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韩非子精粹

韩非 著 海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作者:

韩非 著  

页数:

356  

译者:

安睿 注解  

前言

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而且一路下来,薪火相传,因时损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再现。干百年来,中华文化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铸成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的文明并峙鼎立,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凡此,我们称之日“国学”,其目的在于与非中华文化相区分。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一点是,源于由国学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主要原因之一乃是因为其有异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 概而言之,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十家九流。它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之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观其构成,足见国学之广博与深厚。可以这么说,国学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 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国甚至富国,但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强国;也许它会强盛一时,但绝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一个国家若想健康持续发展,则必然有其凝聚民众的国民精神,且这种国民精神也必然是在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本国人民创造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巨龙的跃起腾飞,离不开国学的滋养。从小处而言,继承与发扬国学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同样举足轻重,迫在眉睫。国学之用,在于“无用”之“大用”。一个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他的思维方式,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成熟亦决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国学作为涵盖经、史、子、集的庞大知识思想体系,恰好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平台。潜心于国学的学习,人们就会发现其蕴含的无法穷尽的智慧,并从中领略到恒久的治世之道与管理之智,也可以体悟到超脱的人生哲学与立身之术。在现今社会,崇尚国学,学习国学,更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准和建构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学热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令人欣慰。更可喜的是,很多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希望孩子奠定扎实的国学根基,以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欣喜之余,我们同时也对中国现今的文化断层现象充满了担忧。从“国学热”这个词汇本身也能看出,正是因为一定时期国学教育的缺失,才会有国学热潮的再现。我们注意到,现今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时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新世纪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这些现象一再折射出一个信号:我们社会人群的国学知识十分匮乏。在西方大搞强势文化和学术壁垒的同时,国人偏离自己的民族文化越来越远。弘扬经典国学教育,重拾中华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 本套“国学经典”丛书的问世,也正是为弘扬国学传统文化而添砖加瓦并略尽绵薄之力。本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从事中国文化史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年,对国学文化及国学教育亦可谓体晤深刻。为了完成此丛书,我们从搜集整理到评点注译,历时数载,花费了一定的心血。这套丛书集传统文化于一体,涵盖了读者应知必知的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丛书尽量把艰难晦涩的传统文化予以通俗化、现实化的演绎,并以大量精彩案例解析深刻的文化内核,力图使国学的现实意义更易彰显,使读者阅读起来能轻松愉悦和饶有趣味。虽然整套书尚存瑕疵,但仍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是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和治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来完成该丛书的。希望读者能感受到我们的良苦用心。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陈才俊博士

内容概要

  《国学经典:韩非子精粹》对《韩非子》从原文、译文、注释、解读、评述等几大方面作出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解读。原文、译文选取了多个权威版本《韩非子》进行比较勘校,力求完善和准确,为了符合现代人的了解,译文部分直译的同时还加进了意译;注释对原文中生僻难懂和有争议的字词进行重点阐释,对某些不常用的字词加以注音,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力求做出最合理的解释,并重新考证了前人误释或难解之处;评述部分选择搜集了众多对名家的评述,或简短有力,一言中的,或举一反三,让人深思。

作者简介

作者:(战国)韩非

书籍目录

韩非与《韩非子》初见秦第一主道第五有度第六二柄第七扬权第八八奸第九孤愤第十一说难第十二备内第十七喻老第二十一说林上第二十二说林下第二十三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难一第三十六难二第三十七难三第三十八定法第四十三诡使第四十五六反第四十六五蠹第四十九显学第五十

章节摘录

【题解】 “主道”即作为君主之道。这个“道”是从老子虚静无为、谦退自持的思想中引申出来的,但与老子形而上的要言妙道异趋,已然蜕变为君王驾驭臣下的权术。在韩非这里,无为只是对君王的要求,其前提是臣下的人人自危,其目的则是保证“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保证君王对一切权力的“独擅”,即专制。其中昭示着道术分裂的路径,可以窥见中国思想史上道家无为哲学向刑名法术之学的嬗变。 【原文】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①。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②。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形名参同,君乃无事焉,归之其情。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日: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有行而不以贤。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③。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群臣守职,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谓习常④。故曰:寂乎其无位而处。渗乎莫得其所⑤。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勑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故君不穷于名⑥。是故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⑦。臣有其劳。君有其成功,此之谓贤主之经⑧也。 【注释】 ①纪:纲领、头绪、要领。②令:通“聆”听从。命:教诲。③处:地方,引申为位置。④习:习惯。⑤漻:(liao)通“寥”空虚。⑥勑:(lai)通“敕”,勤劳的意思。⑦师:效法、学习。正:通“整”,端正。⑧经:治理,管理。引申为常法。 【译文】 所谓的道,是指万物的起头,判定是非的准则。因此英明的君主把握开始来了解万物的本源。所以虚无冷静地对待一切,让名称自然命定,让事情自然确定。虚无了,才知道实在的真相;冷静了,才知道行动的准则。进言者自会形成主张,办事者自会形成效果,效果和主张验证同一,君主就不需行动,而使事物呈现出真相。所以说:君主不要表现他的欲望,君主表现他的欲望,臣下将自我粉饰;君主不要表现他的意图,君主表现他的意图,臣下将自我伪装。所以说:除去爱好,除去厌恶,臣下就表现实情;除去成见,除去智慧,臣下就戒饬自己。所以君主有智慧也不用来思考,使万物知道它合适的位置;行动就也不表现得贤明,以便察看臣下依据什么;有勇力也不用来逞威风,使臣下充分发挥他们的武力。所以抛弃智慧就会有明智,抛弃贤能就会有功业,抛弃勇敢就会有强大。群臣各司其职,百官行为都有常规;根据才能量才而用,就称作是习惯和常规。所以说,寂静似乎没有什么位置,空虚似乎没有什么所得。明智的君主无所作为于上,群臣就会在下提心吊胆了。明智的君主的统治方法,使有智慧的人尽量把他们的思虑讲出来,而君主就根据他们的思虑来判断事情,所以君主在智慧方面不会穷尽;贤能的人发挥他们的才能,而君主就根据他们的才能任职,所以君主在才能方面不会穷尽:有了功劳那么君主也就有了贤名,有了过失那么臣下就承担罪责,所以君主在名声方面不会穷尽。所以不显露贤能的可以成为贤能者的老师,不显露智慧的却是智慧者的指导者。臣下承担其劳苦,君主享受其成功,这就是贤能君主的统治之道。 【原文】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变复更,以参合阅焉。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则万物皆尽。函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志,绝其能,下不能意。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谨执其柄而固握之。绝其能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贼乃将生。弑其主,代其所,人莫不与。故谓之虎:处其主之侧,为奸臣,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大不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国乃无贼。是故人主有五壅:臣闭其主日壅,臣制财利日壅,臣擅行今日壅,臣得行义曰型。臣得树人日壅。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制财利,则主失德;臣擅行令,则主失制;臣得行义,则主失明;臣得树人,则主失党。此人主之所以独擅也,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 【主释】 ①原:推测。②意:料想,猜想。引申为揣测。③函:包含、容纳。原:根本、本原、根源。稽:考核、核查。④与:随从、随着。忒:差误、差错。⑤壅:蒙蔽。 【译文】 君主的统治之道在于不可让人看见,其作用在于让人不能知道。君主空虚寂静无事,就可以在暗中见到臣下的过错瑕疵;看见了就好像没看见,听说了就好像没听说,知道了就好像不知道。知道了某人说这话的原因后,不要去改变纠正他,而要用对照验证的方法考察他。每个人担任一个官职,不要使他们串通,那么万物就会暴露无遗。君主掩饰自己的行踪,藏匿起自己的念头,下级就猜测不到自己的真实意图;君主放下智慧,不发挥才能,下级就不能了解自己的真实本领。保持自己的神秘,考查下级的言行是否一致,谨慎地执掌权柄而牢固地控制国家政权。杜绝自己的才能和欲望,破除下级的猜度,不要使人来算计自己。不谨慎关闭门户,不加固自己的房门,虎视眈眈的人就会潜入。不慎重自己的事情,不掩藏自己的情绪,盗贼就会乘虚而入。杀掉自己的君主,取代君主的地位,人们没有不畏惧不跟从的,所以称之为虎;在君主身边做奸臣,知晓君主过失,所以称他为贼子。分裂他的朋党,清除他的余孽,封闭他的门户,扫除他的帮凶,国家就没有老虎了。君主使自己的统治之道大不可量,深不可测,考核形和名是否相合,审查和检验法规的实施情况,擅自胡作非为的诛杀,国家就没有贼子了。因此,君主有五种受蒙蔽的情况:臣下使君主闭塞是蒙蔽,臣下控制财利是蒙蔽,臣下擅自发令是蒙蔽,臣下私自给人好处是蒙蔽,臣下私自豢养党羽是蒙蔽。臣下使君主闭塞,君主就失去统治地位:臣下控制财利,君主就失去恩德:臣下擅自发令,君主就失去控制权;臣下私自给人好处,君主就失去英明;臣下得以扶植党羽,君主就失去依靠者。这就是君主要独掌大权、不能让臣下把持政权的原因。 【原文】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不自操事而知拙与巧,不自计虑而知福与咎。是以不言而善应,不约而善增。言已应,则执其契:善已增,则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赏罚之所生也。故群臣陈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诛。明君之道,臣不得陈言而不当。是故明君之行赏也,暖乎如时雨,百姓利其泽;其行罚也,畏乎如雷霆,神圣不能解也。故明君无偷赏。无赦罚。赏偷,则功臣惰其业:赦罚,则奸臣易为非。是故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疏贱爱必诛,则疏贱者不怠,而近爱者不骄也。 P9-11


编辑推荐

《韩非子》就其主体而言,堪称是一部政治学巨著,在古代文学、哲学史上也享有盛誉,是体现韩非法治思想的杰作。韩非的法治思想为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两千多年来,他的思想成了统治阶级统治天下的教科书,被长期奉为圭臬,至今还被推崇。 陈才俊主编的《韩非子精粹》对《韩非子》从原文、译文、注释、解读、评述等几大方面作出了多层面、多角度的分析和解读。原文、译文选取了多个权威版本《韩非子》进行比较勘校,力求完善和准确,为了符合现代人的了解,译文部分直译的同时还加进了意译;注释对原文中生僻难懂和有争议的字词进行重点阐释,对某些不常用的字词加以注音,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力求做出最合理的解释,并重新考证了前人误释或难解之处;评述部分选择搜集了众多对名家的评述,或简短有力,一言中的,或举一反三,让人深思。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韩非子精粹 PDF格式下载



很好很快包装也不错哦,比较满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