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人格
2012-7
张明明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07出版)
张明明
168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人格》通过对《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人格和 理想人格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将《黄帝内经》人格理论的完整结 构和内涵呈现出来。针对当前西方人格研究的势力虽大但发展的势头不容 乐观、理论和观点林林总总但在现实应用中往往凸显出局限性的局面,《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人格》以《黄帝内经》为文本依托,采取一种新的思维 方式来理解人格,用一种新的思路来研究人格。 研究发现:《黄帝内经》中不但有与现代人格研究一致的内容,而且 有十分完善的人格理论;《黄帝内经》认为身体是人格的载体,而人格是 身体之象;“以身观身”、“以意会通”的方法是研究和应用《黄帝内经 》人格理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象数思维消解身心二元分立的张力,采 取主客一体的思路,重视研究者的主动性,让研究者在场,是《黄帝内经 》人格理论活的灵魂。
张明明,博士,1967年出生,黑龙江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二十年,始终秉承大医精诚的胸怀,深究医道之幽微,追溯中医理、法、方、药之本源,主张中医以实学立言。受古医家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与孟子之“养吾浩然之气”的启发,反思“浩然之气”作为“正气”与健康的关联,对现代人的身心疾病之根结有比较独特的观察领悟。在临床实践中,力求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启迪患者反观内照,“求其放心”,从而唤醒其潜在的自愈力。惟如此,在情志疾病的治疗上才每每效验显著。
第一章人格研究概论 一、人格含义 (一)人格的本义 (二)各家的界定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一)气质 (二)性格 (三)体质 (四)个性 三、人格研究的主要领域 四、人格研究的目的与范式 小结 第二章《黄帝内经》人格的内涵 一、中国古代的人之“格” 二、现代学者的观点 (一)人格内涵之一:性格 (二)人格内涵之二:气质 (三)人格内涵之三:体质 三、《黄帝内经》身心一元、形神一体的人格理论 小结 第三章《黄帝内经》人格类型 一、人格的阴阳分类法 (一)阴阳五态人类型 (二)勇怯类型 (三)形志苦乐类型 (四)体型类型 二、人格的五行分类法 (一)阴阳二十五人类型 (二)五脏类型 (三)五方地域类型 (四)五色类型 三、《黄帝内经》的理想人格 小结 第四章《黄帝内经》人格测评方法 一、理论基础 (一)身体是人格的本体 (二)以身观身 (三)以意会通 二、测评方法 (一)望形与神 (二)闻音声 (三)问人事 (四)切脉 小结 第五章《黄帝内经》人格理论的应用 一、人格与疾病 (一)人格与发病 (二)人格与证型 (三)人格与预后 (四)人格与防病 二、指导临床实践 (一)发挥医者人格因素的作用 (二)四气五味改善人格 (三)案例:个案分析 小结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一、融合多元文化,探求新的研究方法 二、把握治疗要素,创新治疗方法 三、反思身心关系,开创人格心理学的新内涵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一)人格的本义 人格一词起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思是演员的面具,一个面具对应着一个独特的人物身份。我国京剧艺术里,通过脸谱传达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身份地位等信息,比如三国戏里的关羽脸谱是红色的,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张飞则是黑色脸,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曹操是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脸谱高度浓缩了人物特征,利于观众理解剧情。因此面具与人格的内在联系也就不难理解了。将人格视为面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人格是外显出来的部分;其二,人格受隐秘于内的机制支配,个体的行为总保持着跨时间和跨情境的一致性。人格心理学家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对人格心理现象的研究的,心理学关于人格整体现象的研究往往更关注人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探讨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境下保持一致性的人格因素,探讨是什么影响着人格的变化,人格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会发生变化。现代人格研究由西方倡导,而西方人格理论家们继承了传统意义上的人格含义,对于人格的理解来自于这样的假设:人生犹如舞台,舞台上的面具也从戏剧所赋予的含义扩展到人生各个层面,其含义不单纯是指个人的外观,也远非个人扮演的角色那么简单。在古罗马著名学者西塞罗的著作中,人格一词不但具有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自我形象,也包含了隐藏在外表之下的真实的自我。同时西方人格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可以根据一个人的一贯行为模式加以描述。而由外知内了解人格是整个人类都乐于采用的方法。 由于人格心理现象本身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使得人格心理学几乎与任何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都有重叠,看起来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其他分支学科没有太多的不同,关注的都是人类自身。人格研究是人类关心自身的产物,而人类关心自身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长。 (二)各家的界定 在心理学中,各派理论家从各自的观察角度出发提出种种有关人格的概念。 一方面一些人格心理学家强调从所观察的行为来了解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 C.R.)将人格定义为:一个人根据自己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而力求自我实现的行为表现。特质理论家卡特尔(Cattel RB)认为人格是对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预测。特质(trait)是对一个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的、相对持久的因素。心理学家认为从所观察的行为推断出来的特质,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
《阴阳五行人格》结合中国文化和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背景,认为当前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困境与争议之根源不完全在于人格心理学家之间各自所持的理由,其关键在于它的哲学基础本身。例如西方心理学通常都需要有一个“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就是说明“是什么”,如果描述一个静态的客体或者场景是比较容易定义的。但是要对人的身心状态进行描述,就会发现它是变动不居的。用一个静态的“是”来描述动态的变化对象,就会显得捉襟见肘。所以,对人格这样一个复杂对象进行研究,可能时时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