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

孙媛 孙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1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孙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1出版)  

作者:

孙媛  

页数:

307  

内容概要

  对社会体制和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是中国20世纪历史语境中的主旋律,文学和诗学的历史发展亦无可回避地被纳入到了这一宏大叙事之中。在西化倾向和功利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现代文论语境中,王国维、吴宓、钱钟书坚持着他们对于诗学建设的独特思路,形成了以“融汇”、“整合”和“打通”为基本特征的现代诗学建构理路,发出了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现代性建构理路研究》拟将这种声音置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和反思,阐述其在中国文论现代性建构进程中的历史价值和启示意义,以激活我们对当代文论发展路向的深入思考。

作者简介

孙媛,女,1975年12月出生,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文学博士,现任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科研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文艺学基础理论和中国现代比较诗学。至今,已经在《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报》、《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近十项。

书籍目录

导论第一章 背景:贯穿诗学现代性建构进程的两种缠斗 第一节 西方话语资源和民族文化心理的缠斗 第二节 功利主义与审美意识的缠斗第二章 融汇:王国维诗学思想的现代性建构理路 第一节 王国维学术文化观念的现代性特征 第二节 中西古今诗学资源的碰撞与融汇 第三节 文学的无用之用:超功利品质与功利价值的融汇第三章 整合:吴宓诗学思想的现代性建构理路 第一节 吴宓与《学衡》:整合的文化现代性理路 第二节 吴宓对中西古今诗学资源的整合 第三节 以自律整合他律:吴宓对文学审美特质的强调第四章 打通:钱钟书诗学思想的现代性建构理路 第一节 “回家”:钱钟书对文学现代性的思考 第二节 打通:钱钟书的诗学研究特色 第三节 文本:钱钟书诗学研究的焦点第五章 启示: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思想的共通之处及其历史价值 第一节 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思想的内在共通性研究 第二节 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思想的历史价值研究结语附录一 王国维生平大事及主要著述年表附录二 吴宓生平大事及主要著述年表附录三 钱钟书生平大事及主要著述年表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所谓“印象主义的又唤作自我表现或创造的文学批评”,实际上只是文盲谈论文学的结果。因为缺乏美感,所以文盲们在谈论作品时才显得特别大胆和起劲,“他会怒喊,会狂呼,甚至于会一言不发,昏厥过去——这就是领略到了‘无言之美’的境界。他没有分析——谁耐烦呢?他没有判断——那太头巾气了。‘灵感’呀,‘纯粹’呀,‘真理’呀,‘人生’呀,种种名词,尽他滥用。滥用大名词,好像不惜小钱,都表示出作风的豪爽。‘印象’倒也不少,有一大串陈腐到发臭的比喻。他做篇文章论雪莱,你在他的文章里找不出多少雪莱;你只看见一大段描写燃烧的火焰,又一大节摹状呼啸的西风,更一大堆刻画飞行自在的云雀,据说这三个不伦不类的东西就是雪莱。……这种文艺鉴赏,称为‘创造的’或‘印象主义’的批评,还欠贴切。我们不妨小试点铁成金的手段,各改一字。‘创造的’改为‘捏造的’,取‘捏’鼻头做梦和向壁虚‘造,之意。至于‘印象派’呢,我们当然还记得四个瞎子摸白象的故事,改为‘摸象派’。你说怎样?这和文盲更拍合了。”“捏造派根本否认在文艺欣赏时,有什么价值的鉴别。配他老人家脾胃的就算好的,否则都是糟的。文盲是价值盲的一种,在这里表现得更清楚。有一位时髦责妇对大画家威斯娄(Whistler)说:‘我不知道什么是好东西,我只知道我喜欢什么东西。’威斯娄鞠躬敬答:‘亲爱的太太,在这一点上太太所见和野兽相同。’真的,文明人类跟野蛮兽类的区别,就在人类有一个超自我(Transsubjective)的观点。因此,他能够把是非真伪跟一己的利害分开,把善恶好丑跟一己的爱憎分开。他并不和日常生命黏合得难分难解,而尽量企图跳出自己的凡躯俗骨来批判自己。所以,他在实用应付以外,还知道有真理;在教书投稿以外,还知道有学问;在看电影明星照片以外,还知道有美术;虽然爱惜身命,也明白殉国殉道的可贵。生来是个人,终免不得做几桩傻事错事,吃不该吃的果子,爱不值得爱的东西;但是心上自有权衡,不肯颠倒是非,抹杀好坏来为自己辩护。  ……


编辑推荐

孙媛所著的《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现代性建构理路研究》将“现代性”概念引入王国维、吴宓、钱钟书的诗学思想研究领域,意味着我们要将他们的诗学思想置入中国现代性追求的大框架之中进行研究,在现代性的视野中考察其理论范畴、基本特征和历史价值。如此,本论题的研究重心就既不在对现代性理论本身进行深入论证,也不在对王国维等人的诗学思想发展线索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描述,而是在如何调整视角和阐释对象,将王国维、吴宓、钱钟书诗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理论贡献与中国文论现代性建构进程研究真正结合起来,从而为中国文论的现代性建构开拓出新的学术生长点和意义空间。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叩问现代性的另一种声音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