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品02

左靖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9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作者:

左靖  

页数:

217  

字数:

23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说园及其他《汉品》本辑的专题是“说园”,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园林”。我们希望能从当代文人的眼光而非传统的专业性的角度来体验和传达对于文人园林的感悟。因此,摄影师、画家和诗人是我们的首选——从他们独特的视角来探寻自己对于园林的印象,以及编排与之相关的各种叙事。比如洪磊,很多年前,他就因拍摄了大量与园林相关的作品而声名鹊起。与郎静山不同的是,洪磊对传统元素的汲取更多带有略显病态的表现主义式的反省和批判。在《园林札记》中,洪磊的相机换成了笔。通过随手拈来的考证索隐,洪磊传达了他对庭园设计和布局的臆想,其中更多带有一种精神分析式的揣测,与时论多有相异之处。唐克扬的文章则指出了当代的“传统园林”功能上的改变,导致了空间设计原则的改变,从而被景观化和标本化了。“说园”专题当然不会忽略视觉作品,沈勤和董文胜有关园林的作品分别从水墨和摄影两种媒材表达了他们对园林的空寂想象与场景虚拟,前者萧疏,后者诡谲,均非实证,代之以身临其境的体悟与阐发。值得一提的还有冯峰的《亭》,行文素朴,情在其中。他画画、做装置,后者多半师古人,半添新辞,颇有多愁善感的公子兀自一人在精神世界里修补残梦之意。此外,“说园”中的其他文章还涉及在加拿大营造“苏州园林”的故事、日本的庭园印象以及三位苏州诗人关于园林的游记和诗歌等等。种种说园,多在专业之外,意趣之内,一扫繁缛的学究气,而钟情于性灵的文字与图像。在本辑的结构上,围绕“说园”的主题,在插画和书评栏目中,也多以园林题材为主。本辑内容还有一个次主题,套用音乐上的术语,如果“园林”是“主部主题”,那么“汉字”就是“副部主题”。接续《汉品》第一辑介绍的雕版木活字手工印刷的《老族谱》,在本辑中,我们的阅读将从木活字的前世今生、田野寻访宁化木活字出发,一直到宏观的汉字与文化、微观的印刷字体设计的历史,最后到汉字系统的再造——这通常被归类为当代艺术中的“精神实验”,把作为中国文化传承基因系列的古老汉字还原为一个充溢着生命感、时空感的开放系统。至于“刊中刊”、“传承与表现”、“读影”与“品书”四个传统栏目,这里就不多介绍了。行文至此,碰巧一家艺术杂志来访,请我谈谈《汉品》创刊号何以能热销,藉此机会,我也特别想聊几句题外话:《汉品》第一辑很成功,读者好评如潮,甚至于有读者竟说出了,“台湾有《汉声》,大陆有《汉品》”这样的溢美夸张之辞。在把这句话理解为读者的殷切期望之余,也着实让我们惶恐不安了很久。其实,我们觉得创刊号并不是做得有多好,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汉品》受欢迎透露出的信息是,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关注传统文化,大家希望有一系列具有独立立场的丛刊来从从容容地讨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再生。如果能更进一步,不仅仅限于讨论,而是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每个人都能努力践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薄力,我觉得这才是让我们继续往前走的最大动力。2012年7月26日于关麓小筑

内容概要

  《汉品》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丛书。从19
世纪下半叶开始,这个家园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仅仅不过几十年功夫,无论精神方面、社会方面,还是物质方面,我们看到的都是西方化的世界(梁漱溟,1921)。更没有谁能预料到,这个“大变局”居然激荡了100
多年。尤其是在今天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下,原本可以与工业文明相互哺育的农耕文明日益衰微,渐行渐远,我们的传统家园已经被冲刷地无法辨认和难以回返。
  《汉品》本辑的专题是“说园”,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园林”。我们希望能从当代文人的眼光而非传统的专业性的角度来体验和传达对于文人园林的感悟。因此,摄影师、画家和诗人是我们的首选——从他们独特的视角来探寻自己对于园林的印象,以及编排与之相关的各种叙事。本辑内容还有一个次主题,套用音乐上的术语,如果“园林”是“主部主题”,那么“汉字”就是“副部主题”。接续《汉品》第一辑介绍的雕版木活字手工印刷的《老族谱》,在本辑中,我们的阅读将从木活字的前世今生、田野寻访宁化木活字出发,一直到宏观的汉字与文化、微观的印刷字体设计的历史,最后到汉字系统的再造——这通常被归类为当代艺术中的“精神实验”,把作为中国文化传承基因系列的古老汉字还原为一个充溢着生命感、时空感的开放系统。

作者简介

  1970年11月生。策展人、《汉品》主编。2002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个三年展--中国艺术三年展(现更名为南京三年展);2006年底创办《当代艺术与投资》杂志;2008年和张亚璇创办"中国独立影像档案馆";2011年和张献民发起"艺术空间独立电影放映联盟";2011年和欧宁发起碧山共同体计划,并策划"2010碧山丰年祭"。他在北京、南京、广州等地策划过很多当代艺术和独立电影展览,他还应邀在奥地利、西班牙、智利、日本、巴西和挪威的一些艺术中心和博物馆策划展览和项目。他曾担任南视觉美术馆(南京)执行馆长、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艺术总监。

书籍目录

卷首-专题
園林剳記 洪磊
舊上苑,新戲夢,老人生 唐克揚
園 沈勤
日本庭園小記 蘇枕書
中山公園的故事 賽明思(美國)
亭 馮峰
只緣身在此園中 車前子
游園?後花園 董文勝
送葉員外,兼送文瑜 滄浪亭的舊鳥巢 穴和燕子 小海
蘇州 劉立杆
卷二-行動民藝
為中國木活字印刷記一筆 戴先良
寧化木活字印刷田野調查筆記 CP
卷三-深讀
明代儒家賦予舞蹈的意義 田中有紀刊中刊
卷四-漢字一二
文字與文化 謝頤成
字海沉浮 厲致謙
造字雜記之漢字的構造 焦應奇
卷五-傳承與表現
中式文人的現代化 厲致謙 林小熏
一時一地 曾憶城
梁紹基:非物質性及其物質性 朵芮斯?馮?德拉蘭
卷六-讀影
《細毛家屋場甲申陰陽界》:風土的圓心 毛晨雨
《神衍像》:自我的小歷史 毛晨雨
卷七-品書
一個人的頤和園 柯楊
不貫穿的軸線 蘇七七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园林剳记 文图洪磊 壹 迂回。一种人生的处世态度,总之当他面对一个强权或者劲敌时,抑或是被迫的,抑或是采取这样的一个微妙方法,不作直面的冲突,以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为首要。回廊作为建筑形态,通常是庭园主人的心理写照,回廊的漫长曲折也是主人的人生态度。 1.沧浪亭 宋代诗人苏舜钦因罢职闲居苏州,以四万钱买下五代孙承佑池馆废园,兴土木改建修筑,并傍水造亭,有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题名“沧浪亭”。 苏州庭园大都以水域或山石作为园的造景主体,房舍和大小院落交错于园内,而回廊往往连接游走所有房舍。沧浪亭的主体景色是以山林为核心,长廊依山起伏围看山林,这个院子里的走廊是为看复廊外的水面,内外是靠漏窗来沟通,山水在观者眼睛来回转动时融汇,以达到清高自守,清朗独善的沧浪情怀。苏舜钦的回廊很是有他非凡的刻画,他把长廊设计得漫长,而有起伏高低,这在其他的庭园里没有见过。这样起伏高低地行走,真的不知道下一步脚下会是怎样的遭遇。可见苏舜钦的官僚生活是多么地艰辛,甚至是跌宕起伏的。 2.淑春园 乾隆宠爱和珅,和珅得到了京城西郊未名湖周围的土地,修建了“淑春园”。乾隆死后嘉庆掌权,新皇帝的新举措之一就是逮捕和珅,没收了和珅的全部家产并处死了他。广为流传的和珅家产清单中,淑春园内有64座亭子,1003间房舍,357处回廊,当然还有上万两黄金白银。357处回廊?这样的数目的回廊,颇让人惊讶,恐怕这是私家庭园里的回廊之最了。 据记载,和珅视君如父,他处处讨乾隆的欢心,想来是需要有时刻缜密的心机的。和珅出身贫寒且聪明绝顶,他从一名随驾护卫,不断晋升,最后至中堂高位,这样的苦心经营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淑春园中多处漫长的长廊,应该是和珅曲折心灵的描写,我猜测淑春园的廊转弯处很多,也有许多必定在阴凉处,和珅游走时的思虑脚步,肯定也是躲躲闪闪踟蹰徘徊的,时常还要转弯和转身回头,这样的游走也肯定不会好看。但是一旦面对君王乾隆时,我想他的脚步肯定假装得尤其轻松自如,而且步履得体,因为这样的得体步履,才能够使得君王相信他:他是能够时刻替自己赴汤蹈火,是整个朝廷之内的唯一心腹。但是谁又知晓和珅内心的苦楚呢? 3.网师园 计成在他的《园冶》里往往以诗一般的语言教授造园,他常以“景到随机”,或者“一湾仅于消夏”这样的语句,或含混不清的形容词描绘蓝图。他说回廊时,却以“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古之曲廊,俱曲尺曲。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斯寤园之‘篆云’也”,来解释回廊布局的随机性。或许廊在庭园里就是那么地随意。 网师园里的廊应该是短小的。仅在“小山丛桂轩”后的一小段,因为宋宗元死后,园大半倾废,被太仓富商瞿远村购得,建缮半易网师旧观。所以行走那一小段回廊,做到了计成“庑出一步”的随机或者随意,只觉得数步急转,不得廊的韵味半点,就像舞台上的花旦之小碎步的疾走,矫揉造作得厉害。 贰 恋石癖,隐藏自我行尸走肉的一种角色转换。而以石玩之好作顾盼自怜的思考,实则是儒生不愿直面思索生死的悲剧。 1.祥龙石 每次去留园总要到冠云楼喝茶,也总要坐在临近那排窗门前,敞开一扇看冠云峰石喝茶,通常都是碧螺春,但只有1998年初春那次是当年的新茶,记忆犹新。看冠云峰有几株石榴遮着视线,常常会放下茶杯环峰走几圈,湖石太高却要仰头眺望那些孔洞,那些褶皱,也常常会因此感动万分,莫名地像是喜爱名伶一般,当然是男扮女的那种,一种阴暗的柔情似水。冠云峰的两边另有瑞云、岫云两峰,同样是两大巨石,也都孔洞有致,褶皱妖娆。据说这三块湖石都是当年未能运抵汴梁的“艮岳遗石”。每看上品的湖石,做着婀娜姿态且又质地坚硬铿锵,阴阳交融的情景,我总要想起杰克逊。上品湖石总使人魂魄飞散,矫揉得让人心躁。当年未能运走的江南“遗石”还有两块,绉云石和玉玲珑石现在分别流落到了杭州和上海。如果视冠云峰等为徽宗审美,不可考。甚至有传说金人掠走运往金大都的“艮岳遗石”,现在北京北海公园白塔下散落的湖石也不一定符合徽宗的审美。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祥龙石图卷》被一致认为徽宗手笔,可看见徽宗真实审美。即使不是徽宗亲笔,也毕竟是他同时代画院高手所为,况且有徽宗题辞赋诗。可以看见一千多年前徽宗赵佶真实的心情,细腻婉转的视线在孔洞褶皱间穿行把玩。“祥龙石”在画面的右方,作着娇柔的姿态,画面左方有徽宗题辞曰,“祥龙石者立于环碧池之南芳洲桥之西”,环碧池、芳洲桥为艮岳二景?也无可考。我们知道艮岳于宣和四年(1122)竣工,不知道此画何年所作,毕竟这是徽宗赵佶本人看过并且喜爱的画,或者是符合徽宗观看趣味要求的。这可能是徽宗对湖石的品位的唯一佐证,娇媚渗着诡异,看石缝隙生出的枝叶估计也只一米多高,且幽深悠远,恍若置身十里峡谷。


编辑推荐

《汉品02:说园》编辑推荐:《汉品》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丛书。《汉品》系列图书尊崇艺术的学术高度,不避讳艺术的商业价值。让有学术高度的艺术贴近商业和生活,让商业和生活可以更艺术。《汉品》着重中国传统艺术的再生,致力挖掘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元素和实用价值,将其当代化和国际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品02 PDF格式下载



《汉品》本辑的专题是“说园”,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园林”。我们希望能从当代文人的眼光而非传统的专业性的角度来体验和传达对于文人园林的感悟。因此,摄影师、画家和诗人是我们的首选——从他们独特的视角来探寻自己对于园林的印象,以及编排与之相关的各种叙事。本辑内容还有一个次主题,套用音乐上的术语,如果“园林”是“主部主题”,那么“汉字”就是“副部主题”。接续《汉品》第一辑介绍的雕版木活字手工印刷的《老族谱》,在本辑中,我们的阅读将从木活字的前世今生、田野寻访宁化木活字出发,一直到宏观的汉字与文化、微观的印刷字体设计的历史,最后到汉字系统的再造——这通常被归类为当代艺术中的“精神实验”,把作为中国文化传承基因系列的古老汉字还原为一个充溢着生命感、时空感的开放系统。


汉品02:说园(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


一次心灵的洗礼。传统的文化和建筑日渐远离了现实的生活,我们有时候需要静心去看看他们,那么厚重却孤单的留存。这是本很用心的书,很浓重的艺术氛围,没有商业之感,让人读罢觉得心静,沉淀,也会惋惜。没有亲自走过那些美丽的园,有一天他们会消失的吧。他们本已经日渐消失。很用心的书,如果你爱传统文化,希望偶尔能重回一下平静和单纯,只是浅读,只是欣赏,只是期待,在心里寻找一下家园,遗失的美好。可以看看。


汉品01 02 碧山在打折的时候一起买的非常好的几本书 值得买


看到书的最后一页,版权页的背面,一行小字,“本书中标题及图说字体使用‘Typeland 康熙字典体”,难怪从翻开书就能感到层层的古韵,那种古早的味道,让人很舒服,却又说不清楚。别致的版式,间或竖版,别有洞天的刊中刊,无不让人惊讶欣喜。别致的文字,对文化的追寻,一幅幅抽象富有意境的画作,这不是一本就古谈古的书,而是一本交融着传统文化传承感和现代艺术气息的的书,不会乏味,让你能深深沉入其中,跟随它去挖掘,去思考,去探索。


已经依然会买。支持汉品,这期的感觉和《氧气生活》做过的一个专题很类似,不过更加深度。


买过漢品第一期,这期就是想看看中国园林的历史和发展,排版和印刷都很不错。书还没来及细看,内容不作评价。


汉品2,比汉品1体现了编著者更加明确的自觉精神。


汉品,值得信赖,装帧和内容,都透着厚重的文化味,不说教,耐思考。。。。。


汉品杂志蛮不错的,大力推荐


会一直支持汉品。XD


汉品出品必属精品啊,果断拿下,开心死我了


重返我们传统家园


前两天去了苏州拙政园,以后估计还会再去领略别的园林,希望读过此书后,能品得更细致些


园林有很多,但为苏州的最为有名,贝聿铭就给苏州又增添了园林的艺术层面,很喜欢。有时候去拜访下吧。


这本书集各家之作,对传统园林又有跟多认识


中国就应该围绕自己的传统来做事情嘛。。。文化还是需要传承的。


我在汉品中,早20年前在嘉定秋霞圃中即有我身及她影。只是自家的算私藏,不到七老八十不会示人。保不准也就让其自然灰飞,以免如西门大官人身后不得安生!见笑。。。


难得的,有品的。装帧也很好。


书非常精致,手感,设计,版面,内容,完全被打动了。如今还能用如此关注传统文化的杂志存在,实属不易。希望他能一直持续办下去,我一定会一直支持的。


内容很喜欢 印刷质量也很好 适合喜欢传统文化的人阅读


这套书,包括后面的碧山,不管出多少本,都会一直买下去。杂志成书,已经是现在的潮流所向了。信息量也很高。会一直期待。


关注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细细品读,感受颇多!!


本册从建筑转到了园林


很传统,但是都是一篇一篇的文章,整体性不强


在这里,我们返回本土文化,寻找内心的一种平静


这个系列的另一本,古建筑七面体也买了。很有收藏价值!


有许多有新意之处,图片亦然,不算老套歌山咏水的东东。。。。


目测排版、印刷及内容都很不错!


在如此繁忙琐碎的生活中,该书可以让我们找到家的方向


精致的一部书,值得购买的


喜欢的杂志,喜欢这一期


书的内容和品相及设计均很中意啊。


希望延续好的品质


设计很精美的,里面还以偶插页的哦!


让人轻松,又能让人沉重,哈哈,很不错!


浏览一下内容,以后慢慢读,真长知识!


内容品质非常好


内容很充实,值得细读。


这本包装非常好,又新.俺非常喜欢.内容超喜欢的


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到手一看果然不错,可以购买~


很有感觉的书,也很好看,


值得推荐的枕边书,好精美的文图。


很喜欢 平时很少接触到这类题材 看得很惬意


这套书都买了,好书,值得一读!!


很好的书,送货很及时


说园(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


看起来很精致 读了一部分 不错


内插的小册子也非常棒


心情悠闲时值得一读


品质一如既往


看过01,继续收藏,人文艺术类的,喜欢。


这个商品不错!我们一起找寻失落的过去!


简单翻了一下!还没细读!


封面稍欠妥当


汉品也好、碧山也好,选取的主题都很有意思,引人深思。Mook的装帧和印刷很赞。


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书名主题,园林;另一部分是关于印刷的。园林这部分选了若干人士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园林的前世今生,有点文人的学究气。有些文章专业性很强,词汇读着晦涩,有些文章淡雅脱俗却不离园林的本来面目。值得一提的是,有几幅远景的园林男女性交照片很美,裁剪成挂幅的比例让人看着雅,倒还原了几分园林的贵族生活气息:园林本来就是这么用的。介绍日本园林的文章及照片,才知道日本园林保护的非常好且自珍,有的参观需预约且要重金。


汉品,不错。很喜欢,继续读下去


因为读了汉品01,感觉不错,所以着急下单买了这本,呵呵,怕买不到了


用非传统的专业性的角度来体验和传达文人对于园林的感悟。


但我拿到书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说,诶 日本书哦~~~~然后我们才发现,很多原本是中国的东西中国人却没有好好传承


中国人很喜欢园林,有钱人都把自己家的后花园建得亭台楼阁的这本书可以在纸上游园林,很有趣


继续第一辑的风格和内容


装帧 印刷 选题俱佳


扑面而来的首先是一股浓重的乡愁的气息,而且内容、版式都很艺术化,随便翻了一下,看到董文胜的《游园·后花园》摄影,让我想到《金》中的后花园,可能董的灵感就源于此吧!


书是好书,如果字体能大一点就好了。


好书,不用多说。


内容的选材和角度都很好。


帮同学买的,应该还行把


我很期待书中的内容,送货师傅服务态度很好,速度也比较快,谢谢。同时也感谢卖家,谢谢


最喜欢里面车前子先生的文章,优美,富有江南的灵气。


深刻地研究了园林文化和活字印刷。与日本园林文化相对照


生活在水泥钢筋的世界里的我们正经历着文化缺失时代


亚马逊没有任何问题,包装很好,书脊也没压坏。但是这本书你敢再坑一点吗?一丁点干货都没有啊!!!!全书写的是什么啊!!!骗钱也不至于这样吧!!维基百科都比你写的要好啊!!!!!!!!结构狗看这种外行写的建筑书都是想说脏话。嗯。以上。


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杂志,非常喜欢,每期都买


有些文章还好,有的太做作,做作的让人觉得太假


喜欢,收藏之慢慢阅读


很好的书,绝对支持,出一本,买一本


给妈妈买的,她很喜欢。书的印刷精良,排版用心,很喜欢。


還不錯,文藝青年休閒讀物,圖片精美。


喜欢这本书的感觉,没事看几页很舒服


内容很充实,有喜欢的枕书www


中国的园林和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渊源,了解中国文化和学者心态,不妨从这里开始!


收到书了,纸质和排版都非常精致,手感也很好,而且还有繁体字,但是如果是原价就偏贵,24块的话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