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一语文(上)

刘增利 编 北京教育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北京教育  

作者:

刘增利 编  

页数:

216  

内容概要

  为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我们特聘请了一批全国重点小学教学第一线执教多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把关、命题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研人员,参与本书的总体策划和题型设计,并组织他们在深入研究新教材、新教学大纲及最近“教学内容调整意见”精神的基础上,根据全新的思路和各地教学的实际需要,编写了这套小学学习必备的工具性丛书,供各地学生使用。  本丛书在编排上力求体现全面系统、方便实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既反映学科体系,又紧扣大纲和教材,强化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每一篇课文的字词句段篇分析到每一个单元的重点难点归类测试以及同步作文的达标训练,都是由浅人深地给学生以引导。编写时,我们总结借鉴了以往同类书的经验得失:①每课增设了“素质目标”、“句段赏析”、“句式变换”、“课文导读设计”;②每单元增设了“学法点拨”、“单元重点难点归类测试”;③“同步说写引导”中增设了“目标训练达标”。格外突出了在读、写、练等方面的引导。多角度、全方位系统科学的训练设计,既便于对知识的分项达标、各个突破,又便于对知识的整理复习、检查巩固;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引导学习,又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  本丛书是教师教学、学生自学、家教辅导的有效得力工具用书。

书籍目录

第一单元看图学文1 我们的民族小学2 金色的草地3 爬天都峰4 槐乡的孩子第一单元同步作文引导第一单元重点难点归类测试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第二单元5 灰雀6 小摄影师7 奇怪的大石头8 我不能失信第二单元同步作文引导第二单元重点难点归类测试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第三单元9 古诗两首10 风筝11 秋天的雨12 听听,秋的声音第三单元同步作文引导第三单元重点难点归类测试第三单元综合测试题第四单元13 花钟14 蜜蜂15 玩出了名堂16 找骆驼第四单元同步作文引导第四单元重点难点归类测试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期中测试题第五单元17 孔子拜师18 盘古开天地19 赵州桥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五单元 同步作文引导第五单元 重点难点归类测试第五单元 综合测试题第六单元21 古诗两首22 富饶的西沙群岛23 美丽的小兴安岭24 香港,璀璨的明珠第六单元 同步作文引导第六单元 重点难点归类测试第六单元 综合测试题第七单元25 矛和盾的集合26 科利亚的木匣27 陶罐和铁罐28 狮子和鹿第七单元 同步作文引导第七单元 重点难点归类测试第七单元 综合测试题第八单元29 掌声30 一次成功的实验31 给予树32 好汉查理第八单元 同步作文引导第八单元 重点难点归类测试第八单元 综合测试题期末测试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秋天的田野深秋的一个傍晚,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坐在阳台上,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  远处,路边杨树的叶子变黄了,被风一吹,簌簌作响。渠里的流水哗哗地唱着欢快的歌曲。泥土里的小虫弹奏着各自拿手的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各种声音谱成了一首动听的秋之歌。  太阳已经下山,宁静的天空衬着西边山头,像一幅绝妙的画。河面的色彩,一半黄,一半红,黄的是河边的树木,红的是燃烧的晚霞。一阵秋风吹过,水里的色彩五彩缤纷,闪动跳跃,变幻无穷。  田野上,豆子鼓起了荚,棉桃也都绽开了雪白的笑脸。勤劳的村民正在喜气洋洋地忙碌着,有的摘棉花,有的收芝麻,有的砍玉米,干得热火朝天。真美啊,秋天的田野!  【评析】  文章虽然很短,但思路清晰,表现了小作者的语言灵气。文章开头点明了文中所写的田野是深秋的田野,因此小作者选取的景物,如黄黄的杨树叶、宁静的河面、燃烧的晚霞等,明显地带有深秋的特点。小作者观察细致,描写准确,语言简洁。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令人回味。


编辑推荐

  《字词句篇》编写团队告知书:编写目的:语文学习最怕盲目、无头绪。因此,学生们都希望能有一本重难点突出、目标明确、学与练“一本通”的小词典。为此我们倾情组织教育一线的老师,为莘莘学子编写了这套小学学习必备的工具性丛书。特色栏目:①学法点拨:几句经典凝练的话语,让你瞬间把握单元主题。②课文题解:从课文题目入手,直击课文中心。③阅读强化:每篇都是佳作,并附有强化训练。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拓展了知识面,同时能够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④单元重难点归类测试:使你能够及时巩固单元学习重点,进而突破单元知识难点。重点功能:字词的最佳剖析+句段的最佳解读,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逐层深入。清晰的图文感知、清新的框架设计帮你迅速融入作者思路、提高理解能力。课文内容及思想的精练讲析,有助于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从思想层面把握文章内涵。使用方法:根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重难点。针对知识的层次分布,分项学习、逐个突破。知识的有机整理,便于学生随查、随记。解读与训练的合理搭配,能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弥补课堂知识遗漏。适用人群:①学习没有目标者。②不善于总结和归纳者。⑨对字词掌握不全者。④写作能力欠佳者。⑤觉得语文学习枯燥者。⑥学生自学用书。⑦家长辅导用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高一语文(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