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理论建构与教学应用

赵慧臣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赵慧臣  

页数:

29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建构了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研究框架。知识可视化及其视觉表征具有学科交叉的特征,需要从多种视角展开分析讨论。目前已经从知识、技术、图像等角度开展研究,然而缺少了观看者和制作者等因素,而且尚未剖析因素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信息论可以为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书根据人们理解信息需要先形式、后内容、再效用的规律,结合教育技术专业注重设计的特征,建立了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研究框架:形式分析、内容构建、意义解读和设计方法。

作者简介

  赵慧臣,1982年生,河南永城人,教育技术学博士。现为河南大学讲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是知识可视化与教育信息化,已经发表论文30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1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两篇;获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成果、教育科学成果等厅级一等奖三项,获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课题三项。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背景描述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三节 本书的目标
 第四节 概念界定
 第五节 写作思路
第二章 视觉表征:知识可视化研究的新要求
 第一节 从归属上看,视觉表征是图像表达知识的重要方式
 第二节 从定义上看,视觉表征是知识可视化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从形式上看,视觉表征包含知识可视化类型的共性
 第四节 从历史上看,多媒体的视觉表征研究需要深化
 第五节 从现状上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有待拓展
第三章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研究框架
 第一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已有研究视角分析
 第二节 信息论: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研究的新视角
 第三节 信息论视角下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形式分析
 第一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分析的作用
 第二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形式分析的内容
第五章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构建
 第一节 符号功能理论的梳理与分析
 第二节 符号与知识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三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与知识内容的关系分析
 第四节 面向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内容建构的知识分类
 第五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内容建构方法
第六章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意义解读
 第一节 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方式:观看
 第二节 观看过程的分析
 第三节 视觉表征的意义解读过程:看见、看懂、看好
 第四节 视觉表征意义解读的影响因素
第七章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设计方法
 第一节 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设计的层面:形式、内容和效用
 第三节 形式设计:组织视觉表征的符号
 第四节 内容设计:将知识内容赋予视觉表征的形式
 第五节 效用设计:促进学习者解读意义
 第六节 设计方法应用:以概念图为例
第八章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教学应用
 第一节 图像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缘起
 第二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教学应用观点综述
 第三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教学应用理念
 第四节 网络环境中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传播分析与改善
第九章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应用的视觉素养培养
 第一节 信息时代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发展与挑战
 第二节 视觉素养培养: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应用的需要
 第三节 视觉素养培养策略:三位一体有机结合
 第四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学习者的视觉素养培养
 第五节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设计者的视觉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当同样大小的点紧密排列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空隙的时候,就组成了线。“线是表层形式最基本的要素。毕达哥拉斯首先将数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来看待,认为万物是从数中派生出来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讲述到,素描的肖像远比用颜色涂抹的绘画更令人喜爱。可见,事物的可见轮廓是用线条来表现的。点的移动轨迹形成线,面与面的界线或边缘形成了线。线条分为两大基本形态:曲线和直线。无论哪种类型的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形式感。曲线的基本形态有:隆起的曲线、螺旋线、圆和波形线。隆起的曲线具有欲望、丰满之感。螺旋线具有无限运动的形式。圆没有起点和终点,形成了圆满的属性。波形线含有活泼、骚动的意味,也隐藏着神秘感。直线有三种典型形态:水平线、垂直线和对角线。其中,水平直线有和谐、简洁、安宁、平稳,甚至死亡的寓意。竖直线令人振奋、激动,有上扬的性质,也可引申出权力、生命的含义。而对角线富有动感,不同方向的对角线性质不同。左下角至右上角的对角线,有起飞、向上的感觉,左上角至右下角的对角线,有下落、向下的感觉,常表示不安和危险的感觉。线条的表现具有直接性、灵活性和准确性的特点。线在表达变化的生动形象时更加自如灵活,捕捉思想感受时更加快速简捷。它既可以表现得夸张、大胆,又可以运用得婉转、精到。因而线条注重的是主观体验对自然形象的本质反映,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和交响,可以调动、激活人的潜在创造力。


编辑推荐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理论建构与教学应用》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知识可视化视觉表征的理论建构与教学应用 PDF格式下载



用于可视化的理论书籍的参考还不错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