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甜橙树-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

曹文轩 北京少儿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北京少儿  

作者:

曹文轩  

页数:

244  

Tag标签:

无  

前言

  为什么要读曹文轩  安武林  为什么要读曹文轩?是一个滑稽而又肤浅的问题。但我们生活在一个嘈杂而又肤浅的世界里,我们很少去思考日常行为中简单事件里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对自己阅读的某一本书或者说某一个作家这样发问和审视是完全有必要的。卡尔维诺曾经写过一篇很短的文章《为什么要读经典》,它包含和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读曹文轩的部分问题。因为曹文轩的作品都是经典和具有经典性质的作品,阅读经典和经典阅读会让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变得丰富而又强大。  一个人从小开始阅读的时候,应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就如同盖一座楼房而必须要打好地基一样。否则,我们会花费一生的时间来纠正自己。我常常会想起童年时代阅读的第一本书时的热情和感动,这种印象始终挥之不去并让人懊悔不已。因为,那并不是一本好书。在那些无书可读和无人引导的年代,人是别无选择的。假如能有所选择的话,我一定会选一本好书来读。曹文轩的书是经典和具有经典性质的书,所以我们要读曹文轩。  曹文轩的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尽管我不喜欢功利性的阅读,但我还是想说任何一部经典的作品都能给我们一些高尚的东西和一些功利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和家长更喜欢让孩子们选择曹文轩。优美、优雅、高尚、悲悯、宽容、大度、正义、拼搏、勇气、希望、苦难……曹文轩的作品所包含的关键词以及这些关键词中所包含的意义几乎超过了任何一个作家。我相信我们在使用功利一词的时候,是从现实性基础之上出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功利有什么不好的呢?曹文轩是一个喜欢阅读经典的人,他阅读和他写作的方式很多时候都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能读出曹文轩很多真实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就像魔方会为我们拼出一个完整的曹文轩的形象。  一本书应该给人传承很多东西,人生的、社会的、心理的、人格的、常识的、经验的,如果它能告诉人的东西越多,那就说明这本书的价值就越大。曹文轩的书似乎都是这样的,童年生活的经验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恩态度,对故乡对亲人的大爱,对文学技巧娴熟的把握以及对小说美学上的深悟,还有那一份对人性深刻的关怀以及永远给我们力量和勇气的优美文字,让我们在享受文学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诗意的滋润以及自然的滋养。我相信曹文轩具有画家的眼睛,具有诗人的激情,具有小说家的洞察力,还具有哲学家的思辨力,当一个人拥有如此众多的赞誉的时候,他的小说不能不说是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曹文轩的作品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和未来的时代都会留下重重的一笔,当我们的目光掠过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的敬仰之情犹如我们触摸那些历史的圣迹一样不能不真诚地为之挥洒,但我们的所获得文学经验和阅读经验会告诉我们:他的作品是值得一读再读并细细玩味的。

内容概要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丛书共计六本,包括:《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1:第十一根红布条》、《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2:甜橙树》、《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3:草房子》、《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4:青铜葵花》、《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5:红瓦》、《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6:古堡》。其中,《第十一根红布条》、《甜橙树》、《古堡》几乎收录了曹文轩所有的短篇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红瓦》则精选了曹文轩长篇小说的精彩片断,收录于其中的小说都可谓是当代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加之安武林老师独到精辟的点评,使麦场主系列成为不可多得的儿童阅读与写作精选丛书。

作者简介

  曹文轩,男,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天瓢》等。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一一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0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红瓦》、《草房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30余种。其中有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甜橙树月白风清红枣儿海牛远山,有座雕像野风车小河弯弯水下有座城十一月的雨滴诛犬再见了,我的小星星荒原茅屋海边的屋曹文轩出版年表曹文轩得奖纪录我的作品曹文轩童年的阅读经验/安武林

章节摘录

  男孩弯桥,一早上出来打猪草,将近中午时,觉得实在太累了,就拖着一大网兜草,来到油麻地最大的一棵甜橙树下,仰头望了望一树的甜橙,咽了一口唾沫,就躺在了甜橙树下。本来是想歇一会儿再回家的,不想头一着地,眼前的橙子就在空中变得虚虚飘飘,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一睡着就沉沉的,仿佛永远也醒不来了。  那只草绳结的大网兜,结结实实地塞满了草,像一只硕大的绿球,沉重地停在甜橙树旁,守候着他。  秋天的太阳雪一般明亮,但并不强烈地照着安静的田野。  田埂上,走着四个孩子:六谷、浮子、三瓢和红扇。今天不上学,他们打算今天一整天就在田野上晃悠,或抓鱼,或逮已由绿色变成棕色的蚂蚱,或到稻地里逮最后一批欲飞又不能飞的小秧鸡,或干脆就摊开双臂、叉开双腿,在田埂上躺下晒太阳——再过些日子,太阳就会慢慢地远去了。  他们先是看到弯桥的那只装满草的大网兜,紧接着就看到了躺在甜橙树下的弯桥。四个人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沿着田埂,向甜橙树一路跑来。快到甜橙树时,就一个一个地变成了猫,向弯桥轻轻地靠拢,已经变黄的草在他们的脚下慢慢地倒伏着。走在前头的,有时停住,扭头与后面的对一对眼神,动作就变得更轻了。那番机警的动作,不免有点夸张。其实,这时候即使有人将弯桥抱起来扔进大河里,他也未必能醒来。  他们来到了甜橙树下,低头弯腰,轻轻地绕着弯桥转了几圈,之后,就轻轻地坐了下来,或望望睡得正香的弯桥,或互相挤眉弄眼,然后各自挪了挪屁股,以便向弯桥靠得更近一些。他们脸上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快乐,仿佛无聊乏味的一天,终于因弯桥的出现,忽然地有了一个让人喜悦的大转折。  此时,弯桥只在他的无边无际的睡梦里。  阳光透过卵形的甜橙树的叶子,筛到了弯桥的身上、脸上。有轻风掠过枝头,树叶摇晃,光点、叶影便纷乱错动,使四个孩子眼中的弯桥,显得有点虚幻。  弯桥笑了一下,并随着笑,顺嘴角流下粗粗一串口水。  女孩红扇“扑哧”一声笑了——笑了一半,立即缩了脖子,用手紧紧捂住了嘴巴。  光点、叶影依然在弯桥身上、脸上晃动着,像阳光从波动的水面反映到河岸的柳树上一般。  几个孩子似乎想要干点什么,但都先按捺住自己心里的一份冲动,只安然坐着,有趣地观望着沉睡中的弯桥……  弯桥是油麻地村西头的光棍刘四在四十五岁上时捡到的。那天早上,刘四背只鱼篓到村外去捉鱼,过一座弯桥时,在桥头上看到了一个布卷卷,那布卷卷的一角,在晨风里扇动着,像只大耳朵。他以为这只是一个过路的人丢失在这里的,看了一眼就想走过去,不想那布卷卷竟然自己滚动了一下。桥头是个斜坡,这布卷卷就因那小小的一个滚动,竟止不住地一直滚动起来,并越滚越快。眼见着就要滚到一片水田里去了。刘四撒腿跑过去,抢在了布卷卷的前头,算好了它的来路,双脚撇开一个“八”字,将它稳稳挡住了。他用脚尖轻轻踢了踢布卷卷,觉得有点分量,就蹲下来,用又粗又短的手指,很笨拙地掀起布卷卷的一角,随即“哎哟”一声惊呼,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等他缓过神来时,只见布卷卷里有一张红扑扑的婴儿的脸,那婴儿似乎很困,微微睁了一眼,鱼一般吧唧了几下小嘴,就又睡去了。  人愈来愈多地走过来。  刘四将布卷卷抱在怀里,四下张望,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人群里一片唧喳:“大姑娘生的。”“是个小子。”“体面得很。”“大姑娘偷人生的都体面。”……  油麻地一位最老的老人拄着拐杖,对刘四大声说:“还愣着干什么?抱回去吧!你命好,讨不着老婆,却能白得一个儿子。命!”  跟着刘四,弯桥在油麻地一天一天地长大了。先是像一条小狗摇摇晃晃地、很吃力地跟着刘四,接下来就能与刘四并排走了,再接下来,就常常抛下刘四跑到前头去了。但到八岁那年春天,弯桥却得了一场大病。那天,他一天都觉得头沉得像顶了一扇磨盘,晚上放学回家时,两眼一黑栽倒了,滚落到一口枯塘里。刘四穷,家里没有钱,等东借西借凑了一笔钱,再送到医院时,弯桥已叫不醒了。医生说他得的是脑膜炎。抢救了三天,弯桥才睁开眼。等他病好,再走在油麻地时,人们发现,这孩子有点傻了。他老莫名其妙地笑,在路上,在课堂上,甚至是在挺着肚皮撒尿时,都会没理由地说笑就笑起来。有些时候,还会自言自语地说一些让油麻地所有的人都听不懂的话。  油麻地的孩子们,都希望能见到弯桥,因为这是一个可能获取快乐的机会。有时,他们还会觉得弯桥有点可怜,因为养他的刘四实在太穷了。油麻地最破的房子,就是刘四的房子。说是房子,其实很难算是房子。油麻地的人根本不说刘四的房子是房子,而说是“小草棚子”。别人家的孩子,只要上学,好赖都有一个书包,弯桥却用不起书包——哪怕是最廉价的。刘四就用木板给弯桥做了一只小木箱。当弯桥背着小木箱,屁颠屁颠地上学时,就总会有一两个孩子顺手从地上捡根小木棍,跟在弯桥后头,“噼里啪啦”地敲那小木箱。敲快活了,还会大声吆喝:“卖棒冰睐——!”弯桥不恼,抹抹脑门上的汗,害羞地笑笑。  学校组织孩子们进县城去玩,路过电影院,一见是打仗片,三瓢第一个掏钱买了张票,紧接下来,一个看一个,都买了票,一晃工夫,四五十个人就都呼啦啦进了电影院,只剩下弯桥独自一人在电影院门口站着。刘四无法给他零用钱。等电影院的大门关上后,弯桥就在电影院门口的台阶上坐下,用双手抱着双腿,然后将下巴稳稳地放在双膝上,耐心地等电影散场,等三瓢他们出来。一街的行人,一街的自行车车铃声。弯桥用有点委靡的目光,呆呆地看着街边的梧桐树。他什么也不想,只偶尔想到他家的猪。猪几乎就是弯桥一人饲养的。刘四每捉一只小猪回来,就立即盘算得一清二楚:等猪肥了卖了钱,多少用于家用,多少用于给弯桥交学费、添置新衣。  从弯桥能够打猪草的那一天起,他就知道,他要和刘四好好地养猪,把猪养得肥肥的。他从未饿过猪一顿。他总要打最好最好的猪草——是那种手一掐就冒白浆浆的猪草。电影终于散场了,三瓢他们一个个看得脸上红彤彤的,出了电影院的大门都好一会儿工夫了,目光里还带着几丝惊吓和痛快。弯桥被他们感染了,抓住三瓢的或六谷的或浮子的或其他人的胳膊,向他们打听那部电影演的是什么。起初,三瓢们都还沉浸在电影里没出来,不理会他。待到愿意理会了,有的就如实地向他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有的就向他故意胡编乱造。弯桥是分不出真假的,就都听着。听着听着就在心里犯嘀咕:怎么三瓢说那个人被枪打碎了脑袋,六谷却说那个人最后当了营长呢?一路上,他就在心里弄不明白。不明白归不明白,但也很高兴……  太阳光变得越来越明亮。  弯桥翻了个身,原先贴在地上的脸颊翻到了上面。三瓢们看到,弯桥的脸颊压得红红的,上面有草和土粒的印痕。  红扇用手指了指弯桥的嘴,大家就都伸过头来看,弯桥又笑了,并且又从嘴角流出粗粗一串口水。  田埂上偶尔走过一个扛着工具回家的人。  三瓢觉得腿有点坐麻了,站了起来,跑到甜橙树的背后,一拉裤带,裤子“哗啦”落着脚面上,然后开始往甜橙树下的黑土里撒尿。尿声提醒了六谷与浮子,先是六谷过来,再接着是浮子过来,与三瓢站成一个半圆,试着与三瓢尿到一个点上。  三瓢他们是五年级,红扇才二年级,但红扇知道害臊了,嘴咕嘟着,将脸扭到一边,并低下头去。但她却无法阻挡由三个男孩一起组成的联合撒尿声。随着尿的增多,地上积了水,尿声就洪大起来,“噗噗噗”,很粗浊地响。  当三瓢、六谷、浮子系上裤子,低头看了一眼由他们尿成的小小烂泥塘时,他们同时互相感应到了对方心里升起的一个恶恶的念头。先是三瓢从地上捡起一根小木棍,蹲下来搅拌起烂泥塘。土黑油油的,一种黑透了的黑,三瓢一搅拌,汪着的尿顿时就变得像黑墨水。  六谷低声说:“能写大字”。  浮子从近处摘了一张大大的青麻叶,用手托着,蹲在了三瓢的身旁。  三瓢扔掉了木棍,捡起一块窄窄的木板条,将黑黑的泥浆一下一下挑到了浮子手中的青麻叶上。  那边,心领神会的六谷拔了四五根毛茸茸的狗尾巴草过来了。


编辑推荐

  《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甜橙树》收录的是短篇小说,曹文轩的书迷们可以一饱眼福了。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丛书共6册,几乎收录了曹文轩所有的短篇小说以及他长篇小说中的精彩片断。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书评人别出心裁,从阅读指导、文学指导、写作指导、人生格言四大部分进行了精辟的导读与鉴赏。在此之前,安武林已经赏析过杨红樱、郑渊洁的作品,这些书在读者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甜橙树-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