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季羡林自述(上下册)

季羡林 中国青年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中国青年  

作者:

季羡林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内容介绍:作者季羡林生在1911年辛亥革命那一年。作者下生两个月零4天以后,那一位“末代皇帝”,就从宝座上被请了下来。因此,作者常常戏称自己是“清朝遗少”。到了作者能记事儿的时候,还有时候听乡民肃然起敬地谈到北京的“朝廷”(农民口中的皇帝),仿佛他们仍然高居宝座之上。作者不理解什么是“朝廷”,他似乎是人,又似乎是神,反正是极有权威、极有力量的一种动物。
这就是作者的心镜中照出的清代残影。《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收录了近百张照片,全景式展现了季羡林先生的一生。

作者简介

季羡林
生于1911年8月6日,山东临清市人。1930年入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言语,1935年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后掌握了梵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和德文、法文、英文、俄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等现代语文。在哥廷根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论文多篇。1946年回国,受胡适、傅斯年、汤用彤三位先生之聘,为北大教授,并创办东语系,进行东方学研究。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8年后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糖史等。主持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福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近年担任《儒藏》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首席顾问。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此外,他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杂文作品。

书籍目录

上册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代序)
一、朦胧的童年岁月
1.我的童年
2.回忆一师附小
3.回忆新育小学
4.小姐姐
5.彭家四姑娘
6.兔子
7.红
8.老人
9.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二、难忘的中学时光
1.回忆正谊中学
2.回忆北园山大附中
3.回忆济南高中
4.观剧
5.遇上日本兵
三、勤奋的大学时代
1.北大入学考试
2.报考大学
3.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4.受用终生的两门课
5.清华园日记(摘编)
四、短暂的教学实践
1.校长
2.教员
3.上课
4.我同学生的关系
5.我同校长的关系
6.我的苦闷
7.我亲眼看到的一幕滑稽剧
8.天赐良机
五、漫长的留学生涯
1.留学热
2.天赐良机
3.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4.满洲车上
5.在哈尔滨
6.过西伯利亚
7.在赤都
8.初抵柏林
9.哥廷根
10.道路终于找到了
11.怀念母亲
12.两年生活
13.章用一家
14.汉学研究所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6.完成学业尝试回国
17.大轰炸
18.在饥饿地狱中
19.山中逸趣
20.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
21.我的老师们
22.学习吐火罗文
23.我的女房东
24.反希特勒的人们
25.伯恩克(Boehncke)一家
26.迈耶(Meyer)一家
27.纳粹的末日——美国兵入城
28.盟国
29.优胜记略
30.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31.别哥廷根
32.赴瑞士
33.在弗里堡(Fribourg)
34.同使馆的斗争
35.从瑞士到法国马赛
36.船上生活
37.西贡二月
38.从西贡到香港
39.回到祖国的怀抱
下册
六、坎坷的北大经历
1.海外归来
2.思想斗争
3.终于找到了出路
4.陷入会议的旋涡中
5.批判的狂潮汹涌澎湃
6.政治运动(1957—1965)
7.我的学术研究
七、痛苦的“文革”记忆
1.从社教运动谈起
2.1966年6月4日
3.对号入座
4.快活半年
5.自己跳出来
6.抄家
7.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8.干钧一发
9.劳改的初级阶段
10.大批斗
11.太平庄
12.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13.牛棚生活(一)
14.牛棚生活(二)
15.牛棚生活(三)
16.牛棚转移
17.半解放
18.完全解放
19.余思或反思
八、收获的二十年间
1.1978—1993年
2.我的学术总结
3.我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翻译
4.我与原始佛教语言问题的研究
5.我和佛教研究
6.我和外国文学
7.写作《春归燕园》的前前后后
8.我和北大
九、幸运的老年生活
1,八十抒怀
2.新年抒怀
3.赋得永久的悔
4.我的母亲
5.我的父亲
6.我的妻子
7.三个小女孩
8.百年回眸
9.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10,九十抒怀
11.故乡行
12.九兰抒怀
13.辞“圜学大师”
14.辞“学界(术)泰斗”
15.辞“国宝”
16.我的座右铭
17.九十五岁初度
18.笑着走
附录:季羡林年谱
跋:百岁老人的道德文章
编者手记:与大师面对面
后汜:超越九五的岁月

章节摘录

插图: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七十多年前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当时的乡下人管当皇帝叫坐朝廷,于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别名。我总以为朝廷这种东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极大权力的玩意儿。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总之,当时皇威犹在,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我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他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我们家据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可是我降生时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父亲的亲兄弟共有3人,最小的一个(大排行是第十一,我们把他叫一叔)送给了别人,改了姓。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可想见。他们的堂伯父是一个举人,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学问的人物,做官做到一个什么县的教谕,也算是最大的官。他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待他们很不错。可是家庭大,人多是非多。他们俩有几次饿得到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还是被迫弃家(其实已经没了家)出走,兄弟俩逃到济南去谋生。“文化大革命”中我自己“跳出来”反对那一位臭名昭著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作者,惹得她大发雌威,两次派人到我老家官庄去调查,一心一意要把我“打成”地主。老家的人告诉那几个“革命”小将,说如果开诉苦大会,季羡林是官庄的第一名诉苦者,他连贫农都不够。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叔父最终站住了脚。于是兄弟俩一商量,让我父亲回老家,叔父一个人留在济南挣钱,寄钱回家,供我的父亲过日子。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梁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腿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蜷,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对门住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每天夏秋收割庄稼的时候,总带我走出去老远到别人割过的地里去拾麦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捡到一小篮麦穗或者谷穗。晚上回家,把篮子递给母亲,看样子她是非常欢喜的。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麦子比较多,她把麦粒磨成面粉,贴了一锅死面饼子。我大概是吃出味道来了,吃完了饭以后,我又偷了一块吃,让母亲看到了,赶着我要打。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我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它有时候能激励我前进,有时候能鼓舞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溺爱子女,也颇不以为然。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当然要爱护;但爱护要得法,否则无异于坑害子女。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学着认字,大概也总在4岁到6岁之间。我的老师是马景功先生。现在我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有什么类似私塾之类的场所,也记不起有什么《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书籍。我那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就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有见过。反正我总是认了几个字,否则哪里来的老师呢?马景功先生的存在是不能怀疑的。虽然没有私塾,但是小伙伴是有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个:一个叫杨狗,我前几年回家,才知道他的大名,他现在还活着,一字不识;另一个叫哑巴小(意思是哑巴的儿子),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他姓甚名谁。我们3个天天在一起玩,浮水、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后来听说哑巴小当了山大王,练就了一身蹿房越脊的惊人本领,能用手指抓住大庙的椽子,浑身悬空,围绕大殿走一周。有一次被捉住,是十冬腊月,赤身露体,浇上凉水,被捆起来,倒挂一夜,仍然能活着。据说他从来不到官庄来作案,“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绿林英雄的义气。后来终于被捉杀掉。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我在故乡只待了6年,我能回忆起来的事情还多得很,但是我不想再写下去了。已经到了同我那一个一片灰黄的故乡告别的时候了。

后记

后记:超越九五的岁月在度过95岁生日之后,父亲把自己生存的目标定在了108岁的“茶”寿。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不可期许的,因为那时他的健康状况和自我感觉都很好,他也充满信心,至少能活到“茶”吧。可是,没想到2009年7月11日他却突然离世。在95岁之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仍然发生了很多事情,说明父亲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里,生活是充实饱满的。他并没有虚度年华,没有尸位素餐,坐以待毙——他,应该说,一直是在工作着的,而且非常忙碌。2007年一开始,他就出版了他的《病榻杂记》。这本书是他住进医院之后写成的,里面有许多对自己以往生命历程的回忆,对朋友和故人的追思纪念和大量的杂文。最重要的,他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反思,把自己的座右铭和对于死亡的看法公之于众,表现出了他的豁达、淡泊和从容。他把陶渊明的四句诗当作进入老年时期的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套用曹操的诗,给自己又制定了一个现时的座右铭:“老骥伏枥,志在十里。烈士暮年,壮心难已。”父亲对于后者的解释,充满着幽默和机智。虽然他只把自己的志向仅定为“十里”,但仍然可以说是一个“壮心”!因为那时的他只能靠轮椅行动,而且要由别人来推。他说,即便是一个棒小伙,撑破天一口气也只能推十里路。这样的志向就不算低了。他又把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归结为“笑着走”,又拿赵朴初老人的判断为自己的说法张目——朴初老有一次曾经说过:“别人都是哭着走,独独季羡林是笑着走。”父亲相信朴初老有特异功能,所以对他的说法是深信不疑的。从这个座右铭里可以看出父亲对生命的眷恋——暮年已至,壮心难已呀!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里,父亲发表了自己写的一首诗《泰山颂》,这恐怕是父亲一生里写的较完整、较长的唯一的一首诗。父亲爱诗也能品赏诗,但一生中很少写诗。为此,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写诗。他的回答是,怕写不好。我觉得,父亲对诗恐怕有过高的崇敬心理进而产生了畏惧,因此不敢轻易为之。这里我想把这首《泰山颂》抄在下面供大家欣赏,因为在《病榻杂记》书中甚至在《季羡林全集》里的诗文都有严重的错误,另外也缺少父亲后来所做的修改补充:巍巍岱宗 五岳之巅 雄踞神州 上接九天 吞吐日月 呼吸云烟阴阳变幻 气象万千 兴云化雨 泽被禹甸 齐青未了 养育黎元 鲁青未了 春满人间 星换斗移 河清海晏 人和政通 上下相安 风起水涌 处处新颜 暮春三月 杂花满山 万木争高 万卉争艳 争而不斗 和谐自然 天人合一 宛然实现 金秋十月 层林红染 游人至此流连忘返 三十三天 海中三山 人间桃源 伊甸乐园 处处名胜谁堪比肩 登高望远 壮思绵绵 国之魂魄 民之肝胆 屹立东方 亿斯万年在2008年12月21日下午,午休过后的父亲对我说:“《泰山颂》要做一点补充和订正,我说,你记下来。”于是他就从头背诵起来。到了要增加或删改的地方,他就把他想好了的诗句说出来,我记录过后念给他听。最后,他一定要用毛笔抄录一遍,算是最后完成。那时,他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头脑十分清晰,全部诗句都能脱口而出,前后次序丝毫不差。他写字也是盲写,虽然要戴上眼镜,其实并看不清字迹,但是写出来的字却苍劲有力,基本上还是可以辨认的。几大张宣纸写完,虽然很累,可是觉得十分愉悦,因为他完成了一件要紧的事情。他的这种状况,使我感到十分惊讶和叹服。我相信他定能超越期颐之年。《病榻杂记》的出版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对于96岁高龄的父亲,身处医院病房,视力不佳,行动不便,还能笔耕不辍,不但写了这么多的文章,而且表现出了极高的道德和人文情怀,人们给予了很高的赞誉。接着,父亲获得了“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的提名,通过全国电视观众的投票最终成为10名入选者之一。颁奖词是这样的:“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段文字是对父亲人品的很好的描述。2007年7月,父亲向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建议,在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要把孔子“抬出来”。这是父亲对体现人文奥运的具体建议。所谓“抬出来”,是我们家乡的俗语,意思是把孔子的思想表彰出来。这一提议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很大反响,很多人甚至感到不可思议,难以接受。父亲的意思就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者孔子的思想在奥运会上体现出来,促进其在国内甚而在国际上的弘扬和传播。事实上,张艺谋接受了父亲作为奥运文化艺术顾问所提出来的这一思想,并在开幕式上将它很好地表现出来。在8月初,当温家宝总理到医院看望父亲时,父亲和总理延续去年的话题,进一步探讨了他提出来的“和谐”这一思想,特别是关于人要自身和谐的思想。温总理告诉父亲,他提出的这一思想已经向中央作了反映,中央全会的决定里就已经吸收了他的意见。温总理说,父亲最近提倡良知、良能的思想也很深刻。温总理夸奖父亲刻苦、讲真话。于是父亲就阐述了要说真话,不讲假话的主张,进一步又发挥成“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这句话延伸了巴金老关于讲真话的意见,成了父亲的经典话语,受到大家的欢迎进而广为传播。2007年11月,季羡林为香港著名爱国人士、汉荣书局创办人石景宜先生的去世深为悲痛。石先生1998年曾斥巨资购得一批珍贵文物贝叶经并打算捐给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了鉴别其文物价值,曾请求父亲帮助。开始未能如愿,随后很快得以与父亲相见,这批经卷的价值得到肯定,二人因此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挚友。这应该是父亲结交爱国商界人士少有的佳话。父亲一般来说比较严肃矜持,但有时也乐意讲讲笑话。11月,有朋友给他送书,他一时兴起,讲了一个曾在山东电视台讲过的笑话。“很多年前,有两个外地人访问大明湖,在历下亭看到杜甫的诗:‘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二人不服,便要想骂骂济南人,于是将诗改作‘济南名士多王八’。一个济南本地人在旁边听了之后,已从口音上听出了他们是哪里的人,就给他们两个讲了一个故事:东海龙王举行考试,大王八也去赶考,半路上要下蛋,便找到两条鱼,一个坛子。等下完蛋,让鱼把蛋放进坛子里,让鱼抬着王八跳过龙门,吵闹着要进龙宫。龙王很奇怪,问是什么人这么吵闹?小鳖回答说:‘鱼抬的是王八,坛盛的是王八蛋。’”鱼台就是鱼台县,坛盛就是郯城县。结果把那两个人都骂了。2007年,除了上述活动之外,父亲几乎每天都有节目,接待了许许多多来访,参与了众多的文化活动,写了大量的题词,真是忙碌得不亦乐乎。这样的医院生活使父亲感到很满足,很充实,他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自己还在为社会作贡献。到了2008年1月,他就被印度政府授予了国家最高荣誉奖——“莲花奖”。这是第一位中国公民获此殊荣。印度媒体说,“莲花奖”第一次越过了喜马拉雅山。这项奖项是奖励父亲在东方学,特别是在印度古代语言研究上所获得的成就,奖励他在中印文化交流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父亲还在不断地思考自己提倡的“和谐”思想。有一天,他兴之所至,挥毫写出了自己思考的结果——和谐的多种形态:“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四种所谓形态,实际上把“和谐”这一思想文学化诗化了。可见,父亲这时对于实现他提倡和向往的人间“和谐”这一目标有多么强烈的追求和愿望。他知道,提倡归提倡,但要实现这一思想谈何容易。他讲过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位姓张的老人,一家有五百多口人住在一起,不分家,仍能和谐相处。皇帝知道了这一家人的情况,就找来老人询问,做到这一点有什么秘诀没有。为了回答皇上的提问,老人要来纸笔,一连在上面写了一百个“忍”字。皇上看了,顿觉释然。可见,“和谐”固然好,要做到一家、一国、各国,也就是说整个世界的“和谐”,那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2月底,父亲应邀为奥运频道《武林大会》和《武林盛典》题词,这勾起了他对自己十分崇尚的“侠客”精神的阐述。父亲一向崇尚“侠”、“士”,他曾说,中国的“侠”和“士”是外国没有的,外文翻译不出来。“侠”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士”就是敢于犯颜直谏,为坚持真理不怕掉脑袋。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侠”和“士”很多。当代也有,他说,文有梁漱溟,武有彭德怀。所以他的题词是:“望武林大会把大侠的精神留住。”在4月的时候,父亲因外研社要出版《中国文化读本》(中外文本)一书,而对其大加赞扬,说就是要让年轻人和国外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仅中国文化里的“和谐”这一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曾产生过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谈到中国文化,有一次,市委书记刘淇问父亲:“什么是人文奥运?”父亲回答:“两句话。一句是宣传中国优秀文化,一句是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父亲强调,要让年轻人既了解中国文化又了解外国文化。5月,父亲被授予日本学士院客座院士头衔,成为百年来第一位获此身份的中国人。同月,汶川大地震发生,父亲极为关切,并赞扬温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是给大家带了个好头。父亲尽自己所能,捐款20万元支援救灾,为的是不让灾区儿童失学,题词“万众一心,人定胜天”。这笔捐款后来用在了建设灾区的小学上面。北京大学历史系何芳川教授主编的《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出版,引发了父亲关于东西文化交流的议论。他说,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要研究西学东渐,更不可忽视东学西渐,因为中西文化是在东化和西化的双向互动中发扬光大的。“东学西渐”就这样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受到学界的重视。7月,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110周年,父亲捐款100万元,设立奖助学金。父亲捐款,有个特点,就是手头有多少,就捐多少,从不给自己留有余地。捐了再说。这恐怕就是父亲侠义精神的一种表现。7月里父亲动了回家的念头。他要回去看看他已经居住了46年的北大朗润园13公寓。回家一直是他的心病,在医院里已经住了5年多了,毫不夸大地说,他是朝思暮想地要回家。2002年他回过一趟家,写下了《回家》的散文,他的复杂心情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然而这次所谓回家,只能是回家看看而已,并不能住下来。尽管如此,看总比不看要强得多。他回去了,看过自己的居处,却没想到在那里竟然见到了从美国回来的自己的孙女季清和外重孙女南南和孟美。祖孙四人为什么只能在故居相见,据说因为他们是外国人,外国人是不能进301医院的!父亲和孙女们相见当然高兴,和他们合影留念并赠送奥运会纪念品。这是父亲生命当中难得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没有能写成文字,因为那时他已经不能写字了。这或许是父亲生命中的憾事之一。受这件事情的触动,事后他大约也曾经想过,为什么不能借回家的机会一起见见自己的儿子呢,他一定是和孙女们在一起的。当时,受人阻隔,儿子不能进医院,那么在自己的家里相见总是可以的吧。可是机会错过了。当然,他内心里相信父子一定会重逢的,他也早有了这种打算。但是他要先做一点“清障”的工作,才能实现。出乎父亲和一些人的预料,这件事很快就发生了,就在几个月之后。8月2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又到医院来看望父亲,这是他第五次的看望,殊不知也是最后一次和父亲交谈了。他们谈到了汶川大地震,两人都以乐观的精神面对现实,共同以恩格斯的名言相互鼓舞: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温总理说:我们的历史总是和灾难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这个民族愈挫愈强。父亲说:灾难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也能锻炼一个民族的意志。温总理说:想起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父亲表示同意。温总理还说,他常记着一句话,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国家有许多值得忧虑的事,脑子一点不能放松。父亲说,治乱世易,治平世难,治理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更难,充分表达了父亲对总理的体谅和同情。温总理最后和父亲相约明年再见、再谈。没想到,这竟是他们的诀别之会。9月,父亲获得哥廷根大学授予的“2008年杰出校友”荣誉称号。10月父亲和饶宗颐先生见面,被誉为“南饶北季”的二位老人,一见如故,一个双手合十,一个抱拳作揖,相见甚欢。早在1993年两人就已经结识并共同创办了《华学》杂志,传播汉学。二人虽分居中国南北,却心向往之,惺惺相惜,一个说“季先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说,“他多才多艺,并世实无二人”。这看似互相吹捧,实是发自肺腑、合乎实际的互评。这次会见被誉为“世纪会面”,两位世纪高龄的东方学术巨人的交往,成就了一段颇具传奇性的故事,让世人神往,令世人赞羡。也是在10月份,父亲为人民日报写了文章《我们正在经历第二次解放》来纪念改革开放30年。文章里,他自称是五朝元老,历经过清朝、民国、军阀统治、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时期。他把改革开放视为一个时期,一个新时期,甚或一个新朝代,评价之高,非同一般。他赞扬现在是政通人和,海晏河清,是他一生里经历过的从未有过的好时代。他阐述“和谐”这一思想,提出要“天人合一,人人合一,个人合一”三个层次,缺一不可。他强调,“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儒学的精华,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他提出,要爱国、孝亲、尊师、重友。10月10日,父亲开始口述历史。他口述,蔡德贵先生录音记录。这件事情一直持续到他离世前不久。现在已经有口述历史的书出版。他的口述,洋洋大观,有50万字之多,可以说是另一部详尽的自传。在这个时候,父亲的处境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多年来,父亲在医院里便受到了他的秘书们不同程度的封锁。出于不光彩的动机,秘书们不允许父亲和自己的近亲好友、学生,特别是他唯一的儿子接触、见面。他的财产,特别是珍贵的文物收藏,受到觊觎甚至流失。生活上也得不到很好的照顾。为了摆脱这种状况,父亲不得不采用类似地下工作的办法向温总理写信吁请帮助。秘书们的封锁解除以后,在热心好心的友人们的帮助下,被隔离13年之久的我和父亲终于重归于好!由于和自己儿子的重逢,父亲很快就实现了和近亲好友们的重逢。天道人伦,至此完全复归正常。父亲从被人封锁控制的樊笼里解放出来,好像获得了重生。这在父亲和我的一生里,都是值得记住和庆幸的事情。在我们季家的历史上,也更是一件痛苦而又喜悦的事情。可惜,这时我的婶祖母、母亲、姐姐均已辞世,他们只能在九天之上观看我们这出人间悲喜剧。不管怎样,我们冲破了人问藩篱,实现了人性的回归,在天意的主导下,我们获胜了。2008年,有了父子重逢这一件事,这一年就显得极不平常了。当然,在这一年里,还有大量的事情发生,对于父亲来说,这一年仍然是极为忙碌的。2009年是父亲生命的最后的一个年头。7月11日是他与世长辞的日子。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的7月,8个多月,父亲过的完全是另一种生活,表面上的热闹仍然继续着,可是父亲的内心却显出了与以往极为不同的、十分的平静和从容。他享受到了多少年来没有过的温馨和温暖。以前他在文章里也曾经说到过所谓家庭的温馨,不过那种述说是多么勉强,多么造作,让人感到很不自然,很不真实。我理解,那是为了平衡心情的缺失而勉强写出来的。看了之后只能让人为他感到心酸和对他产生怜悯。他继续口述历史,继续接待来访,形形色色,纷纷繁繁,真可谓五花八门。他已年届百岁,寿至期颐,常幽默地自称要吹它一下或吓它一下,说自己已是“百岁老人”。他的境界越来越高了,以至于达到了人间至境:天高云淡,四大皆空——他已经成了活佛了。可是当我对他说你已经成佛了的时候,他竟然回答说,我研究佛教,但我不信佛,我不愿意涅粲。他的回答使我感到极大震动:人啊人,你为什么总是那么难以彻悟呢?看起来,做一个真正觉悟了的人,也就是成佛,是很不容易的——年近百岁,风烛残年,俗念全消,欲望皆无,一切均已置之度外,一切也都已成了身外之物,然而,却仍然眷恋着生命,眷恋着活着!然而他终于在没有思想准备,在很不情愿的情况下离去了。抛下了国,抛下了家,抛下了财产积蓄,抛下了文物收藏,抛下了名誉成就,抛下了爱和恨,抛下了一切,离去了。7月11日清晨,他的心脏再也无力跳动,迫使他撒手他仍然眷恋着的人寰,离开了我们。父亲的一生终结了。他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在这本书里有他自己的叙述,人们也会有自己的评价,但最终的结论总是要经过历史的检验,这需要时间。2011年5月季承


编辑推荐

《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图文版)(套装上下册)》作者季羡林生也晚,没有能看到20世纪的开始。但是,时至今日,再有7年,21世纪就来临了。从作者目前的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看,作者能看到两个世纪的交接,是丝毫也没有问题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作者也可以说是与20世纪共始终了,因此作者有资格写“作者与中国20世纪”。对时势的推移来说,每一个人的心都是一面镜子。作者的心当然也不会例外。作者自认为是一个颇为敏感的人,作者这一面心镜,虽不敢说是纤毫必显,然确实并不迟钝。作者相信,作者的镜子照出了20世纪长达90年的真实情况,是完全可以依赖的。谨以此书纪念季羡林先生诞辰100周年。随书附赠季羡林先生《三进宫》手稿影印本一份,供读者朋友们收藏。《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图文版)(套装上下册)》收录了近百幅照片,全景式展现了季羡林先生的一生季承先生撰写后记,记录父亲生命中的最后三年,使得此。书真正成为季羡林先生的“我这一生”。我经历过清朝帝国,虽然只有两个多月,毕竟还得算是清朝“遗小”。我经历过辛亥革命,经历过洪宪称帝,经历过军阀混战,经历过国民党统治,经历过日寇入侵,经历过抗日战争,其间我在欧洲住过10年,亲身经历了“二战”,又经历过解放战争.经历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建立以后,眼前虽然有了希望了,然而又今天斗,明天斗,这次我斗你,下次你斗我,搅得知识分子如我者,天天胆战心惊,如履薄冰.斗到了1966年,终于斗进了牛棚。改革开放以后,松了一口气.然而人已垂垂老矣。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季羡林自述(上下册) PDF格式下载



当我看到随书赠送的季先生的手稿影印本时,心头一震,感动油然而生。季先生一生都在执着的追求真理,专心的研究着东亚文化。季门立雪已经成为佳话,季荷依旧亭亭玉立,惟有季先生离我们而去了。


此书非常好!希望大家看看你,国学大师季老的一生!原理政治!


纸张感觉一般吧,是讲季老的一生,值得一看!


了解大师的一生,写得很实在有收获


书内容是不错。书我很喜欢,快递送来书都坏了。书的纸都拆过了。很旧。摩擦的痕迹很严重。有一本书完全就是很脏。书骨架子都坏了。完全没有保护书的措施和意识。快递也是很不负责任的。当当买书最好别信。一次就够了。


真实的季老


非常经典书,之前有一个版本,后来再版质量更好一些。


挺好的,不过纸张有点差,其他还好


季老的书一直很喜欢


收藏,特别好


买这个出书是纯属想收藏一下 个人爱好~~


很喜欢看,生活总是那么多的意外。


喜欢、有好多启示


我想,下次去朗润园,或者会安静更多.


还没看,觉得会是一本给我人生指明方向的书,会让我感动的书。


装帧很好,很喜欢


不愧是大家手笔,文字朴素精髓,尤其是对文革的叙述很深邃。。。。


好!果断5星


过年回家,老妈说其他的都不用带了,你给我带几本季羡林的书回来吧,他写的文章我越读越喜欢。我就给她买了,晚上她忙完了就坐在自己床上看,满意O(∩_∩)O~
我自己也看过,不过季老的东西我自己觉得就是中国文人的老调,关于心态,往往是标题大内容少,学不到东西。闲散的时候看看就丢开了。


内容很好,但是印刷有点问题,有一些页面有重影,有点遗憾!


内容啥的还算可以,就是贵了点儿……


是名学者,侠士未必


敬仰


印刷太好了~~~送的那本小的手写稿 印刷的也很逼真。仿佛穿越了历史,感觉与季老先生的距离那么的近!!!太喜欢了这个版本的了!


季羡林这样的国学大师的人生经验与感悟值得我们品读!


很喜欢季羡林及其文章,这本书也很不错,印刷质量也不错,还附有季老不少生活中的照片。


特别喜欢季羡林的书籍,大赞


正在看,虽然书的质量一般,但是内容很好。很平实


读季老的一生,收益颇丰


如题,书籍是正版,印刷质量很好,内容还没细看。


在那么多个版本的《我这一生》,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最好的了,理由有三:一是纸质、装订什么的都挺好的,二是毕竟这是新修订的,季承的一篇文章也加入了;三是里面的图片很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