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佛兰德斯的狗

奥维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作者:

奥维达  

页数:

154  

字数:

72000  

译者:

王家湘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小村庄、红磨坊、教堂钟楼、弗兰德斯原野、男孩和大狗之间一段生死友谊,在比利时古老的安特卫普城传颂着:
  尼洛是个孤儿,帕德拉奇是一只被遗弃的弗拉芒狗,他们与老人杰汉?
达斯相依为命。他们一贫如洗,依靠每天帮邻居送牛奶进城讨生活。在安特卫普城郊这个叫做霍布肯的小村庄,在教堂忧郁的钟声里,在鲁本斯艺术天才的光照之下,尼洛快乐地成长。
  这一年,厄运接踵而至:村里失火,磨坊主怀疑尼洛;老杰汉在圣诞前死去;尼洛送去镇上参赛的画作没能获奖……
  当全世界都抛弃尼洛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老迈的帕德拉奇,一条他从河沟里救回来的忠狗。男孩和狗,在那个圣诞夜,相拥长眠大雪中。

作者简介

  奥维达(1839-1908),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著名女作家,生于英格兰,在巴黎长大,成年后移居伦敦。在英国,她开始写小说,并获得巨大成功。1871年,奥维达从英国来到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参观,为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所震撼,于是在第二年写出了在西方世界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佛兰德斯的狗》。
  奥维达非常喜欢动物,总是积极地保护动物权益,她救助过很多动物,曾经喂养过三十条狗。
  奥维达是一个多产的女作家,从1863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起,陆续出版过四十多部小说和散文集。她为儿童写的故事虽然不多,却为她赢得了永恒的名声。
  王家湘,江苏常熟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全国美国文学会理事,全国比较文学会学术委员。1953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82年获得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自1986年以来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及加拿大从事女作家以及美国黑人作家的研究。曾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主要译著有《到灯塔去》、《沙堡》、《汤姆叔叔的小屋》、《说吧,记忆》、《瓦尔登湖》等。

章节摘录

他们的家是个小屋子,在一个小村边上。这是个佛拉芒人的村落,离安特卫普市三英里,四周是宽阔平展的牧场和玉米地,大运河穿流而过,沿岸一行行长长的杨树和桤树在微风中摇曳。小村里大约有二十来所房屋和带土地的宅院,都有鲜绿或天蓝色的百叶窗,玫瑰红或黑白相间的屋顶,以及粉刷得犹如白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墙壁。村子中心耸立着一座风车磨房,建在一片长满青苔的坡地上,是周围平坦的乡村地区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它一度被漆成鲜红色,包括翼板等等在内,但那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建成不久时候的事了,那时它为拿破仑的士兵磨过麦子。如今,在常年的风吹日晒之下,它已经变成了红褐色。风车行为古怪,转转停停,仿佛年纪大了,得了风湿病,关节僵硬,但是它仍在为周边所有的居民服务。他们会认为把谷物拿到别处去磨,是极不虔诚的行为,简直就像到别的教堂去做礼拜,而不是去到那座古老的、小小的灰色教堂的圣坛前做弥撒一样。这座有着圆锥形尖顶的灰色教堂就在风车磨房对面,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教堂那口唯一的钟便会敲响,它的钟声如同悬挂在低地国家的每一口钟的声音一样,带着独特的抑郁和低沉的哀伤,似乎成了其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尼洛和帕德拉奇几乎从一出生起,就在这忧郁的钟声中一同生活在村边这所小屋里。在小屋的东北方,越过像风平浪静、亘古不变的大海般伸展开去的,种植着牧草和玉米的巨大的绿色平原,高耸着安特卫普大教堂的尖顶。小屋的主人叫杰汉·达斯,是一个又老又穷的老头子。他年轻时当过兵,还记得那些如牛群踏平耕地般蹂躏国土的战争。当兵只给他留下了创伤,使他成了个跛子。老杰汉·达斯八十岁那年,他的女儿在阿登高地的斯塔夫罗特附近去世了,给他留下了一个两岁大的儿子。老人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但还是毫无怨言地挑起了这额外的担子。很快,孩子得到他的欢心,成了他的宝贝。尼洛的大名叫尼古拉斯,尼洛是爱称。小尼洛和老人在一起,茁壮地成长起来,一老一小心满意足地居住在那个贫困的小屋里。确实,那是座非常简陋的小泥屋,但却像贝壳一样洁白干净。屋外是一片小菜园,生长着豆类、各种香草和南瓜。他们很穷,真的穷极了——在许多日子里,他们根本没有东西吃。他们从来没有吃饱过:吃顿饱饭等于一下子就进了天堂。但老人对孩子非常温柔慈祥,小孩也天真漂亮、诚实、心地善良。能有一块干面包和几片菜叶子吃,他们就会很开心,不再向天地上苍有什么别的要求,只要帕德拉奇永远和他们在一起就行,因为没有帕德拉奇,哪里会有他们呢?帕德拉奇是他们的一切:他们的宝库和粮仓,他们的黄金储藏和财富魔杖,养家糊口的力量和精神支柱,唯一的朋友和慰藉。如果帕德拉奇死去或离开他们,他们也必定会倒下死去。帕德拉奇是他们俩的躯体、大脑,他们的头和四肢:帕德拉奇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的灵魂。因为杰汉·达斯老了,腿又瘸,尼洛还只是个小孩子;而帕德拉奇是他们的狗。……

媒体关注与评论

拿到《佛兰德斯的狗》时,我不知道我会哭,眼泪像想要跃过幼稚园栏杆的小孩。如此欢跃而不受限制。被工作塞得满满当当的心,就像寒冷的房间里突然有了一线阳光,眼睛脆痛,受不了这灼热而滴下泪来。——安意如(作家)所有那些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喜悦与磨难,能够对宠物给予爱意与付出,能够无条件地去尊重一个贫苦的农夫,或者在灵魂深处有着敏锐感知力的人,都会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在故事的最后一页我泣不成声。这个永恒的故事属于每一个人。——毕泽尔(美国书评人)对于上帝而言,尼洛和帕奇是没有分别的,没有人与狗的区分,他们是平等的生命。尼洛上天堂,因为他是无辜的,至善的;帕奇上天堂,因为它也是无辜的,至善的。——阿甲(儿童阅读推广人)而今,一切都老了,风车,磨坊,钟声……一切都死去了,老人,孩子,狗……这个故事却不曾老去,死去,正因它里面深藏的爱与勇气,信念与忍耐……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比什么都活得更长。——匙河(儿童文学博士)童话故事往往都很简单,但最单纯的故事,往往最具穿透力。因此,当《佛兰德斯的狗》成为经典在全世界广泛流传的时候,激发起来的,仍是善良和同情的感情。——杨小洲(书评人)


编辑推荐

关于人与狗的第一故事资深翻译家王家湘权威译本,知名插画家李书轶唯美插图流传140年,感动全球千万读者260种英文版,4度拍成电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佛兰德斯的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