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学术文库
2012-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芦柳源
223
230000
《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由芦柳源编著。
《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以蒲州、中路梆子的唱腔板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戏剧戏曲学与中国传统音乐学的理论构建平台,从母体形态溯源、同源异流的板式构建思维、艺人创作时期的板式运用特点及戏曲改革后音乐创作意识进一步“戏”化的创作理念等方面,对板式运用方式的发展和创新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论述。
芦柳源,女,山西太原人,1982年1月生,文学博士。2007年硕士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师从高兴教授;同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师从中国著名音乐学家、戏曲学家路应昆教授攻读戏剧戏曲学博士,201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理论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戏曲形态学及戏曲音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并担任本院《音乐专题研究》、《戏剧戏曲学专题研究》、《戏曲音乐史》、《戏剧影视美学》等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
引言
第一章 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源起、体系构建及基本运用特点
第一节 蒲州梆子板式形态源流诸论辨析及早期体系构建
一 蒲州梆子艺术形态来源的史料记载及各家论断
二 蒲州梆子板式体系雏形的建立及其影响下中路梆子音乐体系的形成
第二节 两路梆子板式体系构建思维及对梆子戏板式特性的呈示
一 板式类型判定的思路及综合性思考
二 两路梆子板、腔关系及各板式类型内板、腔的运用特点
三 两路梆子板式内部唱词字调与腔型间的相关性
四 板式体系内各板式间的功能差异
第三节 两路梆子板式体系构建及板式形态运用特点
一 两路梆子追求“多样化”与注重“体系化”的不同发展
二 两路梆子板式体系内不同板式类型间的同、异特征
第四节 两路梆子剧目板式运用中呈现出的不同思维
一 剧目板式运用中的两种发展思路
二 剧目核心唱段中相同戏剧表达对板式选择的两种倾向
三 剧目整体板式排布方式及运用手法差异
第二章 艺人主创时期两路梆子传统剧目的唱腔板式运用
第一节 两路梆子艺人20世纪30—40年代之前的板式运用特征
一 传统题材下艺人对“熟戏”技艺展示的追求
二 20世纪30—40年代之前两路梆子板式体系发展概况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艺人主创时期板式运用特点及多样化表达
一 30—40年代两路梆子的唱腔板式运用概况
二 30—40年代两路梆子的板式运用特点
三 艺人在板式运用中戏剧表达的多样化发展
第三节 艺人创作后期板式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及运用方式的发展
一 对板式性能的多样化需求及“拿来”借鉴
二 对板式运用的合理化调整
三 艺人“戏”化意识加强后板式运用在角色塑造中的发展
第三章 专职创作者参与下两路梆子唱腔板式运用的发展
第一节 剧目创作中“戏”化意识加强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创作思路
一 两种创作主旨转换的背景
二 50—60年代板式理论的系统化建立及板式形态的规范化调整
三 从剧目创作方式的变化来看板式运用思路的发展
第二节 现代戏创作中对传统板式运用的发展和创新
一 现代戏创作中板式体系的扩充及运用思维的拓展
二 到20世纪70年代末两路梆子现代戏创作中板式内部形态的整体发展
第三节 传统戏板式运用方式的发展
一 传统戏排演中板式运用的进一步发展和重构
二 新编历史剧中“传统”题材与“现代”板式排布手法的结合
第四节 “戏”化意识加强后传统剧目创作中板式布局的多样化发展
一 相同剧情创作中唱腔板式运用变化手法之一——板式局部微调
二 相同剧情创作中板式运用变化手法之二——板式排布结构的调整
三 相同剧目背景下剧情调整对原有板式布局的打破
第五节 不同艺术处理手法下传统剧目唱腔板式运用的多元呈现
一 戏化处理与观演关系变化带来的传统板式运用多样化表达
二 多重因素影响下传统唱段相同板式排布中的艺术处理多样化
三 多重因素影响下剧目整体唱腔设置的多样化
第六节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戏本位”意识进一步加强后板式运用的发展方向
一 板式内部结构、转换方式的再发展
二 专职作曲者对板式特性的充分挖掘及规范化运用
三 与剧情发展对应的唱段板式组合扩大化和复杂化
四 戏剧化意识进一步加强后板式进行中的腔型发展
五 剧目板式布局思路的进一步“戏”化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同时,腔为板式表达带来的色彩丰富性,也是板、腔配合运用中戏剧表达多样化的关键。两路梆子唱段中,板式结构是支撑音乐存在的框架,而贯穿其中的腔型走向则是其内容的体现。唱腔是人物塑造的重要手段,作曲家在完成最初阶段板式设置的框架搭建后,在遵循板式内部属性及相对固定组合的基础上,将腔型作为内容填充进行灵活运用,为唱腔拓充了色彩空间,也为个性化腔型的发挥留存了二度创作的余地。演员对板式内腔型的灵活运用,是在保持其骨干音及旋律走向基础上的再创造。在此基础上,腔型设置表现出的是与创作者对角色理解相应的音乐诠释,在不同艺人的创作中,基本板式框架内部的腔型都极富变化,体现出“板定腔活”的特点。 唱腔中腔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音乐旋律、节奏形态、调式调性等。腔型内部旋律线及调式调性的变化,均使板式运行中的色彩更为丰富。其中,旋律线的变化是增强板式表达丰富性最直接的方式。在两剧种传统艺人的创造中,体系内各板式腔型旋律线的运行方式已有了丰厚的积淀。在此基础上,与板式特性相应的腔型走向变化,在维持骨干音型的基础上,形成了纷繁多变的形态和运行方式,能进一步为人物情绪塑造所用。而突破传统局限的旋律线变化,为板式表达增添了新的色彩,这点在现代戏作品的腔型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中路梆子来看,传统腔型旋律进行中的改革进行过多方面的实践,力求增强板式运行中的色彩变化,但这种改革基本无法脱离固有的思维局限,手法均比较拘谨。在现代戏创作中,1974年由山西省晋剧院张沛、孙志勇两位作曲家移植京剧后改编的同名晋剧《龙江颂》,是腔型改革实践中较为成功的一部作品。其中,在不违背传统旋律下行走向的前提下,为突出人物个性化语言所作的部分旋律上的创造,通过旋律线变化进一步丰富了板式运行中的表达。 ……
芦柳源编著的《山西蒲州、中路梆子唱腔板式研究》在通过对比呈现出两路梆子基本板式形态特点的同时,重点对唱腔“板式”及其内涵(腔、唱词)设置如何在作品创作中通过不同手法来塑造人物、发展剧情进行探讨;对在不同时期、不同创作主体手中唱腔“板式”运用的发展及在此过程中的创新和突破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力求在此过程中将以往对两路梆子唱腔“板式”的认识更加立体化、实用化、脉络化,将其真正的“活”现于戏曲音乐的研究中。此外,艺人创腔时期和专职作曲时期板式在剧目创作中的运用思路,特别是当前音乐创作者的布局思维,对梆子戏的音乐实践和发展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以上各方面均是本书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容。
非常钟爱山西四大梆子,这本书写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