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
2011-10
吴承恩、 刘建生 海潮出版社 (2011-10出版)
(明) 吴承恩 著
665
在浩瀚的中国文学作品中,古典小说是其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古典文学小说的发生、发展、成熟要晚于诗歌,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史传、神话、寓言等文学形式的发展为古代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也奠定了古代小说志人、志怪的特点。 后汉至唐代以前是古代小说初步形成的时期。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干宝的《搜神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搜神记》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开创了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唐代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鲁迅先生把唐以前的小说称为“古小说”,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这一时期的文言小说,代表性作品有王度的《古镜记》、白行简的《李娃传》、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标志着我国文言短篇小说走向了成熟。 宋代话本的产生,使古代小说的发展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的历史变迁》中说,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宋代话本小说第一次用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多以平凡人物为主,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宋代话本小说采取“说话”的故事叙述方式,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对于明清小说影响巨大。代表作品有《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全相平话五种》《京本通俗小说》等。同时,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也不断发展,从此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 元代小说,基本只是继承宋代创作的成就,很少创新,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这一时期的小说多经明朝人修改,具体写作年代很难判断。 中国小说到了明代,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才充分显示出它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地位,在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的地位。以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成书于明嘉靖年间的《西游记》为代表,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由宋元时代初具规模的讲史和说经话本,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明代的小说分为讲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公案小说、白话短篇小说几类。讲史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三国演义》;神魔小说的发展受到当时统治阶层‘崇尚宗教的影响,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世情小说的出现使小说的题材转向了现实生活,其中以《金瓶梅》为代表,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公案小说由宋话本公案类演义而成,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在小说史上别开生面;白话短篇小说在明中叶以后,随着宋元话本的整理刊行,文人摹拟话本而创作白话短篇小说之风日盛,这些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面。代表作品有冯梦龙编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凌濠初仿“三言”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清代是中国小说史上又一个创作高峰,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作者和经典的作品。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标志着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到清末,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达到了顶峰。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这些文字中流淌着一个根本的因素,那就是人的情感和疑惑。文字的记录是“古”的,但对于每个后来者的认知和体验却永远鲜活。穿越这些经典的文字,我们会惊叹于古人的所思所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生活,完善生活。所以,只要我们对历史的传承和生命的意义有探索和思考,古典就永远具有现实的意义。 为此,我们编辑这套《古典文学系列丛书》,选取了中国古典文学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各种版本进行了甄别梳理,选取其中较为完善的版本,将陆续出版,以飨读者。 2011年6月
《古典文学系列丛书: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翘楚、浪漫文学的代表,作者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建构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并塑造出以孙悟空、猪八戒为代表的一批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文学形象,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古典文学系列丛书:西游记》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它也是明代长篇小说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的前七回,介绍了孙悟空的出身,其余九十三回,是全书的主要部分,演述唐僧、孙悟空师徒四人降妖伏魔、西天取经的故事。
作者:(明)吴承恩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第九回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第十回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魏丞相遗书托冥吏第十一回 游地府太宗还魂 进瓜果刘全续配第十二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第三十九回 一粒丹砂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冷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迷放心猿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主乃修身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逢大厄难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孔 观音现像伏妖王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体 魔主还归大道真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见婴儿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顶 姹女还归本性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王计吞禅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土授门人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蛰 圣显幽魂救本原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诗日: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已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入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朦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日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日“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日“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日西牛贺洲,日南赡部洲、日北俱芦洲。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日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真个好山!有词赋为证。赋日: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 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 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 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 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 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进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惊动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二将果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须臾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垂赐恩慈日:“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你看他一个个: 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那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 扑趴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悚;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 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 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 潺涭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众猴拍手称扬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好猴!也是他: 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 有缘居此地,天遣入仙官。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人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住了身,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但见那: 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 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晷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 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 松常带雨,浑然像个人家。 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这股水乃是桥下冲贯石窍,倒挂下来遮闭门户的。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中间一块石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这里边: 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 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 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 众猴听得,个个欢喜。都道:“你还先走,带我们进去,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有诗为证,诗日: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合契同情,不入飞鸟之丛,不从走兽之类,独自为王,不胜欢乐。是以: 春采百花为饮食,夏寻诸果作生涯。 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 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来。众猴慌忙罗拜道:“大王何为烦恼?”猴王道:“我虽在欢喜之时,却有一点儿远虑,故此烦恼。”众猴又笑道:“大王好不知足!我等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为何远虑而忧也?”猴王道:“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众猴闻此言,一个个掩面悲啼,俱以无常为虑。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背猿猴,厉声高叫道:“大王若是这般远虑,真所谓道心开发也!如今五虫之内,惟有三等名色,不伏阎王老子所管。”猴王道:“你知那三等人?”猿猴道:“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道:“此三者居于何所?”猿猴道:“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猴王闻之,满心欢喜,道:“我明日就辞汝等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噫!这句话,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众猴鼓掌称扬,都道:“善哉!善哉!我等明日越岭登山,广寻些果品,大设筵宴送大王也。”P1-4
由吴承恩编著的《西游记》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翘楚、浪漫文学的代表,作者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建构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并塑造出以孙悟空、猪八戒为代表的一批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文学形象,数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