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代诗歌经典选读

赵志峰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

赵志峰  

页数:

173  

字数:

173000  

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诗歌经典选读》共选了十四位作家的诗歌总四十七首。各篇大致以所选诗歌出现的先后为序排列,均包括四大独立模块,分别是“走近诗人”“作品领悟”“精彩赏析”“点睛之论”。“走近诗人”是诗人及以诗歌为主体的文学活动的简略叙述;“作品领悟”是阅读指津性质的适当疏通:“精彩赏析”是对所选诗歌精彩部分的鉴赏;“点睛之论”是前人时贤对诗人与其作品的论述的引用。此外,后有两个附录,其一为参考文献;其二是为方便赏析而做的四十七首诗歌的音序索引。
《中国现代诗歌经典选读》由赵志峰编著。

作者简介

  赵志峰,1977年生,内蒙古包头人。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汉语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主持完成国家资助科研项目《楷书演进与现代化》,参与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项。主持编写《古代文学作品选》,参加编写《汉语学习与应用》《20世纪中国文学名著选讲》《国学经典选读》《汉语熟语小词典》《学生成语辨析小词典》《新编小学生字典》等。在《辞书研究》《中国文字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那条被禁锢的小河
第二章 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开始
第三章 烈火中的凤凰
第四章 聆听康桥絮语
第五章 十四行里的生命体验
第六章 发现一沟绝望的死水
第七章 雨巷:寻找梦开始的地方
第八章 你装饰了谁的梦
第九章 蓝天下谈说纯洁的事情
第十章 一匹沉默的老马
第十一章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第十二章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十三章 山中那一棵树
第十四章 秋天田里的稻束
附录

章节摘录

  这首诗设置了一种“熟悉”和“生疏”的对比:第一节是“熟悉”中蕴涵着“生疏”,第二节则由“生”回到熟悉。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但是在这林里面还隐藏,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熟悉的是我们走同一条路,天天如此,出来,然后又回去。可是走路的时候我们未注意到,那许多小路,并不是熟悉的两端,作为中间部分,隐藏了太多深邃的东西,我们和这些部分是生疏的,陌生的。  “走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人之常情是,当走陌生的道路的时候由于不熟悉而不自信,心会发慌,因为有时候本来目的地就在眼前,却因为不熟悉而走错路,方向错的话,只能走得越来越远。特别是当迷路的时候,即使身在目的地,却因为方向的不确定而不知所在。正当“不知不觉”地行走的时候,我们却又从稀疏的树缝中,忽然发现,“我们住的地方”原来就在那里,至此,从陌生又回到了熟悉。  “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这一节作者抒发了感慨,好多近在咫尺的事物,我们却发现不了,不熟悉,甚至没注意。于是,呼唤要注意发现身边的事物,如果不注意,即使就在身边.永远也会陌生。由于不注意观察,也许美好的东西就流走了。青春岁月如此,美好风景也是如此。人生在世,弹指一挥间,如果能把握生命中的美好,能发现就在身边的美好,不是很好吗?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最后一节,诗人强调:不能自满,因为有时候我们连自己也不熟悉自己。“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语言简朴,却表达了一种真实的状态。我们在匆匆的岁月中,忙碌,追寻,却不曾了解自己的身体,或者对我们而言,身体就是一个永远的谜。“我是谁”自古以来,中外的人都在叩问。我们一生也许未必能弄明白,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地去发现自己,熟悉自己。离得越近,似乎应该熟悉,却未熟悉,这就是现实。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代诗歌经典选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