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私人笔记
2012-11
金城出版社
[挪]爱德华·蒙克
304
200000
冷杉
无
我们是喷自地核的火焰J•吉尔•霍兰德美国《时代周刊》在1961年3月31日那期,为配合一篇关于医学的封面文章,刊登了一个摄人心魄的封面——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创作的油画《尖叫》。该刊出版商伯恩哈德•M•奥尔为此写道:“为本周有关犯罪感和焦虑这个20世纪最时髦话题的封面文章,《时代周刊》在蒙克的这幅油画里找到了对这一话题最为贴切的封面表达。”在横跨奥斯陆海湾(Fjord)的一座大桥上,一个孤独的形象冲着世界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这一声穿透大地和天空的尖叫引发层层声浪和斑斓色浪,整个自然界都随着这声发自灵魂的骇人狂喊而尖叫。这篇题为《剖析焦虑》的封面文章长达五页,论述了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士的焦虑及内疚感。而占据那期《时代周刊》整个封面的,正是蒙克画于1893年的油画《尖叫》。蒙克的画中人物为什么要尖叫?是因为蒙克家族中充满了悲剧。蒙克刚五岁时,母亲就死于肺结核。他14岁时,姐姐索菲也病死了。蒙克的妹妹劳拉常年饱受精神病的折磨,他父亲也在妻子死后周期性地发作抑郁症。一般认为,《尖叫》中的那个尖叫者所站的位置——奥斯陆海湾大桥——下面就有一家屠宰场和一所精神病院,据说从里面传出的叫声走在桥上是可以听得清清楚楚的。蒙克一方面很惧怕精神病,一方面又抱着与“有病的”人游戏人生放浪形骸的态度;他觉得后一种情况能激发他的创造力。蒙克还起草过另一幅《尖叫》,这一幅是社会意义上的——蒙克的一位波兰朋友斯坦尼斯拉夫•普里茨拜泽夫斯基(Przybyszewski)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撒旦的孩子们》,1897年在德国出版,其中有工人们为反饥饿而起义暴动的内容。蒙克在本书相关内容的一页空白处画了这幅草图。蒙克的尖叫主题曾在19世纪广为传播,产生过众多与蒙克的这幅肖像类似的艺术与文学作品。其实,蒙克也许是从更为久远得多的北欧古代艺术中觅到了《尖叫》中的那个尖叫者形象的创作灵感——北欧维京人海盗船船首上的人头形象有时就很像《尖叫》中的那个咧嘴狞面的尖叫者。不过,蒙克在其笔记中用来描述《尖叫》源起的那些话语,却是与画中那个形象本身一样感人(见笔记条目34)。别忘了,那些充斥着破折号的、省略的、经常是说了一半的语句可都是出自蒙克之手,但正是这样的话语使得《尖叫》的源起鲜活而出。蒙克厌恶那些虚假漠然、没有真情实感的语言。俗套是他的大敌。落入俗套是他的大忌。蒙克笔记被译成英语的历史已经有些时日了,但似乎都乏有提供重要的背景交代。我们读蒙克散文诗般的笔记时,有一点感触是很深的:这位艺术大师的文字里充满了坦诚和宽容。无论他说话的调子是悲是喜,是讥诮还是懊悔,是机敏还是淡然,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寻求真实表达的真诚。他的随感充满诗意,直抒胸臆,文字简洁,经常像是速记而成。他曾写过,他本该当个作家的。他在私人笔记里始终致力于将心语不加多想和修饰地直接诉诸纸上。这种文字表达上的探求,与他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创作油画《病孩》时努力寻求新的绘画语言以表达极度心理张力的探求相比,其性质是一样的。那种笔触完整、面面俱到的逼真画法(或写法)已不能表达他渴望全神贯注去刻画人物心理的那种冷森森的内心火焰。“人如何才能依据自然画出真实的哭泣?”他曾发问。当他凭记忆感受自己小时候母亲和姐姐死于肺结核后的痛苦,并努力尝试不同画法以捕捉这种痛苦时,突破终于来到了。《美国医学协会期刊》用蒙克的《病孩》作为其1987年12月11日那期的封面,其中相关文章讲述了肺结核在挪威的情况,说在19世纪80年代每10万挪威人里就有300人死于肺结核。蒙克一直抱有一种美学信念:让其画作挑战乃至拷问观者的灵魂以及视觉,将其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这一信念在《病孩》中得到爆发式的体现。对蒙克一些画作所做的X光透析研究得出了很吸引人的结果。蒙克将其绘画技法称为“疗马式”(horse treatment):先把各色油彩粗犷地涂抹在画布上面,再用各种尖利粗硬的工具刮擦画布。照片显示在挪威严寒隆冬室外的大雪中,蒙克站在自己的画作旁边,通过连人带画儿置身严酷的自然力之中,求得确切的真实性,将自己的艺术回归自然。终其一生,蒙克都激情地描绘女人。深受身心疾病折磨的家庭女成员是他描绘的对象,画中透出深深的痛苦悲哀和怜悯。《病孩》看一遍就不会忘记,印象之深刻很难抹除。此外情爱这个主题,时而温柔时而痛苦,不论甜蜜还是煎熬扭曲,充斥着如《吻》和《吸血鬼》这样的画面。蒙克的笔记条目同他的画作一样,纠结着他与女人那错综复杂的深刻关系。这位艺术大师创作过许许多多女人形象,从圣人到罪人无所不包:母亲、姐妹、处女、病女孩、情窦初开女孩、婶婶姨妈、中年妇女、女友、情人、女吊丧者、患病的母亲、女精神病、女酒鬼、醉睡的女子、女吸血鬼、娼妓、女凶手、多产女神、护士、妇人肖像、裸体模特儿、古典女人、哥特式女孩(木刻系列)、游泳女人、海滩女人,等等。有一个传说称蒙克是厌恶女人的人,但只要全面看过他的画作并读一会儿他的笔记,就会推翻这一传闻。莎拉•G•爱泼斯坦采访过一些年轻时曾做过蒙克模特儿的老年女人,她们都说他彬彬有礼,绅士风度十足。这种风度在《笔记》中多处可见:一个小伙子受女人吸引但又害羞,欲火中烧但又惧怕;成年男人左右为难深受折磨,既迷恋女色,又一向忠于自己的婚姻和自己的艺术;另一个男人(蒙克)讲述了自己同贵妇艺术家图拉•拉尔森的内心十分痛苦的浪漫情史,后者一直想着嫁给他,而他却说他没有结婚的遗传基因。有一点需要记住:蒙克在这些爱情故事中也是亦真亦幻的,他的描述把我们带进了他崇高然而病态的精神世界。从蒙克笔记的这些条目中我们能总结出什么来呢?很显然,笔记中的有些段落是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另外里面还有一系列的心境和情调变化是他用来润色他的条目的。数十年来,他的笔记实际上成了他用来记录场景、视像、故事和思考的试验平台。我在选用、重组这些笔记条目时并未按照任何时间和年代顺序来做。这些条目是没有年月日的;蒙克的记忆经常会大幅跳跃至很久远的过去。这些笔记也许不该被当成用一根时间顺序线串接起来的传记来读,而是应该像威廉•华兹沃斯(1770—1850,英国诗人,其最重要的全集《抒情歌谣》于1798年出版,为建立英格兰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做出了贡献。他于184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译注)所写的《时光亮点》那样来欣赏。(华兹沃斯写的《时光亮点》Spots of Time生前从未拿去出版,它记录了这位英国诗人40年来不时追忆起的那些往昔的奇幻懵懂时刻。)诚如我在拙著《我们是火焰》中所说,蒙克的笔记条目“可以被当成从玻璃切割匠铺子外面堆积如山的废料堆里捡来的彩色碎玻璃来欣赏”。完全没必要把蒙克笔记只当成他的视觉艺术作品的文字反映来读。这些笔记条目——主要是故事和思考——基本上不是他的画作的直接脚注,而是自有其文学价值,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一部分。蒙克的文字艺术,无论在题材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堪与他的同胞亨里克•易卜生、克努特•汉姆逊和西格比约恩•奥伯斯特菲尔德的文学作品相比。说到蒙克与易卜生的关系,可以拿后者的一首四行诗《一首小诗》来举例:活着,就是与盘踞心灵洞穴的巨怪搏斗。写作,就是把控末日审判对自我的责诟。蒙克很好地捕捉到了诗中的深意,在1902年创作了他的平版画《亨里克•易卜生在大咖啡馆》,表现了这位挪威剧作家、诗人闷闷不乐的冥思苦索。英格里德•朗加尔德在描述蒙克的一幅自画像《地狱》时,也提到了易卜生上面那首小诗:“蒙克在此画中很好把控了末日审判对他自我的责问诟病,把控住了自己下意识的各种冲动,包括性欲和焦躁;也克服了威胁他作为一名创造性艺术家存在的各种内在与外在的毁灭力。”这种与自己的灵魂搏斗即内心的矛盾冲突,贯穿着易卜生和蒙克毕生的创作。马克斯•莱因哈特在1906年把易卜生剧作《幽灵们》搬上了柏林舞台,蒙克为此设计了舞台背景,凸显了因父亲放浪形骸而使自己遗传了恼人梅毒的奥斯瓦尔德内心对正常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不仅成了蒙克调色板上的常客,也出现在了他的笔记里。蒙克画作中的“两大敌对阵营”的对垒现象是出了名的——炽热恋情中的魔鬼面与天使面的对垒;狂喜与焦虑的对垒;先天遗传与后天养成的对垒;梦幻与现实的对垒;迷人的童真与可怜孤儿恐惧面孔的对垒;痼疾与健康的对垒……这些无一不表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冲突。此外,不同时期创作的《吻》也都凸显了两个极端:一幅《吻》中的做爱情侣被完全抹去了个性;另一幅《吻》中两人的浪漫拥吻却个性分明,人性十足。上述这些内心搏斗也都体现在蒙克的笔记里。总之,肉体与灵魂、世俗与超然在蒙克的创作中一炉同冶。本书的书名《我们是喷自地核的火焰》来自蒙克与霍尔格尔•德拉赫曼的一次谈话。蒙克在其笔记里记叙了这次交谈。比蒙克年长17岁的德拉赫曼是位丹麦作家、画家和翻译家(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诗作的译者),19世纪90年代蒙克客居柏林时,常和他在“小黑猪酒馆”(客居柏林的各国文学、艺术家的聚集地)里开怀畅饮。1894年,看到蒙克正在通向艺术巅峰的道路上艰苦奋斗,德拉赫曼写道:“他(蒙克)打拼得很苦。祝这个孤独的挪威人好运。祝他的奋斗结出硕果。”蒙克没有让世人失望。
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画家,他散文诗般的笔记充满诗意与幻觉,同时也充满坦诚和宽容。蒙克私人笔记实际是蒙克用来记录场景、视像、故事和思考的试验平台,“可以被当成从玻璃切割匠铺子外面堆积如山的废料堆里捡来的彩色碎玻璃来欣赏”。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2.12—1944.1.23)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冷杉,男,1957年出生,现居北京。已在两岸三地出版译著近70部。自称“两通吃、非御前”翻译家。“两通吃”:英法德语“通吃”,文学音乐美术“通吃”。“非御前”:迄今尚未专译专攻某一国的某位或某类作家的作品。虽然信马由缰自由驰骋,兴趣所至酣畅淋漓,但不成体系没有章法,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惟期最终能比较完满地涵盖一个大圆。
我一生都在抵制的东西
致新闻工作者R先生
论多话
生命焦虑
挂我的画的方法
我的健康状况
劣作、伪作与杰作
印象现实主义
我在天地中,天地在我胸
想谁遇见谁
我的自我主义
不想走也得走的路
覆水难收
马克来信
吻
梦游者
月下他她
魔鬼夫妇 亲密男女
笔记中的生命布局
去伪存真
不要被克尔凯郭尔牵着鼻子走
巴黎悲伤的夜晚
小猫咪,请慢用
心里的老鹰
笔记故事
来自监狱的日记
柏林 巴黎
我们是喷自地核的火焰
从自然界的丰富宝库中淘宝
春天
给L女士当跳板
色随音变
因尖叫而《尖叫》
尖叫的另一版本
私通与结婚
灯芯
这就是女人!
吊死谁?
一边是森林一边是碧波荡漾
她梦见正在梦游的他
过日子
生命的召唤
两个女人
生命之舞
退烧药和安眠药
引诱的过程
生命的中楣
微笑
男人和女人
我的精神处在发疯的边缘
在阴郁的海滩
从此我们不再见面
落日的余晖
让肉体死去,但拯救灵魂
一粒火星
反动的艺术
记忆
蒙克年表
版权页: 插图: 让肉体死去,但拯救灵魂 我的第一幅《尖叫》现在蒂尔斯卡画廊 《吻》《窗前》《外面的柏树》等等,属于穆斯塔德美术馆 第一幅《在海岸》(一个抑郁的男人在海边,或是一条黄色小船) 一组《生命的中楣》的组画是1891年在尼斯所画 《吻》和吸血鬼和男人和女人在海边 都是些素描(《吻》是油画),皆出自于18s4年所画的不同草图 《骨灰》同样出自1884年画的素描 与半是印象主义半是心理分析的回忆录同期—— 曾考虑把它配上版画的插图做成一大本 我是以印象主义起家的, 但在我浪迹天涯时期真与幻、灵与肉的强烈矛盾冲突之下 印象主义已不能让我酣畅地表达—— 我必须寻求表现内心的感受 表现触动我灵魂的东西—— 与汉斯·雅戈尔结识满足了这一需要—— (描画你自己的生命) 第一次与印象主义决裂的是《病孩》—— 我终于寻到了表现(表现主义): 当我用惯常的印象主义勾勒病孩形象遇到困难时 我尝试了表现主义——在重画了大约二十次之后 画仍没完成——(好在日后经常重返 我自觉已经绝望只好放弃追求的地方) 《春》画于1887年刚过(1889年展出) 这是我最终离开了印象主义或写实主义的标志—— 我第一次客居巴黎时 尝试了几次精细的点彩主义 ——只用色点作画—— 卡尔·约翰·卑尔根的画廊—— 那是我的一次短暂地回归印象主义—— 那幅拉法叶特大街的画其实只是 法国绘画的一个常用的动机—— 我当时在巴黎身不由己 朝一个方向短促点触是我使用已久的方法 ——《生命的中楣》组画在我创作中 占据了越来越重的位置 我受够了各种绘画与文学时尚流派的展示 ——比如象征主义——简化线条 (退化成儿童风格)——比如铁构造 ——暗示神秘之光与大气的振颤和波动 1884年我第一次在巴黎住了三个星期 委拉斯贵兹(Velazquez,西班牙大画家) 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为什么没人想到我画的大型肖像人物 可能和委拉斯贵兹有联系呢?) 同样,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事实: 我在很年轻时就已经 对库退尔(Couture,法国历史画与肖像画家)的 牧羊人习作发生了很大兴趣 ——那薄薄一层土地, 那强烈跃动的轮廓 都让我发生极大的兴趣—— 他俩和莫奈一样都是我的老师: 委拉斯贵兹和库退尔。
一个“真实的”爱德华·蒙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可信呢?所谓“本真的”蒙克,又能“真”到哪里去呢?《尖叫》中那个扭曲的形象并非他最终的自画像,可是相关的故事和神话已经传得满天飞了……你也许可以说蒙克(的文字)“什么都不是,但也谁都是”。关键是他吸引、激发和震撼了他的观者——和读者。《蒙克私人笔记》挪威原文的英译者J·吉尔·霍兰德是爱德华·蒙克的一位老相识,他选译的蒙克笔记揭示了这位百般纠结、暧昧不清、多重性格的挪威大画家的一些比较不为人知的生活和心理侧面。 ——弗兰克·霍伊弗约德
《蒙克私人笔记》挪威原文的英译者J·吉尔·霍兰德是爱德华·蒙克的一位老相识,他选译的蒙克笔记揭示了这位百般纠结、暧昧不清、多重性格的挪威大画家的一些比较不为人知的生活和心理侧面。
一个“真实的”爱德华•蒙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可信呢?所谓“本真的”蒙克,又能“真”到哪里去呢?《尖叫》中那个扭曲的形象并非他最终的自画像,可是相关的故事和神话已经传得满天飞了……你也许可以说蒙克(的文字)“什么都不是,但也谁都是”。关键是他吸引、激发和震撼了他的观者——和读者。《蒙克私人笔记》挪威原文的英译者J•吉尔•霍兰德是爱德华•蒙克的一位老相识,他选译的蒙克笔记揭示了这位百般纠结、暧昧不清、多重性格的挪威大画家的一些比较不为人知的生活和心理侧面。——弗兰克•霍伊弗约德
无
他的许多绘画都是凭空想象的,最爱的他的“呐喊”“分手”“黄昏的落寞”这一系列的绘画!
就是画尖叫那小子,哈哈哈确实有点精神高度夸张的主哈哈哈
喜欢呐喊 所以想认识下蛋的母鸡
画多,文字能看.
对译者无语了 特别失望 完全变成了译者的诗集 诗写的实在是无法恭维!!!
极不专业的一本"书",根本就是对付出来的,感觉译者擅自妄为,图片很多,印刷极差,有辱书名.
书已看完,翻译水平的确不敢恭维。作为一般参考,倒也勉强过得去
还行吧,不过翻译出来的感觉和原文感觉应该不一样,里面的画颜色和原作有差距
翻译得不太好好像是照着字典一个词一个词抄上去的。感觉译者不是很有文学功底
这本书的排版不错,就是纸质差了,图的效果太差,与原图差很多,想了解画家的同志可以建议看看,想看图的同志建议再考虑看看
感觉翻译和作者两码事
画四星 文两星(前半本去年地铁上看的 后半本在这堆变成那对变成那堆的现场版蒙太奇中翻完)
翻译的有些过头了,感觉不太真实,笔记应该不是这个样子的。还不如直接翻译过来,最起码能看到真实的艺术家。
第一次买金城出版社的书,有点担心,翻阅之后,觉得书不错,译的也不错,很多插图,都是蒙克的作品,很开眼界,版本大小也合适,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