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工作力
2013-3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洪向华 编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绪论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一、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1 二、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5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巩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11 第一章牢固树立群众观点/15 一、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6 二、坚持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政治主张/23 三、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群众观点的基本要求/35 务实为民 群众观:是方法论更是价值观/39 第二章自觉贯彻群众路线/42 一、群众路线的内涵和实质及其形成/43 二、新时期新阶段必须坚持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53 务实为民 党的群众路线在普洱的创新与实践/64 第三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68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课题/69 二、深刻认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态势/72 三、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81 务实为民 乌坎事件的启示/88 第四章健全服务群众制度/91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92 二、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工作面临的新特点、新要求/94 三、健全服务群众制度是坚持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95 四、健全服务群众制度的突破口:保障和改善民生/97 五、健全服务群众制度的关键:树立法治权威/100 务实为民 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深化服务群众工作机制/103 第五章健全联系群众制度/109 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优势/110 二、当前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114 三、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116 四、探索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119 五、保证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落实的主观条件/121 务实为民 云南推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127 第六章拓宽社情民意联系渠道/134 一、高度重视社情民意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135 二、当前拓宽社情民意联系渠道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38 三、拓宽社情民意联系渠道必须重点做好有关工作/140 务实为民 江苏省淮安市信访局: “阳光信访”/152 第七章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159 一、必须高度重视群众权益维护问题/160 二、必须切实维护群众各项权益/164 三、必须着力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169 务实为民 注重制度创新维护群众权益/174 第八章掌握群众工作原理。改进群众工作方法/177 一、群众工作的“人性原动力”原理/178 二、群众沟通的“发报”原理/181 三、群众工作的“微积分”原理/183 四、民主协商的“问题拥有权”原理/185 五、处理棘手问题的“滞后”原理/187 六、社区管理机制创新的“系统工程”原理/188 七、群众情绪管理的“弹道”原理/192 八、群众工作的“凸凹原理”/194 九、党群工作的“金刚石”原理/195 十、群众工作的“居民公约”原理/198 务实为民 国外政党探索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201 第九章积极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4 一、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回顾/205 二、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的经验与启示/209 三、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时代背景/212 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213 五、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诉求/215 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面临的挑战/217 七、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220 务实为民 心系群众鱼得水/222 第十章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226 一、八项规定的主体内容与实质精髓/227 二、落实八项规定的路径选择/231 务实为民 广西扶绥县推行干部“驻村夜访”制度/256 第十一章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261 一、群众工作科学化的理论体系/262 二、群众工作科学化面临的现实困境/270 三、切实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278 务实为民 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科学化水平/288 参考文献/293 后 记/294
版权页: 插图: (二)做好民生工作,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的发生 社会保障是政府利用法律和制度手段,聚集和动员社会力量,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以及遇到其他不测的情况下,能够从政府和社会获得经济援助及有关服务,以保证基本生活,提高社会承受能力。通过社会保障网,可以确保公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基本生活水平的保证。这不仅有利于弱势群体对发展利益的分享,也有利于公民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建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只有想方设法让发展的利益由人民群众共享,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优越性,才能使社会主义社会获得最为坚实的基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促进人民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增长,通过长期努力实现普遍均等、城乡统筹的全民保障,用全新的思路和方式解决社会保障、医疗、就业、教育等民生难题,才能使得发展真正成为人民普遍得益的发展。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完善失业保险机制,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提高失业保险金支付能力。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事业,统筹考虑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造成目前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的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的结果。同时也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的集中反映。在就业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各级政府为下岗失业人员积极地创造就业岗位的良好社会环境不够,在税收、工商、劳动、信贷、保险、城市管理、收费等方面仍然存在门槛高、范围窄、收费多、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
《群众工作力》是为配合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亨实践活动,组织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全国有关地方党校的专家学者而编写,也是群众路线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一个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