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孙伯翔谈艺录

刘运峰 编 天津人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天津人美出版社  

作者:

刘运峰 编  

页数:

26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孙伯翔谈艺录》内容简述的是在以构筑新学科、建立大体系为时髦,令人望而生畏的大部头书法理论着作如雨后春笋的现代社会,孙伯翔先生这本谈艺录的篇幅多少显得有些单薄。但是,这本谈艺录中所包含的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所谈论的内容也是切实而明晰的。在这本谈艺录中,没有故弄玄虚之论,没有隔靴搔痒之言,没有空洞无稽之谈。每一篇文字都一如孙先生的书法,是汗水的凝固,是心血的结晶,是人生的感悟,是艺术的升华。  不论名满天下的艺术家,还是刚刚起步的初学者,都会从这《孙伯翔谈艺录》中汲取到营养,感觉到收获,甚至体会到快乐。这是我在编辑这《孙伯翔谈艺录》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的印象。  正因为如此,我不敢专有,便忙里偷闲,将孙先生的讲义、文稿、谈话汇集起来,编辑了这本谈艺录。

书籍目录

编前语上编怎样写魏碑字怎样临习《始平公造像记》怎样临习《张猛龙碑》《张猛龙碑》笔法解析为我中华民族争光书法创作随想学书随感录我的临碑体会学书自白答《书法家》编辑部问《凌秋照水联》创作随感跋《始平公造像记》跋《魏齐隋三朝二十五种造像》人贵风骨艺写天真《任云程书法作品集》序二十一世纪书法展望与吴鸿清论《始平公》书下编谈话录(1990年3月30口)书法是理性加性情的艺术书法创作不宜写简化字书法创作的目的是写出自家面目和自己的风格谈话录(1990年4月5日)点画一定要有交代,要下笔果断,落笔成形康有为和梁启超都是成功的谈话录(1994年9月26曰)写字要随时调整,照顾全局写字有整体原则,但没有具体方法,全凭个人领悟谈话录(1994年12月21日)楷书是以点画为形质,反过来又为行草书的“点画为性情”所用“情”要寓于“法”“理”之中拙美的东西谓之碑,妍美的东西谓之帖写字要纵向取古,横向取今;纵向取法,横向取意写字心写是第一位的笔法尤为重要,没有笔法,不会写出佳作艺术创作首先要挑起矛盾,然后再平衡矛盾谈话录(1997年1月3日)古代的许多碑刻只可取意,不可作法越是“生”的东西,越是能提炼出好东西来写字要有血、有肉、有筋、有骨谈话录(1997年2月1日)基本功打实之后,就要去“化”要尊重别人,全面、客观地看待别人的长处和不足谈话录(1997年3月6日)写字不能单靠聪明和灵性,要让每一笔都成为有生命的存在要注意笔画的微妙变化写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点线之功写字是写天写地写中华民族“宋四家”中,苏东坡的成就最高谈话录(1997年3月11日)写字首先要见笔,然后再求变化我的腕力就是通过写《始平公》锻炼出来的要在法度中体现出性情谈话录(1997年3月l5日)从《经石峪金刚经》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态技术的问题解决之后,关键就是心态谈话录(1997年3月23日)写《始平公》要注意在厚度上下工夫要抓住《始平公》飞动的特点形体的问题解决了,就要追求内涵的东西写字千万不要学我隶书当中《礼器碑》最好谈话录(1997年4月11日)写字要写出一种厚重、宽博之气在追求大气的同时,要追求有种静气搞艺术不能急于求成谈话录(1997年8月29日)写字不要刻意求新求变要舍得下苦工夫、硬工夫、笨工夫创作时要抛开一切为创作而创作的观念书法归根结底就是靠底蕴谈话录(1997年9月l2日)临《始平公》和《天发神谶碑》最能锻炼腕力先求厚重,再求灵动清人书法各立面目近现代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吴昌硕、齐白石写字先要见笔,再追求不见笔碑与帖之间、字内功和字外功之间、临帖和创作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谈话录(1997年9月20日)勤奋本身包括着天赋要把基本功“砸”得实实的把前人的东西吃透了,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自然就有自己的面目谈话录(1998年9月某日)在创作时要保持平常心态写楷书也要写出性情谈话录(1998年11月24日)平时多写些金文、石鼓文,锻炼运笔的衄挫能力谈话录(1998年11月29日)不要故意玩俏、玩帅写字要自然流露,功力和性情相结合在创作时就要离开古人,主要是表现自己的东西不要为了参加展览而写字楷书要做到动起来,行草要做到静下来谈话录(1999年9月4日)写字没有一次就成功的,尤其是写大字要不断地否定自己才能有进步谈话录(1999年l0月4日)艺术有一个临摹、模仿、分化、组合、提炼的过程书法也是由不同的零件构成的要善于拆卸,还要善于拼装谈话录(2000年1月30日)临《始平公》要注意转折处和细微处的变化,临《大三公》要写出“辣”味儿谈话录(2000年10月14日)真正的学问、艺术都是从清贫中来的,从寂寞中来的看到余明善先生的字,就如同看到一股清泉,泠泠作响成名者易,成功者难写字要学会八面用锋,但行笔必须正谈话录(2000年11月8日)艺术的生命在于它的震撼力、感染力写(《郑文公》要写出起伏和圆浑李文田是清代写北碑的高手李叔同写的魏碑好在没有“火气”谈话录(2000年l1月13日)做人要老实厚道,搞艺术则要有“贼心贼胆”不管写什么,一定要做到“清凉”无论写什么,写到极致就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谈话录(2000年11月29日)任何一个碑写好了,就会受益一辈子即使是方笔的东西也不要写得过于生硬要沿着“自有我在”的主梗,不断地否定自己,更新自己谈话录(2000年12月l8日)总玩情趣既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正到极精是险绝谈话录(2001年6月30日)《西狭颂》越看越好鲁迅的字最协调大家没有不用功、不刻苦的做什么事情都要扎扎实实、老老实实谈话录(2002年1月5日)写字既要有交待,也要含糊要像庄稼汉一样,不停地耕耘,要有自己的日课谈话录(2002年1月16日)写字不走正路,只能越写越坏要认真写,别故意谈话录(2002年1月20日)书法要上升到天地之间灵魂、上升到汉魂的境界梁启超的字比康有为精到谈话录(2002年3月29日)求全效果并不好,人不可能什么都占全,我只求把字写得好一点谈话录(2002年4月6日)只眼高还不行,还得手高,不然写出来的字照样不成样子写字如同画螃蟹,要有伸有缩谈话录(2002年6月29日)好作品的标准就是形质和性情的统一只有写出个性来才是好作品谈话录(2002年11月12日)吴昌硕、齐白石的成就后人难以企及对古人、对前人一定要恭敬,不能口出狂言谈话录(2003年2月14日)线条的粗细、轻重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有质感只有精妙才立得住谈话录(2003年6月21日)没有理智写不出好作品用软笔写出硬的效果是本事,用硬笔写出软的效果也同样是本事谈话录(2004年1月3日)书法里面也有数学的东西书法中存在着同行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谈话录(2004年1月11日)形神易得,质感难求临摹的目的是化古为我,为我所用谈话录(2004年1月13日)要先有思想,后再执笔写字要达到和古人相抗衡的地步在艺术上必须要写化谈话录(2004年1月27日)赵之谦的手札完全可以取法古人有许多高明之处,非常值得学习附录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访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寒丁)在字内功上狠下工夫——访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先生(关虎)金石书法的体现者——孙伯翔先生访问记(谷川雅夫)师魏不泥古,古神化己神——访孙伯翔先生(刘洪洋)孙伯翔先生纵论当代书法(唐朝轶)后记

章节摘录

  孙伯翔先生关于艺术和人生的见解,大部分已经包含在这本书中了。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读者肯定会深切地体味到,无须我在这里饶舌。我所要说的是,由于时间的仓促,这本书的编校可能会存在一些疏漏,尤其是谈话录部分,因是事后整理,大多数也未经孙先生过目,有可能不能清楚、完整地表达孙先生的原意甚至相反,所有这些,自当由我负责,同时也希望得到读者的谅宥。  说到谈话录部分,我尤其要感谢张重宪先生和关健民先生,是他们二位首先肯定了孙先生谈话录的价值,专门在一家报纸上开辟了一个专栏,连载孙先生的谈话,这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使我记录、整理孙先生谈话的工作得以坚持下来。  在本书的编辑、整理过程中,吴鸿清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张绍文、任云程、邵佩英、刘洪洋、薛卫林、庞明石、刘智先、唐朝轶等先生提供了许多帮助,邢立宏先生和负责录排的同志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在此一并致谢。  我衷心地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孙先生的这本谈艺录能得到修订再版的机会。那时,我将会做得更好一些。


编辑推荐

  在《孙伯翔谈艺录》中,没有故弄玄虚之论,没有隔靴搔痒之言,没有空洞无稽之谈。书中的每一篇文字都一如孙伯翔先生的书法,是汗水的凝固,是心血的结晶,是人生的感悟,是艺术的升华。  怎样写魏碑,怎样临《始平公造像记》,怎样临《张猛龙碑》,在这《孙伯翔谈艺录》中都可以找到准确而切实的答案,点画要有筋、有骨、有血、有肉,要在追求大气的同时追求一种静气,要认真写,别故意,写字是写天写地写中华民族……在这些随意的谈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和收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孙伯翔谈艺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