白,或者说难觅其贴切之词。当然由于各自经验、学识、感悟、涵养,以及切入的视角和所在的圈子等缘故,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认识差异,人们在对于古玉神韵的理解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分歧或异议。面对一件玉器,往往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孰智孰仁,又常常是众说纷纭。这就是古玉收藏领域一个非常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即如何以审美的视觉,透过不同角度将古玉所承载的思想内涵、艺术元素、文化背景糅和于一体,并以此为切入点,来正确理解并认识“神韵”的真谛,已经成为了目前鉴赏古玉器的一个瓶颈。 玉器是精美的石头通过数千年的艺术提炼,以及社会伦理和人类认知磨合修正后,才在艺术创新提高上,表现了变被动为主动完美形象的体现。无论是在它的巅峰或者低谷,在世纪更迭中,人们始终没有将它抛弃和遗忘,这离不开玉的魅力,这也是玉文化值得研究和追寻的结点。古玉似乎用其几近完美的形制纹饰体现了、约束了一个人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培养了一个人的优秀品质。这就是玉文化蕴藏的丰富艺术元素体和思想体系,在人类活动中的价值之经典。


编辑推荐

《溯源识真高古玉》编辑推荐:中国古玉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体现了人类对高于生存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和超越。《溯源识真高古玉》将玉的演变过程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娓娓道来,将一块原本没有生命、坚硬而又冰冷的玉石注入了生命和灵魂,使之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内涵,为读者呈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国古玉文化。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溯源识真高古玉》》从鉴与赏、收与藏、伪与真、精与普、新与旧的不同视角,让人们享受着那份高古玉收藏所应该具备的心态和睿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溯源识真高古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