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

[日]西村真志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日]西村真志叶  

页数:

30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将“体裁”理解为一种地方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叙事分类“概念”。作者思考的问题是:在学术研究中如何实现研究者主体与被研究者(对象)主体之问的有效对话,如何在学术研究中“让”被研究对象自己的主体性得到“如其本然”的呈现。由此,《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得出的若干结论可归结为一个基本判断:从生活的层面看,燕家台村的“拉家”作为日常叙事的“体裁”概念在本质上是民众对正在自我实践着的、自由的生活形式的“命名的努力”。民众绝非丧失(价值)判断力的社会成员,他们正在毫无障碍地处理日常琐事,以自然的生活方式亲自构成和维持日常(道德)的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西村真志叶 编者:朝戈金西村真志叶,1977年生,日本国鸟取县米子市人,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日本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996年始,先后在青岛大学医学部、文学部学习,200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2007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随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兼任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讲师。2008年结束研究工作回到日本。研究成就主要集中在民俗学理论、民间文学体裁学、故事学诸领域。

书籍目录

绪论一 对体裁批评的再批评(一)我们还需要体裁吗?(二)关于体裁的三种批评二 写作目的与研究对象(一)写作目的(二)研究对象三 理论与研究方法(一)常人方法论(二)会话分析四 资料说明(一)文献资料(二)声音资料五 主要术语简释(一)拉家(Lajia)(二)日常叙事(三)体裁(Genre)(四)其他术语第一章 从体裁学到体裁研究一 体裁学的研究概况与问题的指出(一)体裁概念的经验性理解(二)体裁系统的确立与失效(三)走向两极的体裁特征研究二 体裁研究的研究模式与努力方向(一)从体裁学到体裁研究(二)体裁研究的四种研究模式(三)体裁研究的努力方向小结第二章 回到田野——燕家台人的生活世界一 燕家台的空间框架(一)位于“山里头”的燕家台(二)“山里头”与“山外头”的区分(三)村内与村外的区分(四)燕家台人与外界之间的接触二 作为“乡土”的燕家台(一)传说中的燕家台(二)个人经历中的燕家台三 燕家台人的生活现场(一)“现在这候儿”的燕家台(二)燕家台人的山里生活小结第三章 体裁概念的共同理解及其位相——燕家台人眼中的拉家一 燕家台人的拉家概念(一)基本分析工具的导入——非拉家(二)拉家的概念外延(三)拉家的概念内涵二 拉家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位相(一)拉家场地在燕家台的布局(二)拉家在日常节奏中的安排(三)拉家群体与成员类型小结第四章 体裁的实践——拉家的开始展开结束一 拉家的开始(一)相遇(二)“打招呼”(三)拉家的空间及其操作二 拉家的展开(一)话语角色与话轮替换(二)话题的组织方式三 拉家的结束(一)可结束标志及其运作(二)拉家的结束环节小结第五章 互动中的体裁——拉家与非拉家“调查”一 体裁的距离:燕家台人与“公安局”的“调查”(一)非拉家的标志化(二)体裁概念的习得与生成(三)从“调查”到拉家(四)体裁的距离二 体裁的界限:燕家台人与“电视台的”的“调查”(一)“被调查者”的筛选(二)不被允许的拉家(三)秩序的分裂(四)体裁之间的界限三 体裁的区分:燕家台人与“搞民俗的”的“调查”(一)角色的模糊化(二)对知识结构差异的隐藏与暴露(三)“哥儿们”(四)从“调查”到拉家(五)体裁的区分依据与日常话语秩序小结结语一 体裁研究是什么二 “民间社会”的重新定位三 对体裁的再认识四 从科学概念到日常概念五 回顾与展望主要参考文献附录 资料一览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从以上统计结果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燕家台人有关拉家与非拉家的分类感觉。如被提问的70位男性中老年燕家台人中,有94%认为“聊天儿”与拉家同样,却无人认为“广播”与拉家同样。这意味着,“聊天儿”与拉家在男性中老年燕家台人的分类感觉中是十分接近的体裁,而且他们意识到,即使用“聊天儿”来取代拉家一词也不会出现严重的交流障碍;同样,在男性中老年燕家台人的分类感觉中,“广播”与拉家之间存在较大距离,而且他们还意识到,由于这两种不同名称的体裁一般不可能混淆在一起,假设用“广播”来取代拉家一词,他们与别人之间的交流难免出现混乱。亦即,在不同年龄与性别层次的燕家台人的分类感觉中,拉家与各种非拉家之间分别保持着被认为适当的距离。换而言之,拉家与非拉家根据燕家台人对拉家的共同理解,在彼此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关系性。彩图5为不同年龄与性别层次的燕家台人,根据有关拉家的共同理解而组织的拉家与非拉家之间的关系性示意图。图中最中心的圆圈表示,被提问者在被提问与解答的过程中始终放在中心位置的拉家。在中心圆圈外边的圆圈表示非拉家与拉家在燕家台人的分类感觉中所保持的距离。各种非拉家根据燕家台人的共同理解,在其中可以获取与之相应的位置。从里到外依次指示:将其认同于拉家者的人数占总数80%以上的非拉家、将其认同于拉家者的人数占总数79.9 %-60%以上的非拉家、将其认同于拉家者的人数占总数59.9 %-40%以上的非拉家、将其认同于拉家者的人数占总数39.9 %-20%以上的非拉家、将其认同于拉家者的人数不到总数20%的非拉家。

媒体关注与评论

西村真志叶在北京郊区的燕家台做调查,选择了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在一百多年里做出了最骄人的学术成就也是最具挑战的“体裁”作为议题,以非常详备的细节记录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拉家”这说话方式,讨论“拉家”是否是一种体裁,如何(对谁而言)是一种体裁,并由此讨论民俗学关于体裁的知识论大问题。她的学术成就把国内民俗学人才培养所积累的东西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本文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发现了新的体裁和体裁概念,更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出色结合,展现出完整而自由的民众主体及其生活世界,显示了民俗学研究大有可为的发展方向。  ——户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在一个精深的民族志的基础上,作者着手反思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体裁研究传统。她认为,与传统的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体裁研究不同,被研究者主体应该重新定义为可以对话的“研究对象”,这是她所倡导的体裁研究的前提,只要我们回到田野聆听被研究者主体有关体裁的话语,便可以发现,体裁以符合被研究者主体理解体裁概念的方式,被编入到他们的生活世界之中。西村真志叶的研究发现,那些为学术共同体内部认同的体裁分类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概念,他们所做的,只是检讨与重新界定体裁概念,把“民间社会”的嗣常概念提炼为一种合理的、能够包容各种现象的、“学者们”的科学概念,但这种概念最终还是导致了“学者们”的体裁分类与“民间社会”的知识分类体系之间的脱节。她的这篇论文的所有努力,就是试图回到日常生活的层面,运用日常生活的知识分类,反思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科学概念体系,而最终是为了更好的“回到事实本身”。  ——刘晓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辑推荐

《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将京西——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燕家台村的日常叙事“拉家”作为个案,从日常生活的层面,分析地方体裁在特定地域中的理解、实践以及运作过程。按照张紫晨的学科构思,《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属于民间文艺学原理的一支——体裁学的研究范畴。《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的最终目的,不是对地方体裁的分析,也不是为体裁学添加新的个案,而是解构与重构传统的体裁学。换言之,《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以京西燕家台村的"拉家"为个案》通过一种被现有知识体系抛弃的地方体裁,在反思传统体裁学的同时,努力走向新的体裁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常叙事的体裁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