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左杭州 右巴黎-西湖画派六人集论

刘钺 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1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作者:

刘钺  

页数:

256  

字数:

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左杭州右巴黎(西湖画派六人集论)》中作者首次将林风眠,吴大羽,方干民,赵无极,朱德群和吴冠中六人作为一个画派——西湖画派提出并采用人生与作品互证的方式分别为之立传。将此六人合而记之,立为画派,一方面是鉴于六人之间的师承关系,但更多的是考虑他们在调和中西道路上发展出来的艺术观念和创作实践之间的呼应。尽管他们的路向不同,但是最终他们的创作却都可以称为一种世界绘画,东西两种文化在其中对话,撞出异彩。

作者简介

  刘钺,1984年,中山大学理学学士,理学硕士。

书籍目录

东成西就
现代艺术参照下的中国艺术
林风眠
用绘画的语言构筑诗意的空间
吴大羽
艺术朝圣路上的教徒
方干民
艺术与政治的错位
赵无极
寻找画面上的生命宇宙
朱德群
借着东方走向西方的理性世界
吴冠中
徘徊在形式与内涵之间
梦回西湖
庄华岳先生访谈录
后记

章节摘录

  要勾廓出中国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这一段时期的中国绘画史,说难则难,说易则易。如果不考虑中西绘画交流的影响,仅仅把中国封闭起来,照着现成的风格流派给画家们贴上标签,比如传统派(或者说保守派)、改良派、革新派,诸如此类云云,那倒也不难。然而这么做不过是老调重弹,故不足观。如果要把这段历史放在世界背景中,甚至放在世界绘画的发展进程中来看的话,要说清楚那就难了。但这段特别时期,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如此紧密复杂,我们又怎能视而不见地绕过呢?我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以现代艺术的观点来看待中国绘画的意义。  鱼与熊掌或许可以兼得,视角与立场却不具备共时性(套用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术语)。即使是所谓的多重视角与多重立场,其实也不过是在不同的视角与立场间变换。这样一来,或许可以保证一定程度的公允,但却难免会引起逻辑上的混乱甚至是自相矛盾,而且在一篇非学术性的文章中似乎也没必要这么较真来折磨自己和读者。总之我的原则就是一条,那就是尽量把事情给说清楚,至于结果能否如愿,那就是读者诸君的仁智之见了。  首先有必要先把西方绘画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到印象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梳理一番。西方绘画史的发展具有极强的连续性,一环紧扣一环,中国这一时期大概对应着西方绘画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也即是现代绘画的滥觞)一段,但是把其中任何一环单独拿出来讲,不顾及其前承后继的关系的话,都会有断章取义之嫌。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左杭州 右巴黎-西湖画派六人集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