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品德收获命运
2011-1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延斌
382
道德是人类社会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人是社会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数百万年来,人的活动领域日益扩大,活动内容日益复杂多样,分工日益细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正是这样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调节这些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是道德。道德的存在,保证了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道德本身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道德支撑和推动。
陈延斌,江苏丰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现为江苏师范大学(原徐州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宣部政研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理事等。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道德与文明》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雕塑明天的品质:跨世纪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建构》、《中国家训史》等专著6部(含合著),主编、编著的书12部。专著、论文获全国及省、市奖励10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中宣部、江苏省社科项目等10多项。
第一章 中华民族21世纪上半叶的两大任务与未成年公民道德品质塑造一 中华民族本世纪上半叶的两大历史任务二 历史重任与新一代公民的品德塑造(一)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为完成两大历史重任提供精神动力和道义支持(二)新一代公民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两大历史任务的实现三 培养和提升未成年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战略方针四 当前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一)未成年公民群体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二)当前我国未成年公民道德现状样本:徐州市调查与统计数据(三)当前我国未成年公民道德现状之二:全国相关调查与统计数据五 几点简要结论第二章 未成年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立论基础一 道德接受与道德内化理论二 道德品质结构理论三 道德发生认知理论四 道德行为作用理论第三章 未成年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内容和指标一 建构“两纲八目”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德目规范体系的依据(一)古为今用,承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二)面向现实,立足公民最基本品德要求(三)为我所用,融合人类道德文明(四)言约义丰,易为未成年人所记循二 “两纲八目”规范体系的二级德目及其概括提炼(一)“两纲八目”规范体系的二级德目(二)概括提炼二级德目具体养成指标的基本原则三 “两纲八目”德目规范体系的结构与内涵阐释(一)忠、孝“两纲”(二)仁、义、礼、勤、俭、信、和、耻“八目”四 未成年公民各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具体德目指标体系(一)婴幼儿(0-3岁)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二)幼儿园(3-6岁)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三)小学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四)初中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五)高中阶段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德目指标第四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一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一)主客体互动律(二)诸阶段递升律(三)导引与规范的契合律(四)个体养成和群体养成的渗透律(五)他律和自律的并进律(六)渐进与突变的交替律二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一)小处小事入手原则(二)可操作原则(三)以身立教原则(四)蒙以养正原则……第五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途径与可操作方法第六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的作用机制第七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养成优良环境的营造第八章 未成年公民道德品质测评的具体操作方法附录《未成年公民基本道德素质养成训练活动方案设计》(部分)后记
如果说道德品质结构中的知、情、意、信是作为道德个体的意识要素而存在的话,那么道德行为则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道德评价意义的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道德品质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所以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也是观察其道德品质心理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有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道德信念,还必须把它们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经常的锻炼和修养中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这样,道德认知和道德意志才能得到巩固,凝结为道德品质,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稳定的特征和一贯的倾向。 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内在的心理运动轨迹。道德品质的养成,是以内化社会道德准则、规范为开端,以外化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为结束。五种道德要素在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道德认知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发挥着内化的作用。个体道德品质的发展是通过学习社会道德知识、参与对社会道德事件的评价、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的判断、探讨以及对他人和自己行为结果的反思等道德过程,逐步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而实现的。道德情感的体验则深化了道德品质的发展过程。认识不等于行为,假如没有与道德认知和评价相伴随的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则会产生知行脱节。只有当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与其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才能对这种认识坚信不疑,进而付诸行动。道德意志维持着道德品质的稳定发展。道德意志是促进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杠杆”,它维持着道德品质的不间断的、稳定持续的发展。道德行为对道德品质过程起着外化作用,它是个体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和形成标志。仅仅具有道德认知、需要和动机,并不意味着具备了道德品质,只有当个体将认识外化为行动,而且显现出某种稳固的行为倾向时,才能确认某人已形成了某种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我们依次分析了道德品质结构中五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道德素质养成所产生的整合效果。 ……
播种一种思想,你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你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你收获一种品格; 播种一种品格,你收获一种命运。 ——[英]查尔斯·里德 只有培养高品质的儿童,才会有高品质的公民;有高品质的公民,才有高品质的社会与国家。 ——[法]让·雅各·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