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

周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周军  

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通过对中国现代化,特别是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规律的分析,阐述了国内外以及传统与现代的乡村文化和乡村建设思想,对我国乡村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乡村文化转型和变迁中的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提出农民主体政治文化、经济观念、道德评价体系和农民文化心理变迁的特点;文中还从观念文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乡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家主导文化与乡村“小传统”文化等系列矛盾与冲突,从经济体制、文化异质性、现代教育等方面分析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原因;提出乡村文化的知识与价值系统、文化保障系统、文化管理系统、文化动力系统建构的对策和路径。《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由周军所著。

作者简介

周军,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问题。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在《社会科学战线》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著作两部;2008年获辽宁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一等奖,2012年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称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 研究背景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四 研究框架与观点创新第二章 现代化与乡村文化问题的一般阐释 第一节 现代化与乡村文化的概念解析 一 现代化概述 二 乡村文化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生成及其特征 一 传统乡村文化的生成 二 传统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的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一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特征 二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三 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文化的整合创新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乡村文化问题的理论解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多维度解析 一 经典作家的乡村文化思想及中国文化观 二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乡村文化思想 第二节 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理论 一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 二 晏阳初的“民族再造”思想 第三节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 一 “差序格局”的内涵与特征 二 社会变迁与“差序格局”的解构 第四节 奥格本的“文化滞后”理论 一 “文化滞后”理论的内涵 二 “文化滞后”与乡村社会的文化失调第四章 社会转型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梳理 第一节 近代防卫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转型 一 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入侵与大传统文化的转变 二 近代文化的变迁与大传统文化和小传统文化的分离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与乡村二元文化的形成 一 计划经济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二 乡村二元文化的形成 三 乡村二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改革开放与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民主体人格的塑造 二 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农民职业意识的转变 三 “民工潮”与乡土意识的转变 四 快速城市化与失地农民的文化适应失调第五章 新时期乡村文化变迁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变迁的现象分析 一 泛政治化运动的弱化与主体政治文化的变迁 二 市场经济与乡村经济观念的转变 三 文化多元性与乡村道德评价体系的变迁 四 身份转变与农民文化心理的变化 五 农民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 六 农民社会主义信仰的弱化与危机 第二节 乡村文化变迁中的矛盾与冲突 一 乡村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突 二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三 国家主导文化与乡村“小传统”文化的不协调性 四 乡村与城市的文化冲突 五 文化认同与行为抉择之间的矛盾 六 流动农民的心理困惑 第三节 乡村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一 计划经济引发的内源性文化危机是乡村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因 二 市场经济导致外缘性文化注入是乡村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因 三 文化的异质性因素增强为多元文化的交流创造了必备条件 四 现代教育与大众传媒是乡村文化变迁的驱动力 五 城市吸引力是乡村文化变迁的诱因 六 信息社会的到来是促使乡村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第六章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贫困与障碍分析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成果 一 乡村文化环境的巨大变化 二 乡村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 乡村文化载体日益广泛 四 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产业化 五 乡村文化设施逐步完善 第二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贫困 一 乡村文化建设的农民主体缺失 二 乡村文化建设中市场主体的缺失 三 乡村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逐渐减少 四 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流失 五 人口流动与乡村教育的“空洞” 第三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障碍分析 一 城乡文化的二元体制障碍 二 乡村文化建设的投资体制障碍 三 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引导和监督管理机制缺失 四 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机制不灵 五 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第七章 新时期乡村文化的系统建构策略 第一节 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 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 乡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三 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国外借鉴及启示 一 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 二 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第三节 乡村文化建设的运行系统及其建构策略 一 乡村文化知识与价值系统的建构 二 乡村文化保障系统的建构 三 乡村文化管理系统的建构 四 乡村文化动力系统的建构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周军所著的《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立足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变迁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的系统建构策略,对于培育良好文明乡风,增强农民的责任感、主人翁意识和现代意识,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该书的大量数据是作者经过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而取得的。作者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揭示所研究问题的真实状况,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阐释乡村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同时对乡村文化变迁的原因进行了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分析,既指出乡村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又对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贫困和障碍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文化的知识与价值系统、管理系统、保障系统和动力系统的综合建构策略,具有创新性。该书对读者了解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问题,进一步研究新时期中国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必将有所帮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代化与乡村文化建构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