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致女儿书

王朔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2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

王朔  

页数:

116  

字数:

82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人老了就没皮没脸了。我必须承认到岁数了。随时都有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倏起忽落。这小书拿出来发也属于破摔一类。觉得自己挺不要脸的。谴责久了就想:就这么不要脸!想当遗书写也是真的三年前。写了不发死后再发顶遗产的决心下过也是真的。显然真的也不是多宝贵,说话就贬值。因为,人不死,老活着,时间嗖嗖地飞过,瞧着还要且活一阵儿,就要从长计议了,事儿不大,只是中年危机、焦虑什么的,没到生死关头,自己把自己个儿想紧张了,自己给自己个儿制造了一恐怖气氛。总的说来,出这书再次证明了我是不甘寂寞的、虚荣的、拿亲情出来卖钱——那怎么了?我就这样。瞧不惯我别买呀。就跟你多正经似的。谁也没求着你。我这书不想男的看。男的一肚子脏心眼儿。张嘴儿就是脏问号。我这书是写给女性亲属看的,女儿嘛。希望读者,有相同经历,心路心路滴,是五、六、七那三个十年代的,上世纪。八、九以后的想看,上世纪的,也不反对——是女的就成。我认为女的比较关心人、本身的潜在可能,能聊到一块去。男的分工好像是管物质交易、社会关系那一部分,所以特爱比较价格,分高下,什么都放在一起比,特讨厌。我们这里是聊可能性、潜在的,本来就闹不明白还没到可以拿来交易的程度的东西,男的插进来猛一听经常听不懂,还得装什么都懂,比谁都懂,就他懂就他对,知道好歹例外,傻精傻精的一个个的在我看来。 有一天聊小时候的愿望,我说我特想被人养起来一直其实,别人说你这心理完全是一女的心理,我想了想,说:还真是。这也没什么丢人的。我就拿自己当一女的要求了。我们女的从小挨坑,每月疼半拉礼拜,不太关心谁比谁精,都你们精行了吧,你们知道什么和什么互相一换就能多出几张纸来,这几张纸拿哪儿去都能还换出东西来,就你们家纸多,你们机灵,比人会算,叫人精儿,简弥鸡贼。 我们比较关心谁比谁——人比人,有什么不同,不一样,好多点,还是坏多点,不比货!疼有多疼,疼一般什么时候来,来的时候多长,什么时候能过去,实在过不去怎么办?小说、文学就是聊这个,分析人、还有性——的。所以女的爱看小说,也懂小说,简称知音。 男的一边呆着去,一边关心你们的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苦难去吧,看你们能解决什么问题——问题还不都是你们闹的,一帮假鲁!真瞧你们谁和谁打起来了,一天到晚互相比,比实力,比装备,互相拍唬,互相吹。小说,你们看不懂,这是写人的,不是写武器的。 昨儿一女的又被男的惊着了,说男的怎么这么看女的啊原来不知道,这回一深聊,什么呀,都特落后那观念,特封建。这还是不错的,表现得像有文化的,爱上拍场的,儒商呢;还有次的、次的不知多少轮次下去的呢我说:你更可该惊了。她说我太失望了,太沮丧了。烂分析了半天,我说:也是女的惯的。男的也不都不是东西,女的也不都是东西,各有各的是东西和不是东西;男孩就还行;女人、老婆子、娘儿们,眼睛瞪得跟铃铛似的,瞳孔写着仨字儿,爱我钱!而且急急的,必须需要,现在就要——也不是东西!结论是孩子都行,男孩女孩都好,不分性别,那就是岁数大不好喽,岁数是一比较操蛋的东西,能把一人平自从好变成比较次,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吧?这不成骂人了?老而不死谓之贼?咱不学孔先生瞧不起人,把人分等儿,把年龄分段儿,哪年龄段儿,哪等儿人,哪性别,都有好的次的,合得来合不来的,瞧着顺眼不顺眼的,好人还有滥好人呢,可怜之人还有可恨之处呢,所以谁也别说谁了,都不怎么样,说操蛋是都够操蛋的,说好也都有个一二三四五六七,也都不容易,又成和事佬了。穷人犯坏,笨蛋抖攒儿,鸡贼假惺惺看着是真生气,但是人家又碍着谁了?还不是给你们当一乐儿?买的,卖的,都没吭声,没言语,你一个看热闹的,瞎跟着着哪门子急呀?是为序。从今儿起——也不是今儿了,明儿,甭管几儿了吧,写到哪儿算哪儿,聊到哪儿算哪儿,心口如一,这不算,就算矫情,也罢。到此为止。话是说不完的,小声说永远有人听,闻着味儿的来了学了去,就叫文学了。再聊更飞了。九月一号星期六。跟自然比,艺术首先就是赝品了。文学,字儿,以笔画描情状物,首先是视觉艺术一大类了;但是没颜色,缺东少西,写出来就掉色儿,也只能挂一漏万,当心理线条吧。就快唱了。试看今日之世界,声相、视觉双璧齐飞,其他艺术形式苍白也在其中了。如果硬要自我定义,我定此书为阴暗心理小说。但是,光明源自黑暗,光子本为湮灭产物或日:现象。

内容概要

  这本书是王朔写给自己女儿的心里话。
  全书约4万余字,作者从自己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讲起,一直说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最后说到自己。每一句话都是真话,每一句话都是掏心窝子的话,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女儿一些做人的道理,并对自己的作为进行了反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朔作为一个女孩的父亲与我们日常对他的印象中所不一样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作者简介

  王朔
  北京人。1958年生,1976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78年开始创作。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已发表多部中篇及长篇小说,约16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
  代表作《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和我们的女儿谈话》等中、长篇小说,广受读者欢迎。

书籍目录

自序
致女儿书
关于咱家我这一方的来历
关于爷爷奶奶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件事
我的前后道德观
不同时期我喜欢进行的活动
我的违法记录
朋友
与其他女人的关系
对这个世界的一些看法
关于人和与人相处应该知道的
对未来的看法
对你的看法和几个小叮嘱
 大大
 你妈妈
 最后几句话
致女儿书初稿
几张照片的说明
首版答编辑问(代跋)
王朔主要作品年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根本不是有决心有毅力就能做到的,要从进化做起,重新把自己变一个样子,要调整骨骼,改变比例,换牙,换人生观,从一个吊环冠军有水果吃的飞贼变成一个宽肩膀全世界走路最慢的拐子。相信整整一代猿人思想都转不过弯来,都是在生活贫困和绝望中悲愤去世。也不止一代了,几十万年都是这个情况,身体条件不好,一生下来就是食物链中比较靠前那种。几十万年啊,人类作为大野兽菜谱上的一种食物,像今天的猪羊和果子狸,存在着。谁要在那时候被生下来,真是倒血霉了,多少代的猿人精英还没来得及发展就被吃掉了,或者自杀了——那时如果有人想对这个世界进行思考只能是狂奔出去纵身跳崖或者跳河。 再困难也要活下去,像今天依然能看到那样,最愚昧的人活得最好,是一批傻子支撑着人类,或者用阿谀人民的人爱说的话——是人类的脊梁。 那时候哪有正经吃的,说是打猎,其实是捡剩饭,冒死跟在真正的猎人剑齿虎后面,人家吃完,拣些骨头回家,敲骨吸髓,永远是半饥半饱,哪里谈得上营养和健康发育。 冬天天冷,大雪封山,一出门就是一溜脚印,跟踪别人经常被人家反跟踪,搞不好就被人家抄了窝子堵着山洞像守着冰箱一样样吃。 那时的荒野就像油田,到处火炬,那是下雨雷劈着了野火的树,很好看。 有手欠的,掰下一枝举着回山洞,拢在洞里,既暖了身子又照了亮,砸不烂啃不开的蹄头兽脑也烤焦了,有烤杂拌的香气。 也不用一晚上一晚上不敢合眼守着动静,剑齿虎闻着味儿摸来了,瞅一眼又走了。洞里这帮就骂:操!你也知道怕呀。 这之后人类才有完整睡眠,睡眠好,大脑紧张才缓解下来,才有梦,有夜生活,悠闲、翻来覆去最终导致面对面的性生活,产生缠绵和美好的感受,有质量的性交导致出生率的上升和有婴儿质量的上升,从生理上保证了领袖人才和理论家的出现。 再出来人多势众,举着火把,大家脸上露出了微笑,重新有了冠军的感觉。理论家审时度势,指出:不要再跟着人家后面跑了,没看到它们看到我们都跑吗,我们来给飞禽走兽组织一场赛跑,金牌是活下去,跑不快的惩罚是都变成烤肉。理论家说完,点燃了脚下荒草,同志们一字排开,放火烧山。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整个山冈、平原都变成烤炉和煎锅,野兽跑着跑着就熟了,油汪汪地躺下,外焦里嫩,鸟飞飞就慢了,就熟了,外焦里嫩;天空中成千上万只鸟笔直地掉下来,像射肉箭,下肉雹子,山头上猿人们欢声雷动。 这回丰盛了,遍地宴席,最高兴的还是小孩子,原来只能流着哈喇子含着手指头看看的走肉,这回都吃着了,吃不了的做火腿和腊肉。

后记

问:《致女儿书》很特别,跟你以前的创作都不一样,直接拿自己说事,怎么突然有冲动要对女儿说自己呢? 答:心情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冲动,我其实很早就想把过去的生活找个合适的口气一股脑讲在一个故事里,因为它们本来就在一个故事里——我是写自己的那种作者,不虚构,全玩真的,假装是一堆故事挺不诚实的,有点自己骗自己的意思,而且我也烦透了要把一个正在进行的故事找一个结尾变成过去完成时的所谓创作要求。我从前的小说好多是故事刚开始——譬如一九八七年发在你社刊物《当代》的《浮出海面》——却要在小说里预置结局,因为小说必须有结尾,跟自个儿方自个儿差不多我这么虚荣当然不能犯臭写成大团圆,所以经常廉价地使用“死”这种方式结尾譬如《空中小姐》——也是你社首刊处女作——其实也不是处女了,中篇处女;但是招来一些埋怨,因为人都活着,还挺好。有点兜售隐私的意思——我;或多或少感到一点压力听到点议论,也是个苦恼。能不能不编故事了,就跟着生活跑,其实死、散,都是简单的办法,过分戏剧化,好像凡事都有个了结其实人活着,都不死,就要面临一个,以后呢?我也不想写太多小说,重复自己是一件可耻的事,最后写一个小说就完了,把自己来龙去脉交代了——对自己交代。 等于实际上我从一九九一年以来这十几年一直在找一个说话的口气,但是一直就找不到,几种口气都不太合适,比如我用第三人称特别客观全知的角度,述说下来一盘散沙,因为好多事情全知角度会非常难受——你并非全知,一写就知道,只能假定读者更晕,看不出幌张儿,这个不是我所欲。 用自言自语的口气,就是第一人称吧,写起来也觉得漫无目的,没有对象也就没了倾诉热情,说给谁听呢?有一年有一天,突然好像想起对她——女儿说,她必须听,就有一个对象了;写自己,谁会感兴趣,不是太自信;女儿必须感兴趣,有一个读者就应该是她,也希望是她,曾经仿佛如获至宝找到通道。 但是你看,讲来讲去,感情太浓了好像也讲不下去了,讲到那么几万字就讲不下去了。另外,当然其实对我来说更关键的是一个结构问题,你要讲一个很长的故事的时候,结构特别麻烦,根本没可能一个视角讲到底,中间不换角度就有视野狭窄症的感觉。《致女儿书》是对女儿讲的,假装真挚的,很亲昵的一对一的私语口气,讲久了局限性就出来了。原来我想的是对女儿讲呢就有所讲有所不讲,有些话就她的理解力不能讲,或者说有些社会禁忌自然地就出来了。因为写作的时候老觉得不太自由,过去那么多年我们对写作有太多要求以后,自己就有很多束缚,你挣脱束缚的过程特别难受,结果后来《致女儿书》是对我自己女儿讲,这样讲下去就觉得太隐私了,而且讲的时候情绪波动太大,对叙事也不好,好像就跳过很多叙事直接抒情了,太浓了就叙事而言,情绪波动太大对叙事也并不好,好多地方跳过叙事直接抒情,就出现这种情况了。所以在后来——忘了哪一年,一怒之下就换成《和我们的女儿谈话》,就换成了别人——方言的女儿,好像情感就能够不那么激动了,所以那个就讲得长点,讲了十六万字,也仍然讲不下去了。因为有些事情也牵扯到其实还是心中有顾忌,好多生活经历过的事情想把它全讲出来,但是你说我再肆无忌惮,我也在考虑社会的接受能力。有些事情社会接受以后反正我也觉得不好,就一直在矛盾,这矛盾一直到今天也没有解决,所以就造成所有的东西都写不完,写到一半,那段写的东西全都是写到一定程度找到一个叙事调子以后,叙事到一定程度后就叙事不下去了。最后就形成了瘢痕,索性有写作痕迹就有写作痕迹吧,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作为小说来说,再自由的心态和方式恐怕也没法穷尽生活,我那时候也有个不太对的想法,也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就想把生活全部穷尽在一个结构里恐怕也做不到。比如说写性,我想我现在写我终于可以无拘无束可以都写了,但是写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自己心情不是那么稳定,不是那么肯定,我发现我还是挺道德化的一个人,自己开始审查自己,以一个老古板的眼光,就开始犹豫了,自我否定了,会出现这种问题。所以这个书,我私底下当然认为写得是失败的,在叙事上是失败的,基本上技术考虑偏多。 问:当时写的时候你想过出版吗?真是当遗书写的? 答:当时没有想过。实际上当时我得克服自己那种观念上的束缚,其实我自己在写的时候,写到一个句子的时候,所有敏感的句子就是你们可能提到的,我都会在那儿停下来想这能不能通过,因为这么多年来被限制成这样以后,自己就有这个问题,有自我的约束在里头。当然这特别妨碍我讲事情,或者对我要写的东西进行一个透彻的描述。我特别想挣脱这个东西,在写的过程中,当然那时候我自己把自己放下,我想我不发表,这样就好多了顾忌就没有了。但其实仍然有。譬如说,这里头全没有性描写,但我在另外一个小说里头写过。 …… 问:感觉你现在怎么写写什么都能成。 答:我现在在写的时候也有自由感了,就是,这其实跟追根有关系,就是追到根上再往回写,特别好写。之前假如停留在生活的印象中写,写写就收不起来,就会出现好多廉价的感慨,廉价的感慨可能每一个作家甚至那些写歌词的人都能发出来,那我其实觉得你要自己写作有存在的必要的话你怎么也得有点跟别人不大一样吧,对吧?就不说高低了,你得跟别人不一样。你要跟别人一样、相似的话,就会打击自己的自信,这个甚至我都不认为是多么深入的问题,就是功利性的要求,你就是为了功利目的也得这样。你要跟别人完全一样就没必要存在了。 说实在的,到上个礼拜我的认识才告一段落,在写这书的时候都算在认识的过程中,但比过去的认识深了,处理的题材还都是这类题材,个人生活有什么区别呀,都在家呆着呢。 问: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答:我没有了。说真的,我特别犹豫,原来我想再写一点,但也不想写了。这里头,我也需要一个勇气,我的勇气也有限。简短点吧,说多了反而言不由衷。最后想对我妈说声:对不起。要是冒犯了谁使谁不痛快了请你这么想:反正咱们也不会永远活着,早晚有一天,很快,就会永不相见。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如果没有王朔会失去很多趣味。 ——刘震云 王朔常常把别人不敢说或者小声说的真理大声地说出来,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 ——刘恒 王老师的东西,只要是公开发表的,我大概全看过,有的还不止一遍。 ——窦文涛


编辑推荐

《王朔文集:致女儿书》编辑推荐:你能看出更深的东西你就看,你不能看出更深的东西,起码也让你乐一乐。独家授权,权威版本!

名人推荐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如果没有王朔会失去很多趣味。——刘震云王朔常常把别人不敢说或者小声说的真理大声地说出来,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刘恒王老师的东西,只要是公开发表的,我大概全看过,有的还不止一遍。——窦文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致女儿书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写的很好,很早以前就读王朔的书了,这本书一直想看,都没有买到,这次在当当网买到很满意。是正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无私的爱,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了我的父亲,没个爸爸都一样,无论他是什么职业,多大年纪,干什么,在他的心里孩子都是他最窝心和最爱惜的珍贵,感谢王朔,感谢当当网


王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看的我难受的要死,但这本书却不怎么难受,毕竟写的是自己的女儿。王朔的风格挺有意思的


王朔的文字一如既往地引人入胜。前半段上溯到炎黄,对女儿讲述了他们的家族史。后半段以日记的形式,像对自己一样对待女儿,把自己的观感和思考一一表达。看王朔总是特别痛快,他总是把别人想说却不能说不敢说的话以最大快人心的方式说出来。这本小书依然没有让我失望。即使是写给自己女儿,他也没有想要刻意去表达世界的真善美,相反,他用最真诚的方式,给女儿,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不刻意灰暗,也不刻意美好。真实和真诚,是王朔最吸引人的地方。


一句话,王朔对女儿的好,好到将来肯定要把女婿从头到尾嫌弃个遍。


王朔给人的感觉就会很随性,不拘小节,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作品里面也包含着他对女儿的爱,很真挚,一下买了两本,送朋友~~~


第一次读王朔的书,看看他对女儿说的话,也能激励自己


自己作为女儿 听听王朔怎么说


第一次接触王朔的书是上大学看《我是你爸爸》,领略了他的鬼才,后期又看过他写的电影。买来还没看,等这批书看完了,好好领略父爱如山的殷殷之情


非常满意,王朔的痞子风格只有在致女儿书时才能收敛一些吧,嘿嘿


还是王朔的风格, 但多了许多罕见的柔情。给女儿讲解人类发展史那段很有意思。如果每个老师都这么讲, 那估计孩子的历史成绩肯定不错。


王朔的大部分小说都买了看,感觉是女儿出生之后文字开始没那么痞子劲儿了,开明的思想,但是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能如此豁达,好看,过瘾。


内容都是写王朔写给她女儿的一些事情,感情啊经历什么的


只言片语地,技术性地删节了很多的感觉,王朔是我大学时代的精神导师,也谱写了一个时代,大才至此,人生真是惬意,可对他自己来讲未必是幸事,敏感多汁到没有勇气参加女儿的婚礼,唉,常人更快乐些。


正在读,早就想看了,一直喜欢王朔的东西


王朔的书,没得说。


妈妈要买的,另类作者王朔一本不另类的书


一直很喜欢王朔的文风,那么的愤世嫉俗、玩世不恭。所以很好奇他如何当好一个父亲,买来看看,支持王朔。


爸爸在女儿面前 说的话 跟自己写书 是不一样的


这本书是编辑是天才。这种文字只有郁达夫朱自清余秋雨一类的作者能写得出来,就像一本纯粹的散文集,不自觉得就散发出一种独特味道。问题就是,作者是王朔。那个.....我也能写得出来。就像冯导拍《夜宴》,这个......我也能做。但我(作者)不想显得太纯洁,不想显得太软弱,就一定要摆出传统(痞子)的姿态来,自序中表现得很清楚。其实也大可不必,我就纯洁了,我就真实了,你能怎么着?


喜欢王朔的文,父爱如山~


一直很喜欢王朔,他的书差不多都买齐了!这本书已经推荐好多朋友看了!


以前在实体书店看到过的书,很想尝试一下王朔的风格,于是就买了看看。质量很好!


一直心仪 非常棒 买了好几本王朔的书


很少和爸爸推心置腹的谈过话,但是却有很多想从爸爸身上汲取的东西,所以喜欢看很多爸爸和女儿的相处。


王朔作品中最喜欢的一个


非常赞的书,很喜欢,喜欢王朔这种有才气又霸气的作家


王朔的这本书一直想看


王朔的字里行间,每一个字节、每一个语气,无不透露着一种巨大的愤怒、忧伤与无奈。这是个永远也难以弥合的伤痛,这是那个特殊的时代所赋予的那个时代的人的共同的伤痛,只不过喜欢思想的人感觉痛更切而已。


这本书是王朔体会家庭和亲人的一本书,平淡,真实,


并不很厚的一本书,放在购物车里要么是缺货要么不降价。终于等到特价,并且本来就很喜欢王朔。相信书不会差。


喜欢王朔的书


王朔的书一贯的幽默大胆,能琢磨出点味儿的书!


书不错,王朔的口吻还蛮逗的


还没看,但很喜欢王朔,所以很期待。


看了几页,喜欢王朔的语言,幽默诙谐。


王朔太抽了 哈哈


送同學的,她很喜歡。我喜歡王朔 就買了。


王朔的文章很有一套!


读完的第一感觉就是他对父母是真是的,对女儿是虚伪的,总归他自己是自私的,书里他自己也是这么说的!


一个真性情的作家,是我们读者很渴望的作家,是当代社会很需要的作家。这本书包含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爱和愧疚,以及对女儿的期望,就像全天下的父亲一样对女儿饱含深情。


1 王老师以女儿之名写给自己2 安德烈菲利普两兄弟,一直对安德烈有偏爱


代女儿购买,说很喜欢,买的还比较欣慰


父亲写给女儿的


致女儿书好致女儿书好


可以感到作为一个父亲对女儿浓浓的爱!


送给妹妹的一份礼物,父亲的好女儿,我的好妹妹。


送给朋友的,她不久前生下女儿,不知她是否喜欢。


薄薄的一本书,字里行间看出作者浓浓的父爱。喜欢这本书。


我开始还以为是些对女儿的提点什么的。。。原来是类似家书什么的。。家族历史= =不是特别感兴趣、、、书的质量还不错


给女儿的书,值得推荐的好书。


语言很活泼,是一个调皮搞怪的父亲形象。这个爸爸是一个老小孩儿,爱与关怀又很阳光,是暖的,不是那么炎热或日薄西山。


朋友推荐,买来以后特别喜欢~恰好自己也有个女儿


给女儿买的他很喜欢很开心


买给将要出生的女儿的


呵呵,刚开始看了几页,印象很深的是王塑先生小时候因为长时间在托儿所,不知道孩子是父母生的,以为是国家生,国家有专门生产孩子的部门,真有意思


真的事非常的好,因为是父亲节期间看到的,浓浓的父爱感觉很温暖,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有感觉,有个文人爸爸有点累,需要琢磨才能懂


幽默,搞笑,也是认真地写,看着感受到父爱


这本书虽然不厚,但是当读到作者写他与母亲关系的那一段时,还是很感动,想我我妈妈…


帮同事买的,她很满意呢!说很实用。


只是看了一半,觉得有些无聊


王老师够俏皮,有深度有亮点。


薄薄的一本、也许太年轻、太深的意思没读懂。


敢写敢当吧。中国很缺这样的人,比较喜欢他的陈述的那些真实的事实


很有趣的书,可惜我没有这样爱我的父亲


自传体小说很好看,原来的丢了,第二次买了。教训:千万不要借书给别人


很喜欢作者的写作方法,很独到,很有味道,


看了好多遍了 很喜欢


感觉很诚恳的一部作品,不错,喜欢


早就想买这本书了 一直没货 关注很久了 一接到货到通知立马下单


终于买到这本书了.一直缺货.哈哈


冲着作者去买的书,感觉还行吧!


一直想买的,哈哈,期待~


很好看的一本书,有作者平时不常见的柔情。


&;ldquo;我承认我自私,真不巧让你看出来了,但你不是别人,你就是我的&;lsquo;私&;rsquo;,我做自私考虑时都把你包括进来,尽管你可能坚决不同意&;hellip;&;hellip;


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女的,所以对这本书很是有感触,对他的笔墨更是肯定,推荐!!!!


觉得看了之后应该会很有收获 终于有书可看了


书很好,但是物流太烂!!!!!


不怎么好看 第一次看他的书


书的质量和服务很好,内容慢慢读。


真的太喜欢这个书了。


书好小啊,刚买回来就降价了。。。。。


还没开始看 但是书的包装很好 没有损坏


速度很多 是正品 书内容呀继续拜读


很幽默,一如既往。很好的书 不过要用心读


老王的书我都喜欢,很有收获的。


这书,还行吧


在当当买书是第一选择


书很不错,没什么问题的,谢谢啦


书呢,是小小的一本,把王朔对女儿的心思展现的很全面,我也是女孩,有些地方会有些触动


可以送人,值得一看,真实


给我的震撼还蛮大的,排版到位,纸质很不错,语言质朴,让人看着身心都很愉悦。


没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人估计看不懂的


从别的文章中,侧面了解到了这本书,所以买来研读,希望不会失望。


还没读,但是包装得挺好的~比想象中的薄


喜欢这本书的包装,小巧大气,内容不错,值得一读


这本书很小,不大,不厚,内容不繁琐,简单


很适合女孩子阅读的一本书,很满意、


不错不错啦、觉得还可以的。


女人何必难为女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