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诗.宋词.元曲

王诒卿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70-1  

出版社: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

王诒卿  

页数:

27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唐诗、宋词、元曲,是鼎立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而“唐诗”是唐代文学的最高标志。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为元杂剧,一为元散曲。

书籍目录

台城于易水送人一绝渡汉江咏柳回乡偶书(其一)登幽州台歌凉州词芙蓉楼送辛渐碛中作从军行(其四)采莲曲别董大(其一)终南望余雪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竹里馆辛夷坞山中少年行(其二)玉阶怨送友人登金陵凤凰台将进酒渡荆门送别清平调(其一)独坐敬亭山春夜洛城闻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客中作望天门山峨眉山月歌蟑马诗(其五)凉州词桃花溪送灵澈上人塞上听吹笛八阵图月夜旅夜书怀春望蜀相登高春夜喜雨戏为六绝句(其二)赠花卿江南逢李龟年逢入京使枫桥夜泊三闻庙归雁寒食滁州西涧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晚春题都城南庄十五夜望月乌衣巷秋词(其一)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琵琶行花非花大林寺桃花问刘十九江雪离思(其四)寻隐者不遇题李凝幽居南园秋夕江南春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赤壁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乐游原夜雨寄北嫦娥贾生锦瑟无题菊花淮上与友人别寄人金缕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月怀远黄鹤楼游子吟题破山寺后禅院贫女楚江怀古春江花月夜少年游蝶恋花八声甘州望海潮雨霖铃苏幕遮御街行渔家傲浣溪沙木兰花蝶恋花浪淘沙蝶恋花浣溪沙采桑子浣溪沙蝶恋花水调歌头·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卜算子青门引千秋岁诉衷情清平乐浣溪沙如梦令临江仙鹊桥仙江城子南歌子浣溪沙兰陵王·柳苏幕遮西河·金陵怀古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如梦令点绛唇醉花阴声声慢如梦令武陵春·春晚怨王孙渔家傲卜算子·咏梅诉衷情霜天晓角·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点绛唇踏莎行玉楼春临江仙思远人满江红小重山生查子·元夕一剪梅·舟过吴江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桂枝香·金陵怀古双双燕-咏燕念奴娇·过洞庭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南吕·四块玉·别情仙吕·寄生草-饮越调·天净沙·秋双调·庆东原双调·沉醉东风·渔夫越调·天净沙·秋思南吕.金字经双调·寿阳曲(二首)中吕·满庭芳越调·凭栏人·寄征衣双调·水仙子·田家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双调·殿前欢双调·沉醉东风·闲居双调·沉醉东风·秋景中吕·普天乐中吕·山坡羊·述怀中吕·普天乐·辞参议还双调·楚天遥带清江引双调·折桂令·九日正宫·绿么遍·自述双调·春闺怨双调·沉醉东风·信笔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双调·折桂令·忆别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双调·蟾宫曲·叹世南吕·四块玉·恬退(三首)中吕·醉高歌·感怀(二首)南吕·金字经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中吕·卖花声·怀古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商调·金络索桂梧桐·咏别双调·水仙子·夜雨双调·蟾宫曲·雪

章节摘录

插图: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赏析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景色的凄清源于诗人心中的孤寂,当时诗人正无奈地离蜀东下,他辞去了节度使参谋职务,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凄孤无依的他,不正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吗?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壮阔的景象更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可是他的休官,却是由于被排挤,因此心中郁积着一股不平之气,政治上失意也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愈发浓厚,可谓一字一泪,感人至深。诗里诗外杜甫出生书香门第,他一生对自己的家庭和姓氏非常自豪。他的远祖是西晋的杜预,文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世称“杜武库”,是西晋著名的儒将,也是杜甫一生效仿的楷模。而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诗人,与陈子昂齐名,受武则天赏识。杜甫因此在诗中称“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他自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诗人之一。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去投奔。结果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往日的繁华已经变得凄凉残破不堪,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春景,只见乱草丛生,林木荒芜,哪还有记忆中鸟语花香、烟柳明媚、游人迤逦的动人景象?国家的衰败导致春天也失去光彩,原本娇艳明媚的春花,原应委婉悦耳的鸟鸣,都因时事而落泪惊心。诗人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最盼望得到的是妻子儿女的音信,可是烽火连月,恐怕也只是奢望了。不禁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凄惨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搔首徘徊,意志踌躇,只是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加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内心的痛苦和愁怨也是与日俱增。诗里诗外安史之乱从755年开始到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它的发生,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这场社会大动乱,对盛唐时期的诗人如李白、杜甫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杜甫,他在动乱中别妻离子,四处漂泊,目睹生灵涂炭,饱受战乱之苦,挥笔写下了“三吏”、“三别”等不朽的诗篇。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赏析安史之乱五年后,杜甫漂泊西南,居住在成都杜甫草堂,游览武侯祠时写下这首诗。杜甫本就有颗忧国忧民的心,但安史之乱使得他一直携家逃难,只做了两年微不足道的小官,所以他的热情和担忧都郁结心中,当他游览武侯祠时,情感被触动而一发不可收。诗人对武侯祠向往已久,到成都后就寻其所在,原来就掩映在成都城外的茂盛的柏树之中,“森森”二字将柏树的茂盛和静寂描绘殆尽,包含了不尽的萧瑟与悲凉。近看却只见荒草满阶,黄鹂啼鸣,老诗人满怀心事徘徊于武侯祠之间,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数声黄鹂呖呖,荒凉之境无限。一个曾经有着人格魅力和个人才智的历史人物,现在的祠堂却寂寞萧瑟,对于诗人和读者来说,这是多么令人伤感啊!更令人遗憾的是,战争还没有胜利,诸葛亮却与世长辞,古往今来的英雄为之感叹惋惜。诗人在为诸葛武侯惋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人生愿望没能实现而伤心满怀。诗里诗外759年冬天,杜甫为了避安史之乱到达四川成都,投靠朋友严武,在朋友的帮助下在西郊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生活依然清苦,但是相对比较安定,前后四五年时间里,他写了二百四十多首诗歌,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765年,杜甫的朋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只得携家离开成都,四处漂泊,几年后病死在湘江一条船上。


编辑推荐

《唐诗·宋词·元曲(拓展阅读本·青少版)》: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耶。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诗.宋词.元曲 PDF格式下载



书质量很好,很值得一读。


适合中小学生用,经典的诗词都有,值得好好学习。


有很多孩子学过的和正学的知识,孩子有兴趣


在书店看好的,在当当买真划算


放着看


全套15本都买齐了,不错不错,很经典,小孩很喜欢!


不错的书,静心读!


还好 没有图 孩子暂时还看不了


上边的诗词有些比较生僻,因为商品介绍中也没有明确的目录。不是我想要的内容。一般了。


字比较大,有背景叙述、解释,但是有一些小错误


一般,但书是旧的,感觉上当了,怕麻烦不退了


以后让女儿多背点这方面的东西,方便写作


不错,大人孩子都能看。选择的篇目适中


既然是拓展书本上的都很少,感觉经典的就少


给弟弟买的 简单翻了下 挺不错的一本书 每首诗后面都有解说 不好的是没有拼音 很多难字可能得查字典


内容不错,有赏析,有拓展,经常和孩子读。


纸张不错,注释挺好,有助阅读,慢慢品读!已经好久没接触诗词等了!


收集的都是很优美的诗词,排版也不错。


这本书里有详尽的解释很不错,值得一看!能为孩子以后学习古文打基础


我觉得对小学生及初中学生都挺有用处!


宝宝听我们读3遍,自己就会读了,现在宝宝2岁8个月,就是书比较厚,对大人是好事情,但宝宝总喜欢从第一页开始,每次读到第十首就累了,呵呵


不错 应该来读读 很好


书很好 适合孩子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