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敌后传奇

胡卓然 西苑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

胡卓然  

页数:

244  

字数:

20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盛鸿  青年学者胡卓然给我寄来了他即将出版的著作《敌后传奇》的书稿,我阅读以后,是吃惊,是由衷地兴奋。  我吃惊的是这位年轻的学者在最近短短的时期内,连续在多种报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抗战史和近现代史事新发现的文章,又有多个历史研究的成果得到几十家媒体报道,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与好评的同时,他居然又推出了这本很有创意、很有分量的军事纪实作品,将我们带到那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以生动的文字、独特的视角、丝丝入扣的考证,重新审视和细致研究了抗战史特别是敌后战场的许多重要的史事和细节,澄清了当下对于敌后抗战的多种怀疑。他的杰出的研究才能和写作才能,他的不凡的成绩,令我吃惊。  我由衷兴奋的是,我对这位年轻学者的判断和期许没有错,他可贵的爱国热情、对历史研究的热爱、刻苦与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再次得到了体现。我曾指出的,他辛勤的钻研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开拓出广阔的研究前景,再次得到了证明。  说起来,我与胡卓然应算是忘年交。我年长他许多岁,两人所学专业也不同,我学的是历史,他学的是法律,因此虽同居南京一城,却一直互不相识。是共同热爱的抗战史研究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使我们相识、相知,成为学友和战友。  胡卓然是一位法律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才二十多岁。可是他对抗战史研究却充满了热情,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已经在许多领域作出了不俗的成绩。在我们俩结识之后,我们就成了好朋友,成了真正的学友,经常互相切磋学问,共同探讨疑难。  《敌后传奇》这本书的价值是显然的。首先,它处处彰显了爱国主义精神,主旋律突出,是一本对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近现代史教育的好教材。其次,它的史学功底深厚,从中、日双方的资料中挖掘出众多不为人知的敌后战场抗日史实,书中内容均凸显了历史细节考证严谨、史料查询充分的特色,在一些敌后战场的“谜团”解释上,丝丝入扣的考证与穷追究底的辨析,足以折服在事实上求真的读者,填补了抗战史研究的空白,或加强了抗战史研究的薄弱环节,是一本有学术价值的好书。再次,它文字流畅生动,情节曲折,极富可读性,是一部具有社会吸引力和商业吸引力的军事纪实作品,是一部在吸引读者方面具备潜力的长线图书。  总之,这是一部近年难得的优秀历史读物,我向广大读者热烈推荐它!  是为序。  2012年7月7日于南京

内容概要

  《敌后传奇:中日稀见史料对照下的红色抗日传奇》以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展示一个个“游击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战斗;以中日双方的战史记录,讲述一部“悲壮激烈、可歌可泣”的敌后战场史诗。《敌后传奇:中日稀见史料对照下的红色抗日传奇》作者以近年来发掘的稀有中日史料和国内抗战史料为切入口,借助中日史料互证互照、敌我亲历者的回忆录,图文并茂,重新解读那些代代传颂的有关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民兵的敌后斗争传奇。以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展示一个个“游击队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战斗,以中日双方的战史记录,讲述一部“悲壮激烈、可歌可泣”的敌后战场史诗。

作者简介

  胡卓然,江苏省近现代史学会会员、江苏省历史学会会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员、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会员。自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起开始研究抗战史,其历史研究成果已被江苏电视台、《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中国江苏网等几十家媒体报道近百次。曾与著名军史作家萨苏合作多篇历史研究文章,发表于萨苏主编的畅销历史MOOK书《史客》等。

书籍目录

红色经典考证
壹 红色第一击:中共第一次直接抗日作战的战绩
贰 最红的一首抗日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叁 “五星遍地红”:抗联设计的国旗是一种“五星红旗”
肆 中日史料对照下的抗日游击战战法
一、战斗在鬼子的眼皮底下:地雷战里的“拉雷手”
二、出现到敌人背后的打法:作为“反包围”战术的地道战
三、可以变成大鹏鸟的麻雀:鲜为人知的“麻雀战”细节
伍 “诸葛孔明创立的战术”:仅次于麻雀战术的吸弹巢战术
陆 敌寇也承认的抗日铁军:管窥日伪历史记录里的新四军
柒 一个被低估的战果:黄土岭之战击毙的阿部规秀
捌 日军记载下的共产党人就义口号:“中国共产党万岁!”
玖 尘封的传奇:八路军化装成日本宪兵奇袭日军
拾 独闯敌炮楼的巾帼英雄:日军记载的“新四军美女特工”
拾壹 被生擒的“武士道”信徒:抗战里的敌后战场俘虏日军情况
传奇战例再现
壹 松花江上是战场:赵尚志曾率部纵横于江面之上
贰 关外关内齐杀敌:八年全面抗战里击毙的第一个日军佐官
叁 硬碰硬:考证中国“雷锤子”砸碎日本“唐锤子”的战斗
肆 雪原铭捷报:中日史料对照下的抗联“上街基战斗”
伍 燕赵风雷:日军一个曹长的14次战斗记录
一、中日史料对照下的冀东大暴动战斗
二、中日史料对照下的大龙华歼灭战
陆 日军眼里的“围点打援”:八路军就是这么打仗的
柒 拔鬼子炮楼的三件宝:民兵用镐头、菜刀、斧头战斗的故事
捌 迫击炮历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八路军发明的平射迫击炮
玖 独炮亦能震平原:拔炮楼的八路军炮兵
拾 呼唤侵略者的觉醒:胶东水道战斗中“日本八路”的喊话
拾壹 会说英语的新四军:敌后一次营救美国飞行员的行动
军史疑谜求真
壹 光复名镇:八路军一度收复阳明堡古镇之谜
贰 永不磨灭的番号:抗联军旗记载的一支部队番号之谜
叁 首斩敌将:抗日战争里第一次击毙日军现职将官之谜
肆 似是而非的日军情报:日军记录下若干八路军“番号”之谜
伍 真假“日本八路”:日军的传说中八路军里有日本军官之谜
陆 荒谬的行动:驻山西的日军带照片寻找中共领袖之谜
柒 冀中英魂:日军照片中的中国无名烈士之谜
捌 齐鲁精骑:日军记录下的山东八路军骑兵之谜
感谢萨苏先生(代后记)

章节摘录

  肆 中日史料对照下的抗日游击战战法  在各种革命史教材中,地雷战、地道战和麻雀战这三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词语,也常常是作为敌后游击战最主要的作战方式,并列被提起。例如:  根据地军民针对日寇的“扫荡”,开展了广泛的、群众性的游击战争,采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作战形式,有力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中国革命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  在根据地,健全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自卫队三结合的武装体制,采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作战方式,进行人民战争。  (《中国革命史》,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  那么,关于这三种游击战著名战法,在日本军队士兵的记载里是否又有我们不熟悉的内容呢?下面通过中日史料的对照,展现地雷战、地道战和麻雀战鲜为人知的背景和细节。  一、战斗在鬼子的眼皮底下:地雷战里的“拉雷手”  近年来,网络上常常出现关于抗战中著名的“地雷战”究竟有没有效果的怀疑。有人认为地雷是一种“无选择性的杀伤性武器”,“不会长着只认鬼子的眼睛”, 又怎么会在战斗里面有很高的命中率,可以给予日伪军沉重的打击呢?  为了给这样的疑惑一个圆满的解答,让我们先从当年民兵队长宋芹玉给伪军上的一堂“地雷课”战例开始说起吧——  1943年8月的一天,21岁的邢东县民兵联防大队大队长宋芹玉,俘获了当地伪治安军司令部的上尉副官纪守章。这个伪军军官是到有一小队伪军驻扎的黑山村碉堡,宣布其队长晋升军衔的。  宋芹玉换上了纪守章的军装,带上有关证件文书,骑马来到黑山村碉堡——当然,他没有忘记带上一颗“拉发地雷”和足够长的拉绳。  宋芹玉把这个小队的二十多个伪军官兵都召集到了碉堡的门口,装模作样宣读了晋衔的文书,然后又跟伪军们说:“我还带来一个八路军的地雷,大家不要害怕,这里头的炸药已经取出了。作战处让我带来给弟兄们看看,教你们学一学排除的方法。”  宋芹玉给围在了一起“认真听讲”的伪军官兵们上起了课。他先介绍了如何把拉绳挂在引信上,又弯下腰一边朝碉堡的大门移动,一边把手中的拉绳慢慢放到地面上,跟站在他身后的伪军们介绍说,短一些可以作绊发地雷的绊索,延长些绳子则就是拉发地雷了。  伪军们刚知道了这样是拉发地雷,宋芹玉已一个箭步跳进碉堡门内,躲到墙壁后面的同时,把拉绳猛一拽。只听“轰隆”一声响,二十多个伪军只剩下三个受伤的还有一口气了。  伪军们被一举歼灭了。他们余下的二十多条步枪,被宋芹玉一个人都给带走了。宋芹玉把步枪捆了两捆放在马鞍上,烧毁了碉堡之后,带着胜利的喜悦驰马凯旋。  这就是青年英雄宋芹玉“单雷取堡”的故事(见时任邢东县武委会主任王元明的回忆)。  通过这个战例我们可以知道,作为一种和日本侵略军战斗的有力武器,地雷很多情况下也是“长着”眼睛的。这一双眼睛来自于控制地雷的我军战士。  著名的抗战影片《地雷战》一开始,是赵家庄的民兵队长赵虎背着两颗地雷出场。从“埋地雷学习班”归来的赵虎,携带的其实就是前面提到的拉发地雷,另有个称呼是“操纵地雷”。这种地雷是依靠绳索操纵的,战斗中由我军的战士来拉响。  影片开头的部分,赵虎看到来“扫荡”的日军靠近了,他立即把地雷藏到了日军士兵即将经过的地方,又把拉绳挂在地雷引信上,再隐蔽到旁边的树丛之中。待日军走过了地雷的位置时,赵虎拽了一下拉绳,地雷就在毫无防备的日军士兵的背后给拉响了。  大家印象之中的地雷,多是埋下去就没法管的“踏发(压发)地雷”(也被称为是“非操纵地雷”)。这一种地雷的命中率,肯定不如有专人控制的“拉发地雷”。《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科学技术发展史资料》关于“地雷战”的理论文章中,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压发地雷“命中率较差”。虽然这一篇文章也说了“事先经过对敌情做详细的调查研究,机动灵活地进行埋设,命中率还可以提高些”。但是,在日伪军大兵压境、疯狂扫荡的情况下,对于敌人的情况“做详细的调查研究”明显是极其困难的。那么,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就常常必须依靠有战士控制的、“优点是命中率高”的拉发地雷了。  而且压发地雷缺点不止于此,杨成武将军回忆地雷战时曾说:  没有看雷的(即使用没有控制的压发地雷),效果小,不及时,甚至炸到老百姓和自己人。就是打垮了敌人,我们自己不敢硬扑穷追,怕炸伤自己。  这样的背景下,地雷战中布置专门的战士“在距离地雷仅仅十几米远”的地方控制地雷,几乎在敌人眼皮底下拉响地雷(杨成武将军也回忆“线长拉不动雷”),就是我军必须采用的一种地雷战战法了。  负责控制拉发地雷的我军的战士或民兵们,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拉雷手”。他们“监视日军的行进。只有当地雷可以造成最好的杀伤效果时”,猛地一拉地雷的雷绳……这样近距离拉响地雷的战法,类似拉响手榴弹伏击敌人,但是却比用手榴弹伏击效果更好。“拉雷手”可以等日伪军走到地雷的旁边再拉雷绳,投掷手榴弹却难有这样的准头。如果也埋伏在“仅仅十几米远”的距离投掷手榴弹,大幅度抬起身体、挥动手臂的动作,显然会提前暴露自己——“拉雷手”却可以在完全隐蔽的情况下,用极小的动作拉动地雷的雷绳,从而在日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让地雷在日军的身边“开花”。  日军独立混成第五旅团第十二独立警备队的卫生曹长桑岛节郎,在其战时回忆录《华北战纪》(日本图书出版社,1978年)里,叙述了日军遭遇到的“拉发地雷”战术:  这一战术的作战模式大致是这样的:夜间,日军的讨伐队从宿营地出发开始行动被发现时,八路军的两三名奔跑迅速的民兵,会先行赶到日军进发的前方线路上等待机会。他们在路上埋设地雷并盖上伪装网,布置拉火索。他们的目标通常选择骑马的日军军官,为了达到一击必杀的期望,他们借助遮蔽物在不过十米远的地方隐蔽。  他们会在目标踏上地雷的一瞬间拉动雷绳,并在爆发的同时一跃而起,如脱兔一般逃走。由于他们熟悉地形,要想抓住他们实在并非易事。但是,这种任务,显然如果不是特别敏捷和矫健的人也无法完成。  美国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哈里逊?福尔曼(Harrison Forman)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来华走访敌后抗日根据地,他在《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Report From Red China)这本书里就曾记叙了他获悉的拉发地雷的情况,甚至称之为“一种美妙的艺术”:  在某些地区,地雷战已发展成了一种美妙的艺术。沿公路的战略据点附近都有地雷区。每个地雷都用绳子作导火线,通向砖砌的地下保护管,连在一个简陋的“开关”上。这个“开关”或在农民家中,或在附近的岗哨。当敌人纵队踏进地雷区时,放哨的人就轻轻地拨动“开关”上的引线……  《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里还记载了福尔曼了解的一位地雷战英雄的事迹:  在晋察冀边区,最著名的地雷能手是一个叫李勇的年轻人。  李勇是华北地雷战的天才。他只不过20来岁,还是一个青年人,但他对地雷战颇有经验。去年冬天,日本进攻北岳区。在3个月的“扫荡”中,李勇指挥他的小队击毙和杀伤了364个日本鬼子和伪军,破坏了5辆军车。  这一位来自于美国的记者朋友,也是中国敌后军民使用拉发地雷打击日本侵略军的“证人”之一。  那么,日军走进雷区,遭遇地雷的袭击后,残敌是否会反击我军的“拉雷手”呢?  不少介绍地雷战的的文章,都说日伪军遇袭后都是一片惊慌,顾不上追射“拉雷手”。我军的“拉雷手”可以从从容容撤离,乃至继续打击敌人——有一本《地雷战》中有这样的描写:  当敌人进入雷区后,只见那个同志用力一拉,“轰!轰!”两声巨响将两个伪军掀到了半空,其余的日伪军吓得趴到了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了。直到硝烟散去好一会儿,惊魂未定的敌人才慌忙从地上爬起来……  训练有素的日军,当然不可能是全部都这么反应迟钝,也不会都这么愚蠢无能。  从当时来自于敌后战场一线的记述来看,日军遭遇地雷袭击后,会迅速组织疯狂的反击。  在《胶东抗大》(抗大一分校校史研究会烟台联络组编)一书中,当年胶东抗大地雷组战士马保军的回忆文章,记叙了山东战场的一次“地雷战”:  1942年冬,日军扫荡山东省胶东地区的牙山一带,我军胶东抗大地雷组两名战士林军、李仁,在一个山口控制地雷袭击了一股日军(注:这股日军是参与合围马石山后返回的。可以说这次地雷袭击,也是为著名的马石山勇士们报仇)。  林军、李仁先是在距离地雷50米远的地方控制拉火装置。但是日军尖兵部队进入雷区后,拉雷却失败了——在较远的地方控制地雷果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日军的尖兵部队过去后,林军、李仁检修了地雷,改用约30米长的麻绳当雷绳——雷绳长30米,在山区崎岖不平的地形上,控制拉火装置的战士距离地雷仅仅十几米远的地方。  一刻钟之后,他们用地雷成功消灭了后面骑马的两名日军军官。大队敌人反应过来之后,随即“用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一齐向地雷组隐蔽处的小山以及西侧后边两个山岗约400米的范围内,猛烈地射击了约一个小时”  在日军的疯狂扫射下,文章用较为轻松的一句话叙述了两名控制地雷的战士脱险——“林军、李仁两同志只用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脱离了敌火力网,转移至西北山岗”。  “只用了20分钟左右”——其实应当这么说,仅仅约“400米的范围”,脱险就用了20分钟!在日军重机枪、轻机枪、掷弹筒的火力网之下,这20分钟的脱险经历中有多少枪林弹雨和惊心动魄;能够冲出火力网又必须得有怎样的速度和敏捷啊。这两名控制地雷的战士,无疑就是日军老兵桑岛节郎眼中那样“特别勇敢和矫健的战士”。  翻开尘封的史料可以看得到,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地雷战中,“拉雷手”会“遭到未死伤日军的追射”,确实“面临极大的生命危险”。  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战场三记》一文中,记述了1944年底在山西省临南县(今合并进山西临县)听人民武装自卫委员会主任介绍的地雷战情况:  中雷的敌人,常常不一定全部炸死。未死的敌人疯狂地报复。他们搜索两边的山坡,如果发现了拉雷的民兵,一定穷追。拉雷的民兵牺牲了很多。  山东军区人民武装部部长朱则民在《一九四五年山东人民武装工作汇报》中提到:日军把“用骑兵追捕民兵拉雷手”作为应付地雷战的办法,胶东西海民兵曾经“被敌骑兵追得吐血”。  可见,即使是“特别勇敢和矫健”的我军战士,单单依赖一跃而起后“飞快地奔跑”,在日军专门准备好反击“拉雷手”的骑兵追射之下,也显然是常常难以脱险。  地雷战辉煌的战绩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英雄壮歌。  当然,“拉雷手”不是只依靠“勇敢和矫健”脱险的,还依靠适当的战术:事先布置好战斗组、狙击组,配合、掩护“拉雷手”撤退;在“拉雷手”往后跑的路上再预先埋好“压发地雷”,以阻击追赶而来的日军——这都是常用的办法。  我军甚至采用“拉雷掩护拉雷”的战术:  埋在路上的头一个地雷拉响了以后,敌人搜山,民兵就跑。敌人看见民兵只有一个人,拼命地追赶。于是往往中了第二个拉雷。原来在民兵准备逃走的路上,预先埋了第二个拉雷,敌人追来时,管理第二个拉雷的民兵把导线拉了……  在这样连环使用拉雷的战术打击之下,“敌人碰见了地雷,残敌只有慌忙逃进据点之一法”。(见周立波《战场三记》)  按照杨成武将军的回忆,在冀中平原,我军的战术更到了精妙的程度——把地雷战、地道战充分结合——地道的洞口附近埋下“拉发地雷”,在敌人靠近洞口时拉响地雷。这样又袭击了敌人、又封闭了这个地道道口,“拉雷手”从另一个地道洞口转移,使得敌人无可奈何。  战士的勇敢和矫健,加上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得来的战术,这是地雷战取得胜利的法宝。绝大部分的“拉雷手”(无论是八路军官兵还是地方的民兵),在战争来临之际还都只是普通的农民。正是“坚决消灭侵略者,武装起来保卫家乡”的豪情壮志,使他们成为了敢于“在日军眼皮底下拉响地雷”的矫健战士;使他们也能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制定出新的战术和训练有素的侵略军继续周旋——我想,这就是彪炳史册的“地雷战”,在抗日战争时期可以打出一个“小河边,大路旁,用地雷筑起万里屏障;山沟里,山顶上,用地雷筑起铁壁铜墙”(电影《地雷战》主题歌),让日本侵略军“寸步难行、无法躲藏”的原因吧。  二、出现在敌人背后的打法:作为“反包围”战术的地道战  日军六十三师团老兵斋藤邦雄(战前是日本东宝映画电影公司的演员,战后成为日本著名漫画家,担任东京儿童漫画协会会长),1941年9月开始到河北省冀中一带作战,1945年6月随部队离开。冀中平原上曾产生了让日伪军闻风丧胆、惊恐不已的地道战。斋藤邦雄也曾领略到了地道战的厉害。于是,他在战后画出了一些反映地道战的漫画作品。  在漫画的附文里,斋藤邦雄曾描述了他亲身经历的地道战的情景:当时,日军把八路军的一支小部队包围在了村边庙里。八路军一开始从庙中不断还击,渐渐停止了射击。等日军冲进庙里,却发现一个人都没有。日军挪开庙里神像,看到下面出现一个大洞。斋藤邦雄等日军士兵认为:“八路军逃到这座庙里,然后做出还击抵抗的样子,看来都是为了逃走争取时间。”他们正准备找柴禾烧了这座庙时,队长跑进来下令立即从这里撤离。  日军从这座庙撤离还不到三分钟,八路军的迫击炮弹就落在庙门前。斋藤邦雄心有余悸地想:“如果撤离得晚一些,面对八路军这种巧妙的地道战法,我们闹不好会把命丢在这里吧。”  在这次战斗中利用地道突出包围之后,再从日军身后突然发动袭击的“巧妙的地道战法”,在中方的史料中是否有具体记载呢?其实,这是地道战的一种固有战术了。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地道战更主要是一种村落防御中与敌周旋的作战方式。使用地道抵御日军,在日伪军包围万千重之下,敌后的村庄可以岿然不动。美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哈里逊?福尔曼的《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一书中,就曾这么描述冀中平原的地道:  现在河北中部有一个惊人的地道系统,连接着周围数英里内几百个村庄,其规模之大简直使纽约的城铁变成了小孩子的玩具铁道。这些地道足以容纳所有的村民及他们的生活用品和财产,同时地道中又备有足够的粮食和水,以应付长期的围困。  实际上,在敌后战场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地道战也可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主动出击的手段。日本老兵斋藤邦雄记载的“八路军会利用地道对日军从意料不到的地方发动突袭,这种例子也不在少数”,就是这样一种作为“反包围”战术的地道战。我军通过在战斗中运用此战术,可以突然出现在敌人的背后,实现对围攻敌军的反包围,继而在完全出乎他们意料的情形之下,给其沉重一击。  抗战时期的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在《回忆冀中平原的抗日游击战争》一文中谈到了:“当敌人使用较大的兵力,采取包围的形式前来‘清剿’时”,我军的一种斗争方式就是“……由地道转至村外,突然袭击敌人的侧背,并迅速转移”。  ……


编辑推荐

  1.解密历史 澄清历史 还原历史  2.与萨苏唱和的抗战文章,首次结集出版  1932年,中共对日作战的第一击,发生在何地?战果又如何?  日军传说八路军有日本军官当指挥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日军记录了八路军使用的“诸葛孔明创立的战术”,是哪一种战术?  击毙日军阿部规秀中将的战绩,为何比教科书里的记叙更辉煌?  日军军史上记载的“新四军美女特工”,究竟会是哪一位女英雄?  东北抗日联军在1935年就设计过“五星红旗”,样式是怎么样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敌后传奇 PDF格式下载



这书综合了中日双方的史料,还原敌后艰苦卓绝的抗战,值得收藏


这本书是中日结合的史料 真真正正见证了当年的历史 ,为军事爱好者提供了很真实的史料 值得推荐 真的很不错。


不亏和萨苏合作过,写得蛮扎实的。应该让人知道敌后的残酷。


好看的一本书,详实的记录了中日战争中的历史。


以具体的史料,回显当年的历史,作者非常用心,好书


老萨的书,除去几本不写历史的,其他都在水准之上,因为我们读到了不一样的史料


书质量挺好的,教科书上看不到的史料


珍贵的历史细节


历史详实!是以本好书1


作者应该下了不少功夫,写的很详实,细节处理不错。


虽已看过很多此类书籍,但还是希望了解此人的角度


同事非常喜欢此类书籍,之前都是在书店正价购买,特地帮他去网上购买,书又全又便宜,他那是一个开心啊


于无声处听惊雷,小处见真章。


喜欢.很好!.


这本书好看,非常满意!


教科书上的历史不能不信,但不能全信,历史细节的真实才是真实的历史


不错的一本书,对抗战史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作者的挖掘很有意义


还行,题材书。


别抱大希望!


内容应该是真实的


因为萨苏而买,不过感觉没老萨写得有趣生动,内容也偏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