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形而上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陆杰荣 陆杰荣、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陆杰荣、 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12出版)  

作者:

陆杰荣  

内容概要

《形而上学研究的几个问题》重点研究的是形而上学问题,主要包括对西方形而上学起源以及原始奠基的研究,对形而上学的本性与人的本性交互性特质的研究,对西方形而上学发展轨迹以及演进方式的研究,对西方形而上学研究重心下移趋向的研究,对马克思哲学关于形而上学的破解以及现代形而上学视域等问题的研究。《形而上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试图通过对形而上学传统和现实出路的研究揭示当代形而上学思想的时代价值和发展走向,结合当前中国的历史境遇阐发建构与时代精神发展相一致的当代本土化形而上学的思想。《形而上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由陆杰荣等著。

作者简介

陆杰荣,男,汉族,1957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现任辽宁大学副校长。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任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伦理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辽宁省哲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哲学组组长,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陆杰荣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初任教以来,长期从事哲学基本理论和外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等8余门专业基础课程,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外国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等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刊物转载;出版《哲学境界》、《哲学的性质与机制》等专业学术著作6部,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3项。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形而上学类型的若干案例研判 论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的实质 哲学的“霸道”与精神的“分裂” 鲍德里亚:现代社会的一位激进批判者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路探究 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及其意义 施莱格尔的“无限性”理论探究 论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形而上学基础 海德格尔“有限性”思想及其“实践”意蕴 文化哲学的现实逻辑及其“在世”的实践功能 文化哲学与有限性视阈的内在关联 现时代精神的走向与文化旨趣的当代转型 第二部分形而上学的演进逻辑与当代构建 建构当代意义上的形而上学 逻辑论证与主体体验:中西哲学“形上本体”之比较 形而上学的当代构建及其现实意义 哲学的超越性视阈与形而上学的“崇高” 西方哲学研究重心的演进逻辑与形而上学之命运 从“时间”问题发展的内在逻辑透视哲学的精神旨归 论当代形而上学建构与有限性规定的内在关联 西方哲学演进的逻辑与哲学面对“事情”本身的诸种方式 论形而上学奠基的当代诉求及其意义 形而上学的“在世”规定及其“实践”功能 哲学类型学的视阈与哲学思维方式“形状”的内在演变 第三部分马克思哲学与形而上学视阈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现实性向度及其实质 论马克思现实性哲学内在蕴涵的形而上维度 马克思社会理想理论的变革实质及其当代建构 理论哲学的范式与马克思哲学关于“实践”的有限规定 哲学境界:诠释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新视角 马克思对“历史”理解的现实性思考方式 西方哲学的理论轴心架构与马克思哲学的现实破解方式 从多重性视角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如果哲学自近代开始就成为文化样式中的一种最基本理论样式的话,那么这种理论样态的文化有着其他文化所没有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恰好说明了文化哲学的本性,因为文化哲学批判虽然是在“有限性”视阈下进行的,但文化哲学并不局限在某一种“有限性”视阈之下。它自身在不断地跳跃这一“有限性”而实现自身的超越性。从这个意义上,文化哲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学,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学,更不是人类文化学,它本身就是一种理论范式的哲学。文化哲学这一特性在海德格尔“思”的哲学中得到体现,“思”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这种文化活动表征了人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人与自身生存的世界并不是对立的存在,文化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具有文化意蕴的世界也是人的真实存在的世界,这样的文化就不是外在于人的文化,它本身就是世界的和人类的,因此它也不可能成为与人类相对立的存在,虽然文化属于人类心灵活动的“构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的独立性并不会永远地持存下去。在此意义上,作为文化样式的历史学和人类学在海德格尔的视阈中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属性,“历史学——说得更精确些历史学之为历史学——之所以可能成为进行追问的此在的存在方式,只因为此在基于它的存在就是被历史性规定的”。所以,文化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的文化。人作为一个“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的存在,也决定了属于自身的“有限性”文化的存在。所以,人的存在方式与文化的存在方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的“超越本性”决定了文化哲学批判的超越性,这表征了文化哲学的“形而上学”的特征,文化哲学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海德格尔以“此在形而上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在海德格尔看来,真实的存在是“此在”,“此在”当下的时间性以及在“时间”中展开的历史性表明了此在的“有限性”特征,但“此在”并不局限在“有限性”的层面上,他还在自身的“有限性”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身,其超越的方式是“领会”或“领悟”。因此,此在形而上学的本性就是属于人的本性,它构筑在“此在”的有限性根基之上,“此在”作为一种文化样态的存在揭示了文化哲学批判的“有限性”视阈以及在此视阈中的“无限性”特征,这一特征表明文化哲学自身存在的“有限性视阈”以及自身的独特性、批判性、超越性本质,这一本质不断地推动了文化哲学向纵深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展示了文化哲学的“实践品质”。其实践品质在传统哲学以及现当代哲学视阈中更多的是在意识内完成的,因此,只能称为理论蕴涵的实践品质而不具有现实的实践品质。


编辑推荐

《形而上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研究的价值在于,通过对西方形而上学的研究揭示形而上学与人的内在本性的联系,诠释马克思哲学的形而上学意蕴和价值,进而梳理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意义与建构现代中国哲学精神的内在契合性之追求,从而在时代精神的引领和塑造中构建当代的中国哲学。《形而上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由陆杰荣等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形而上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